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斑驳,历经沧桑,青龙桥曾经那“笔扫千军,题桥早已羞司马”的磅礴气势和“回环鸟道接长桥”的苍茫意境早已消失,岁月的侵蚀使青龙桥只能成为记忆,令人扼腕叹息。
奔腾4880千米的澜沧江上,有数不清的桥梁:溜索桥、藤桥、竹桥、铁索桥、钢索吊桥、水泥大桥……但青龙桥,是独有的一座,也是无法忘却、无法替代的一座,是澜沧江上现存唯一的古桥,也是滇西南的重要通道。
青龙桥
青龙桥位于云南省凤庆县城东北约60千米的澜沧江上,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两次复修,其后经多次修葺。桥全长93.52米,宽3米,桥身距江面高15.64米,桥体由16根铁索构成,上铺木板,两端各有桥亭5间,岸边有摩崖题刻数处。
青龙桥是澜沧江上最古老的桥梁之一,十余次被毁,十余次重建。这是中国交通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的咽喉要塞,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是内地进入云南临沧的必经之道。
青龙桥不仅设计精美、造型独特、工艺高超、结构牢固,还比著名的西南第一大铁索桥—— 霁虹桥长30米。在清代,成为顺宁府的第一宏伟建筑。由于该桥的工程巨大、桥面艰险,知府刘靖将其取名为“青龙桥”。这里曾走过叱咤风云、享誉中外的名人志士、英雄豪杰,走过络绎不绝的马帮,也走过抗日远征军的千军万马;这里的每一股铁索都沐浴过枪林弹雨,每一块木板都烙下了历史的深深印迹。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建桥时剑川师傅选取晨雾平铺在澜沧江峡谷最狭窄、最陡峭的江面为址,老师傅精心造桥,整整用了5年时间。在一次铁索合龙的劳作中,其子不慎坠入江中,却被一股浓雾托起而得以存活,当地人纷纷传言是一条青龙接住了老师傅的儿子,于是青龙桥因此得名。
横跨澜沧江南北的青龙桥建成后,联结着鲁史镇的金马村和小湾镇的正义村,自然也联结着临沧和大理两个地州。自此,这座桥成了历史上顺宁府通往下关、巍山的唯一桥梁和顺宁府各辖地到昆明的必经之路。由于青龙桥扼守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建成起就常年有兵丁看护,民国期间最多时有一个营的兵力驻守。
2004年2月,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临沧地区文物管理所、凤庆县文体局等组成的勘察设计组再次对青龙桥进行了勘察、测绘。但考虑到小湾电站是国家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遂决定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对青龙桥进行拆迁,并将青龙桥迁移到凤庆县罗闸河,按照原状恢复重建。罗闸河是澜沧江的一条支流。将青龙桥迁移到此河上,是经过多次勘察、测绘、研究后决定的。对于这座著名的青龙桥,勘察设计及施工人员对桥两端进行了认真的考古发掘和清理,全面详尽地收集、保存了现有资料,包括测绘、照相、录像、文字、复制模型等;对从原桥拆下的所有构件进行残损鉴定、分类编号,通过人力、畜力、船运、汽车运到搬迁点;同时对桥旁的摩崖石刻先进行化学清洗、加固、封护等,然后用电动珍珠锯进行分块整体切割,随青龙桥一道易地保护。为此,相关部门投入了巨资。(www.xing528.com)
青龙桥
知识小百科
茶马古道咽喉的青龙桥有哪三奇?
云南凤庆古称顺宁府,以产茶著称。但由于凤庆地处大山腹地,交通闭塞,加之澜沧江阻隔了与内地的交通,凤庆的茶虽好,却一直无法运往内地。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在凤庆县城东北约50千米的澜沧江上,亲自督造修建了青龙桥。青龙桥全长93.52米,宽3米,桥身距江面高15.64米,桥体由16股铁索构成,呈现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上的三奇:
其一,青龙桥固定铁索别开蹊径,先在江崖上凿一U型的“牛鼻子”岩洞,将铁匠手工锻造而成的16股铁索穿洞而过,再以石墩高高托起,横过江面。此洞在桥梁建筑史上价值独特,这是“牛鼻子洞”之奇。
其二,青龙桥16股铁索,14股在下,2股在上,分布两侧,整个桥面江心高、两端低,状如飞虹,飞渡两岸,这是“高桥飞虹”之奇。
其三,青龙桥两端建有桥廊、桥楼,廊、楼相连,白墙青瓦、飞檐翘角,廊可供行人休息避雨、凭栏远眺澜沧江风光;楼可令兵丁住宿守望。而两岸驿路相接,楼门暮闭晨开,更有一夫当江、万夫莫开之势,自成一种景观,这是“桥楼江关”之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