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江苏建设:美丽城乡行动

江苏建设:美丽城乡行动

时间:2024-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建筑的在地性特色及其品质提升王建国作者简介王建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乡村建筑是全世界各大文化圈人居环境特色体现和持续成长的主要载体之一。本文论述了乡村建筑的在地性特色、在地性的缘起和继承弘扬的策略,并以江苏省乡村建筑在地性为例作了相应探讨。亦即,乡村建筑环境风貌的整体价值要高于高等级的单体价值。

江苏建设:美丽城乡行动

乡村建筑的在地性特色及其品质提升

王建国

作者简介

王建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 乡村建筑是全世界各大文化圈人居环境特色体现和持续成长的主要载体之一。本文论述了乡村建筑的在地性特色、在地性的缘起和继承弘扬的策略,并以江苏省乡村建筑在地性为例作了相应探讨。

关键词 乡村建筑;在地性;特色;继承;江苏

1 乡村建筑的在地性特色

乡村建筑是全世界各大文化圈和亚文化圈人居环境特色体现、表达和持续成长的主要载体之一,不同文化圈的乡村建筑的样式、风格、建造方式、环境场所营造是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客体。乡村及其相关的乡土民居建筑的视觉表征和人们的社会组织结构、日常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与连绵丘陵地貌融合一体的乡间建筑景观、瑞士乡间山地住宅、美国草原住宅,中国陕西窑洞民居、西南地区的干阑式民居、北京四合院民居、重庆地区的吊脚楼民居、福建土楼和土堡民居,中国藏族民居、皖南民居以及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建筑,无一不与特定的地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聚落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乡村聚落及其演进发展是历史、文化、宗族、地缘和生物气候条件互动交织的产物,乡村建筑构成了乡村聚落物质环境的载体,也是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更多无名的民间工匠、技师专业工作的主要对象。

从学术角度看,乡村聚落研究关注那些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和空间格局,物质形态对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高度依赖性使它成为最有价值的研究对象,特别是远离都市、乡土气息浓郁的边远地区和具有自身独特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材料原始、忠实反映和回应特定气候和生态要素、接近自然的物质形态,大多能代表一个地域范围的地理特征。而富丽堂皇、造型别致,只反映主人的兴趣和癖好的建筑反而不是乡村聚落研究的主要对象。亦即,乡村建筑环境风貌的整体价值要高于高等级的单体价值。例如当我们徜徉在苏州吴江的同里古镇时,首先是乡镇整体的水乡建筑环境和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群,进一步才是退思园等高等级的建筑精品。

原汁原味的乡村建筑
张晓鸣摄

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中,全世界许多乡村聚落的居民基于自身需要和价值取向建设了各自的社区人居环境,而这种建设活动并非专业人员所为,也没有专业人员的帮助。大多数乡村地区的建设经营乃是那些“非设计者”(Nondesigner)若干代修补渐进的产物。鲁道夫斯基(Rudofsky)1964年出版名著《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分析了居民自助建房行为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实用价值,其深入的调查研究实证了居民本身创造环境的智慧和设计能力。一些社会学家则认为,建筑师和规划师习惯于为社会的实权阶层和上流社会服务,但这是有问题的,专业人员必须学会理解他们正在影响的社区的复杂性。岗斯发表的《城市乡民》一书,鼓励将设计者与设计对象所在的社会脉络和在地性特点联系起来。1961年,美国学者简·雅各布基于调查实证,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雅各布认为,传统“大规模规划”做法已证明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压抑想象力,缺少弹性和选择性,只注意其过程的易解和速度的外在现象,这正是目前环境问题病根源所在。

从建造途径和方式看,前工业社会乡村民居建筑及其乡村环境的营造大多采用的是民间“自下而上”的组织方法。所谓“自下而上”,是指主要按“顺应自然”或“经济实用”的方式,遵循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原则,若干个体的意向和经验多年累积叠合来建造民居的方法。通常,“自下而上”的组织方法没有人为的统一规划驾驭,而是依靠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如民间的口诀及顺口溜等),以功能合理,自给自足,适应地域条件为准绳。按这种方法形成的城镇形态,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并存,空间结构断续,在一个不断试错而后改良的较长时间进程中,呈现一种典型的修补渐进的特点(Disjoined incrementalism)。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个人认为,当代特色危机的原因与城市化和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和标准化是造成地域性建筑文化和特色逐渐消逝和“远去”的决定性因素。全球性“特色危机”(Identity crisis)缘由工业化经济行为的无孔不入和滥觞。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追求是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必然要求,但是工业化和标准化也使得以往建筑特色和在地性内涵属性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商品流通受交通运输方式等的局限非常明显,而今非昔比,亦即时代差异开始大于地域差异。历史上乡土建筑不会离开特定的“在地性”(locality),从特定的地域物产禀赋而带来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由世代相传、因袭式(iconic)和实效性(pragmatic)的建筑建造方式、由于特定社区生活圈(如以姓氏祠堂为中心的社会组织形式)为基础的生活和审美习性造成“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地域差异。

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人们对社会发展和建筑文化认识的“发展”(如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工业化就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加之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釜底抽薪式的打击,使得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一波三折,断裂和扭曲现象频仍。其结果就是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日益丧失对文化延续和继承发展的基本认同,整个社会和公众对建筑文化内涵、物化表达属性、特色的认知产生误解乃至扭曲。

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筑
冯洪明摄

问题还不仅仅如此,我们今天仍然抱有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痴迷”般的好感,而没有看到城和乡本质上还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活组织方式上的巨大差别。某市农村基层领导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农村居住环境要建设得比城市更好。然而这本来就是误解,乡村居住环境有着城市居住环境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接近自然、接近生产、空气新鲜、民风淳朴、生活节奏快慢适度等。当然相比城市而言,也有着文化活动较少、基础设施条件配套以及建设门槛较高等不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将乡村建成像城市一样的居住环境。今天大家说城乡一体和城乡统筹等主要是要让大家认识到过去国家对农村发展关注不够,城市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应该要反哺农村,而并不是说要抹平城乡差别。(www.xing528.com)

相比城市较多与工业化进程和建造相关而言,乡村建筑环境所具有的最鲜明特色就在于“在地性”。今天人们在探讨建筑设计创作时谈到的“场所性”、“因地制宜”、地方特色等概念的本质就是“在地性”。回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筑界一些有识之士倡导的“创作的源泉来自民间”,就是提倡向乡村学习,向民居学习,向最具基本建构原理的乡村建筑建造方式、就地取材和文化习俗的表达方式学习。因此涌现出像福建武夷山庄、山东阙里宾舍、北京菊儿胡同等传世佳作。

2 乡村建筑在地性特色溯源

乡村建筑环境所具有的“在地性”主要与自然条件相关。这其中主要包括水、山、气候、地方物产条件和因之衍生的建造技术等。

“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意境
张晓鸣摄

以江苏水系与在地性环境特点的关系分析为例。江苏历来水网丰富,河湖众多,主要河流有长江、京杭大运河、淮河、太湖水系、里下河网。横贯东西的长江和穿越南北的大运河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水域环境,承担了商品流通的作用,更促进了区域乃至全国建筑文化的大交融。再举太湖为例,环太湖是“江南水乡”之所在,水是该区域立足、发展、兴盛之根本。太湖流域河道纵横密如蛛网,湖泊散布,非常有利于形成以水网为主要交通体系的水乡环境。经过历代的河道开凿与整饬,尤其是苏南运河开通之后,水网体系逐渐形成。水网承担了交通、给排水等重要功能,是家庭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建筑空间与城镇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地域建筑文化的灵魂所在。人们利用水街和水巷出行,“家家门外泊舟航”,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江南风格。应该说,逐水而居是古往今来城市发源和演进的基本现象。

再以江苏优越的地区物产条件为例。江苏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我国江南的繁盛地域、鱼米之乡,还盛产丝绸、精美手工艺品,享誉世界。苏州的宋锦、苏绣、檀香扇,无锡的惠山泥人常熟的抽绣花边等,都是该地区特有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清雅精巧,这种风格深深渗透到了地方建筑中。地方的物产通过建筑材料的使用直接影响了建筑风格。苏南物产丰富,人民富足,社会形态从单一农业经济向多种手工业发展。冶炼加工技术发达,提供了各类工具,建筑加工趋于精细化。苏南产木材(如太湖沿岸山上的树木用于木结构)、石材(如太湖石、黄石用于园林假山、铺地,石灰石、花岗石用于街巷铺地、石桥)、细泥(可烧制优质砖瓦、金砖筒瓦)、石灰岩(如西山岛石灰岩矿用于烧制石灰粉墙)。地方物产是江南建筑风格形成的物质基础。

苏州有丰富的建筑材料。城西南群山所产花岗石全国闻名,洞庭西山所产优质石灰石既是建筑用石,也是烧制石灰的原料,阳山产优质高岭土。明代苏州陆墓是著名的砖瓦生产地。永乐年间,工部在该地设“御窑”,为建造北京皇宫烧制“金砖”。嘉靖年间为重建皇宫三大殿,工部郎中张问之在苏州三年“亲督金砖5万块至京”。后来光绪末年(1908年),陆墓“御窑”转为民用。1921年,在盘门外青旸地创建苏州砖瓦股份有限公司清代苏州柴石灰又被称为“苏灰”,在江南享有盛誉。陆墓有500余家从事砖瓦副业生产。可见该地的建筑业相当发达,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地方的生产资源丰富,生产技术精湛,对苏式建筑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支持。这些建筑材料建造房屋的大量实践机会锻炼了大批匠人,木作、水作、砖雕木雕石雕等得到发展,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香山帮”也应运而生。技术工种全面,“香山帮”是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香山帮”大量运用在地的建筑材料,技艺精巧,建筑精致机巧。今天,“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已经被名列“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南水乡
苏州市城乡建设档案馆提供

苏北传统建筑工艺也具有不少独特之处。例如苏北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金字梁结构,这种建筑结构简易、高效,大多采用墙体承重的墙上搁檩、墙上搁人字形屋架的形式。人字形屋架也叫金字梁。其结构为三角形的屋架内部填充以抬梁而成。这种形式为三角形屋架和抬梁式的结合。由于是整个屋架整体受力,因此跨度加大,可以取得较宽敞的室内空间。

3 乡村建筑在地性继承弘扬的策略

乡村建筑在地性保护、继承和弘扬主要有包括自然、人文、技术在内的三大策略。

自然策略方面,首先建筑要尊重地域的气候和场地自然特征,挖掘城市独特自然资源所能形成的特色。如前所述,传统的乡村民居建筑对于其所处的生物气候条件有着良好的适配性,江苏南部的民居建筑一般较为开敞通透一些,会有意识地组织一些符合夏季主导风向的空间廊道,增加有庇护的、户外活动的开敞空间;而苏北地区、特别是淮河地区以北的乡村民居建筑则常采用相对集中的结构布局,以利加强冬季热岛、降低基础设施的运行费用。这些仍然是今天乡村建筑创新的重要出发点。乡村的河、湖、塘自然要素不仅具有景观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水系的生态功能。乡村规划设计一定要有意识保存乡村生活环境与水的相互依存关系,特别是要认真研读自然水系的脉络,在有条件的乡村尽量保持传统水巷风貌。

在地形地貌处理上,应注意控制乡村建筑高度,控制区域天际线,不宜照搬城市的模式。近山的建筑体量与地形结合。特定的地形地貌本身就是一种自然风景资源。而在当代,因为平地是实施标准化施工经济性的先决条件,人们习惯于用推土机一类的现代化设备对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使建筑不顾地形,与周围环境形成对峙的姿态。人工环境的嵌入不可避免会对所在场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但是通过精心和审慎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自然地形风貌;或者利用地形,使得建筑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在保护场地的基础上,利用地形是将建筑与环境结合的积极措施,在不破坏或最少扰动场地环境的同时,建筑获得了在地性的依据。中国传统民居所处地形复杂多样,在建造时顺应地形、地势,因山借水,化不利为有利,既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人文策略方面有三个要点:首先是保护利用建筑遗产。遗存建筑是人文继承的重要物质载体,亦是创新之源。很多人关注的建筑风格就是地域建筑长期形成的视觉特征,其实它还传达了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其次,要发扬代表性的建筑以及保护地段,维持较为统一的地域建筑特色,并对地域特色进行当代诠释。在设计的更高层次,设计师还需要进行提升,亦即抽取传统空间组合的原型,以现代建筑语言表达乡村建筑文化内涵,不进行形式临摹,从意境的核心层次传达文化内涵。

技术策略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地方资源,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目标,发展多种适应性建筑技术。其中包括:传统技术——保护继承传统工艺,局部再现传统工艺之精美;现代技术——大力开发绿色的现代建造技术,提高材料和构造性能,提升建筑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或者利用现代建筑工艺的表现力,传达技术之美;适宜技术——在现代建造技术的大前提下,改良部分传统技术,发展建造的适宜技术,呼应地域自然。

(本文系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研课题成果的一部分,课题完成人:王建国、龚恺、张彤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