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手工刺绣与计算机刺绣:探索服饰文化的对话

传统手工刺绣与计算机刺绣:探索服饰文化的对话

时间:2024-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民族服饰文化的对话——浅谈从传统手工刺绣与计算机刺绣/吴可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刺绣是一颗闪耀的明珠,它基于“丝”的发现和利用而发展起来,并形成地方特色刺绣名品,被称为四大名绣的有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本文通过探讨手工刺绣和计算机刺绣的关系,以更进一步了解民族服饰文化。

传统手工刺绣与计算机刺绣:探索服饰文化的对话

民族服饰文化的对话——浅谈从传统手工刺绣与计算机刺绣

/吴可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 研究生 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刺绣是一颗闪耀的明珠,它基于“丝”的发现和利用而发展起来,并形成地方特色刺绣名品,被称为四大名绣的有苏绣、湘绣、粤绣蜀绣。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计算机刺绣也进入百姓的生活,它的出现实现了手工刺绣无法达到的“多层次、多功能、统一性和完美性”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两者都被不同程度地运用于服装及生活用品中。本文通过探讨手工刺绣和计算机刺绣的关系,以更进一步了解民族服饰文化。

关键词:民族服饰文化;传统刺绣;计算机刺绣;服装;统一性

1 传统刺绣与计算机刺绣的关系

1.1 针法的相互借鉴和发展

针法是刺绣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运用技法变化,用绣线塑造形象的造型艺术。一幅好的刺绣作品除了纹样的设计、颜色的搭配,最关键的一环就是选择什么样的针法来表现。在实践中,图案设计已经包括了对针法的选择,就像书法家手中毛笔选择何种字体,为刺绣的书写描绘线条,遣词造句。不同的针法,其肌理、质感不同,对刺绣的表现也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不同的针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刺绣。传统刺绣在针法种类上不胜枚举,主要包括平针绣针法、打籽绣针法、锁绣针法、麻衣绣法、盘金绣法、挽针绣针法、网绣针法、铺绒绣针法、剪贴绣针法、辍纱绣针法等;而计算机刺绣的针法比较统一规范,主要包括平包针、榻榻米针、平针、周线针、主题花纹填针、E字针等[1]

1.2 针法的借鉴和生产形式转化

从传统刺绣和计算机刺绣的发展历史来看,计算机刺绣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弥补了手工刺绣生产劳动时间长的缺点,它借鉴了传统刺绣针法中的构成形式和肌理表现形式。其中,平包针、榻榻米针、平针三种基本针法是将传统刺绣基本针法概括后的重现,两者针法的表现目的一致,都是通过针线的排列、组织、构造,去塑造图案构造中的点、线、面,来完成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2]。其肌理效果有三种,分别是:平整光滑的效果、用几何图形组构连续纹样达到凹凸不平的效果和立体感的效果。传统刺绣中的平针绣针法和计算机刺绣中的平包针针法都是运用最为广泛的针法,其起落针都在图案纹样的轮廓边缘、针脚排列均匀、线迹几乎是平行或略有倾斜、不重叠交错,目的都是要创建平整光滑的肌理效果。传统刺绣中的网绣、打籽绣、盘金绣等针法和计算机刺绣中榻榻米针法是都适用于填绣大面积或不规则的图形,都是由特殊排列方式的单针组成,其形成的肌理效果各异,但表现形式上都是用针迹规律性地来回交织组构连续的纹理,创建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在有幸参与张文辉老师2011AW高级成衣发布秀的成衣制作里,笔者接触到机器绣花,它的商业快捷与高度概括基本能够传承传统刺绣的部分技法。如图1所示,传统手工刺绣作品里出现的打籽绣营造出精致的颗粒感,由于打籽绣手工耗时较长,刺绣工艺要求较高,一般日常服装中批量生产的可能性较小。如图2所示为张文辉老师2011秋冬绣花作品之一,在羊绒上采用多种绣法来呈现暗纹的肌理效果,三针一线的针法简化了打籽绣的工艺制作,利用机器创建的凹凸立体效果亦有几分精致感,根据纹样的结合和平针错落有致的填绣,综合其特点,所创造出的商业价值可想而知。可见计算机刺绣针法巧妙地借鉴了手工刺绣的表现形式和针法构成。计算机刺绣用机器生产来代替传统刺绣手工生产,使刺绣生产更加机器化、工业化,这是生产形式从人到机器的转化,其两者的生产目也是一致的。但是,计算机绣花的商业气息以及其比较严谨的构图和针法排列始终不及传统刺绣的手工精制感。

图1 传统刺绣中的平绣和打籽绣的交替使用

图2 机绣中的平包绣和三针一线的交替使用

1.3 寓意的延续和产品的衍生

传统刺绣不是简单的现实物象的再认,而是人们精神愿望的物化,刺绣图案多以花鸟鱼虫、风俗画面为主,人们将这些图案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在每幅绣作中充满了人们美好愿望与憧憬。传统刺绣也多应用于生活服装、戏曲服饰、布艺装饰品中。计算机刺绣通过现代工业化、机器化的发展,丰富刺绣艺术的表达语言,让更多的人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同样在图案中延续了传统刺绣图案的象征意义,这与现代社会要求是一致的,也是传统刺绣内涵的延续。计算机刺绣的快速发展衍生出更多的刺绣产品,如床上用品窗帘、桌布等家用纺织品。例如,龙凤图案早出现于传统刺绣中,现在计算机刺绣延续传统刺绣中龙凤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并赋予主题美好的情感和寓意。

2 标传统刺绣与计算机刺绣的差异性

2.1 针法构成的差异性(www.xing528.com)

传统刺绣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工艺繁杂,技巧复杂,形成了针法表现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局面。例如,苏绣就针法种类而言共有9大类43种,蜀绣针法种类有12大类132种等。针法的多样化为传统刺绣在图案表现上提供了更多的空间[3]。传统刺绣在针法构成上,强调针与针之间起针落针位置和距离的变化(图3)。比如,平针是刺绣的基本针法,起落针都必须是绣在图案边缘,绣线做平行紧密的填补绣,针迹排列整齐均匀,一般用来绣小花、小叶等图案。平针因针迹的排列方式不同,分为直平针、横平针、斜平针等。传统刺绣除了平针绣针法、锁绣针法等能独立绣图案形体的针法外辅助针法较多,辅助针法不是独立绣图案形体的针法,而是为了增加所绣景物形似程度和神情的生动性所采用的辅助性针法,归入这一类的针法有辅针、扎针、刻鳞针等,所以传统刺绣在图案细节的处理上针法活泼多变,更具巧思。计算机刺绣继承了传统刺绣的某些针法,但为了符合快速生产这一特点,在针法上对传统刺绣进行了概括,形成统一规范的针法,针法在种类上更加程式化、规范化、统一化。通过对传统刺绣针法的概括,不再着重强调针与针之间起针落针位置和距离的微小变化,而是着重强调针迹的整体性,多以点、线、面的形式去概括针迹形成的图形,突出形式美原理。计算机刺绣针法都概括成能独立刺绣图案形体的针法,基本的针法有三种:平针、平包针、他他米针,其他的针法都是这三种针法的变种,如主题花纹填针、周线针、螺旋针、E字针。其中,主题花纹填针是计算机刺绣针法的一种创新,它是创建用几何图形组构连续纹样达到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可以用任何几何图形组构连续纹样的针迹,极大地丰富了计算机刺绣的针迹效果及艺术造诣。

图3 苏州博物馆里袍中的传统刺绣的盘金绣灵活搭配

2.2 绣制方式的差异性

在传统刺绣中,用一针一线的上下运动去根据纹样的轮廓进行填绣。纹样的轮廓可以是绣工提前绘制到面料上,也可以在绣工脑海里记忆,作品能让观赏者看到作者在针法设计上的独具匠心,别出心裁,针迹间流露出的是人的思想情感[4]。手工刺绣中针法最为活泼灵动的是乱针绣,如图4所示为一幅乱针绣作品,其针法摆脱了其他传统手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传统针法限制,不拘教条地让作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刺绣作品更多地加入了人的情感,针迹长短变化随意,用线迹塑造画面的笔触,在画面细节的表现上更加丰富多变,灵气十足。而在计算机刺绣填绣过程中,只需要用刺绣制版软件中的输入方式对图案各部位的轮廓进行勾勒,再设置所需的针法,便可在计算机中自动生成针迹,输入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图案部位的形状,通过输入方式决定刺绣的针迹是轮廓,是完全满绣还是跟随图形的结构进行曲线填针。计算机刺绣在绣制和对针法的选择上更加方便快捷,节省了生产劳动时间。机绣过程中,起针落针位置,针迹长短都是计算机制版软件统一设置的,无法像传统刺绣那样能对针与针之间变化进行随意改变[4]。针法也多受计算机绣花机与计算机绣花制版软件功能的限制,所以计算机刺绣形成的针迹整齐划一,缺少活泼灵动,产品趋于商业化、批量化。

图4 苏州博物馆中的乱针绣作品

3 传统刺绣与计算机刺绣的差异性

随着传统刺绣的不断发展,乱针绣出现,传统刺绣针法发展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从传统的直针、环针等有序的针法走向现代无序但实际上有规律可循的乱针,与针法发展相应的是刺绣在表现对象上从装饰图案到绘画的发展[5]。计算机刺绣的表现形式也将跟随手工刺绣表现形式发展,但受到绣花机的剪线换色功能限制和计算机刺绣要求快速生产的特点,其针法短期内不会朝从有序到无序的针法发展,但它会增加现有针法的表现力,通过针迹渐长渐短,针迹密度的递增递减,产生连续渐变、不同疏密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表现图案的艺术性。同时,传统刺绣和计算机刺绣在针法上都突破了刺绣平面化的局限,追求作品效果的立体感,主要体现在用不同的针法去表现图案造型与色彩的层次感上,充分利用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成果,追求更美的视觉享受。另外,据行内人介绍,一般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刺绣板师,至少要积累5~10年的经验,成为手工刺绣的工艺师更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根据个人的悟性、技巧以及风格,每一幅绣作都是一件艺术品

4 结语

通过项目的实践积累以及对相关书籍的阅读,传统刺绣和计算机刺绣是一个很值得学习和挖掘的板块,它对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和作用。更深刻地理解刺绣的表现形式,对于挖掘创作者的艺术潜质以及增强其运筹画面的整合能力都具有诱导和驱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世林.论民族文化的传承扬[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2):56-58.

[2]李友友.民间刺绣书名[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82-87.

[3]赵纯.机器绣花[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0:20-29.

[4]孙佩兰.刺绣与服饰文化[J].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1992(1):76-87.

[5]袁杰英.中国历代服饰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69-1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