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女性服装心理学:改革开放后女性形象的变化

女性服装心理学:改革开放后女性形象的变化

时间:2024-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女性化”服装的全面复活,女性的理想形象更为明确。女装中性别意识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内衣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内衣可称为女性理想形象的灵魂。女性服装的中性化也成为新的流行时尚,这种新的女性理想形象也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改革开放后,女装的变革显示了女性理想形象的改变,这充分反映出女性自我观念的变化过程。

女性服装心理学:改革开放后女性形象的变化

女为“己悦者”容——从着装心理看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理想形象的变化[1]

/冯泽民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改革开放使我国女性理想形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从着装心理出发,分析了自我观念、性别意识对女性理想形象变化的影响,指出女性的理想形象会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历史的变迁而有所差异。

关键词:理想形象;性别意识;自我观念;着装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经济生活到社会结构,从农村到城市,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上,更突出地反映在人们的精神面貌中。作为最能展现女性精神面貌的理想形象,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可以说,女性理想形象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1 理想形象的认识

理想形象是一个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的概念,它是指人们所期望和向往的一种人体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形象,这样一个理想的自我会经常出现在脑海中,同时它也随着年龄、阅历和兴趣的变化而改变,而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了理想形象应与社会期望相符合。另一方面,理想形象与身体修饰、服装流行趋势及装饰品的使用也密切相关。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理想形象的塑造往往需要借助人们的衣饰来完成。如美国著名的服装社会学家苏珊·凯瑟认为,服装能够反映出人们对理想形象的文化概念,特定时代的理想身体形象与服装款式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同样,正如服装款式一样,不同文化所赋予的各种理想形象是会随着流行变迁而产生变化的。

理想形象这一词汇的引进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虽说人们对理想的自我追求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现象,但它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学术界引入中国,而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刻,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唤醒了中国女性的美丽意识,女性的理想形象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发生根本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女性着装从“文化大革命”时的“武装”转变到追求“红装”的时代,女性着装开始回归到女性形象的本位。在此后的30多年发展中,女性着装从以前的单一化开始趋向多元化;最初的盲目从众开始转变为个性化;曾经的传统保守也开始走向前卫开放。女性对自己理想形象的认识也经历了从女性化到中性化再回到女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着装心理的变化对这种理想形象的改变是起着关键作用的,而女性着装心理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性别意识和自我观念两个方面。

2 性别意识对女性理想形象的影响

性别意识是人们对性差别、性别角色等的认识。而性别意识的觉醒在服装上的体现是女性性意识的觉醒,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禁区女装的变化突破了以往禁锢在女性身上的性别观念。这种现象无疑对女性群体、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个进步。性别意识作为着装心理中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着理想形象的表达。

在我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中,男女服装在外观造型上基本是同形同质的,性别区分主要是从色彩、纹样、装饰等来显示,直到20世纪20年代改良旗袍的出现将女性的曲线美显示出来,表现了现代女性的理想形象。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妇女中出现了“不爱红妆爱武装”的现象。改革开放后,女装上性别意识的变化是从“红裙”开始的,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红色和裙装都是女性的象征。因而当80年代初,千百万妇女将自己紧裹在裤子里的双腿解放出来,穿上具有女性符号的裙装后,就拉开了回归女性本位意识的序幕。随着“女性化”服装的全面复活,女性的理想形象更为明确。同时,女装的性别符号还表现在暴露身体的多少和外观曲线的凸显,裙子长度在逐渐缩短。80年代末甚至出现了在国外被视为女性突破自身性感标志的超短裙,它日后的广泛流行被视为我国女性性观念意识开放的开端。到了90年代,露脐装、吊带装风靡一时,中国女性再次打破传统观念,不再羞涩于展示自己的身体形象。

另一方面,先进的服装工艺技术水平以及三围立体裁剪的广泛应用也为合体服装的制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服装裁剪上,省道的处理,分割线的使用,使女装更加符合人体曲线。服装与人体的空间逐渐减小,女性日益突出的三围使得女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从此,女性的理想形象开始围绕女性特征进行富有戏剧性的变化。女装时而突出胸部(如吊带背心),时而显现腰部(如高腰裙和收腰的短式上衣),时而展示腿部(如喇叭裤),时而夸张臀部(如牛仔裤)等,这些都是通过女装的变化表现女性不同趣味的理想形象。

女装中性别意识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内衣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内衣可称为女性理想形象的灵魂。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内衣”或称“胸衣”,它既能补正不足,又能展示出人体的自然美,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惯性,也是女性思想进一步解放的体现。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性才开始懂得它的使用意义并用以展示女性特有的神秘魅力。80年代中后期,不同样式、色彩、材质、型号的内衣打破了以往内衣的单一模式。至此,女性穿着内衣不仅强化了女性自身的性别意识,也为90年代以后出现的美容化妆甚至人造美女等的发展开了先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7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成长起来。她们的性别意识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中性化”服装(即无性别服装)开始流行。这类服装是对两性服装模式的否定,其存在与发展的根基源于人们逆向思维的膨胀,而当时的大众文化又大大地强化了这种思维。女性服装的中性化也成为新的流行时尚,这种新的女性理想形象也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www.xing528.com)

3 自我观念是塑造理想形象的重要因素

自我观念是人们对“我”或“自己”的看法和感觉,服饰在自我观念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美国学者玛丽琳·霍恩经过长期研究,认为服饰具有作为具体自我的一种延伸作用,成为人体形象的一部分。进入较高文明社会后,服装不仅可以看做是人对自身身体状况看法的一部分,也是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服装来装点出一个理想形象。改革开放后,女装的变革显示了女性理想形象的改变,这充分反映出女性自我观念的变化过程。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妇女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自我”被彻底否定,更不用说用服装来装扮自我了,只能“女为悦己者容”。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这一状况不断得到改善。改革开放初期,摆脱禁锢的妇女开始对绿、蓝、黑、灰色之外的服装消费表现出一种饥饿型需求,但由于物质的短缺,自我观念的不成熟,盲目从众的现象占据了女装消费主流。随着改革浪潮的推进,女装的个性化日益突显,新的理想形象也由此出现。女装从最初御寒、保暖的基本物质层面逐渐上升到追求精神层面的自尊、标志以及审美、自我价值的实现。20世纪80年代前期,妇女们虽然用“裙装”形象打破了以往的“裤装”形象,但样式、色彩趋于单一。到了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的深入促使妇女对自我的认识更加充分,随着女装品种的丰富,出现了新潮时髦的女性形象。90年代以后,流行开始多元化,女性们不再盲目随波逐流,开始追求显示个性的着装,理想形象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模式。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时期女性自我观念在着装行为上的变化看到30年间女装样式从单一性到丰富性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的喇叭裤、牛仔服、蝙蝠衫、萝卜裤、健美裤、风衣等,90年代盛行的夹克及其变异的休闲衫、连衣裙高跟鞋、吊带裙、迷你裙、婚纱等;21世纪后,新唐装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各种新潮服饰在大都市中流行起来,女性也更热衷于对品牌的追求。与面部形象紧密相连的发式装扮也折射出女性自我观念变化之迅速,从短发到长发,从辫发、披发到烫发、染发,这些转变也正好印证了不同时期的女性理想形象。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国际时尚信息大量传入。所有人都能按自己的喜好穿着,按自己的经济状况和社会身份打扮自己,展示自我。理想形象也随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逐渐细分化。女装不断向现代化迈进,体现了女性的时代风貌和最生动的美。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也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产生改变。女性的着装心理也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向成熟:由保守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性别意识逐渐觉醒;自我观念也在不断强化,曾经的“女为悦己者容”也转变为“女为己悦者容”。在其影响下,女性的理想形象也随之产生了质的变化,并开始从大众化和单一化发展到个性化和多元化,这种变化正好契合了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社会现状和人们的所思所想。这也充分证明,理想形象会随着文化与历史的变迁而有所差异这样一条规律,同时也折射出新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向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发展,更加丰富、更加完美的女性理想形象将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苏珊·凯瑟.服装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113-127.

[2]王东霞.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202-239.

[3]薛雁.时尚百年——20世纪中国服装[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116-132.

[4]珍尼特·希伯雷·海登,B.G.罗森伯格.妇女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313-333.

[5]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展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157-161.

【注释】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09YJA7600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