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慈善事业的含义
1.慈善概念
“慈”是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中国现代语汇中的“慈善”概念,其涵义直接承袭了我国古代的“慈善”概念。据《汉语大词典》,“慈善”指的是慈爱、善良、仁慈,富有同情心。仁爱之心谓之慈,济困之举谓之善,善始于心,善施于行。在英语中,“慈善”一词有两个对应的词,一个是charity,另一个是philanthropy。charity更强调针对穷人或困难群体的帮助和救济,而philanthropy则不限于仅仅帮助穷人,它有博爱的意思。在中国佛教理念中,“慈善”就是“慈心善举”,意思就是有慈悲的心态,良好的行为。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识形态。“慈善事业”中经常会有句“捐赠不分多少,爱心不分大小”的口号,就是说慈善不是以金钱等物质来衡量的,哪怕是对陌生人一个友好的眼神、一句善意的提醒也是慈善。
2.慈善事业特征
慈善的特征一是无偿性,二是捐赠方和接受方并无利益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道德基础;(2)以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资源捐献为经济基础;(3)本文倡导的是以社会性的民间公益团体或公益组织为组织基础;(4)完全以捐助者的意愿为实施基础。慈善事业的这些特征将它和政府从事的社会救助事业区分开来。政府的社会救助事业是以社会稳定为政治基础,以财政拨款为经济基础,以政府机构为组织基础,以法律制度为实施基础。从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民众的慈善意识发展来看,“慈善事业”已经不仅仅是政府的专利,越来越多的非营利性组织都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了。
3.慈善行为
慈善行为是公众以捐赠款物、志愿服务等形式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自愿行为。通过某种途径自愿向社会及受益人提供无偿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援助的行为是慈善的核心所在。这些受援助包括资金、劳务和实物等方面,是社会广泛参与,慈善组织运作,由社会募捐、项目实施等组成的慈善活动体系。慈善事业就是发扬人道精神,调节、救助困难群体与社会的事业。在佛教中,“布施”这个词就是指慈善行为,我们很多信众把物质、金钱供奉给寺院,供养给法师这是最基本的慈善行为。如果信众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任何利益要求,我们把这种慈善行为称为“无相布施”。在佛教理念中,慈善行为其实就是“舍”和“得”的问题,你“舍”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这种解释更符合中国人的思路,比国外流传的“慈善行为是社会利益的第三次分配”更能获得中国人的认可。(www.xing528.com)
4.慈善事业的意义
(1)有利于组织和调动社会资源,促进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公益事业提供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2)有利于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
(3)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团结互助、关爱奉献的慈善精神;
(4)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理解、交流和合作,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佛教慈善事业比社会慈善的意义更加重大,它可以从心灵救赎做起,解决人的思想问题,而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帮助。所以,在国外宗教慈善团体比其他的慈善组织筹集的善款要多,而且慈善的效果更好就是这个原因。目前,在国内的一批佛教慈善团体,如南普陀佛教慈善基金会、重庆华严文教基金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都能证明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