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食管癌转移至纵隔内淋巴结的评估:新编胸腹部能谱CT临床影像学

食管癌转移至纵隔内淋巴结的评估:新编胸腹部能谱CT临床影像学

时间:2024-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8食管癌转移至纵隔内淋巴结的能谱CT图像注解:图①动脉期食管癌患者,85keV最佳单能量图像显示纵隔内有一枚肿大淋巴结,在淋巴结内放置多个感兴趣区,获得此淋巴结的能谱曲线图(图②)。

食管癌转移至纵隔内淋巴结的评估:新编胸腹部能谱CT临床影像学

2.8 食管癌转移至纵隔淋巴结的评估

【病例】

病例1

(1)病例摘要 ①病史:男性,73岁,进食哽咽感1个月余。②体格检查: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③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显示:距门切牙30~37cm处见一菜花状肿物沿腔内生长,管腔阻塞,考虑为食管中段鳞癌。

(2)能谱CT检查图例 参见图2.18及表2.8。

图2.18 食管癌转移至纵隔内淋巴结的能谱CT图像

注解:图①动脉期食管癌患者,85keV最佳单能量图像显示纵隔内有一枚肿大淋巴结,在淋巴结内放置多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得此淋巴结的能谱曲线图(图②)。图③动脉期碘基物质图显示此枚淋巴结的碘含量平均值为1.83mg/ml,动脉期标准化碘含量(动脉期淋巴结碘含量/动脉期腹主动脉碘含量)为0.10。图④静脉期,54keV最佳单能量图像显示纵隔内有一枚肿大淋巴结,在淋巴结内放置多个ROI,获得此淋巴结的能谱曲线图(图⑤)。图⑥静脉期碘基物质图像显示此枚淋巴结的碘含量平均值为1.93mg/ml,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静脉期淋巴结碘含量/静脉期腹主动脉碘含量)为0.37,动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差值为0.27(经病理证实:此淋巴结为转移性淋巴结)。

病例2

(1)病例摘要 ①病史:男性,61岁,饱食后嗳气伴烧心30年。②体格检查: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③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提示:食管占位。

(2)能谱CT检查图例 参见图2.19及表2.8。

图2.19 食管癌转移至纵隔内淋巴结的能谱CT成像

注解:图①食管癌患者,动脉期70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纵隔内有一枚肿大淋巴结,在淋巴结内放置多个ROI,获得此淋巴结的能谱曲线图(图②);图③动脉期碘基物质图像显示此枚淋巴结的碘含量平均值为2.59mg/ml,动脉期标准化碘含量(动脉期淋巴结碘含量/动脉期腹主动脉碘含量)为0.20;图④静脉期78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纵隔内有一枚肿大淋巴结,在淋巴结内放置多个ROI,获得此淋巴结的能谱曲线图(图⑤);图⑥静脉期碘基物质图像显示此枚淋巴结的碘含量平均值为1.56mg/ml,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静脉期淋巴结碘含量/静脉期腹主动脉碘含量)为0.30,动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差值为0.11(经病理证实:此淋巴结为转移性淋巴结)。

病例3

(1)病例摘要 ①病史:男性,55岁,进食哽咽感1个月,加重3个月。②体格检查: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③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病理显示:食管中上段鳞癌。

(2)能谱CT检查图例 参见图2.20及表2.8。

图2.20 能谱成像对食管癌患者,纵隔炎性增生性淋巴结的评估

注解:图①食管癌患者,动脉期125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纵隔内有一枚肿大淋巴结,在淋巴结内放置多个ROI,获得此淋巴结的能谱曲线图(图②);图③动脉期碘基物质图像显示此枚淋巴结的碘含量平均值为1.40mg/ml,动脉期标准化碘含量(动脉期淋巴结碘含量/动脉期腹主动脉碘含量)为0.12;图④静脉期80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纵隔内有一枚肿大淋巴结,在淋巴结内放置多个ROI,获得此淋巴结的能谱曲线图(图⑤);图⑥静脉期碘基物质图像显示此枚淋巴结的碘含量平均值为1.87mg/ml,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静脉期淋巴结碘含量/静脉期腹主动脉碘含量)为0.44,动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差值为0.32(经病理证实:此淋巴结为炎性反应性增生)。

病例4(www.xing528.com)

(1)病例摘要 ①病史:男性,72岁,吞咽困难2个月余。②体格检查: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③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钡餐显示:食管下段有约长6cm的充盈缺损,黏膜破坏,钡剂通过缓慢。

(2)能谱CT检查图例 参见图2.21及表2.8。

图2.21 能谱成像对食管癌患者,纵隔炎性增生性淋巴结的评估

注解:图①食管癌患者,动脉期65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纵隔内有一枚肿大淋巴结,在淋巴结内放置多个ROI,获得此淋巴结的能谱曲线图(图②);图③动脉期碘基物质图像显示此枚淋巴结的碘含量平均值为2.04mg/ml,动脉期标准化碘含量(动脉期淋巴结碘含量/动脉期腹主动脉碘含量)为0.12;图④静脉期65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纵隔内有一枚肿大淋巴结,在淋巴结内放置多个ROI,获得此淋巴结的能谱曲线图(图⑤);图⑥静脉期碘基物质图像显示此枚淋巴结的碘含量平均值为2.51mg/ml,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静脉期淋巴结碘含量/静脉期腹主动脉碘含量)为0.44,动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差值为0.32(经病理证实:此淋巴结为炎性反应性增生)。

表2.8 转移性淋巴结与炎性增生性淋巴结碘基值(碘含量)的比较

注解:碘基值比=病灶碘基值/主动脉动脉碘基值。动静脉期碘基值差值=静脉期碘基值比﹣动脉期碘基值比。

【扫描方案】

采用能谱扫描模式,电压行高低能量(80kVp和140kVp)瞬时切换(0.5ms),电流为自动毫安(mA)技术。转速0.6s/r,螺距1.375∶1,层厚0.625mm,层间距0.625mm;对比剂流速4.0ml/s。

【病案分析】

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是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发生转移的主要方式。治疗前行CT检查可以对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以及转移部位进行观察和判断,对治疗方案的制订起着指导作用。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全面观察颈、胸及腹腔的淋巴结情况,是判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标准影像诊断方法[1]。

淋巴结是否转移的CT诊断包括观察淋巴结的形状、大小、密度、边缘及强化特征。目前操作性强且得到普遍认可的方法是测量淋巴结的大小,横断面上最大短径≥1cm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诊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标准,临床上发现的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炎性反应性增生所致,而正常的淋巴结也有可能是受到肿瘤浸润所致,故单纯将淋巴结大小作为诊断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的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2]。

能谱CT成像技术在扫描过程中可以实现80kVp和140kVp两种不同kVp射线的瞬时切换,从而得出101组(40~140keV)单能量图像,其独有的能谱栅成像技术能够真正做到单能量成像及能谱分析,具有极高的组织成分区分能力,在提供水、碘、钙基不同成像条件下,实现初步的物质成分分析。根据能谱分析,可以分辨病灶的良恶性,实现病灶组织的定性分析[3]。能谱CT成像将碘与水作为最基本的标准物质,碘基图像可以反应不同性质淋巴结的血供情况,淋巴结被侵犯后其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进入淋巴结的碘剂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不同性质的淋巴结碘含量不同。以上4个病例中,炎性增生性淋巴结动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的差值大于转移性淋巴结,因此,能谱成像可以通过评价淋巴结动静脉期碘含量变化,为淋巴结性质的判定提供依据。

(周 悦 高剑波)

参考文献

[1]黄伟鹏,许建生,陈洁容,等.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的螺旋CT表现[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4):236-240.

[2]Stets C,Brandt S,Wallis F,et al.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various parameters in MRI with USPIO[J].J Magn Reson Imaging,2002,16(1):60-68.

[3]林晓珠,李卫侠,朱延波,等.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2):155-1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