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可谓多灾多难,风雨飘摇,各国政局正处于新旧争夺中,革故鼎新之际一切都来去匆匆,就连文坛也多短命之人。正当人们为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的时候,同样的情形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面——德国——也出现了。
《破瓮记》剧照
当时德国文坛上,施莱格尔兄弟、蒂克等人正在兴起浪漫主义思潮运动,却有一位时运不济的剧作家亨利希·封·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1777–1811),躲在远离浪漫主义中心的柏林从事创作。这个普鲁士军官的儿子,有着波希米亚古老贵族的血统,从小就显得情感丰富、容易激动,聪明和开朗使他受到了家庭教师的喜爱。11岁时父亲过世,此后他跟随一个法国人念书。此人博学多识,尤爱文学,是个翻译家。优秀的老师引导着这个敏感的少年进入了文学之门。不过,按照家族传统,克莱斯特应该去当军官。不久他进了军校,小小年纪即走上战场,参加了对法战争。然而,他天生不是军人,而是艺术家;他的手是用来握笔的,而不是用来握枪的。虽然被提升为军官,但他厌恶军队污浊的氛围。1800年,他离开军队,到柏林去追求“真理”。此后几年中,他游历了法国、瑞士等地,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结识了一些作家,并开始创作生涯。
德国马克上的克莱斯特像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的克莱斯特一开始创作就野心勃勃。他视莎士比亚、歌德、席勒为楷模,却立志要创作一部超过他们的著作。可惜,这部戏后来被他付之一炬。此外,他又创作了喜剧《破瓮记》,这是他8个剧本中影响最大的一部,甚至被称为“德国三大喜剧”之一。另外两部是莱辛的《明娜·封·巴尔赫姆》和豪普特曼的《海狸皮大衣》。(www.xing528.com)
克莱斯特善于在小说和戏剧中制造悬念,《破瓮记》便是如此。一开场,书记员发现村法官的脚扭伤了,他声称是起床的时候摔的。随后书记员报告司法检察官要来视察。检察官到后,正赶上一个村妇带着女儿夏娃及其未婚夫如普利希特前来打官司。检察官要旁听村法官的审案。村法官找不到假发,不得已光着头去审理。村妇状告如普利希特昨晚把她的一个瓮打破了。年轻人断然否认,他说昨夜看到有人在夏娃处偷情,正好被他撞见,可惜没有抓住,亦未看清是谁。夏娃一面替未婚夫开脱,一面又不肯将真正的破瓮人说出。案件一时难以深入,法官执意要判如普利希特有罪。这时来了一个目击证人:她手拿一个假发套,正是法官丢失的。原来,法官以让如普利希特服兵役要挟夏娃,趁着夜色去占便宜,不想被抓,慌不择路,跳窗时伤了脚,逃跑中又丢了发套。真相大白:审案人正是犯罪人。此时,检察官袒护法官,令其迅速判决如普利希特有罪。情急中,夏娃说出真相。检察官见庇护不了法官,不得不撤销他的职务。
克莱斯特在瑞士旅游时,看到一幅铜版画,受到启发,而创作了这部戏。他借用一幅古画的故事,把当时德国官老爷鱼肉百姓、官官相护的黑暗现实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执法者就是犯罪者,这是多么令人沉痛而黑暗的社会啊!由于表现的是农村题材,这部戏充满了德国民间的情趣,自然受到一般民众的欢迎。可惜的是,克莱斯特没有看到它的上演。
1804年,拿破仑登基,次年挥戈东进,进军柏林。德意志诸邦人心涣散,纷纷投降以求自保,百姓沦为亡国奴。克莱斯特一腔爱国热忱,换来半年牢狱之苦。他投身反抗运动失败后,继续创作诸如《赫尔曼之战》、《洪堡亲王》等戏剧,以历史故事讽喻现实,鼓励德国人的斗志。如《洪堡亲王》描写了1617年德国历史上的弗白林之战:在普鲁士同瑞典的战斗中,骑兵将军洪堡亲王没有听清元帅的部署,提前发动进攻,却为取得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军事法庭先是判处他有罪,后来在王储的干预下,才得到赦免,并同公主成亲。
舞台上的胜利不能替代现实的战局,此剧写于1809年德意志较大的邦国奥地利被拿破仑打败之后。不久,普鲁士竟同敌国结盟。一面是国土沦丧,一面是难以糊口,诗人陷入极度痛苦中。1811年11月22日,柏林近郊的一片小树林里,一对苦命鸳鸯——克莱斯特和他身患癌症的女友——准备了此残生。这时,剧作家或许会想到《洪堡亲王》剧终的一句台词:“我的丧钟敲响了吗?”克莱斯特从容地打死了女友,然后饮弹自尽,时年34岁。德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剧作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