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江苏建设:美好城乡行动

江苏建设:美好城乡行动

时间:2024-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设计大师眼中的美好城乡——江苏设计大师齐康、段进访谈编者按2011年召开的江苏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努力创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会上,省政府还命名表彰了江苏省首批资深设计大师及设计大师。2012新年伊始,《江苏建设》杂志专访了首届江苏资深设计大师、著名建筑大师齐康院士和江苏设计大师段进教授,请他们就江苏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江苏建设:美好城乡行动

设计大师眼中的美好城乡——江苏设计大师齐康、段进访谈

编者按 2011年召开的江苏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努力创造宜居和谐生活环境。“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具体包括城乡规划引导计划、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城镇功能品质提升计划和节约型城乡建设推进计划四项主要内容。会上,省政府还命名表彰了江苏省首批资深设计大师及设计大师。2012新年伊始,《江苏建设》杂志专访了首届江苏资深设计大师、著名建筑大师齐康院士和江苏设计大师段进教授,请他们就江苏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采访时间:2012年2月9日

采访地点:东南大学逸夫楼

采访人物:江苏资深设计大师齐康院士

本刊记者:赵青宇 崔曙平

江苏资深设计大师齐康院士

本刊记者:齐先生您好!江苏是全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省份之一,到2011年江苏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您觉得应该如何推动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型,实现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呢?

齐康院士:是的,城市化是一个现象,城市化应该要和社会化结合,要更多地考虑诸如房改、医改户籍改革、教育改革一系列的社会化问题,要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就业、教育等问题,尤其是为进城的农民提供平等的社会公共服务,解决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医疗保险问题,这些都是重要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的质量与水平。

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它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解决这些突出的社会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从宏观上讲,首先要规划好一个城市,要明确城市的性质,确定合理的规模,这样才能保障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与城市居民的数量相配套,保证服务的质量。现在国家层面提出了城市群这个概念,从区域的角度来整合城市,规划城市。从规模上、产业上、区位上整合城市群的发展,综合城市集群的带动力,但是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要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因此要合理地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这个显得非常重要。

本刊记者:目前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全面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请您就“美好城乡建设”谈谈您的看法与建议。

齐康院士:江苏的城乡建设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全国范围内是属于领先的,成绩值得肯定。然而,在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是世界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有些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也有些是江苏特有的,这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有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非常快,江苏又是全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省份之一,因此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也有先发性。总体来说,江苏面临的五大问题包括人口、土地、环境、资源和能源这五个方面,并由此造成了住房、交通、污染等社会矛盾

现在江苏省提出“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这个思路很好。建设美好城乡就是要在下一步的城乡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注意解决好这些矛盾。首先是一个以人为本的问题。城乡建设要坚持服务于居民,把满足城乡居民的居住、出行、工作以及健康需求放在首位。其次,是集约发展的问题。江苏省是人口大省,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因此要十分珍惜每一寸建设用地,在规划、建设等各个方面注重资源的集约和高效利用。同样的,城市交通问题也不容忽视。现在已经到了地铁时代,要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通过地铁与城市的道路网络的无缝对接,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通过合理的轨道交通规划引导城市形态重构。第三,是城乡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问题。当前,不仅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重工业污染等,乡村的污染与环境卫生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也是反映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硬性指标。产生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保护。因此要注重经济增长、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城乡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都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需要综合整治。要实现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城市交通改善与信息化利用相结合、建筑文化水平的提升与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相结合等,此外还要完善工作机制,将长效工作机制与突发机制相结合。总之,城乡建设与发展要立足长远,要与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刊记者:近来,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提出将弘扬建筑文化作为提升城乡空间品质的重要方面,请问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大师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齐康院士:可以说中国的有些建筑设计正逐渐“沦”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品,现代建筑崇洋媚外,缺乏经典,没有风格可言。而如何塑造良好的建筑风格,如何实现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相融合,如何建设出具有中国特点以及江苏地域特色的建筑是亟待破解的难题,因此很有必要在江苏城乡空间品质提升过程中重视弘扬江苏特色的建筑文化。我觉得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坚守“此时此地此情、彼时彼地彼情”,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与美丽风景,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特色与个性,我们不能照搬照套照用,每个城市都应该具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首先,我们培育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师,设计师要具有汲取传统精华的能力,要将继承传统、创新传统、发扬传统作为设计师的天职之一。第二,领导者、决策者要懂得鉴赏建筑之美,作为决策者,其鉴赏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的风格、城市的风貌。因此,领导者要有识别的慧眼与鉴赏能力。第三,就是市民的综合素质与水平,作为城市的主人,作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他们要知道美与丑。这需要不断提升国民素质,有文化、有道德、有素质的市民才可以增强集体参与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才能更好地督促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

本刊记者:村庄环境整治是江苏美好城乡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您觉得在村庄环境整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齐康院士:把村庄环境搞好非常重要,也很迫切。在很多欧洲国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单单是巴黎伦敦这样的大城市,风景如画的乡村美景更使人难忘。江苏的乡村风貌很有特色,要保护好,整治好。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让高水平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者参与到村庄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中去,这样才能把农村的环境保护好,把风貌特色显现出来。我愿意为江苏村庄环境整治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刊记者采访齐康院士

采访时间:2012年2月21日(www.xing528.com)

采访地点: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采访人物:江苏省设计大师段进教授

本刊记者:徐红云 崔曙平

江苏省设计大师段进教授

本刊记者:江苏是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到2011年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进入城市主导的时代。也有人认为,江苏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后期。在新的发展阶段,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您对此有何评价?

段进教授:江苏是文化大省,也是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省份,我省许多城乡规划的理念、方法与措施在全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直走在全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前列,如城乡规划全覆盖,节约型城乡建设,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等,都起到了积极引领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作用。本次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无疑又是一次具有示范性的行动。具体体现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后期,城乡规划建设应如何转型,发展重点应如何选择。这次行动提出建设美好城乡,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突出“美好”,强调“城乡”。这是人居环境的美好,城乡发展的融合,是一幅美好的社会发展图景。

本刊记者:您是城乡规划设计领域的著名专家,并于2011年被授予江苏省规划设计大师称号。您心目中的美好城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您认为“美好城乡建设”应将着力点放在什么方面?

段进教授:首先要感谢省政府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作为一名城乡规划设计领域的工作者,我和我的团队一直都在思考我们的美好生存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城乡关系应该怎样,城与城、城与镇、镇与镇、镇与村、村与村,大城市与小城镇等,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还涉及它们之间的网络结构关系、形态关系、文化关系、生态关系等,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关系和观念还要发展和变化,这也是城乡规划学的魅力所在。因此,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应该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因时、因地、因文、因人而异的多样化形式。所以我个人认为“美好城乡建设”的着力点应放在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运用适宜的方法,采取多元化的形式推动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并在试点推进的基础上,逐步总结,以点带面。

本刊记者:江苏省将“城市化战略”拓展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标志着我省“十二五”期间将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而村庄环境整治作为美好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被明确为今后几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要任务。您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如何看?您觉得应从哪几方面入手予以推动?如何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成果更加惠及农民?在工作推进中应避免什么样的误区?

段进教授:从“城市化战略”拓展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非常明显地展现了快速城市化后期发展战略的转型,这既是一种积极发展的引导,也是一种新型城市化途径的历史选择。以往的粗放型、以土地换发展的方式已不能持续,所带来的交通、环境、用地、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如果说我们现在大城市的硬件建设水平是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农村的建设水平则还是第三世界的。因此,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不仅重要,而且迫切。如果目前的状况不改变,就谈不上以人为本,也谈不上城乡建设达到先进水平。但也正如你们所提的问题一样,从哪几方面入手,如何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成果更加惠及农民是关键所在。目前国内一些省和地区也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但存在一种把环境整治单纯认为是景观美化的误区。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对沿铁路高速公路的村庄进行面貌改造,改成坡屋顶、刷刷墙,甚至画些假梁柱,连不面对路的侧墙都不整治。这种环境整治流于形式,而村民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所以我认为村庄环境整治是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整体提升。乡村物质环境方面首先是解决排污、排水、公厕以及畜禽养殖等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再有就是医疗、文娱、健身的空间场所的配套建设和特色塑造方面的问题。乡村人文环境的营建要研究地方特点,提倡地方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延续,千万不要把全省的统一行动,搞成全省“一样化”的整治形式,要防止“千村一面”,丧失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物化结晶,一定要延续历史,注重文化传承问题。

本刊记者:当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而江苏的城乡空间品质提升行动也着重提出了空间的文化特色问题。您认为在不同尺度的城乡空间规划设计中应该如何体现文化特色?

段进教授: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文化既不可以彻底摧毁过去,也不可能凭空创造出来。因此空间的文化特色离不开地域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建成环境与本土人群。在不同尺度的城乡空间规划设计中要根据它们各自涉及的范围和深度,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手法体现文化特色。目前许多地方都在竭力打造特色,去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的文化分区与特色彰显塑造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它是我们今天进行建筑与城市特色塑造的基础性工作。毫无文化根基的模仿、照抄和创造,我是不赞同的。

本刊记者:江苏是全国第一个系统性地提出节约型城乡建设理念的省份。由此,节约集约的概念被从狭义的建筑节能领域拓展到城乡规划建设全过程。您认为,如何在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做好节约?

段进教授:在节约型城乡建设方面,江苏一直走在前面,住房城乡建设厅领导很重视。我认为,不管是节能还是低碳,不能仅仅从建筑层面去研究,这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必须从更大的范围来解决。从城市范围看,必须要从规划入手。一个松散型的城市,无论如何都是无法低碳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少用汽车是实现低碳、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方面,如果这个城市是松散型的结构,就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同样也得从城乡规划的角度进行考虑,采取新的城市居住模式,以TOD模式规划城市空间,使人的出行需求与公交系统规划相互契合,从整个空间布局开始合理地进行规划,才能实现低碳。因此,如果依照以前的观念,仅从材料、建筑上来讲节能,这是片面的,这只能是节能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从城乡规划的角度来考虑,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最近一份研究资料指出,澳大利亚、加拿大一些看起来很生态、很绿化的城市,事实上人均碳排放并不比东京这些密集型城市低。所以,千万不要有个误区,就是我们看上去一眼绿,或者觉得身在其中很舒服,就觉得是低碳,实际上并非如此,必须在规划的时候就要很好的引导,从整个形态的布局、结构的布局就开始考虑低碳,考虑节约型发展,这才能真正达到节能的目标。

本刊记者: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江苏是最早提出和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的省份,规划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您认为在新时期城乡规划如何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

段进教授: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一直说尊重规划,城乡规划是龙头,但是规划如何做好龙头,发挥在城市建设、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在城乡规划虽然有很多立法,但是要知道我们国家的立法体系和国外的还是不太一样,就比如总规的立法,是非常宏观层面的立法,具体落实到某个建设项目、某个特定的空间时还是有很多需要细化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发挥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领头作用,我觉得要在尊重总规的同时,要慎重研究控规的作用,因为控规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实际问题。举例来说,我们一直讲城乡规划全覆盖,全覆盖是件好事,控规一定要全覆盖,但是有个问题,法定规划全覆盖了以后,每一个小的地块或者每一项目的建设都得以它为依据进行实施。而在发展过程中,比如5年之后,周围的环境是不是还是这样的,技术是不是已经发展了,我们的理念是不是已经更新了,它的更新速度能否跟上,这些都需要考虑。为此,有人提出规划的弹性问题,但弹性也需要考虑“度”的问题。如新加坡的控制是很严格的,但是每一次土地出让之前,对这个地方还是要重新做一次城市设计,因为城市一直是在发展的,不可能是固定不动的,一旦发展了,出让这块地的条件,包括周围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周边的路是否拓宽过,周围某栋房子是否整修过,门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人行道的位置是不是要调整,汽车进出口的位置原来的设计是不是不合理了,事实上还是要做一次研究。所以真正要发挥规划的作用,从宏观到微观,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研究。尤其是控规与市场的结合,城市设计与实施可行性的结合,以及总规与时序的结合等。

本刊记者:美好城乡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政府、学者、公众的多方通力协作。不论是政府、学者还是市民个人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并拥有一定的权利,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美好城乡建设,才能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师们为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

本刊记者采访江苏省设计大师段进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