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图说世界戏剧:探索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生

图说世界戏剧:探索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生

时间:2024-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011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生在我们请出鼎鼎大名的莎士比亚之前,先看一眼16世纪英国的戏剧舞台吧!莎士比亚故居也正因为是消遣,戏剧在当时的发展、在市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可不容小觑。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莎士比亚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此时莎士比亚的事业正如日中天,可谓急流勇退。

图说世界戏剧:探索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生

011 莎士比亚戏剧人生

在我们请出鼎鼎大名的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peare,约1564–1616)之前,先看一眼16世纪英国的戏剧舞台吧!

今天略知英国文学史的读者,都以为伊丽莎白时期的文学是由戏剧主宰的,似乎戏剧就是那个时代艺术之王了。殊不知,当时没有人把戏剧看做艺术,看戏就是消遣,戏子乃是下三滥的行当。

莎士比亚作品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2首长诗及一些其他诗作,其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学术界通常将他的戏剧分为悲剧(11部)、喜剧(13部)、历史剧(10部)和传奇剧(3部)。著名的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和《皆大欢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此外还有传奇剧《暴风雨》,悲剧《罗密欧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喜剧《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们》等。

莎士比亚故居

也正因为是消遣,戏剧在当时的发展、在市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可不容小觑。戏剧原先都在旅馆的院子搭台演出,条件非常简陋,1576年,一个叫詹姆士·博比奇的木匠发现商机,建立了伦敦第一家永久剧场。不久,“玫瑰剧场”、“天鹅剧场”、“环球剧场”等等,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泰晤士河岸纷纷亮相,伦敦这个大都会有了新的流行文化。不但市民们闹哄哄挤在里面呐喊叫好,就是欧洲大陆来的观光客也都要一睹风采,据说一个大剧院能容纳3000人,而当时伦敦总人口刚刚超过15万。英国的民间剧团渐渐发展起来,甚至走出国门,到法国、意大利等地演出。

巨大的观众市场,给剧团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为了讨好观众,演员的衣着十分华丽和昂贵,有记载说1613年环球剧院的管理人员为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一剧中的枢机主教角色购置一件演出服,花的钱就超过38英镑,而莎士比亚发迹后,在故乡买的一所大房子才值60英镑。演员清一色是男性,艳丽而夸张的服装能够把他们和观众区别开来。

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国力大大发展,文化事业也欣欣向荣,到了16世纪初期,牛津大学的一批学者开始宣扬人文主义思想,在此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戏剧艺术也表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戏剧的繁荣,并非一人之功。前面介绍过的以马洛为首的“大学才子派”,在莎士比亚之前就已经奠定了整个英国戏剧的发展基础,他们都是当时剧坛上的明星大腕。在这些放荡不羁的才子过世两百年之后,他们的名声就已经彻底被莎士比亚的光芒遮盖了。

亨利八世[德国]霍尔拜因

亨利六世

有一个大学才子叫格林,他在快死的时候,对一个演员出身的剧作家恨之入骨,他在遗书中写道:“新抖起来的乌鸦,借我们的羽毛打扮自己,在演员的外皮底下包藏着一颗虎狼之心,他自以为叽里呱啦地写得一手无韵诗,不差你们中的随便哪一个……”这个被骂作“新抖起来的乌鸦”的人,正是莎士比亚,只是在我们看来,他不是乌鸦,而是凤凰。现在,戏剧的天空已经明澈晴朗,就等凤凰一飞冲天了。(www.xing528.com)

关于这只凤凰的来历,通常的看法是这样的:他于1564年出生在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个杂货商,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后来当过基层干部——镇长。莎士比亚小时候可能在当地的文法学校念过几年书,注意,只是可能,此后再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13岁家道中落,辍学经商;18岁就和一个比他大8岁的村姑结婚生子;22岁跑到首都成为“伦敦漂”。据说他最早跟戏剧的缘分是在剧院门口给前来看戏的观众牵马,后来却成为演员,再兼剧作家和剧团老板于一身。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莎士比亚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他先出名,后发财,三十出头就在家乡买了大房子和田产,不过迟至1612年才回到家乡做地主。此时莎士比亚的事业正如日中天,可谓急流勇退。4年后,他在家乡逝世,享年52岁。斯特拉特福教堂的祭坛下埋葬着他的骨灰。

克莉奥佩特拉的飨宴[意大利]提埃波罗

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拥有两颗世界上最大的珍珠,为了向安东尼炫耀自己的富有,她打赌能在一场宴会中花掉一千万埃及币。于是,她将其中一个饰有珍珠的耳环取下,溶在浓醋中喝掉,结果赢得这场赌局。莎士比亚曾创作传奇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电影《威尼斯商人》剧照

伟人的生平总是会牵连出许多的故事,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长期以来,上述所有言之凿凿的人生经历,几乎都是“推测”。许多人怀疑:难道那些震古烁今、激动人心的天才之作,真是一个杂货商的儿子、一个没有读过书的穷小子写的吗?于是,自莎士比亚去世50年之后,就不断有人质疑:或是怀疑有没有莎士比亚这个人,或是怀疑斯特拉特福的那个名叫莎士比亚的地主并不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天才,天才则另有其人。那么,到底是谁呢?人们纷纷猜测,主要提出三个候选人:南安普敦伯爵、弗朗西斯·培根剑桥才子马洛。第一位是血统高贵的贵族,第二位是鼎鼎大名的哲学家,第三位是英年早逝的戏剧天才。血统论当然不值一驳,而且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培根的拥护者为数不少,他们成立了“培根协会”,印发小册子广为宣传,可惜他们的论证法就是玩文字游戏、猜谜语,大体相当于中国红学的索隐派,并无什么说服力,力挺培根的一个医生最后倾家荡产,却只是演了一出闹剧。“马洛派”叫嚷得最起劲,他们认定马洛没有在斗殴中死去,而是活了下来,隐姓埋名,继续写作。有个叫霍夫曼的“挺马派”,甚至鼓动人们到一个教堂挖了一位爵士的墓,因为他相信墓里有马洛写的所有戏剧手稿。当然,除了尘土,他一无所获。

亨利四世》剧照

实际上,今天已经有许多材料可以证明斯特拉特福小镇上出生和死去的那个威廉·莎士比亚,就是那位摇动有力的鹅毛笔,写下了最杰出的戏剧作品的莎士比亚。种种“另有其人”的猜测,无论是出于偏见,还是出于严谨,都荒诞无稽,当做莎学史中的趣闻还好,若以此来否定莎翁其人,未免云遮雾绕、不辨正道了。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一直不乏大名鼎鼎而生平不明的天才人物,陶渊明关汉卿曹雪芹都是如此。我们相信在人类各个领域,确实存在着天才,莎士比亚就是一位天才。这位戏剧天才给我们留下了37部戏剧,它们生动地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当时英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他笔下的主要人物成为举世皆知的文学形象:如忧郁王子哈姆莱特、野心家麦克白、昏悖国王李尔、刻薄商人夏洛克、悲惨情侣罗密欧和朱丽叶……论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对时代的深刻体会,对人生的深刻了解,谁也比不了他;论改编历史的能力、组织情节的能力、调动辞藻的能力,谁也赶不上他;论作品被翻译的语种之多、被上演的生命力之久、被争论的程度之激烈,谁也超不过他。

莎士比亚不愧是一只凤凰,凤凰是永生的。同时代的著名作家本·琼生说他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

《仲夏夜之梦》剧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