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血管钙化斑块与对比剂分离
【病例】
病例1
(1)病例摘要 ①病史:男性,58岁,因体检入院进行CT检查。②体格检查:无特殊。③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2)能谱CT检查图例 参见图4.45。
图4.45 双侧髂总动脉管壁钙化斑块去除
注解:图①70keV单能量图像横截面上,双侧髂总动脉管壁外侧分别可见一点状钙化影(白箭)。经过钙碘物质分离后;图②同一层面,钙基物质密度图像上,相同位置上钙化灶依然可见(黑箭头)。右侧髂总动脉前壁可见一点状高密度影(细黑箭头),此处在单能量图像上未显示。图③碘基物质密度图像上钙化灶(粗白箭头)及点状高密度影(细白箭头)均为低密度影。可以清晰的判断对管腔狭窄程度的影响。
病例2
(1)病例摘要 ①病史:男性,81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缺乏,吞咽困难,恶心,干呕,伴烧心、腹胀、乏力、咳嗽等症状。②体格检查:无特殊。③实验室检查:单核细胞12%(3%~8%)。
(2)能谱CT检查图例 参见图4.46。
图4.46 腹主动脉附壁血肿内外管壁钙化斑块去除
图4.46(续) 腹主动脉附壁血肿内外管壁钙化斑块去除
注解:图①、图④混合能量图像上,腹主动脉血管内壁表面不光滑,可见多发钙化灶,外壁亦可见多发钙化点,内外壁之间可见低密度血肿。图②、图⑤钙(碘)基物质密度图像上,钙化灶呈高密度。图③、图⑥碘(钙)基物质密度图像上,钙化灶呈低密度,对管腔血流几乎未见影响。
病例3
(1)病例摘要 ①病史:男性,62岁,14年前,血压增高[25.33/14.67kPa(190/110mmHg)]无头晕、食欲缺乏,视物模糊等症状,自服降压药后血压控制良好。1个月前逐渐升高,最高达25.33/14.67kPa(190/110mmHg),药物不能控制,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②体格检查: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③实验室检查:无特殊。(www.xing528.com)
(2)能谱CT检查图例 参见图4.47。
图4.47 腹主动脉管壁钙化斑块去除
注解:图①混合能量图像及图②70keV单能量图像显示腹主动脉血管壁可见钙化斑块,与血管内碘对比剂分界不清,难以判断管腔狭窄程度。图③碘(钙)基物质密度图像上,钙化灶呈低密度,造成管腔轻度狭窄。图④钙(碘)基物质密度图像上,钙化灶呈高密度。
【扫描方案】
采用能谱扫描模式,电压行高低能量(80kVp和140kVp)瞬时切换(0.5ms),电流为自动毫安(mA)技术。转速0.6s/r,螺距1.375∶1,重建层厚0.625mm,重建层间距0.625mm;对比剂流速4ml/s。
【病案分析】
虽然常规CT可以很好的显示血管壁上的钙化斑块,但是由于常规CT是混合能量成像,由一组光子束所组成,所以在经过密度较高的物质(例如:钙)衰减后,低能量的光子比高能量的光子被衰减吸收得更多,容易造成所谓射束硬化效应[1],而且加之斑块本身对血管管腔的遮盖,这些都给准确评估血管的狭窄程度带来了困难。
以瞬时双kVp为核心技术的能谱CT双能量解析过程是在投影数据空间完成的,因而不受自主和不自主的运动干扰,在准确的硬化效应校正的基础上得到准确的能谱成像。图像空间双能减影与常规混合能一样,采用单一硬化效应的校正。投影数据空间能谱成像对求解到的基物质对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准确的硬化效应的校正(hardening correction)(双硬化效应校正),从而有利于获得清晰的图像[2,3]。
能谱CT的物质分离图像(碘-钙分离)不但可以很好地将钙化斑块和含对比剂的血管区分开来,还可以发现血管内的隐性钙化斑块,有利于明确地分辨钙化斑块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及血管内部的通畅度,极大地提高了测量血管狭窄度的准确性,可以为临床治疗的术前、术后作出精确的评估。
(吕培杰)
[1]孙亮,李美爱,刘吉华,等.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减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的最佳单能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09):1918-1921.
[2]林晓珠,李卫侠,朱延波,等.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02):155-160.
[3]徐志荣,徐汀,王振洲,等.CT能谱成像新技术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1,(01):25-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