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摘 要:舞蹈从产生之初就与音乐成为姊妹艺术,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中,这种孪生关系尤为突出,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在教学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是从外国或是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舞蹈艺术的进展和音乐艺术的进展紧密联系。从具体的艺术实践来看,舞中有乐,乐中有舞,舞蹈乃音乐之源,音乐乃舞蹈之魂。
关键词:服装表演;舞蹈;音乐;孪生;节奏
1 引言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舞蹈中含有时间的概念与空间的概念,在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中,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姊妹艺术种类,这些艺术形式在舞蹈艺术中展现各自的表演特点,如音乐。音乐不仅贯穿着舞蹈发展的始终,并与舞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帮助、深化舞蹈形象的艺术表现力,因而舞蹈音乐在舞蹈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人们一贯地认为舞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音乐的重要性,舞蹈音乐的选择带有偶然性,使得舞蹈音乐的编创一直处于“初级阶段”,从而极大地制约了舞蹈教学、舞蹈表演与舞蹈音乐的健康发展[1]。
舞蹈从产生之初便和音乐结成了最为紧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家罗·扎哈洛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2]
这对姊妹艺术在现实中有着必然的联系,两者相互协助、相互制约。尤其在当代舞蹈界中,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发展的作用。舞蹈艺术离不开音乐的辅助,所以在舞蹈艺术中对音乐的量的需求是很大的。单一从舞蹈“量”的角度来说,每年就有二百余部的舞剧诞生,而这些舞剧都需要音乐的加入,一部舞剧一般长度在80分钟左右,需要音乐的长度应当达到70分钟左右。从“创作”的角度说,在舞蹈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成型的、已有的音乐作品来进行,而在舞蹈创作中对音乐的要求就更为严格,这种音乐多为原创,而这样也增大了舞蹈创作的难度,如成本的增加、周期的延长等。
2 舞蹈与音乐——孪生艺术
舞蹈与音乐原本就是孪生艺术,在古代舞与乐就是同一种艺术形式,称为乐舞。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和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出土文物和原始岩壁中的发现,以及世界上一些原始民族中所保存着的原始乐舞资料,都充分地证明了音乐与舞蹈这两种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可分离地紧密结合在一起。
例如,远古的图腾祭祀活动多有集体歌舞,每逢出猎、出战前,都要奏乐跳图腾舞,以求图腾赐给力量,使猎必获、战必胜。《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中记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执牛尾,投足以歌八阐”[3]。说的是远古葛天氏族部落乐舞的情形。《尚书·益被》亦载:“击石村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4]还有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洪水做斗争的《大夏》舞,人们祭祀求雨的《肃舞》及《大摊》、《角抵》等武舞,都是远古人类劳动、狩猎生活、战胜大自然的反映。
在人类尚未发明语言,或语言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乐舞是部落或氏族全体成员的群体行为。那时,我们的祖先就以简单的动作和语音,用一定的手势和面部表情作为媒介来传情达意,交流思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乐舞在当时的作用与价值,同时也说明了音乐与舞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即使是在人类高度文明、社会经济发达的今天,虽然出现了看似没有音乐的舞蹈,但仍然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紧密相连的关系。比如彼此跳动的脚步发出的踢踏之声,本身就是一种美妙的音乐。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舞与乐也渐渐分而立之,但并非裂变成为互不相干的两种艺术。实际上,舞蹈变成看得见的音乐,而音乐则变成听得到的舞蹈,其艺术血脉始终是相通的。尤其是舞蹈,它始终也没有离开过音乐,因而便有了专为舞蹈服务的音乐,称为舞蹈音乐。舞蹈音乐不仅与舞蹈一脉相通,而且是血肉相连的一个整体。由于音乐的独立性越来越明显,故在不少人的眼里,即便是舞蹈音乐,也只是在起一个伴奏的作用,是舞蹈的陪衬。在伴奏中,人们更重视的也只是音乐中的节奏,尤其在现代舞中,重节奏轻旋律的现象更为明显。可见,音乐与舞蹈是一对难以割舍的姊妹花,孪生的艺术。
3 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即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舞蹈与音乐共生存,少见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来的节拍或歌唱相伴和。在《乐记·乐象篇》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汉代《毛诗序》中也讲了这个道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中国舞蹈家吴晓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作了验证。他认为:“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他公开宣称自己曾从《义勇军进行曲》中“获得舞蹈形象”,他还指出“就是一个无伴奏的舞蹈,虽然没有声音,但他从无声中也有一种节奏动作,会使人感到无声胜有声。”[5]虽然有些舞蹈家为了强调舞蹈艺术的独立性,致力创作了不用音乐伴奏的作品。但还是用踢踏步或者通过脚铃、手铃来随着身体的动作而发出有节奏音响来替代音乐伴奏。从广义上说,这种有节奏的音响,就是音乐的基本因素。我国舞蹈家王曼力等编导表现张志新烈士在狱中斗争生活的舞蹈《无声的歌》,就是一个无音乐伴奏的舞蹈作品,但是它采用了风声、水声、镣铐声、鞭打声等音响效果来伴奏,其实这种音响的本身就属于广义上的音乐,因为它有节奏,有律动,有音高,有音色。概言之,舞蹈和音乐不能分离。舞蹈与音乐的亲密关系源于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是节奏,这是它们结合的自然基础。舞蹈和音乐都有节奏,舞蹈更需要音乐来强化节奏感。原始舞蹈之所以一开始就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根本原因在于节奏。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人有节奏的动作自然地要求音乐来配合,因此历代各种有节奏的集体劳动都有劳动号子。舞蹈作为一种感情冲动的、自由的、有节奏的动作表现,自然更加需要音乐的配合。当然,能够同舞蹈相结合的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音乐本来就与其他艺术相结合,如戏剧、电影、诗歌等,但是最容易而且必须结合在一起的还是舞蹈,原因也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因素。
其次,舞蹈与音乐的共同点是在对情感的表达、艺术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上具有互补性。舞蹈和音乐都善于表达感情,音乐的表达具有抽象性,舞蹈的表达具有形象性。更为可贵的是,它们的结合不仅不会与对方的表达产生干扰、矛盾,而是结合得天衣无缝。舞蹈的动作、服装等让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丰富、升华了艺术的形象。
再次,舞蹈和音乐的表达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展示的。这样它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www.xing528.com)
优美的舞蹈音乐有利于突出表现舞蹈的特色,烘托舞蹈的气氛。任何舞蹈艺术形象的塑造,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舞蹈动作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要靠音乐淋漓尽致地展现。即使是在舞蹈的基本功训练当中,也是离不开音乐的,也同样需要音乐来规范、协调、统一和调动练习者的情感和动作。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脱离音乐的舞蹈。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舞蹈和音乐的关系可以比喻为“鱼与水”的关系。
4 舞中有乐,乐中有舞——音乐与舞蹈的互补作用
虽然音乐在舞蹈中非常重要,音乐可以独立于舞蹈单独存在,但音乐与舞蹈在艺术表演上具有互补性。
舞蹈是肢体语言艺术,它给人看到的基本上只是人体可能表现的人的姿态和身体动作,以及可能由人体模拟的其他物象的姿态和动作。这说明,舞蹈包容的动作和物象是有限的。这种动的感染力对于人的感官来说,也是相当有限的。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以及赋予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在舞蹈中也许只是部分或片段体现,但它能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音乐在刺激人的感官、引起人的情绪变化上具有十分巨大的力量,当它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时,声音的感染力与动作所产生的感染力相结合,并通过声音与动作同时展示的过程,让舞蹈与观众之间架起一条感情的纽带,使观众与舞蹈更加接近。这种“声”和“动”的作用,共同刺激舞蹈编导者和舞蹈表演者的想象力,配合舞蹈去感染观众,将欣赏者带进情致高雅的境地[6]。
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在听觉上具有感人至深的神功,尤其是在第二幕中,当一声流水般的竖琴拨奏后,音乐将观众从想象的空间里带到了天鹅湖畔,柔情的弓弦之音,把刚游上岸来的天鹅奥杰塔描绘得那么安详。女主角奥杰塔的音乐主题,清晰得像是透明的湖水,忽而悲鸣,忽而跃起,使观众的心和奥杰塔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时而对这位美丽的奥杰塔的不幸感到同情,时而对其所得到的忠厚的王子的爱情而感到欣慰。栩栩如生的角色个性,沁人肺腑的音乐旋律,让《天鹅湖》问世近一个世纪以来仍不停地上演,成为人们心目中芭蕾舞的代名词,并深深打动着全世界的每一位观众。它的成功当然得归功于柴可夫斯基为《天鹅湖》所创造的动人心弦的舞剧音乐。
柴可夫斯基的另一首C大调《弦乐小夜曲》,被著名舞蹈大师乔治·巴兰欣创作成舞蹈,同样命名为《小夜曲》。在朦胧的月光下,一群服饰素洁的少女显得益发清秀,她们一会儿衔接为摇曳的链条,一会儿编织出精美的图案。流动的音乐,漫过一位又一位舞者,催动她们清摆柔软的手臂,幻化各种舞姿,那样的自然和谐,一切都是在流动中完成。深沉的慢板,忧伤的挽歌,轻快的华尔兹,辉煌的终曲,一气呵成。如此华丽与多姿的音乐,完美地转化成了人体艺术的精微与葱郁,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因此有人说:“看巴兰欣的舞蹈,就像眼睛在听音乐。”[7]说是在赞美舞蹈,可世界上又有多少音乐是值得用眼睛去听的呢?这里,足以证明舞蹈音乐神奇的魅力所在。
在我国黄土高原上有一种广场式群舞名为《安塞腰鼓》,它粗犷潇洒、豪爽奔放、充满热情,演员在表演中无拘无束,之所以如此,除了用地方特色解释外,该舞蹈与音乐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起了重大作用[8]。《安塞腰鼓》的音乐既不是依舞作曲,也不是依曲编舞,更不是用成品音乐为之搭配,而是挎在演员腰间发出的鼓声,演员边舞边敲,边敲边舞,舞者本身就是乐手,致使舞蹈与音乐真正浑然一体,怎么能不显得自然潇洒呢?《安塞腰鼓》告诉我们,只有舞蹈与音乐的创作同步进行、才能相互启发、相得益彰,才能使舞与乐之间的动、情、意、形自然地融合[9]。所以说,舞乐结合的最佳方法是从创作开始就让舞乐创作同步走,创作中即使不由一人承担的话,起码也应该是在思维、布局、艺术追求诸多方面完全一致的情况下集舞乐为一体的一个创作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舞者懂乐、乐者懂舞,这样才会有益于舞乐创作同步进行,也才能使舞蹈与音乐结合得更好。
5 结语
综上所述,当我们了解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孪生关系和如何更恰当地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在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中,运用音乐多元手段为舞蹈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方面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1]尹敏.服装表演艺术[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69-73.
[2]吴晓邦.新舞蹈艺术理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125-133.
[3]扎哈诺夫.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113-117.
[4]郑八一.试谈舞蹈与音乐的结合[J].齐鲁艺苑,2002(3).
[5]李莉莉.舞蹈音乐漫论[J].理论与创作,2006(4).
[6]陈旭.舞蹈音乐的特征与创作[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4).
[7]金占峰.论舞蹈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8]尹敏.服装表演的组织、策划与编导[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07-110.
[9]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9-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