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诊治
夏 琦
一、简 述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于急性/慢性肝细胞功能衰竭或广泛门-体静脉分流所并发的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神经和精神系异常症状和体征,涵盖多种临床综合征,包括肝性昏迷、肝性昏迷先兆、轻微HE和慢性间歇性门-体分流性脑病等。急性肝炎时,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或变性而导致肝性脑病发生;慢性肝炎时,不论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还是慢性重型肝炎,均由于有功能的肝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及肝血流改变——门-体静脉分流而发生肝性脑病。
1.血氨及其他毒性物质的蓄积
大量肝细胞坏死时,肝脏解毒功能降低;肝硬化时,门静脉短路,均可引起血氨及其他有毒物质[如短链脂肪酸、硫醇、某些有毒氨基酸(色氨酸、蛋氨酸及苯丙氨酸等)]的蓄积,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从而导致肝性脑病。
2.氨基酸比例失调
正常时,血浆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支/芳)比值为3.0~3.5;肝性脑病时,该比值为0.6~1.2。在急性重型肝炎时,表现为芳香氨基酸显著升高,而支链氨基酸正常或轻度减少。在肝硬化时,则表现为芳香氨基酸升高和支链氨基酸减少。两者都由于肝衰竭导致不能充分转化芳香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等),而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因不在肝内转化而不受影响。但支/芳比值有时与肝性脑病并无显著相关性。
3.假性神经递质假说
某些胺类物质(如羟苯丁醇胺)由于肝衰竭不能被清除,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取代正常的神经递质,从而导致脑病。
4.γ-氨基丁酸(GABA)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上行性抑制性神经介质。正常情况下,GABA由脑突触前神经元的谷氨酸经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产生,贮存在末梢囊泡中,血液中也含有由肠道细菌产生的少量GABA,在肝细胞内分解。因此,血中GABA浓度一般很低,而在严重肝病尤其急、慢性肝衰竭时,由于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细菌产生的GABA明显增加,而同时肝脏灭活GABA的能力极大下降,使血中GABA浓度大大上升。
5.其他诱因
一切导致血氨升高的因素都可以诱发肝性脑病,如利尿剂引起低钾或低钠血症、消化道大出血、高蛋白质饮食、感染、镇静剂使用、大量放腹水或脑水肿等。
二、诊断要点
临床诊断是肝性脑病的金标准,肝性脑病主要包括脑病和肝病两大表现。在临床上,脑病的表现有认知障碍、精神反常及运动障碍等。其中,以性格改变最早(如不拘小节或焦虑、抑郁),继之睡眠的昼夜规律倒置;继而进展为智能不全,对时空、人物模糊,言语不连贯,计算不正确;进一步恶化时,有意识障碍,昏迷由浅至深。所以昏迷和病理反射是肝性脑病的最严重阶段。由于患者的性格和智能不健全是肝性脑病的早期改变,必须及时发现,故加强临床观察很重要。临床体征有扑击样震颤(flapping tremor),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快速屈曲和伸展,伴手偏斜向外侧,偶有累及肘、肩关节,甚至颈部或面颌部。严重者共济失调,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踝阵挛,锥体束阳性或阵发性惊厥。晚期有全身弛缓状。肝性脑病的临床分级见表3-8。
表3-8 肝性脑病的临床分级
HE诊断主要根据患者有严重的肝病和(或)广泛门-体分流的存在,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并且能够找到一定的诱因。特别要重视轻度HE的早期诊断和精神心理学测试。脑电图和脑电诱发电位检查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脑电图检查是一种简便、经济、客观、科学的诊断手段,可作为诊断轻度HE的常见检查方法。特征性的高波幅、低频率的三相波改变特异性强,具有一定诊断价值。除脑电图外,脑电诱发电位检查是另一种具有潜在治疗监测作用的HE定量检查。
近年来,下列几种检查简易可行,有助于及时发现轻度脑病和早期HE(Ⅰ、Ⅱ期)。
(1)数字连接试验:随意地把25个阿拉伯数字印在纸上,嘱患者用笔按自然大小用线连接起来,记录连接的时间,检查连接错误发生的频率。该方法简便,能发现早期患者,其异常甚至可能早于脑电图改变,并可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
(2)签名试验:可让患者每日签写自己的名字,如笔迹不整,可发现早期脑病。
(3)用火柴搭五角星,或画简图,或做简单的加法或减法。
(4)每日作2位数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临床上,HE要与下列疾病做鉴别诊断:①酒精性脑病。②低钠综合征,又称低盐综合征(low salt syndrome)等,血清钠浓度<135mmol/L,是一种较严重的水电解质代谢平衡紊乱。其主要是因体内钠不足或体内水分过多,造成缺钠性或稀释性低钠。这同时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诱发的稀释性低钠血症有关。③肝豆状核变性。④器质性精神病。
三、治疗要点
HE的发病机制复杂且有多种因素,在治疗上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临床分型和病情程度分别对待。主要原则有以下几条。
(1)仔细确定和治疗诱发因素。
(2)抑制肠内细菌,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如氨等)的产生和吸收。
(3)维护各脏器功能。
(4)可酌情选用一些影响神经传递的药物,然其作用有限。
(5)应根据不同病情制订治疗方案。
(一)护理
应将急性发作期患者置于监护病房内加强护理,要防止可能的继发感染;对躁动不安者设床栏;对抽搐及牙关紧闭者用牙垫,将头转向一侧,痰稠时超声雾化,及时清除口腔积血,记录生命体征和出入水量。如有便秘或消化道积血,用生理盐水与温水1∶1混合,取2L左右灌洗结肠,减少对各种有害物质和毒素的吸收。对HE≥Ⅱ级的患者应予以口腔护理,每日3~4次,使用热水袋的水温低于50℃,应用气垫床,每日翻身数次。眼睑不能闭合时,应用纱布加盖,结膜涂金霉素眼膏。
(二)饮食
昏迷期给予无蛋白质饮食。有肝性脑病倾向者,每日蛋白质总量<70g,但不能低于40g,否则可能造成负氮平衡。对于不能正常饮食者,每日至少供应1600kcal热量,可采用口服、鼻饲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及支链氨基酸制剂;病情好转后,每隔2~3d增加10g蛋白质;恢复期,先予蛋白质20g/d,以后增至40g/d;即使完全清醒后,蛋白质的量也不应超过40g/d。如增加蛋白质摄入后,症状恶化,则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减少程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查。蛋白质品种选择时,应适量增加植物蛋白质,同其含有较多精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其次,可给予适量脂肪酸,协助脂溶性维生素A、D、K和E吸收。
(三)抗生素
过去用新霉素、甲硝唑和氟喹诺酮类来改善HE的症状,其作用系抑制肠道内细菌生长,使细菌分解蛋白质和尿素减少,从而减少氨的产生。但是,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致菌群紊乱、小肠黏膜病变、吸收不良及肠道真菌二重感染等。因此,目前这类药物不作为HE的首选治疗药物或长期用药。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用甲硝唑和(或)氟喹诺酮短程治疗。
利福昔明(rifaximin)为治疗HE的较为理想的抗生素。它是一种在肠道内基本不吸收的抗生素,吸收率小于0.4%,对肠道有害菌有很广的抗菌谱。其耐受性与安慰剂比较相似,尚无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它与新霉素或巴龙霉素治疗HE的效果基本一样,但起效较快,效果和耐受性更好。每日给予1200mg,治疗21d,神经精神症状显著改善,血氨浓度明显下降,效果优于新霉素。(www.xing528.com)
(四)乳果糖
乳果糖为人工合成的不吸收的含铜双糖,在肠道被细菌分解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pH降至6以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如下:①乳果糖使肠道酸化,有利于某些“有益”细菌(如乳酸杆菌)的生长,减少某些使蛋白质分解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厌氧杆菌和肠链球菌)的生长,从而减少氨的产生。②肠道呈酸性,游离的氢离子增加,并与肠腔内的氨结合形成胺,后者不易吸收而随粪便排出,这样使肠黏膜吸收氨大为减少。同时,肠壁血管内的氨则可通过肠黏膜扩散至肠腔,使血氨降低。③乳果糖引起渗透性腹泻,也有利于氨和其他含氮物质的排泄。④乳果糖能增加细菌对氨的利用,使氨进入细菌的蛋白质中,从而降低氨的水平。
乳果糖口服剂量为每次10~30mL,每日2或3次,剂量应以调整至每日排2次软便或烂便为度。对于不能口服或不能鼻饲的患者,可采取保留灌肠。方法是将乳果糖的糖浆与水配成1∶1的溶液,每6h灌500~1000mL。当患者神志改善后,改成口服。乳果糖无毒性。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腹部胀气,少数可有腹痛和呕吐,于减量或停药后消失。
对于轻微HE患者,乳果糖可改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乳果糖治疗后,HE患者的神志清醒和改善率可达70%~80%,常伴动脉血氨下降和脑电图改善。慢性HE可长期服用。
(五)乳梨醇
乳梨醇是乳果糖的第二代产品,可使右半结肠pH值从6.51降至5.63,是另一种双糖(β半乳糖山梨醇),系由乳糖还原制备。其作用与乳果糖相同,在小肠内不吸收,在结肠内被细菌分解成乳酸和醋酸,使肠腔pH降低。用乳梨醇治疗HE患者,可使粪便酸化,降低血氨浓度,明显改善脑病症状。剂量:每天0.5~0.75g/kg体重,分3次口服,使每日排2次稀便。
(六)支链氨基酸
Fischer等提出,引起HE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是,血浆和脑内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减少与芳香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增高,以及色氨酸和甲硫氨酸增高。根据以上理论,在实验动物和临床上,应用含有支链氨基酸的溶液静脉滴注治疗肝性昏迷获得成功,并可逆转血浆支链/芳香氨基酸比值。同时,由于支链氨基酸溶液内还含有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可以减少负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并对氨有解毒作用。
其具体用法为250mL,每日2次。其不良反应不明显,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引起恶心、头晕和头痛等。
(七)脑水肿的治疗
脑水肿的治疗应及早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和呋塞米(速尿),必要时可两者合用以提高疗效,但需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八)氟马西尼
氟马西尼是苯二氮受体的拮抗剂,静脉注射后30~60s即可迅速逆转苯二氮类药物[如地西泮(安定)]的催眠及镇静作用。
(九)鸟氨酸天冬氨酸注射液
鸟氨酸天冬氨酸注射液参与推动肝脏内尿素合成和氨的清除,可治疗各型HE,降低血氨。其首剂40~60mL(10mL/5g,即20~30g),加入10%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以后每6h用40mL。严重肾衰竭、乳酸性酸中毒、甲醇中毒、1,6-二磷酸缺乏症和果糖不耐受者禁用。
(十)微生态制剂
含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粪链球菌的活菌制剂,称为益生菌。益生菌可改变肠道内菌群分布,减少内毒素及氨的产生和吸收,对HE的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可长期服用。在益生菌基础上,配合寡糖、纤维素等益生原,称为益生合剂,使微生态制剂在H E治疗中的疗效提高。
(十一)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口服,与肠道内氨结合为马尿酸,并从肾脏排出,可使血氨降低。已有用苯甲酸钠治疗H E的相关报道,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进一步考核。
(十二)其他药物
国内常用的治疗肝性昏迷的药物有谷氨酸钠、谷氨酸钾、精氨酸、乙酰谷酰胺和γ-氨基丁酸等。其中,谷氨酸钠、谷氨酸钾仅能暂时性地降低血氨,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并可造成碱血症,疗效欠佳。精氨酸对临床症状和血氨改善症状也不显著,除用于纠正碱中毒外,也不应过多使用。谷氨酸盐及精氨酸盐作为促进氨排出的代谢清除药物,仍在临床应用。谷氨酸盐属碱性药物,谷氨酸钠每支20mL含5.75g,每次11.5g,每日不超过23g;谷氨酸钾,每支20mL含6.3g,每日6.3~18.9g,如谷氨酸钾与谷氨酸钠合用,则以1∶3或1∶2混合。注意20mL谷氨酸钾所含钾量相当于25mL10% KCl溶液含钾量,故不宜用于少尿、高钾患者。精氨酸注射应属酸性溶液,适用于有碱中毒倾向的患者,每日量10~20g。
(十三)人工肝脏和肝移植
有适应证和条件的患者可应用人工肝脏和肝移植治疗。
四、治疗策略新编
HE治疗流程建议。
(一)轻度HE的治疗
轻度HE的治疗流程见图3-1。
图3-1 轻度HE的治疗流程
(二)肝性脑病的治疗
肝性脑病的治疗流程见图3-2。
图3-2 肝性脑病的治疗流程
1.贾林,李兆申.肝性脑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Kuntz E,Kuntz H D.Hepatology principle and practice.2nd edition.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2005.
3.马亦林,李兰娟.传染病学.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姚光弼.临床肝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