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在奥斯陆民族剧院门口,矗立着一尊易卜生的铜像,这是崇高的荣誉和不朽的象征,有人这样说:“他给挪威民族带来的荣誉,比任何一个挪威人都要多。”或者,我们还可以推而广之,说他不仅给挪威民族带来了荣誉,也给世界戏剧史带来了荣誉。易卜生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道分水岭。
19世纪前期,正是浪漫主义戏剧在欧洲盛行的时期。浪漫主义运动直接承继了18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传统,强调作家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激情。雨果、施莱格尔兄弟、克莱斯特和拜伦等人,成为风行欧洲大陆的著名剧作家。而从19世纪后期开始,现实主义戏剧,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成为一股重要的戏剧创作潮流。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在挪威和俄罗斯所取得的成就最高。易卜生戏剧创作的成熟时期,就肇始于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在挪威的流行。
生命之舞[挪威]蒙克
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1828–1906),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以南的小镇希恩。他出生时,父亲开有一家杂货店,家境富裕。从小易卜生就不大合群,特别喜欢一个人躲起来读书。但在易卜生6岁左右的时候,他父亲开始酗酒,无暇顾及商业经营,导致店铺濒临破产。因为家境困顿,易卜生16岁的时候离家到偏僻小城格利姆斯的一家药店当学徒谋生。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保持着童年时代对于文学的兴趣,坚持阅读一些文学作品。
1850年易卜生到首都奥斯陆参加医科大学的考试,因成绩不佳,未被录取。从此,他弃医从文。在此期间,易卜生大量阅读了高乃依、莱辛、拜伦和雨果等大作家的作品,同时还开始和一些文艺界的朋友交往。由此,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易卜生在咖啡馆[挪威]蒙克
在易卜生近60年的创作生涯中,写就了大量的作品。就其创作的主要思想倾向变化而言,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民族的浪漫主义时期”,这一创作倾向一直持续到19世纪60年代末。易卜生出生时,正值浪漫主义戏剧在欧洲大陆的兴盛时期。从儿时的阅读开始,他就受到了浪漫主义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易卜生弃医从文后的10多年中,他创作了《勇士冈》、《圣约翰之夜》、《英格夫人》、《觊觎王位的人》等作品。这些作品主要取材于挪威的民间传说故事,易卜生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塑造并歌颂了挪威的民族英雄形象,作品充满了浓重的浪漫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精神。这些昂扬奋进的浪漫主义戏剧,也大大激发了当时挪威人的爱国热忱和民族意识。(www.xing528.com)
从1864年开始,易卜生的戏剧创作逐渐转入第二个时期,即批判现实主义时期。此时的易卜生已过而立之年,戏剧的美学风格和思想深度日臻完善,逐渐进入思想和创作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易卜生创作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剧”,其主要作品有《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等。在这些“社会问题剧”中,易卜生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揭露了在资产阶级标榜的自由、民主和博爱背后的自私与虚伪、黑暗与丑陋。《人民公敌》是易卜生在这一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它甚至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易卜生“最富战斗性”的喜剧。该剧在揭示资产阶级残酷无情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少数派”和“多数派”的问题。易卜生倾向于站在“少数派”一边,他认为“少数派往往是正确的”,“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正是最孤立的人”。这也正如批评家瓦莱里说的那样“极端主义者给了世界以价值;一般水平的人使世界持续下去;革命者提供了精神财富;温和派使它稳定”。在《人民公敌》中流露出了易卜生的一些“阴暗情绪”,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从《人民公敌》以后,易卜生剧作的“战斗性开始动摇了”。从此,易卜生进入自己创作的第三个阶段。
《人民公敌》剧照
亨利克·易卜生[挪威]艾利夫·皮特森
易卜生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可以说是他从现实主义戏剧创作向现代主义戏剧创作转换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广泛运用构成了易卜生戏剧创作的主要特征。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野鸭》、《罗斯马庄》和《总建筑师》等。在这些剧作中,易卜生更注重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和精神自省,注重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等方式来表现剧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无限性。在易卜生看来,一个人思想变化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外界的推动,而更多是由本人的社会背景和性格所决定的。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戏剧创作中,易卜生突出强调人物个体特性和个人自由的重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解放就是使每个人获得自由行动的权利,每个人都能按他的特殊需要行事。”
易卜生是创作个性极为丰富的作家,他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戏剧创作于一身,他的创作方向的转变,不但显示了这位伟大剧作家勇于突破自己,探索人生的创造力,而且预示着西方戏剧的一个转折点。易卜生泽被后世,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1864年,丹麦和普鲁士战争爆发,易卜生呼吁挪威政府支援丹麦未果,便离国远赴他乡,度过了二十余年的漂泊生活。1891年易卜生回到挪威居住,直至去世。易卜生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被死神的利箭射中,我躺倒在这儿。现在谜全部揭开了吗?我还有我的疑虑。
易卜生是中国观众最早认识和熟悉的外国剧作家之一。早在他死后第二年,鲁迅就在文章中高度赞扬他的“瑰才卓识”,鲁迅先生后来在多次演讲和文章中都称赞他。1918年,现代文学发端刊物《新青年》杂志还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讨论“易卜生主义”。此后,易卜生的作品大量翻译出版,翻译家潘家洵功绩最大。长期以来,中国观众只知道他是个现实主义作家。1981年,著名翻译家萧乾先生译出的《培尔·金特》被搬上舞台,中国观众惊奇地发现了“另一个”易卜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