首页 百科知识 王国华:引领潮流的创业者

王国华:引领潮流的创业者

时间:2024-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刘仲非常赞同王国华的想法。1997年1月,自治区政府经过研究后,同意王国华成立“宁夏国华学府”。王国华左等右等,最终等来的消息是:有关部门不同意王国华所选的校址。遭遇了这次打击后,王国华的情绪十分低落。

王国华:引领潮流的创业者

王国华 勇立潮头王国华

从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村娃,走到一个拥有上亿元资产的企业老总,从当泥瓦工到承包建筑工程,再到走在宁夏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前沿,今年48岁的宁夏新型墙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国华,走过了一个艰苦奋斗、充满激情的人生之路。

回首前尘,在近30年拼搏创业的历程中,王国华虽然没有创造财富神话,但在每一次历史的机遇面前,他总是勇立改革开放的潮头,用自己的开拓创新精神为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祖国,拼搏、奉献。

■艰苦拼搏,改变贫穷命运

1960年,王国华出生在宁夏中宁县一个贫穷的乡村。三年自然灾害让他的家庭一贫如洗。

虽然家里穷,却从没有让王国华放弃上学。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王国华以3分之差高考落榜。

看到家中贫困的现实,王国华放弃了重新复读再考的机会,决定承担起减轻家庭负担的重任。

于是,年仅18岁的王国华来到中宁县轿子山农场当农工,想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改变家庭的贫困,改善自己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轿子山农场没有被国家批下来,不得不下马,王国华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离开轿子山农场,王国华看到建筑行业逐渐新兴起来,许多农家子弟都跟随着施工队外出打工,挣着在当时“还算不少”的工钱。年轻力壮的王国华也加入了一这行列,在施工队学起了瓦工。从1980年到1983年,王国华先后在中宁县城关建筑队、宁安乡建筑队学了3年手艺。这三年,是王国华记忆中最苦的日子,他说:“我1982年成家,当时继父只给了我姐姐出嫁时的600元彩礼。因为结婚,我欠了3000多元的账。那时,在工地上干一天活才挣1.65元,加1个小时班才多给1毛钱。”3000元,也许在今天不算什么,但在20多年前,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了还账,王国华白天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晚上再给别人干零活,挣些钱,贴补家用。冬天的晚上,他还要冒着严寒走村串乡卖豆腐

虽然日子过得很辛苦,但由于王国华踏实能干,勤奋好学,他很快在施工队中成了“大拿”。而此时,机遇也开始悄悄向王国华走来。

1984年,中宁县成立了轿子山林场,因为对那里比较熟悉,再加之王国华手艺出众,他一下子承包了林场27间办公室的施工任务。这是王国华第一次承包工程,为了干好自己的“处女作”,他借来了设备,找来了工人,严把质量和工期关。3个半月后,一流的林场办公室交付使用,王国华一炮打响,同时也淘得了自己创业之路的第一桶金。

自此之后到1986年的几年间,王国华凭借着自己在中宁县建筑行业良好的口碑,连续承包了几个工程,而且每一项工程都是高质量完成。王国华的生活也因此而改变着,他不仅还清了结婚时借的账,而且还在全村第一个买了大彩电

此时,王国华只有26岁。

在建筑行业中发展起来的王国华渐渐看到,在中宁,建筑市场太小,做大做强太困难了。1987年5月,王国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到银川去发展!

于是,王国华带上5000元钱,领着30多个在中宁、中卫招募的民工,带着一口锅、一个案板和两个灰车,乘长途班车来到了银川。来到银川后,因为自己没有建筑资质,王国华便加入了自治区第五建筑公司,跟随区建五公司一起在银川的建筑市场上打拼。从此,王国华开始了自己大展宏图之路。

自治区水利厅、伊斯兰经学院青山机械厂、银川火车站、银川汽车西站等建筑工地上,都留下了王国华辛勤奋斗的身影。由于他的施工队伍注重工程质量,他领导的公司承建的工程5次荣获银川市评选的“凤凰杯”,2002年,他们承建的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楼工程,荣获宁夏首届“西夏杯”优质工程。

20年来,王国华从宁夏区建五公司任项目经理开始,到分公司经理,到宁夏建设集团建业分公司经理,他实现了由一个普通施工队队长到拥有上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家的跨越式发展。

■醉心民办教育,发展路上遇坎坷

“如果宁夏国华学府当时能够建成,那么这将是宁夏第一所民办学校。”虽然时间已过去了16年,但王国华至今心中还珍藏着一个未能实现的梦想。

20世纪90年代末,王国华送自己的孩子到西安一所民办学校上学。看到民办学校整洁的校园、严谨的教学风气,王国华当时就萌发了在宁夏银川办一所民办学校的想法。而此时,宁夏还没有一所民办学校。

办学校需要资金、有经验的教师以及政府的支持。王国华不愁资金,因为那时他已经有了上千万元的利润。经过精心的寻访,他在石嘴山市寻找到了一位在办学方面非常有经验的校长,愿意与他一起创办宁夏首座民办学校。

有了与自己一起办学的伙伴,王国华信心更足了,他通过农工党宁夏区委会、自治区统战部、自治区工商联等找到了当时主管教育的自治区副主席刘仲,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刘仲非常赞同王国华的想法。

1997年1月,自治区政府经过研究后,同意王国华成立“宁夏国华学府”。

拿到“尚方宝剑”的王国华立即办好了相关的手续,而且准备将学校放在西夏区宁夏大学附近,依托宁夏大学的师资力量办一所民办高级中学。在一边征地的同时,王国华就委托相关机构做出了平面设计图。

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利。

然而,眼看自己的梦想就要变为现实的时候,学校所用土地的事情一直批不下来。王国华左等右等,最终等来的消息是:有关部门不同意王国华所选的校址。而就在此时,王国华的合作伙伴突然遭遇意外。(www.xing528.com)

面对无地办学,失去合作伙伴的现实,满腔热情的王国华在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之后,被迫放弃了自己办学校的梦想。

遭遇了这次打击后,王国华的情绪十分低落。这时,在自治区统战部的帮助下,王国华考入宁夏党校,就读领导干部函授经济管理本科。时隔20年,王国华再次投入学习海洋时,突然发现学习对自己的启发特别的深。于是,在两年多的学习时间里,他坚持每周周六、周日去上课,有时候周五做作业时,一做就做到深夜。

通过这次学习,王国华感觉被换了一次脑,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在政治上也逐渐走向了成熟。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虽然王国华没有实现自己的办学梦,但却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这为他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痴心循环经济,点燃创新之火

2002年,作为自治区八届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王国华和政协委员们对全区造纸、水泥等企业进行调研。调研中,这些小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深深刺痛了王国华的心:“我能不能在保护环境上做点事儿?”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王国华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下决心在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上进行发展。而在当时,还没有人把发展的目光投到这个产业上来。

宁夏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区,由煤而延伸的火电产业也很发达。然而,火电厂往往产生大量的粉煤灰、废渣等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难以处理,直接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如果将这些固体废弃物利用起来,生产建筑新型材料,则可以将它们变废为宝

2003年年底,王国华决定利用大坝电厂的粉煤灰做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那年冬天,王国华带上自治区墙改办的负责人,北上北京、天津,南下湖南、湖北,认真考察全国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市场情况。2004年8月,投资3000多万元的西北地区最先进、宁夏最大的全自动化页岩粉煤灰烧结砖生产线在青铜峡市大坝庙山湖盛家墩开工建设。经过一年的建设,一期年产8000万块新型墙体砖的生产线正式投产。王国华开创了宁夏“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的历史。

由于新型墙体材料是一个循环经济项目,很快受到了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关注,给予了大力支持。而王国华组建的以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的昌鑫新型建材公司,也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8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同时,国家、自治区发改委先后对王国华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给予了近900万元的资金支持。

虽然生产几年来,王国华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但每年可以消耗13万吨的粉煤灰、节约1万吨标准煤和450亩土地的成绩,着实让王国华欣慰。

“作为生产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的新型企业,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开发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王国华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他更加坚信这是一条广阔的发展之路。正因为如此,当看到银川西夏热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时,王国华又与西夏热电厂达成协议,决定在那里建设一条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这是一条投入更多、更为先进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

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调研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状况

■真心回报社会,善行中升华人生

从1978年走入社会到2008年的30年间,王国华经历了创业的艰辛,收获的喜悦,经历了挫折的煎熬,成功的激动。但不管怎样,他的心中都没有忘记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尽己之力,尽可能的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1990年,当自己的事业在银川有了一定基础的时候,王国华回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村庄。看到村子里拉电线的杆子都是些木头杆子,经常因为折断或倒掉而造成全村停电时,王国华当即拿出2.3万元钱,在青铜峡市买了38根水泥电线杆和电线,把村子里农用电全部由两项电改造为三项电,不仅解决了民用电的问题,而且帮助村民们解决了生产用电的问题。

在银川市工商联的会刊《银川商会》上,有这样一段记录:

“王国华事业成功后积极回报社会,先后为宁夏南部山区的教育发展等捐款近20万元,主要捐资助学行动有:

为西吉县白崖子乡半子沟村小学捐款4000元;为银川市委统战部扶贫点学校捐款1万元;为西吉县城郊乡两所小学捐送课桌160套;为银川市第十三小学捐款6000元;为支持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建设捐款8万元;

……”

王国华不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而且将援助之手伸向了灾区群众。

1998年,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特大洪水灾害,王国华为湖北省灾区捐款5000元。抗击“非典”过程中,王国华又为银川市农工党表彰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提供了2000多元的奖品。今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王国华又义不容辞的向灾区捐了款。

王国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贡献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也因此连续两届被推选为自治区政协委员,分别被自治区、银川市两级统战部、工商联表彰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成功总是属于那些不断拼搏、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人们。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上,王国华选择了永不停息的奋斗,选择了用自己的努力奉献社会。

一滴水融入大海,它将产生无穷的力量,它的生命将更加辉煌。已渐渐融入和谐社会的王国华,如今正朝着自己的下一个目标阔步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