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进程及品牌延伸

中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进程及品牌延伸

时间:2024-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我国期刊数字化建设发展得很快,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随着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专业数字化期刊平台的相继建立,我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进入系统化、规范化和实用化发展阶段。

中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进程及品牌延伸

二、中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进程

目前,我国现有期刊总数9848种,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类期刊约4800种,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约3000种,已经是第二大学术论文发表国。近年来,我国期刊数字化建设发展得很快,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等为代表的数字期刊企业,已初具规模。例如,中国知网已成为全球著名的专业互联网电子出版机构,拥有两千余万在线读者,在海内外拥有数千家机构用户。目前,我国期刊业从内容提供商到技术服务商,到网络发行平台,到终端阅读、移动阅读,已形成了成熟的数字化产业链,并在逐步延伸和完善。其中,大量期刊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公司、龙源期刊网等上了网,逐步实现网络版与印刷版同步出版,实现了制作、传播等部分过程的数字化;一部分有实力的期刊自建网站,出版网络版期刊。

据2012年7月中国互联网统计中心的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如图2.1所示。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我国域名总数为873万个,其中.CN域名数为398万个,网站总数升至250万个。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2012年上半年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0.7%,相比2011年下半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手机上网比例则增长至72.2%,超过台式电脑。2012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由2011年下半年的18.7小时增至19.9小时。

图2.1 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

1.萌芽阶段(1989-1997年)

中国的期刊数字化萌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1989年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数据库研究中心自主研发并推出“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自建中文文献数据库。同年,中国科技网开始运作,并于1994年4月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络的直接连接,是我国最早建设并获国家承认的具有国际信道出口的中国四大互联网络之一。1992年“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正式发行我国内地第一张中文数据光盘,同年“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正式发行,标志着我国期刊数字化道路的开始。1994年4月,世界第一本中文网络期刊《华夏文摘》发行,被美国图书馆界和世界上最大电脑图书网络系统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正式编目,标志着中文网络期刊正式诞生。1994年,我国内地第一种上网发行的数字化期刊——《电子信息与网络杂志》在上海CHINALINK信息网络上免费发行[6]。1995年1月,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通过教科网向全球发行。1995年7月,全文型电子杂志《大恒电脑光盘杂志》发行。1996年1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开始运作。(www.xing528.com)

2.起步发展阶段(1997-2004年)

1997年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国内网络期刊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其中网络电子期刊有《中国比特网》、《INTERNET世界》、《互联网世界》、《中国计算机用户》等;经济管理类优秀网络期刊有《经济导刊》、《南风窗》、《战略与管理》、《现代保险》、《资本》、《慧聪》、《钱杂志》等。1998年万方数据的“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网上首家中文科技期刊群)、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专题文献数据库”发行,标志着我国的期刊数字化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至1998年年底,中国报刊上网450种,占中国报刊总数的5%,占世界上网报刊数的4.5‰。但从这些期刊的上网动机来看,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想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一般由印刷版期刊自办发行。随着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专业数字化期刊平台的相继建立,我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进入系统化、规范化和实用化发展阶段。“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上网科技期刊1998年有200种,1999年有500种,2003年已经将近3500种。1999年6月中国期刊网开通,它是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基础上,集成3500种期刊全文摘要、题录、引文信息等信息资源。同年,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启动。2000年“CNKI基础教育知识仓库”发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成为唯一拥有1994—2000年5300种期刊完整数据的全文检索完备化的数据库。

3.探索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2005—2010年是我国乃至全球数字出版产业由熟知到发展进而普及的快速发展期,这六年间,我国期刊数字化建设得到飞速发展。期刊出版业为能够抢占数字先机,由最初的消极回应转为现在的积极转型,制定了各项数字化发展策略。2005年,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IPV6核心网建成,大大加快了网络传输速度,迎来了互联网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被称为电子杂志的出版元年。2005年,我国学术期刊实现网上出版的总数已经达到7486种,占全部学术期刊的99%。根据艾瑞调查机构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同发布的《中国网络杂志出版业调查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1.3亿。其中,网络期刊用户规模约为4000万,占网民总数的30%,相比2005年大幅度增多。毋庸置疑,数字化将主导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方向。如今的期刊数字化发展在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印刷型期刊上网的内容从部分发展到全文,再到比印刷版本更为丰富;没有印刷版原型的原创多媒体期刊从无到有,再到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从采用单纯文本格式或以图形化方式原样翻制印刷版本发展到充分运用各种手段的多媒体版本;到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多达近7000种。2008年后,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合作,实现了资源源头与信息服务商合作的典型首例,阅读效果从几乎只有显示功能发展到具有丰富的链接、强大的检索功能和方便的读者参与机制。如“中国期刊网”目前全年检索量超过2500万次,《大众软件》杂志的“大众软件网”全年访问量达到500万次,极大地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这一时期,期刊数字化内容不仅可以二次出版其他传统出版方式已经出版过的内容,而且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出版。出版形式也不仅是传统的文本,还拓展到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软件、网络课程等多媒体方式。2010年,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由1995年的70%下降到48%,而网络电子媒体的市场份额由30%上升到52%。期刊数字化产业业态基本形成,正在向在线期刊、开放存取、电子邮件、数据库等形态发展并逐步完善,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等为代表的数字期刊企业已经形成品牌效应。2008年国内电子期刊达到9000种,年产值达到7.6亿。但是,中国期刊数字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

2010年,数字出版技术日趋完善,技术应用越发广泛,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找到了相对稳定的赢利模式,伴随着多种移动阅读器以及手机功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更迭,全球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各种新技术如云计算、三网融合技术以及3G技术的应用,期刊与网络的兼容性给各自的媒体的经营与发展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在2010年建立了手机阅读基地,手机杂志皆为其中的重要单元。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主流畅销杂志也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版杂志。中国的手机阅读用户已经超过1亿,图文并茂的手机杂志已经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一,最高的手机杂志阅读量单期超过百万人。无论是用户数、阅读量,还是内容品质、广告投放,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市场已有的接近500种手机杂志,大部分是传统刊社积极发展数字媒体的成果。比如,汇集中国70%以上手机杂志的VIVA无限新媒体平台上,其400种手机杂志中就有80%是传统刊社与之合作推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