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宗派的发源之地——逢渠桥
“逢渠”就是“与他相逢”的意思,相传当年良价禅师从吉安回宜丰时路过此桥,顿悟到“汝不是渠,渠不是汝”的真正含义,且领会了禅的真谛,即“人有知觉,有情欲,只要脱离生灭的概念,即能达到无我、忘我、六根清静的境界。”后良价禅师创立曹洞宗的地方,成为佛教的五大宗派之一。
逢渠桥
逢渠桥建于北宋哲宗绍圣五年(公元1097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江西省境内第三座宋代古桥,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积蓄捐资,为纪念良价禅师于此悟道而建的。
该桥的构造颇具特色,桥身用11块石料劵成一个单拱,共77块矩形石块组成7个单拱,7个单拱排成7列,又组成一个大的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缝都相通,像是棋盘格一样。拱肩上面有两个石雕武士为护桥神。石块与石块之间采用“无浆干砌”法,没有用桐油石灰勾缝,也没有用糯米胶黏,也没有榫卯相连,就像搭积木那样,靠相互的摩擦力支持着。(www.xing528.com)
桥全长15米,桥面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矢跨比2:1,属陡拱。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逢渠桥”三字是当时县令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时,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2002年10月在桥上建了仿古亭。
逢渠桥的景观至少有两个层次,一是桥的建筑艺术底蕴,二是它的宗教文化底蕴。由于良价禅师因过桥而通悟禅的佛家学说,因此逢渠桥是灵感之源,为良价禅师将佛家学说传播于东瀛奠定了基础。
据有关典籍记载,良价禅师圆寂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当时的唐懿宗下旨加封其为“悟本禅师”,并将其塔命名为“慧觉”,可见良价禅师在当时的影响之大。良价禅师8岁出家,到后来创立曹洞宗,成为一代宗师,可谓修成正果。200多年之后,当地平民还在此修桥纪念他,直到现在,日本曹洞宗的僧侣与学者、禅师还常常来此参拜、诵经,禅师的善缘可谓久远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