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的三大法宝
主讲:葛荣晋
“我有三宝”是老子在《道德经》六十七章中提出的人生哲学。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即他主张仁慈、节俭、谦让是“为人处世”的三大法宝。
实践证明,老子的“三宝”思想,对于现代人修身处世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对于持家治国也是重要的道德保证。
一、“仁慈”之道——凝聚人心的一块“磁石”
第一宝是每个人都应具备“慈”的美德。所谓“慈”,是指“仁慈”、“慈爱”,要求每个人对于社会和他人要有慈爱之心、仁爱之情。慈爱之心会激发他人的非凡勇气,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吴起带兵,爱兵如子,能跪下为受伤士兵吮吸伤口脓血,深深感动了士兵,纷纷勇猛杀敌。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慈故能勇”的一个典型事例。古人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也是“仁爱之情”的社会效应。
中国自古以来,从管理学角度,都把仁慈与威严视为管理不可或缺的两种重要手段。在两种管理手段中,曾国藩更倾向于“仁慈”,他说:“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者,所谓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是也。待弁兵如待子弟之心,常望其发达,望其成立,则人知恩矣。礼者,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泰而不骄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也。持之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凛然难犯之象,则人知威矣。”曾国藩对仁慈在管理中的巨大作用,讲得十分精彩、到位。
以仁慈待人,实际上是一种高超的柔性管理。刘秀是以柔道治天下,使东汉达到“光武中兴”的太平盛世。但是,在现代企业中,某些企业家不懂得柔性管理,在他们心目中,管理就是“修理”员工。他们俨然是一位专横强暴的独裁者,或是一位家长式的管理者,他们只知威猛而不知仁慈。他们把企业员工视为会说话的机器,而不是有情感、有理想、有智谋的人。所以,他们动辄以势压人,以制度卡人,以粗暴态度训人,毫不尊重员工的人格。如果不尽快地改变这种思维定式和管理方法,没有不失败的。因为“仁慈”之道,是凝聚人心、团聚员工的一块“磁石”。
一位教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做“狼”还是应该做“羊”呢?多数学生选择做“狼”,少数选择做“羊”。教授告诉学生:既不要做“狼”,也不要做“羊”,而应该做“人”。要做“狼”的人,无视人性,残酷无情,为了私利,往往可以不择手段,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种“狼性文化”,从战略上看,实际上是一剂致命的毒药。它在击倒对手的同时,也会大伤自己的元气,形成“双输”的结局。
【编辑注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主张以人为本的“人性文化”。打比方说,一个人做生意,就要遵守“互利共赢”的原则,你让利给客户,赢得的是客户对你的依赖;你与员工分享企业成果,就会有一支忠诚的企业团队;你让利给合作者,就会得到合作者的支持与帮助。只有你首先为别人着想,让利于他人,他人才会关心你的利益,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所以,儒家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正是这个道理。
二、“进退”之道——“不敢为天下先”是“进道若退”(www.xing528.com)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知道“不敢后人”、“争上游”、“争第一”、“敢为天下先”的道理,凡是利国益民之事,皆应奋勇向前,不甘居后。这是一种积极的奋进哲学。而老子则遵循他的辩证法思想,从反面提出了另一种处世哲学——“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这是一种“进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的人生智慧。从表面上看,有德之人谦退居下,“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若退”;从本质上看,“退”是为了“进”,“退”是“进”的一种手段。所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七章)古代帝王以“孤”(孤立无德之人)、“寡”(寡德之人)、“不谷”(不善之人)自称,用这些“人之所恶”的名词来称呼自己,这是谦退居下的表现。“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三十四章)老子以江海为例论证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老子》六十六章)这是说,作为治国者,应把自己摆在适当位置上,即在承担更多责任上应“敢为天下先”,在个人物质享受上“不敢为天下先”,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才能达到“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目的。这是道家人生哲学的高明之处。“不敢为天下先”这一处世之道,为中国历代名人学士所推崇。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放翁家训》中指出:“虽高官,亦当力请居其下。”明代杨继盛告诫儿子说:“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无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无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宁让人,勿使人让。”(《父叔山谕应尾应箕两儿》)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也把老子的谦下思想奉为自己的处世准则,他说:“夺利争名,甘居人后;观场游戏,肯让人先。”
明代《菜根谭》作者洪应明,以他的人生阅历诠释了“不敢为天下先”的处世之道。他说:“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有一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一“进退之道”。有一条大河,水浪翻滚,只有一座圆木搭成的窄桥。有一天,两只山羊在桥中间相遇,谁也不肯退让。于是,拼死相抵,结果双双落水,被河水淹死。人生反复,世路崎岖。窄路相逢,不妨让别人先行,自己退让一步。从表面上看,自己吃亏,实际上,不但自己免去麻烦,而且也避免了两败俱伤的局面。列宁讲的“退一步进两步”的道理,就在于此。只有放下自己的身段,退让一步,成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编辑注评】
现代民间流行的“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等谚语,告诫待人要厚道,不可强出风头,不可锋芒太露,以免遭人妒忌和排斥。今天,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人际关系上不是也大力提倡在名利面前“谦退”、“忍让”和“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传统美德吗?
人生历程如同一场马拉松比赛,最后获得金牌的既不是前半程跑在最前面的人,也不是跑在后面的落伍者,往往是跑在第二、三名或稍后一点的人。“不前不后”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处世技巧,也是控制情欲的一种高超的人生艺术。
三、“崇俭”之道——“一日积一文,十年头算晕”
不管是过去或现在,老子提出的“崇俭”思想,对于修身、持家和治国都是极为重要的。它早已凝聚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崇俭”是个人修德成人的重要部分。东汉经学家郑玄勉励儿子要“菲饮食,薄衣服”。三国曹操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针对东汉以来的奢靡风气,要求自己活着时,“吾衣被皆十岁也,岁岁解浣补纳之耳”;死后“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谆谆告诫儿子“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唐代于志宁认为俭、奢是产生善、恶的根源:“克俭节用,实宏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贞观政要·规除太子》)诗人白居易亦云:“奢者狼藉俭则安,一凶一吉在眼前。”(《草茫茫》)宋代司马光针对当时奢侈的流俗,告诫儿子司马康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训俭示康》)邵雍依据“物极必反”的道理,认为过分奢侈必然招来凶祸,指出“侈不可极,奢不可穷,极则有祸,穷则有凶”(《奢侈吟》)。宋人田况认为“俭生善,善生福,俭必福;奢生恶,恶生祸,奢必祸”,指出“俭则常足,常足则乐而得美名,祸咎远矣;侈则常不足,常不足则忧而得訾恶,福亦远”(《儒林公议》)。这些都是人生哲学的警世良言。“崇俭”也是持家的重要法宝。明代杨继盛提倡勤俭持家,告诫儿子“衣服要朴素,房屋休高大,饮食使用要节约”。钱琦认识到贵败于骄,富衰于奢的道理,指出:“处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衰之时也。”(《钱之子语测·巽语篇》)清代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提倡“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近代曾国藩在致其弟的一封信中,也指出:“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崇俭”还是国家兴亡的重要保证。墨子后学认为国家“节约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韩非子也认为国家“以俭得之,以奢失之”(《韩非子·十过》)。唐代李商隐在总结历代治国成败经验时,指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
【编辑注评】
现在民间流行的一些谚语,如“勤可补拙,俭以养廉”,“一日积一文,十年头算晕”,“一日节约一根线,百日就能把牛拴”。由广东省委组织编写的《新三字经》亦云:“阅古今,国与家,成由俭,败由奢。”这些谚语,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者的俭朴美德。坚持俭朴作风,不搞奢侈腐化,不讲究体面排场,不过度包装,既有助于自身品格的升华,又能以它凝聚人心,感化民众,为家庭和国家积聚财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俭故能广”的真实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