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江苏建设:打造美好城乡,实现行动

江苏建设:打造美好城乡,实现行动

时间:2024-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浅析村庄整治规划及特色营造李晓琴作者简介李晓琴,扬州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城镇建设、村镇规划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摘要在村庄整治规划中,特色的研究对村庄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着这种精神,谈谈个人对村庄环境改善及特色营造的几点看法。要依据政府发布的指导性目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并做出相应的现状评估。

江苏建设:打造美好城乡,实现行动

浅析村庄整治规划及特色营造

李晓琴

作者简介

李晓琴,扬州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城镇建设、村镇规划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摘 要 在村庄整治规划中,特色的研究对村庄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村庄整治规划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归纳提炼村庄整治规划的实践经验,分析村庄整治规划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期对即将展开的江苏省乡村环境整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村庄;规划;特色

1 引言

村庄整治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这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奋斗的目标,也包含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同时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途径。201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力争用3—5年时间将江苏的乡村环境进行改善。改善是为了使乡村环境整洁干净,适合人居;公共服务配套更合理;乡村特色更加彰显。本着这种精神,谈谈个人对村庄环境改善及特色营造的几点看法。

2 村庄整治规划的重要性

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诸多内容中最容易见成效的,也是其他方面取得成就的基础条件,但又是最容易造成偏差的环节。而且由于它是一种整治和建设行为,一旦造成偏差,就难以弥补。一般的村庄或者集镇,都是几百年、上千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如果随意地推倒重建或盲目地大拆大建,就毁掉了祖先创造财富,毁掉了文化遗产,毁掉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程。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一旦被拆,再建就是假古董,一分钱都不值,那是农民们坚决反对的。

3 村庄整治规划的重点内容

村庄整治规划一定要突出农民对整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急迫解决的热点和难点,抓住农民参与和政府帮扶的结合点,既注重解决当前村庄整治的重点问题,又充分考虑后续的村庄规划与管理需要,突出乡村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要依据政府发布的指导性目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并做出相应的现状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整治项目的空间布局与技术要求,明确整治项目的主要指标,测算工程量,提出实施方案、实施管理以及运行维护管理建议。

无锡西渚牌楼村
无锡市建设局提供

基础设施主要内容包括村庄内给水、排水、水塘、道路、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环卫设施、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室和室外场地等。基础设施的好坏,体现了一个村庄整体生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指标。因此,村庄必须按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4 村庄整治规划的热点、难点问题

4.1 村庄整治中村庄合并迁建的问题

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对村庄合理地重新进行规划合并迁建?一是近郊村庄的自然形态已经消失,没有值得保护的古迹了;二是原来因为不合理的规划,导致农民多次迁移,至今仍未确定永久定居点的;三是农民自身生活已经转变,这些近郊农民大部分已经不务农,生活方式已经是城里人了。只有这几种条件并存情况下的村庄,我们才可以采用并村的办法来进行改造。那种所谓的土地“浪费”在大部分农村其实并不存在。农民每户占地超过150 m2或者200 m2占地是事实,但它包括了庭院和基地的面积,大家都知道院落前后、屋前屋后是种的菜地,它的产出比大块的农田还高。四川省双流县的经验,就是县委、县政府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来致富,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还有一些同志认为,村庄建设的布局太乱,应该整齐划一。但大家有没有想到,如果我们去走访历史文化名村,大家肯定是流连忘返,停留的时间特别长;如果去参观按照自然形态整治的几个村,整治方案不取直道、不砍树、不填塘、不开山、不裁直河道,对这种村庄大家肯定也是饶有兴趣,这些村庄里面一般还保留许多的文物古迹。但也有一些村庄另辟了一个新区,里边是崭新的别墅,没有人会对此感兴趣,瞟一眼就走了。为什么?因为人类的天性就是爱好多样性。自然的遗产、众多的文物是大自然和千百年来能工巧匠精雕细刻而成的,现代意义上的几个月造成的东西会因景观单调枯燥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历史的积淀是多样性的杰出代表,是符合人的审美观的,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所以说,如果要求村庄建设整齐划一,恰恰是破坏了人类喜欢多样性的天性,使村庄没有魅力。

4.2 村庄整治中历史风貌的保护

《马丘比丘宪章》提到:“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具有生命力。”《内罗毕建议》提出,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等广泛的内容。有的人可能还认为,保留旧房、古建筑过多,维护困难,不如推倒重建。这就犯了简单化、犯了破坏人类的珍宝而自己还认为有理的错误。更有一些同志认为,建新不拆旧,宅基地就无法流转。但是不要忘记,这些旧的、老宅大院恰恰就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是某一时代历史艺术品的再现,不能因为我们贪图工作方便就一拆了之。那些旧的、老宅大院稍作修缮可以改成活动室、俱乐部等。为了宅基地流动而简单的“一刀切”推倒重来的办法,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有的村庄原有道路是石板面铺的,整治时把石板面全部敲掉,改成水泥路,这是非常荒谬的。因为保留原来的路面体现了当地的风格,是就地取材,有艺术价值又体现了资源节约。以上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大拆大建要不得。具有历史价值的村庄和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记载历史信息的载体,其古迹必须重点保存并加以保护。

在村庄,建筑是构成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村庄传统文化保护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在建筑保护工作中,既要注意地面上可见的文物,又要注意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和遗迹;既要注意古代的文物,又要注意近代具代表性的建筑及革命的、历史的和文化的纪念地和物;既要注意已经定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又要注意尚未定级而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对它们要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定级,经论证无法保存原物的,可采取建立标志或资料存档等方式妥善处理。什么样的建筑需要保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需要在规划中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从单个建筑本身而言,可能并不具备像文物保护单位那样大的价值,保护它们的意义在于它们对构成和表现村镇某一方面或某一地段的特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州陆巷古村落
崔曙平摄

在整治村庄过程中突显文化品位。在自然村庄整治过程中尽量保留维修好门楣题联、骑楼、石柱、石碑及比较大的宗氏祠堂。依据当地风俗及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整治,保护好古樟、古树、绿竹,让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建立村阅览室、文化宣传栏和文艺宣传队, 宣传队定期演出,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如苏南有一个镇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每年的游客带来的收入就有3个多亿,实现了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应先有县级的,然后才有地级的、省级的,最后才是国家级的。不要认为我国已经评选出近百个名镇名村数量就很多了,像英国这样面积不大的国家就有30万个历史文化遗迹,而且成为巨大的旅游资源。我们国土面积这么大,文明史如此悠久,起码应该好几倍于英国才是。另外,一定要编制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规划,在整治规划中一定要突出保护历史风貌,防止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体现传统风貌的村落被拆毁。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讲究整体性、可持续性、原真性。这几点是村庄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4.3 村庄整治中特色景观的营造

传统的农村,把自然景观的建设与人文景观的建设结合起来,特别强调一种“居游其中”的意象,配合自然环境“景观”多层次表现“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在许多地方都有“八景”之说,如“西湖八景”、“羊城八景”。在农村的很多小地方也有“八景”。江苏苏南地区,山清水秀,农村的分布大多是沿河而设,都拥有绝好的自然山水环境,依山傍水,山环水抱,绿树成荫,为农村的景观形成提供了基础,特别有利于在新农村的改造升级过程中成为新景观的重要资源。比如,构建新型“水口园林”景观,利用天然的山水、树林、竹林,巧于因借;利用现代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点缀凉亭水榭、浣洗码头游泳区、水井、路灯。由高的树到低的灌木,有水的动与井的静,有远的山有近的亭,不比著名园林,却也富于变化,有质朴、实用、亲切之美。这样布局与建筑规划,对于延续山野之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整治后的昆山淀山湖镇永新村
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

农村景观建设需要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好看还要实用,比如屋顶的设计。传统的硬山、歇山屋顶及山墙有着固有的隔热、防火功能。现代农村屋顶一般都需要作为“晒台”,用于晾晒衣服、物品,设置太阳能设备等,甚至还要考虑夏天的隔热效用。因此,天际线的勾勒就可以通过晒台的栏杆、花卉完成。广东五邑地区,民居的晒台栏杆多采用传统的砖雕花、仙人掌植物、搭建瓜棚等方式进行绿化美化,很好地把生活实用功能与景观建设结合起来,成为该地区民居的新的时代特色。在农村民居的设计、建设上,可以考虑在满足实用要求后,在细节处理上匠心巧运,添加更多的艺术元素、生活情趣,使之成为具有实用意义的景观,用“多功能”的效果吸引农民主动选择应用,改善农村天际线景观空间。

景观不是一张张贴画,是日常的诗画生活,其功能应该给予农民愉悦的生活感受,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有利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让农民住得舒服之外,也感觉到农村景观带来的实惠。北京附近的宋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由于距离北京近、风景不错、生活闲适,吸引了许多艺术家聚居,颠覆了其过去“农村”的概念,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先锋居住区。宋庄的老房子不仅没有被浪费,反而给老百姓带来高额的租金收入。丰富了农村的艺术文化生活。在高速路网不断覆盖的江苏各地,距离当地中心城市一小时路程或者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在整体升级的过程中完全有潜力开发建设出具备极高升值空间的高素质农村。景观的建设是一项最重要的软件投资,吸纳城市居民,成为居者的乐园,给农村房地产业注入鲜活的经济元素。

农村的景观建设一直以来都处于一个尴尬的、被忽略的地位。实用性的考虑在农村建设中成为重中之重,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个性的农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把和谐社会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农村建设就是给广大农村居民“安居”,是许多地方政府的发展承诺,但是,我们希望:与发展同步,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考虑农村景观的营建,使农民兄弟们在享受“安居”带来舒适的同时享受到美的愉悦,稳定农村,发展农村,美化农村。(www.xing528.com)

我国中、东部及南部丰水区可考虑建设村庄公用水塘。建好水塘很有必要,它能对地下水起到调节作用,可向农民提供农具清洗和牲畜饮水,还能起到消防作用,一般来讲200人以上的村庄要有3—5亩的水塘。

现阶段,农村正在全面进行环境整治,整治废旧坑塘已成为村庄整治的一项重点工程。目前,村庄整治工作应及时总结村庄废旧坑塘整治的经验,以便能在今后其他村庄进行废旧坑塘的整治工作时得以借鉴、推广。因此,开展对村庄住区内部废旧坑塘整治模式的探讨具有积极的意义。

针对农村现有坑塘位置较好,坑塘的水面、水量均较大的特点,可将其整治建设为亲水游园。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力度清除坑塘周边的生活垃圾等杂物,清理塘内淤积的污泥,净化坑塘水质;应合理设计、功能分区,有效开辟游园空间,增添建筑小品、坐凳、公厕、户外健身器材等设施,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绿化环境,将废旧坑塘整治为一处小型亲水游园,使之成为村民日常休闲和娱乐的场所,成为美化村庄的一处亮点。以往农村经济落后,村民除了农耕生活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生活比较单调。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富裕了,开始注重对身边的文化娱乐生活的改善。为了达到这项目标,在村庄整治工作中,各地农村相继建设起自己的文化广场,其中,有些文化广场就是利用废旧坑塘用地建设的。建成后的广场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善了村庄的空间环境,激发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在村庄整治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与农民换位思考,思考我们所确定的规划、采取的措施和扶持项目是不是农民需要的,是不是受农民欢迎的,能不能让农民得到实惠。实际上一些地方经常站在城市的角度来要求村庄的整治。如针对村庄整治,有的要求辟出一个大广场,来证明这个部门的投资是有效的;或者搞一个很大的文化场所,农民却付不起维护费;有的还在村庄(甚至是历史文化名村)的村中心搞一块大草坪,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农村本身就接近自然,城里因为没有自然的东西,无可奈何才搞一些草坪来代表自然;城市里的房屋比较密集,找不到场所跳跳舞锻炼身体,就必须建一块广场;古代城市中缺少市民聚会议政的场所,市中心搞一块空地来聚集,这是广场的起源。农村到处是空地,哪还需要建什么广场去体现这个功能?这是城市人带着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农村,这是花了钱造了不应该造的,而且破坏了村庄原有历史风貌的格局。

由此,水塘能对地下水起调节作用,公共水塘规模200人以上村庄占地宜在0.2—0.4 hm2,公共水塘形态应结合自然地形,以自由舒展体现乡村特点为宜。

4.4 村庄整治中的“生态农村”建设

我们所提出的“生态农村”(eco-rural)在空间上是与“生态城市”(eco-city)相对应的概念,是对生态村(ecologicalvillage)的继承与发展,是面向未来的一种农村发展模式。所谓生态农村,是指在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按照“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思想,来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生态化建设,把我国农村地区建设成为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居环境宜人,各产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社会经济生态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既具传统农村特色又能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这是农村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

生态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农业可有三种模式:一是村级传统生态农业模式,在村域范围内优化调整农、林、牧、渔系统结构,增强物质循环、能量转化,提高生态效率;二是区域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是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以园区管理的模式运作。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主要是开发自然、农业、文化旅游资源,使自然资源保育、生态农业、传统民俗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在有工业基础的农村发展生态工业要对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按照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组建或新建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人居建设就是建设生态化、绿色化的农村居民私人生活居所(住宅、庭院)及公共活动空间(街道、广场、公园等),包括生态建筑(住宅)、生态经济庭院和村落的景观生态设计。建设生态住宅就要在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设计,以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为准选取本土、环保建材,注意太阳能电池板、热水器,风能、沼气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采用屋顶、墙体立体绿化。根据庭院功能的不同,建设绿化、美化、整洁的生态庭院和兼有生产功能的生态经济庭院,注意优化庭院生产结构,建设新型沼气池,加强废弃物处理,改善庭院居住环境。对村落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各功能区合理分区、优化布局,合理安排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绿化用地、除污用地(污水处理塘、垃圾回收站、堆肥厂等)。

镇江农村新貌
镇江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生态环境建设包括自然生态、农业生态和社区环境建设。其中,自然生态建设包括自然资源管理、退化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态建设是指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林网、道路、节水灌溉设施),提高生产资料、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推广节水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废弃物做到资源化利用,进行秸秆还田、堆肥、气化、食用菌生产等,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堆肥、有机肥,使用可降解农膜或农膜回收再利用。社区环境建设是指对固体废弃物实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生产堆肥、有机肥)、无害化处理,用生物塘、湿地法、沼气污水净化池等处理生活污水,建设生态厕所及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世界观教育和生态行为规范。采用多种方式对居民进行生态伦理及生态意识(生态系统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生物多样性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对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按照生态行为的原则进行规范,培养节约用水、用电,珍惜易耗品的生活习惯,倡导使用绿色环保产品、杜绝浪费、适度消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废旧物品二次使用,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等。

5 结语

正确的整治方针体现在老百姓的一句话“与城市错位进行整治、进行建设”中。村庄就是土生土长的,小庭院爬满了丝瓜、南瓜,长着城市里看不到的农作物,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大批的城里人到村庄度周末。如果村庄里也是大广场、大草坪,城里人会到你那里去吗?!所以整治和特色营造一定要以师法自然来取胜。

参考文献

[1] 金兆森,陆伟刚,李晓琴,等.村镇规划[M]. 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金兆森,李晓琴,等. 农村规划与村庄整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方明,邵爱云. 新农村建设村庄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骆中钊,张野平,徐婷俊,等. 小城镇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文图片由作者提2006.

[5] 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1).

[6] 廖文.贴近自然创建农村新景观[J]. 城乡建设,2006(1).

[7] 吕其明,刘青.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6(3).

[8] 杨雯雯,等.村庄整治中住区内部废旧坑塘整治模式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6(4).

[9] 杨细平,张小金.村庄整治过程中公共设施配置的标准与途径[J].规划师,2007(10).

[10] 李兵弟.通过村庄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J].小城镇建设,2006(3).

[11]仇保兴.村庄整治与城乡协调[J].红土地,2008(4).

[12] 陈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特色规划的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08(53).

[13] 王涛.基于生态模式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析[J] .经济师,200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