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活得开心
主讲:钱 逊
很多现代人认为古人所提倡的那些价值观是迂腐的、不现实的、过时的。实际上,是狭隘地理解了其中的深刻含义。很多现代人不愁吃不愁穿却不开心,天天喝酒唱歌却不快乐,为什么?就是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缺乏精神上的追求。只有明确了什么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人才能活得明白、活得开心。
一、衡量个人价值不在于有多少钱而在于世人的评价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
这段话没有讲什么道理,是对三个人、两类情况做了一个评价。一个是评价齐景公,齐景公当时是齐国的国君,他说齐景公“有马千驷”,驷,是指四匹马,也指一辆兵车。有马千驷就是说齐国有一千辆兵车,是说这个国家有这么大规模,是一个不小的诸侯国。齐景公是齐国国君,有财、有权、有势,什么都有。但是孔子对他的评价只有一句话:“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下面讲“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伯夷、叔齐是殷商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在父亲去世之后互相推让继承权,弟弟让哥哥,哥哥让弟弟,都离家出走,到了周的领地。当时周还是商朝下面的一个小邦。后来武王伐纣,周把商灭了,建立了周朝的统治。伯夷、叔齐为保持气节,不为周朝服务,就隐居到首阳山上,吃野菜为生,最后饿死在山里。这样一个情况,现在一般人看来,他们是完全失败了,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还会说他们有点傻,好好贵族不当,跑掉不说,最后还饿死了。但是孔子怎么评价?他说“民到于今称之”,老百姓到现在还称道他们,称颂他们,把他们当成是道德的楷模,坚守气节的典范。他们是西周初年的人,到孔子这个时候,已经几百年过去了。不仅到孔子这个时候,再往后,韩愈还写“伯夷颂”,古代一直把他们作为坚持气节的典范。这里孔子对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的评价,不是看他们生前拥有的财富和权势,而是看百姓对他们的评价。这就体现了中国人对个人价值的一种理解。我们常常讲百姓心中有杆秤,公道自在人心。每个人的价值都要在后人对他的评价中体现出来,要在老百姓心中的这杆秤上称出来。百姓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自己可以决定或争来的。老百姓怎么评价人呢?就看他对百姓做了什么。对社会、对百姓做了好事,百姓就拥护他,纪念他;做坏事,祸害百姓,百姓就反对他,否定他。死后“民无德称之”,把他遗忘了,甚至“不尽骂名滚滚来”。
【编辑注评】
这就是中国人说的不朽。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得到了些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做了些什么,看人们是怎样评价他的。一个人的价值是从他对社会的付出来体现的,对社会所做的一切,老百姓自然会给出一种相应的评价。这是中国传统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就是这样想的。
二、颜渊为什么总能“穷开心”?
再说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说,生活就是为了求快乐。《论语》也谈到快乐,我们看两段: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颜渊,名回,字子渊。是孔子的学生,家境贫穷。现在在山东曲阜还有一个原来颜渊住的地方,叫陋巷,就是贫民区。颜渊生活非常穷困,但是他却是最受孔子称赞的一个学生。孔子说贤哉,回也,这个颜渊真是非常有修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吃的就那么一钵子饭,一瓢水。古代讲汤是叫做羹,一瓢饮就是水。他就是吃一碗饭,然后喝点水,住在贫民窟里面。孔子接着说,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样一种艰苦的生活条件,换了别人,“不堪其忧”,就受不了了。但“回也不改其乐”,颜渊照样生活得很快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称赞颜渊的那段话。
还有一段是孔子讲他自己: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他说我呀,吃一些粗茶淡饭,这个饭字作动词用,就是吃的意思。饭疏食就是吃非常粗的饭食。饮水,喝点水。“曲肱而枕之”,睡觉的时候把胳膊弯过来当枕头。他说“乐亦在其中矣”,生活的乐趣就在这中间。然后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用歪门邪道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讲就跟天上的浮云一样。
两段话都讲一个乐字,生活很贫困,但是“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过着一种非常清苦的生活,但他说“乐亦在其中矣”。这是描写颜渊、孔子的生活心态。这是非常有名的两段话。(www.xing528.com)
宋代二程在教弟子读《论语》的时候,曾给他们出了一个题目,要他的弟子体会一下这个孔颜之乐,乐在何处?都是讲乐,颜渊不改其乐,孔子说乐在其中,他们的乐在什么地方呢?怎么来体会这种乐?这也成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公案。为什么二程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是要弟子们不仅从道理上,而且也从这里面去体会,孔子也好,颜渊也罢,他们究竟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对于人生、生命的追求。有人说,圣人并不要求人们有宏大的理想,只要能找到自己心灵需要的快乐生活就好了。
【编辑注评】
从孔颜之乐看,人们对快乐的追求是有不同的。为什么人不堪其忧,而颜渊却不改其乐呢?孔子过着清苦的生活,却说乐在其中,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的乐呢?有人说,那不是“穷开心”吗?那么,我们就该问问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乐?乐是钱能买来的吗?谁都知道不是。钱不是好道来的再锦衣玉食活得能舒心吗?只有钱没有真情能开心吗?那么,我们又应该去追求什么样的乐呢?这值得每个人深刻思考。
三、生命是最高的价值吗?
孔子所提倡的人生追求,主要是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怎么处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二、怎么看待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提出了两个原则,一个是“义以为上”,一个是“群己统一”。这是儒学传统中的两项核心价值。这两个问题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属于个人的,不超出个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则是要追求一种社会的理想,总是超越了个人的范围,是为群体、为他人的。这就是古代所提倡的人生追求。这种人生追求的最高表现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生死的抉择上也坚持以义为取舍的标准。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明确指出道义的价值高于生命;在生命与道义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生死抉择,唯义所在。
【编辑注评】
这里有一个问题可以讨论:生命是不是最高的价值?现在人们常常说,生命是最高的价值。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意义上,这样说是对的。但就人生追求来说,还是应该说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生命并不是最高的价值。我们看,古今中外所有有所作为的杰出人物,都是把事业理想放在第一位,为了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没有这样的精神,人类文明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
四、杀身成仁和珍惜生命矛盾吗?
强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并不是否定个人人格独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包含着两个方面,它既是为道义理想而献身,同时也是个人人格的完成,体现了个人独立人格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的统一,这是孔子儒家人生追求的最高层次的要求。
文天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元人先是劝降,文天祥坚决拒绝,后来被关押在土牢里很多年,最后被杀害。在他就义以后,人们在他的腰带上发现了这样一段话,这也是他心声最后的表达。他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概括了儒家学说最核心的要求,是文天祥对他读的儒家学说的一个理解。他明确表示成仁、取义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回顾一生,终于达到了这个目标,说“庶几无愧”,终于可以无愧于这一生,无愧于百姓了。这里没有一丝为事业牺牲自己的悲壮,有的只是无憾和欣慰。为理想信念、群体事业献身和个人人格的完成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这样的价值观,为历代志士仁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家园,民族精神的基础。我们世代传诵,几乎家喻户晓的名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无不渗透着这一基本的价值观。
汶川地震中表现的抗震救灾精神,也强烈、鲜明地体现出儒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多少教师用自己血肉之躯保护学生,视死如归;多少战士甘冒死亡危险,义无反顾;多少人顾不上抢救自己的亲人,坚守岗位,救出他人而失去了亲人;赶回灾区探亲的普通百姓,中途返身护送伤员;身处灾区的母亲,为了减轻救灾负担不许儿子回家;无数志愿者自发奔赴灾区;全民捐献,捐钱捐物献血……这一切,远非简单的“珍惜生命”四个字可以说明。
【编辑注评】
那些在救灾中义无反顾的勇士表现的是超越对个人小我物质生命的珍惜,把群体大我、灾民的生死放在第一位,为救灾不惜“成仁”“取义”的崇高精神追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弘扬和发展。而像“范跑跑”这样的教师,即使是活着,面临的也是舆论压力、道义谴责下的痛苦。珍惜生命无可厚非,但是丢弃了责任和道义,无疑让人生蒙上了耻辱。这样的人生还有真正的快乐可言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