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服饰新视界:艺术与工艺初探

服饰新视界:艺术与工艺初探

时间:2024-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触碰的艺术——服装装饰工艺初探/王莉诗摘要: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服装造型的整体表现中,除了款式轮廓的设计,服装装饰艺术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钉珠烫钻装饰无论是在高级时装还是成衣都是较为常见的,多饰于领部、腰部、袖口甚至胸部,彰显雍容华贵。数码印花多用于裙子、上衣、外套等做全身装饰,或是装饰在裙摆、袖口、门襟等部位。

服饰新视界:艺术与工艺初探

可触碰的艺术——服装装饰工艺初探

/王莉诗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 研究生 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服装造型的整体表现中,除了款式轮廓的设计,服装装饰艺术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服装装饰艺术发展至今日,其种类繁多,手法各异。本文从当今常用的服装装饰艺术工艺手法的角度介绍和分析装饰工艺在服装中的具体应用和审美效果。

关键词:装饰工艺;运用;结合

1 引言

在服装的整体造型设计中,装饰在美化服装上起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小到一颗功能性的纽扣,还是大到服装外形轮廓上所覆盖的装饰品,都会对服装的造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服装的装饰作为服饰艺术的一种,除了可以使服装整体美得以“升华”,也是突出设计理念和个性的重要途径,并且在现在社会同时被赋予了为服装增值的重要角色。

2 服装装饰的历史和发展

服装发展到今天,其装饰的工艺可谓品种繁多。在服装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年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个体和群体服装装饰设计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手工艺设计时期,设计与生产尚处于混沌的融合状态,服装装饰基本都是通过手工缝制的手法得以实现。工业革命后,分工原则的确立使得设计从生产中剥离,机械化大生产成为可能,借助机械的作用使服装装饰门类更多元化,服装装饰的风格和形式也更多元化[1]。到了现代,服装装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如图案的运用、空间的对比、疏密的关系等,而服装的款式结构等则相对稳定,所以设计师们除了把握服装的造型特点、材料特性及色彩的运用之外,还经常把工艺装饰作为重要环节,有些服装效果几乎完全通过装饰来加以表现。

3 装饰工艺在服装中的运用

目前最常用的服装装饰工艺手法有刺绣、钉珠、印花(扎/蜡染手绘电脑印花)、褶皱、装饰线等,这些装饰手法通常都是综合使用,使得服装更加丰富多彩。下面介绍几种当代服装设计中常见的装饰工艺。

3.1 刺绣

刺绣是在纺织品上用针和线以绣迹按设计的图样进行装饰的一类技术总称。中国的刺绣服饰工艺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工艺美术综合发展的结晶。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代表性的刺绣工艺,每一种刺绣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著称于世,并反映出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服饰相衬托,使服装更精美、典雅[2]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刺绣工艺在纺织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服装、家纺布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工艺技法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创新,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刺绣手法,如珠片绣、丝带绣、羽毛绣等。

刺绣多装饰于服装的袖口、领口、门襟、衣身以及下摆处,不同部位的刺绣图案排列可以产生精彩的装饰效果。但是,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大面积刺绣,还是点睛之笔的设计局部,都能展现服装的造型美感,反映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并全面地提升服装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采用不同的刺绣技法,结合不同元素的图案创造出许多富有想象力的设计。例如,用刺绣的手法制作的立体花朵装饰于平面的刺绣图案之中,立体与半立体相结合,达到更强的视觉效果。选用较粗的线(甚至是毛线)进行刺绣,也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刺绣与钉珠相结合,就是在绣好的花型中点缀珠片等装饰,可以弥补绣线不够闪亮的缺陷,使得刺绣更加立体、光彩四射。如图1所示,黑色的毛呢面料上用同色系的亮片饰以造型别致、立体度极强的传统云纹图案,搭配简约干练的轮廓,传统的图案元素与极具现代感的珠片用传统刺绣的手法相结合,简洁干练的款式被赋予新的含义,中式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时尚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呈现出一种低调的奢华。

图1

3.2 钉珠烫钻

钉珠烫钻是浮于面料上的装饰物,以其丰富的种类、便捷的工艺制作过程及高贵闪烁的视觉效果而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增强服装的美感,强化服装的个性,迅速提升服装的档次,有化平淡为神奇的功能。

钉珠烫钻装饰无论是在高级时装还是成衣都是较为常见的,多饰于领部、腰部、袖口甚至胸部,彰显雍容华贵。钉珠烫钻装饰以独立点的不同组合形式呈现于服装上,其聚散变化,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将其组合成图案,富有立体感;点的规则排列,呈现美的秩序(图2);点的非规则的反复与聚散变化,使不规则的形与空间产生运动的节奏感(图3)[3]

图2

图3

3.3 数码印花(www.xing528.com)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自身识别度和形象地位的个性化服装被人们所关注。传统的四方连续印花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不断丰富的个性化审美要求,新型的数码印花技术应运而生(图4)[4]

图4

数码印花是将计算机绘制好的图像,通过数字喷墨印花机,将图案直接打印在织物上。相较于传统的印花,数码印花不受套色成本的制约,工艺流程简单,同时控制环境污染,图案表现更加自由,更具个性。数码印花可以融入多种元素进行创新,为设计师们解决了传统机械工艺所带来的系列束缚,是传统工艺与现代高科技产品的结晶。数码印花多用于裙子、上衣、外套等做全身装饰,或是装饰在裙摆、袖口、门襟等部位。在近几年中,数码印花的出现频率逐年递增,在每一季的时装周上,总能看到数码印花绚丽的身影,它与面料的完美互动,能快速地吸引观众的眼球,成为全场焦点。

3.4 褶皱

现代服装流行日趋注重细节元素的表现,褶皱就是设计细节运用的重要元素,也是服装造型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褶皱的工艺主要适用于双绉、电力纺、乔其等薄形面料,具有丰富多变、活泼秀丽之特点,在时装中运用极为广泛。从形态上可分自然褶和规律褶。自然褶可细分为波形褶、缩褶、垂坠褶、堆褶;规律褶可细分为刀褶、阳褶、阴褶、普力特褶、塔克褶[5]。自然褶表现具有随意性,在褶的大小、间隔、排列等方面都没有约束,体现了活泼大方、怡然自得的服装风格。规律褶表现的是一种秩序美,褶的大小、间隔、长短是相同或相似的,体现了端庄、明快的节奏感与律动感。褶皱使服装具有一定的松度和弹性,以适应人体活动的需要,弥补体型的不足,进行修饰,并随人体的运动、弯曲、伸展展现出多层次的动态。长线条的细褶排列可产生修长感,在视觉上增加人体的高度;长线条的宽褶排列可以产生厚重感,视觉上增加人体的宽度。独立的皱褶着重于形变,群体的皱褶则着重于聚积与组合的整体效果;服装局部的褶皱设计也能使整体造型产生无穷的变幻,可获得独特的肌理效果,丰富服装的立体空间感(图5)。

图5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常常使用褶皱元素的部位有袖山、袖口、肩部、领口、胸部、门襟、腰节、侧缝、下摆、脚口等位置,根据这些不同部位和不同面料、款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褶皱设计,演绎着服装设计千变万化的视觉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褶皱的运用,可以使设计师的灵感构思更巧妙和多样化,可以丰富服装的层次感和艺术效果,可以增加服装的空间感和体积感。

很多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都擅长在自己的设计中恰当地运用褶皱工艺,使自己的设计风格独树一帜,成为经典的艺术精品。最值得一提就是褶皱设计大师三宅一生,他那著名的褶皱设计结合他对服装结构的独特处理甚至改变了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三宅一生认为,服装应当是舒适、简便和实用的,他力求将人体从原有服装结构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以人体自身运动为主导的着装形式,从而出现了另外一种独特的形式美。而他的这一理念恰恰是通过对平面的服装面料的褶皱处理来实现的,三宅一生的设计可以使服装在人体瞬息的运动中呈现变化丰富的美感,服装的舒适性和可变化性使服装成了着装者的“第二层皮肤”,同时他也用完美的色彩感觉赋予其设计商标式的外观——平面装饰与立体装饰相结合,可以说是服装装饰设计中的成功典范,他通过对面料皱褶的处理完成了对整个服装穿着形式的颠覆[6]

褶皱的设计在服装中的运用,扩展了服装的艺术审美形态,使得服装具有更强的可塑性。随着人们时尚观念和审美趋势的不断改变,服装面料和服装工艺的更新发展,服装设计师可以不断运用褶皱去创造新的流行时尚。

4 结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装饰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在各种服装设计当中,成为服装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款式的不断涌现,装饰工艺的类型和品种必将更加丰富多彩。而当今的设计师不仅要面对许多要求迫切的消费者,而且还要在任何有可能的时候勇敢地在走在时代的前列,用他们的敏锐的感知引导市场。因而服装装饰手法的运用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表现手法和装饰内容层出不穷,其装饰手法的巧妙处理、装饰材料的创新、工艺的考究等日益成为流行时尚设计的急先锋。

笔者通过对部分服装装饰工艺的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继承和发扬传统装饰手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各种装饰手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多元化的组合设计,服装装饰受社会客观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服装设计师进行装饰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需求,优秀的创意、合适的工艺方法是服装立体性装饰成功的基础,切不可生搬硬套、琐碎堆砌、喧宾夺主。否则,非但达不到装饰目的,甚至会弄巧成拙,破坏服装的整体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包铭新.服装设计概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1-128.

[2]王连海.民间刺绣图形[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5-20.

[3]张文斌.服装制作艺术[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32-42.

[4]P.J.爱尔兰.时装部件和装饰设计大全[M].吕逸华,徐航,译.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214-235.

[5]苏洁.对服装褶皱类型及工艺表现方法的探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杂志.2005(1):110-113.

[6]马克·桑服装设计工作室.高级时装细节精粹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79-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