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道智慧:正确对待人的七情六欲

儒道智慧:正确对待人的七情六欲

时间:2024-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正确对待人的七情六欲主讲:葛荣晋为了维持人的生命,满足人的各种情欲总是需要的。那么,如何正确对待人的“七情”与“六欲”呢?在道家看来,人的欲壑难填。真正有大的成就的人是不会为一己私利和世俗欲望所累的。她认为,人对于物质生活不要过分奢求,要过得清简朴素一些;心理上尽可能排除个人的杂念,少些私心。

儒道智慧:正确对待人的七情六欲

如何正确对待人的七情六欲

主讲:葛荣晋

为了维持人的生命,满足人的各种情欲总是需要的。从人性上看,每个人生而具有“七情”和“六欲”。“情欲”是指人的天赋自然情感和心理状态。儒家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哀、乐、爱、恶、欲;所谓“六欲”,是指生、死、耳、目、口、鼻之欲。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人的“七情”与“六欲”呢?这是古今中外哲学家探讨的永恒课题。

一、私心少一点,欲望别过分,人生才美好

对待人的情欲,历来都有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自古至今,总是有人提倡“纵欲主义”,认为人生“为美厚尔,为声色尔”,主张“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香,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老子则主张“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这里,所谓“不欲”,并不是完全禁止人的欲望,而是“少私寡欲”。老子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庄子说的“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即是道家“少私寡欲”思想的形象写照。

在道家看来,人的欲壑难填。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在散曲《十不足》中对人的贪婪之欲有一段形象的描绘:“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一日南面做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

【编辑注评】

道家反复强调了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的思

想,但人要生存、发展总是要有欲望的。老庄认为欲壑难填,所以要减少私心、降低过高的物质欲望和对名誉地位的追求。

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有一个适度的原则,这和儒家的中庸思想有些相似。

中国文化有一个求全的传统,什么都要求全,要做到圆满。药里面有十全大补酒,九全就不行;宴席是满汉全席,全是好东西;竞争上要通吃不漏。其实,一味求全会有很多弊端,会投鼠忌器、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还会有求全之毁。

二、见好就收才能避免危险

清代学者金缨在《格言联璧》一书中说:“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他还进一步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说:人间“贫贱是苦境,能善处之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之更苦”。他不但静态地承认“贫贱是苦境”、“富贵是乐境”,而且动态地肯定贫贱之苦可以转化为乐,富贵之乐也可以转化为苦。“困辱非忧,取(自取)困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在这里,苦与乐的转化条件是“知足”。也就是说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所谓“知足”,既不是禁欲主义的“无欲”,也不是纵欲主义的“多欲”,而是适度的“寡欲”。“无欲”与“多欲”都会给人带来痛苦与灾祸,只有适度的“寡欲”,才能给人生带来幸福与欢乐。

正如金缨所指出的:“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忙乱),寡欲则闲(悠闲)”,“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在他看来,凡为外物(声名、利禄、权势等)所累者,就没有人生快乐可言。只有奉行道家的“知足常乐”的人生信念,才有潇洒人生。

【编辑注评】

知足知止,是指做事要有分寸,要留有余地,点到即止,见好就收。举个简单的例子,2007年股市红火的时候,股民大唱“死了都不卖”,赚一倍了还不知足,结果2008年股市出现大跌,很多股民又不甘于止损,结果越套越深,最后不仅利润都赔光了,还很大比例地折损了老本。这就说明,只有知足,才会常乐;只有知止,才能避免危险。

三、现代人的荣誉病和富贵病

道家认为,人如果无止境地追逐财货、权势和美色,放纵情欲,非但无益,反而有害。(www.xing528.com)

就个人养生来说,“益生曰祥(祸害)”。老子认为,声色犬马,饮食男女,本是人的生理需要,但是人如果过分地追求它,就会造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伤,差失),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自古至今,多少人之所以短命,是“以其生生之厚”,即放纵嗜欲、为非作歹的结果。

从个人道德来说,过分地追求名利财货,不但无益于贵生,反而会行伤德坏,身败名裂。这就是老子说的“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妨害)”的意思。现在社会上流行的“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的说法,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道家思想的现实与入木三分。

明代思想家吕坤深谙道家“少私寡欲”的真谛,在《呻吟语》一书中发挥说:“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令人为多者,莫如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入,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美趣令人多思,皆祸媒也。不美则不令人多,不多则不令人败。”

在吕坤看来,人间这“十二美”对每个人都有极大的诱惑力。人们不但想占有它,而且还想多占有它。而过多地占有和享受它,就势必招致灾祸。比如,过度地追求美食,就会营养过剩,就会患肥胖病,引发心血管病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过度追求美色,伤害的就不仅仅是身体甚至是家庭幸福和事业前程。由于迷恋金钱万能,拼命挣钱,累死者有之;因走私、贩毒、拐骗而判刑者有之;因贪污受贿而被罢官判刑者有之;等等。所以,清代学者金缨告诫人们:“浓(纵欲)于声色,生虚怯病,浓(热衷)于货利,生贪饕病;浓(嗜好)于功业,生造作病(虚伪病);浓(看重)于名誉,生矫激病(矫情偏激病)。”这就是现代所谓的“荣誉病”和“富贵病”。

【编辑注评】

人生要成功、成名,但不代表追求成功就是不择手段、挖空心思。想想那些混迹于各种声色犬马的社交圈子,为追名逐利不走正路的人,有几个不最终被名利的圈子套牢反受其害的呢?小则身心俱疲、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乐趣;大则陷入怪圈、最终身败名裂。

真正有大的成就的人是不会为一己私利和世俗欲望所累的。冰心是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享年99岁。她的保健养生方法,不是讲究营养、吃补药,而是保持乐观,心情舒畅,注重心理保健。“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是冰心的修养原则。她认为,人对于物质生活不要过分奢求,要过得清简朴素一些;心理上尽可能排除个人的杂念,少些私心。人生在世不为个人私利操劳所累,把志向与事业融合在一起,心胸就会宽大起来,精神就会充实起来,心情自然就会乐观,精神就会饱满。

四、要懂得给人生留点空白

根据道家“知足常乐”的道理,近年有人提出了“给人生留下空白”的人生信条。

人生有“虚境”与“实境”之分。人生历程,实际上就是从“虚境”中创造出“实境”,“虚境”与“实境”是不断转化的过程。

现代科学证明,一个人在一天的工作中,根据工作性质环境与个人品质的不同,总有某一段时间是最佳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最高,其余工作时间则要差一些。每个人要善于根据职业性质以及每种职业最佳工作时间段的不同,巧妙地安排工作。在最佳工作时间段要分秒必争地去工作,创造最理想的成绩;而在不佳的工作时间段,则应安排一些娱乐活动或业务学习,以及必要的休息、旅游等,以便从“虚境”中创造出“实境”来。只有巧妙地安排人生的“虚境”与“实境”,善于以“虚境”促“实境”,才能使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英国剑桥大学由校方出资,让教授下午喝茶。所谓下午喝茶,就是让教授每天下午坐在一块喝茶,吃点心,聊天。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秋天的下午,一位名叫F.桑格的教授,一边品着茶,一边注视着一幢建筑物上的叶子快要凋落的爬山虎,心想:爬山虎的叶子虽然凋落了,但明年还会发芽,而核酸的结构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像爬山虎那样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呢?他边想边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在一起喝茶的教授听。大家纷纷给他出主意,物理系的彼得教授建议他用物理的方法来测核酸结构,化学系的教授建议他采用荧光染色来测定,也有的教授建议他用革兰氏染色、富尔根染色来测定。在大家的鼓励和启发下,桑格教授经过多次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并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日本人喜欢泡澡,一泡就是几个小时,而不去读书和工作。一位女士在泡澡时异想天开地说:要是有不怕水、能在浴室里看的书就好了。听后,大家哈哈一笑了之。但是有一位女士却从这“笑话”中发现了商机,终于在不长的时间内,用高科技研制出了在浴室里看的书,颇受泡澡者青睐,她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上述例子说明,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应按照“给人生留下空白”的原则,为每一个员工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绝不能把企业员工仅仅看作打工仔、“机器人”。如果你能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种休闲方式,使人们在休闲中既能愉悦身心,又能交流信息,并在休闲中获得灵感和启迪,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编辑注评】

现代职场中,人的压力很大,思维状态有动态也有静态。在紧张的工作中,他们总是不停地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思维处于瞬息万变的动态之中。过度的动态思维,往往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如谨小慎微、畏缩不前的惧怕心理,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绪,这些都是不利于工作的。

要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将动态心境转变成静态心境是十分必要的。所谓静态心境,并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一种特殊的思维状态,即在理智之外和毫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去感知现实。西方人把它叫做“沉思”,即在紧张的脑力劳动后,不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每天独处一段时间,使浮动之心渐渐静下来,并在宁静中悟道。

人在宁静心态中,往往会油然而生出许多绝妙的想法,在宁静中感知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各种现象,通过无形沉思增长智慧和力量。俗话说“静能生智”,道理就在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