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单排扣四开身刀背缝西装
(一)款式分析
图3-25所示为一款经典式样的合体女西装,单排扣、翻驳领,驳点开至胸线,领子大小适中,前、后衣身设置刀背缝,收腰明显。胸围的放松量约为10cm,袖型为两片袖,与衣身的合体形态相呼应。本款两片袖作为两片袖立体裁剪的范例,采用立体与平面结合的方法完成。
(二)坯布准备
按图3-26所示的规格和丝缕要求准备前片、后片和领片五块布料,并在布料上按图所示标出辅助线。
(三)制作过程
1.粘贴款式线
根据款式要求,用不干胶条在人台上粘出翻折线、门襟止口线、刀背缝分割线。衣长线可不贴,衣长将来视款式要求可直接在坯型上确定(图3-27①)。
2.定前中线与胸围线
将前片坯布上的胸围线与人台胸围线对齐,坯布的前中线平行于人台前中线向右移出0.3cm,作为预设松量,分别在前颈点、前腰中点、腹中点及胸点处插针固定(图3-27②)。
图3-25 效果图
图3-26 单排扣四开身刀背缝西装材料准备示意
图3-27
图3-27
3.做领圈
沿人台的领圈打剪口,使领圈平服。修剪领圈,并在前颈点和侧颈点处用别针固定。剪领圈时应注意逐步深入,领圈侧颈点处常常容易剪过头。另外,打剪口应注意不要过深或过浅,刀口深至距领圈净线约0.7cm为宜;间隔不能过疏或过密,以1cm为宜;刀口与缝边宜呈垂直角度。
因为是西装领,所以预留了较宽的门襟贴边,但这会导致胸部不平整,因此可对准西装领翻折线与搭门线的交点在门襟贴边上打剪口。将来剪口上端的贴边按翻折线往外折转后可作为驳头用;剪口下端的贴边可往里折转作为挂面用(图3-27③)。
4.做前片
从侧颈点至肩点自然抚平坯布,在肩点固定。将前刀背缝线与腰节线交点、前刀背缝线与臀围线交点临时固定后,平行于刀背缝线,留足缝份,剪去布料余量。此时因为胸凸的存在,刀背缝线胸点至腰节这一段会非常紧绷,可在这一段缝份上均匀打剪口,然后拔掉临时固定的别针,在腰节处适度拉伸后,重新固定(图3-27④)。
5.定前侧片
先将前侧片坯布的中线与腰节线交点对准人台对应点位,用别针固定。侧片上下可微调,以保证侧片的胸、腰、臀线与前片的胸、腰、臀线对合,并要求侧片中线基本保持垂直。然后按图示手势在胸侧做松量(图3-27⑤)。
图3-27
图3-27
图3-27
6.确认胸侧松量大小与形态
松量可从胸点和侧缝两个方向向胸侧横向推移。如图所示,胸围线上的胸侧松量要求0.8cm左右,胸围线上聚集的松量正好位于人台正面与侧面的转折处,从特定角度看,像是有一条棱,起始于刀背缝线与袖窿线交点处,在胸围线处最明显并消失于腰节线处。松量大小和形态满意后,可在前侧片轮廓线内侧沿刀背缝线和侧缝线插针固定(图3-27⑥)。
7.修剪前侧片
前侧片固定后,留足缝份,修剪前侧片刀背缝和侧缝(图3-27⑦)。
图3-27
图3-27
8.拼合前刀背缝线
采用抓缝法,沿刀背缝线拼合前片与前侧片,可先拼合刀背缝线与袖窿线交点、胸点、腰点、下摆四个关键点位,然后顺畅连接四个点位即可。但要注意:刀背缝与袖窿交点处的拼合因为近似于横向拼合,所以要准确,不可有纵向松量,否则会导致胸省量不足;胸点、腰点、下摆因为是纵向拼合,所以应该依次加放约0.2cm、0.4cm、0.5cm的松量。此数据是指别针与人台的间隙,因为抓缝是双层的,所以实际松量约为上述数据的两倍(图3-27⑧)。
9.定后片
将后片坯布上的胸围线与人台胸围线对齐,同时将坯布后中线上的后颈点从人台后颈点向左移出0.3cm作为预设松量,在背中部用别针固定。因为款式是剖背缝,为使后片收腰更加合体,可在腰节处将坯布的后中线从人台后中线向左移出约1.7cm,在后腰中点用别针固定。
然后,在肩胛骨处用别针临时固定,使坯布保持平衡(图3-27⑨)。
10.做后领圈与肩线
预留缝份约1.5cm,沿人台领圈线修剪领圈,打剪口使领圈平服。领圈成形后,在侧颈点处插针固定。
由于本款没有肩省,所以后肩线处宜保留一定的松量作为吃势,吃势量应视造型要求和材料质地而定。造型越是合体,吃势需要量越大;厚而疏松的织物吃势量较大,反之则要小。此处以约0.5cm为宜。固定肩点(图3-27⑩)。
图3-27
图3-27
图3-27
11.做后刀背缝线
先在后刀背缝与腰节线交点处插针固定,使后片坯布上的腰节线基本保持水平,然后留足缝份,平行于刀背缝线剪去余量。此时需观察肩胛骨处刀背缝是否贴体。因为本款式不设肩省,虽然肩线上做了吃势但仍然难以使肩胛骨隆起部位充分合体。如果该处刀背缝线过于松弛,可采取以下措施分散过于集中的松弛量。
(1)适当调增肩部吃势。
(2)适当调增背缝中的腰省量,即坯布的后中线从人台后中线向左移出的量。
(3)在袖窿上也适当做一些吃势。
(4)款式允许的话,装垫肩能有效改善该部位的合体程度。
调整满意后,在腰节和腰节以上的缝边上均匀打剪口。
由于胸围线以上部分的刀背缝线弧形较为明显,用别针抓缝很难精确美观,这里介绍一种叠缝与抓缝结合的方法。可按图示,将后片胸围线以上部分的刀背缝线适当修净,打剪口后沿人台款式线宽度中间准确翻折,使该部位弧线与人台上预设的款式线完全一致,将来该部位与后侧片采用叠缝法拼合,能使拼合更加精确。后续要领请看步骤15的介绍(图3-27)。
12.定后侧片
定后侧片的操作要领与前侧片相同。先将后侧片的中线与腰节线的交点对准人台侧面腰节线的中点,用别针固定,侧片上下可微调以保证侧片的胸、腰、臀线与后片及前侧片的胸、腰、臀线对合,并要求侧片中线基本保持垂直。然后按图示手势在背侧做松量(图3-27)。
13.确认背侧松量大小与形态
背侧松量的操作要领与前侧片相同。
松量可从背部和侧缝两个方向向背侧横向推移。如图所示,胸围线上的背侧松量要求为1.5~2cm,胸围线上聚集的松量正好位于人台背面与侧面的转折处,从特定角度看,像是有一条棱,起始于刀背缝线与袖窿线交点处,在胸围线处最为明显,最终消失于腰节线处。确认满意后,可在后侧片轮廓线内侧沿刀背缝线和侧缝线插针固定(图3-27)。
图3-27
图3-27
图3-27
14.拼合后刀背缝线
后侧片固定后,预留足够缝份,修剪后侧片刀背缝和侧缝;在后片和后侧片腰节上打剪口,然后拼合后片与后侧片;后刀背缝线与袖窿线交点至背侧中点这一段如图所示,采用叠缝法拼合,可沿着已经在步骤12中折光了的缝边折痕边缘叠缝拼合;背侧中点以下(含背侧中点)采用抓缝法拼合,先在背侧中点、腰侧中点、臀侧中点三个关键点位抓缝拼合,然后顺畅连接三个点位即可。在上述三个关键点位拼合时应适当加放松量,依次加放约0.2cm、0.4cm、0.5cm。此数据是指别针与人台的间隙,因为抓缝是双层的,所以实际松量约为上述数据的两倍(图3-27)。
15.拼合肩缝
依人台肩线叠合肩缝。肩缝可以采用抓缝也可以采用叠缝,注意吃势均匀。采用抓缝时别针必须与人台肩线平行(图3-27)。(www.xing528.com)
16.拼合侧缝
将前、后侧片沿侧缝线拼合,并平行加放约1.2cm的松量。此处1.2cm是指别针与人台的间隙,因为抓缝是双层的,所以实际松量约2.4cm。拼合侧缝时还应注意两侧缝边要松紧一致(坯布上的胸、腰、臀线尽可能对合),拼合后的侧缝平服舒展(图3-27)。
图3-27
图3-27
图3-27
17.衣身做标记
做标记要按以下原则进行。
(1)凡是抓缝和叠缝部位,如侧缝、肩缝、刀背缝线等处,标记应做在别针穿透点上。
(2)凡是插针固定部位,如领圈、袖窿等处,标记必须做在人台线或款式线的宽度中间,以保证衣片之间配合准确。
(3)在衣片轮廓交点上用“十”字记号标记。
(4)拼合部位的胸、腰、臀线等处用“一”字做对位标记。
本款因为是西装领,所以领圈标记可暂且只做后领圈部分(图3-27)。
18.做领步骤一(确定驳头)
将门襟贴边上端按预设在人台上的翻折线翻折后临时插针固定,视领型要求用不干胶条粘贴出驳头形状。不干胶条切割宽度最好为0.2cm,窄一些,粘贴弧线较为容易,而且做标记时精度也高(图3-27)。
19.做领步骤二(确定前领圈)
驳头形状确定后,将驳头翻回来,在反面透过布料按有色不干胶条痕迹做驳头标记(若是黑色人台,会看不清楚贴在背面的不干胶条痕迹,此时可在驳头下面再垫一块白纸或白布)。
如图3-27所示,将串口线延伸过翻折线,并与后领圈连接,以确定前领圈形状。
图3-27
图3-27
图3-27
20.做领步骤三(定领底线)
领片后中取斜丝。
将领底布边向外翻折,翻折量通常是在后颈中点处最宽,至前颈中点渐窄,使领底形成一定领底起翘量,起翘量的确切大小应视款式领座高低而定。一边翻折一边适度拉伸领底线,同时由后颈中点沿领圈至前颈中点用别针固定。领底起翘量越大翻起的布边越是会紧绷,可打剪口使其服帖。本款领底起翘量以约3cm为宜(图3-27)。领底起翘量的更多知识请参见本节翻领衬衫操作步骤13。
21.做领步骤四(确认领子翻折线和外围线)
领底固定完毕,翻下领片,在领后中处按款式要求用别针固定领座高度(本款约2.5cm),确认领子翻折线和外围线的状态(图3-27)。确认要领请参见翻领衬衫操作步骤15的说明。
本步骤的确认应与下一步骤同时进行。
图3-27
图3-27
图3-27
图3-27
22.做领步骤五(确认领子翻折线与驳头翻折线的连接)
如图3-27所示,领子翻折后,领子的翻折线必须与驳头翻折线准确叠齐,且要求顺畅连接(要求领子与驳头翻折线线条相切,不能相交)。如果领子翻折线与驳头翻折线相切处出现内凹钝角,通常是由于领外围线长度不够引起的,此时应加大领底起翘量,使领外围线加长。本步骤的确认应与上一步骤同时进行。
23.做领步骤六(确定领缺口与领外围线形状)
用不干胶条或铅笔将驳头串口线拷贝在领片上,并按款式要求用不干胶条或铅笔确定领缺口与领外围线形状(图3-27)。
24.做领步骤七(领片做标记)
翻起翻领领片,沿领圈线做领底线及与领圈对位标记(图3-27)。
25.做袖步骤一(定大袖片)
将大袖片坯布上的袖中线、袖肥线与手臂模型上的袖中线、袖肥线重合,沿袖中线用别针固定(图3-27)。
26.做袖步骤二(袖山粗剪)
按手臂模型的袖山形状,粗剪坯布,注意修剪逐步深入,避免剪过(图3-27)。
27.做袖步骤三(定袖山和袖肥)
一边仔细地折转袖山缝份,一边将袖山用叠缝法固定在袖窿标记线上。叠缝固定袖山与袖窿时一定要注意均匀融入吃势,而且吃势量必须足够。要求袖山丝缕能保持横平竖直,表面吃势足够,如果出现袖山顶点经向丝缕吊起、两侧横向丝缕下倾,则表明吃势不足。
由于手臂模型的阻挡,袖山与袖窿的固定无法完全以立体方式完成,前、后袖山的固定可分别进行到无法继续为止,通常可进行到前、后袖窿略下方。分别在袖片和袖窿上做出明确的起始对位标记和中间对位标记。大袖片上尚未与袖窿配合的部分及小袖片可采用平面裁剪配置。
然后参照图3-27所示,分别将大袖片的前、后两侧折转,用折缝法固定,确定袖肥和袖口宽窄,完成袖管造型。注意退远观察,细心调整。
图3-27
图3-27
图3-27
图3-27
图3-27
28.袖片平面配置说明
(1)在立体状态下,袖山上的ab与ae分别与袖窿的AB与AE对应。
(2)袖山高ab约为(袖窿深AB-3)cm。
(3)量取袖窿上的BC弧长,在袖山上按ab弧线顺延bc。
(4)量取袖窿上的EF弧长,在袖山上按AE弧线顺延ef。
(5)按袖窿CDF弧长与形状,配置小袖片cdf弧长与形状,且要求与大袖片角度互补(图3-27)。
29.做袖步骤四(定袖长及衣长)
折转袖口毛边,用折缝法固定,确定袖长。同时折转衣身下摆的毛边,用折缝法固定,确定衣长(图3-27)。
30.平面整理
确定坯型满意后,分解后在平面上再次确认衣片轮廓线和对位记号。保留尽可能宽的缝份,以备假缝试穿后再度调整(图3-27)。
图3-27 单排扣四开身刀背缝西装制作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