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策略与方法
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 曹 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发展壮大自己的规模和实力,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点。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和方法。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01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骏指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对中国新增就业岗位的贡献是85%,占据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GDP的60%和税收的50%。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大多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是搞活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中小企业对于创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率和推动技术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在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也担当着重要角色。
二、我国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策略与方法
1.改善融资提高国际竞争力
目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而直接融资渠道则相对匮乏。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依靠间接融资,但是获得的信贷支持相对较少,“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与中小企业自身、银行金融机构和政府政策的支持都有直接关系。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企业自身建设
第一,加强财务管理,拒绝造假。中小企业应该提供给银行准确而真实的财务报表资料,如实反映企业情况。同时,中小企业要提升自我认识、自我约束,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经营,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内进行各项经营活动,以保证其合法性;提高企业的透明度,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真实有效,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增强可靠性。
第二,加强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在直接融资还不通畅的市场环境下,对于中小企业自身而言,要提高自己的信用度,通过间接融资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竞争是公平竞争,中小企业要恪守信用、以诚为本才能在市场中长远发展。
第三,拓宽融资渠道。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资金来源不足和资金紧张。因此,政府要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如民间资本市场,同时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进行直接融资。
第一,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民间新型金融组织,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型金融机构进行改制;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相关投资管理机构;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和信用体系的建立。
第二,完善信用员工考核制度,适当下放基层贷款审批权限。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价、尽职调查和信用评估、奖惩制度,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积极发展满足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第三,完善典当拍卖市场和中介机构,降低抵押贷款成本,同时进一步放宽抵押范围。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银行可以接受的有固定资产、库存、小企业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房产抵押贷款、知识产权、仓单、提单、基金份额、股权、应收账款、出口退税、供销合同抵押和担保等。
(3)发挥政府作用,改善融资的社会环境
第一,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搞好宏观调控,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平等的政策环境;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社会稳定,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提高政府的行政办事效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放松金融管制,鼓励民间融资。融资难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伴随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型商业银行已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因此,民间融资应运而生,并成为支持中小企业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民间融资,使之合法化,创新民间融资手段、构筑民间融资平台,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三,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制定有利于担保机构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平等合作,建立风险共担制度,开展专项治理,净化担保市场,切实防范担保业的制度风险、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加强风险提示,防止风险累积和扩散。
第四,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我们还需要更努力。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需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要着手制定配套的法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使我国的信用环境有法可依。
2.中小企业集群化参与国际竞争
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不仅浙江、广东、江苏和福建等省集群明显,长三角、珠三角也发起集群模式。总的来说,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初具雏形,但是还没有形成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尤其是成本、营销、创新和差异化优势在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中表现得不够明显,主要还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来获取竞争优势,因而其国际竞争力不强。
(1)提高集群竞争优势
提高企业集群化竞争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www.xing528.com)
第一,拓宽资金供给渠道。在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难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公共政策应设法将金融机构和企业集群发展融合起来。同时,可在政府的倡导下设立产业发展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企业和机构在承担高风险、高投资的同时,也分享高收益、高回报的超额利润。
第二,形成本地劳动力市场。技术创新推动企业集群持续发展。地方劳动力市场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劳动力的高流动率加快了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扩散,增加了创新的机遇。因此,政府不仅要负责劳动力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活动,而且要通过本地的集群效应吸引更多的技术劳动力,以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形成本地劳动力市场。
第三,加强集群公共设施建设。中央政府应对集群经济区给予政策支持。例如,在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开拓国际市场和培养行业专门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地方政府要对处于萌芽初期的企业集群进行保护,帮助成熟企业群体实现升级改造,使企业集群持续健康地发展。
第四,培育企业家精神。一个好的企业家对于创造和引进新的生产方法、介绍新产品、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开辟新能源和新市场等方面作用巨大。因此,要重视企业家精神,可从以下几点入手:提高其社会地位,激励其职业精神,使其实现自我价值,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五,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中介机构可以利用自身在经济信息、市场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密切企业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形成网络结构,实现“柔性”生产,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监督体系,降低企业进出壁垒,完善创业环境。
(2)构建区域创新优势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创新系统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培育区域创新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引导企业和企业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与时俱进。树立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以企业的理念和思维创新来带动企业内部的全方位创新,注重技术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形成创新、激励、宽容的文化氛围。
第二,增加企业自身的创新投入。人才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应注重高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引入。同时,企业应加大对科研产品的投入,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发展自有品牌,维护企业创新成果,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密切企业生产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产学研”合作网络,提高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产品中去,并通过生产和实践,解决产品试用和创新中的难题。
第四,发展创业服务中心。在政府优惠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进一步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创业服务中心,使其形成非营利组织,促进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诞生,为集群区域培育出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
第五,加强企业间的学习与交流。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企业互帮互助,共同进退,形成中小企业关系网,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和创新能力。群内企业还应加强与外部企业、机构的联系,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战略调整,适应市场发展。
(3)构建品牌优势
集群内企业要利用群体效应形成区位品牌,加强广告宣传的集中度,从而建立集群企业的专业形象,提高营销效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构建区位品牌效应。
第一,政府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本地特色,结合当地禀赋的资源要素,发挥公共服务作用,形成特色的商品集散地。同时,积极发展公共关系活动来推动区位品牌的建立。
第二,网络渠道。互联网的发展使全球经济高度信息化,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详细了解某一产品系列的详细信息,也方便客户获取信息,同时也使集群内每个企业的机会均等化。
第三,产品销售的专卖方式。集群形成“区位品牌”优势后,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价值,建立连锁专卖店,相比零售商代理销售,能获取较高的纵向一体化利润。
(4)构建差异化优势
在引领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中,中小企业以个体的形式进行产品研发已经落后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应该加强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引进相关战略合作伙伴,实现技术共享。要形成产品差异化优势,需要强大产业链的支持,而技术创新能力要能够支持全产业链布局,并在各个环节表现突出。构建差异化优势要强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大企业内部垂直分离和小企业之间达成转包协议,充分细化产业价值链,群内企业应依据本地特点和资源要素做好定位。
三、结语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必须制定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战略,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是必然的,可以通过多元化融资和企业集群化来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和政府应发挥出各自的作用,使我国中小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美]齐默尔·勒.小企业管理与企业家精神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程剑鸣,孙晓岭.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