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瞿婷婷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蚊虫为媒介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人被带病毒蚊虫叮咬后,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抽搐、意识障碍,重症者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
一、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对实验室结果检查的综合分析,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
(1)流行病学:乙脑大多分布在亚洲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与蚊虫的繁殖相关。
(2)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0~15d,可短至4d,长至21d。感染乙脑病毒后,症状相差悬殊,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仅少数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乙脑急性期的三联症。典型的病程可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系统体征。
(3)实验室检查: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在病后3~4d即可出现。脑脊液压力增高,WBC在(50~500)×106/L,糖、氯化物正常,蛋白浓度增高。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呼吸衰竭的定位诊断和呼吸异常与神经功能障碍定位分别见表3-9和表3-10。
表3-9 呼吸衰竭的定位诊断
表3-10 呼吸异常与神经功能障碍定位
二、治疗
乙脑没有特异抗病毒的治疗方法,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治疗与适当的护理相结合,认真把好三关(高热、惊厥、呼吸衰竭)并及时抢救,可使死亡率下降。
(一)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对患者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褥疮;注意精神、意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以及瞳孔的变化;给足够的营养及维生素;不能进食者,予鼻饲。(www.xing528.com)
(二)对症治疗
(1)高热:将室温控制在30℃以下,物理降温或用适量吲哚美辛临时处理。上述方法无效时,可采用亚冬眠疗法使体温降至38℃左右。氯丙嗪和异丙嗪每次0.5~1mg/kg体重,肌注,每6h一次。
(2)惊厥或抽搐:应根据惊厥、抽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①对多数抽搐者,降温后即可止惊。②对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缺氧者,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对脑水肿或脑疝者,应立即采用脱水剂治疗。一般可用20%甘露醇1~1.5g/kg体重静脉注射或快速静滴。必要时作气管切开。④脑实质炎症引起的抽搐可用中药、针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频繁抽搐则可同时给予镇静剂或亚冬眠疗法。⑤对低血钙引起的抽搐,应及时补充钙剂。常用镇静剂如下:①安定:成人10~20mg/次;小儿0.1~0.3mg/(kg・次),肌注,必要时静脉缓注,但每次不超过10mg。②苯巴比妥钠:成人0.1~0.2g/次,小儿5~8mg/(kg・次),肌注。③水合氯醛:成人1.5~2g/次,小儿50mg/(kg・次)(每次不超过1g),鼻饲或保留灌肠。
(3)呼吸衰竭的治疗:①保持呼吸道畅通。②给氧。③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凡有昏迷、反复抽搐、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而致发绀、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反复吸痰无效者,应及早气管切开。④对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应用呼吸兴奋剂,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为前提,在自主呼吸未完全停止时使用效果较佳。可用洛贝林[成人3~9mg/次,小儿0.15~0.2mg/(kg・次)]、尼可刹米[成人0.375~0.75mg/次,小儿5~10mg/(kg・次)]或哌甲酯(成人10~20mg/次,肌注或静脉缓注)等。⑤应用血管扩张剂:近年报道认为用东茛菪碱、山莨菪碱有一定效果。东茛菪碱:成人0.3~0.5mg/次,小儿0.02~0.03mg/(kg・次),稀释后静注,20~30min一次;山茛菪碱:成人20mg/次,小儿0.5~1mg/(kg・次),稀释后静注,20~30min一次。⑥应用脱水剂:具体方法为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2g/(kg・次),15~30min推注完,每4~6h一次。有脑疝者可用2~3g/(kg・次)。应用脱水疗法应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⑦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4)糖皮质激素:多用于中、重型患者,有抗炎、减轻脑水肿、解毒及退热等作用。地塞米松:成人10~20mg/d,3岁以下儿童、4~7岁儿童和8~12岁儿童分别为成人量的1/4、1/3和1/2,分次静脉滴注或肌注,至体温下降达38℃以下即减量停药,疗程以不超过5d为宜。
(6)神经细胞营养药:如神经节苷脂等。
(7)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辅酶A、三磷酸腺苷等药物有助于脑组织代谢,可酌情应用。
(三)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
恢复期需要加强营养,精心护理,防止褥疮,避免继发感染。根据患者症状做智力、语言、吞咽及肢体功能的锻炼,可采用针刺、理疗、按摩、推拿及体疗等方法,佐以中药口服。对震颤、多汗、肢体强直者,可用苯海索(成人2~4mg/次,小儿1~3mg/次,每日2~3次口服)或其他镇静剂。对发生癫痫者的治疗与原发性癫痫相同,如有并发症应积极治疗,并增加功能锻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