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之道家篇:真正有智之人一定虚怀若谷
主讲:龚鹏程
儒家和道家的分别,似乎在“智”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儒家主张博学、重视知识,道家老子则说:“绝学无忧”,要人“绝圣去智”,恰是针锋相对。因此有人就认为儒家主智,道家是反智的。
不过,据说孔子曾问礼于老聃。这件事很多现代人觉得可疑。但先秦诸子可都是相信的。当时的孔门学生及以后的儒学继承者也没谁对此质疑过,可见这层师生关系至少在心理上早被确认了。老子是啥身份?周王室的守藏史,也就是国家图书馆馆长,正以博学知礼著名,所以孔子千里迢迢跑去向他请教并不奇怪呀。
那么,既然孔子都向博学之士老子虚心请教了,他们对治学之主张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不同,乃至互相矛盾呢?我们先来看看老子的发言情境和说话方式。
一、老子的智慧体现在“正话反说”
孔子是个笃信学习的人,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一步一步,征文考献、寻师访友、刻苦学习。他自己如此用功,当然也会把这种学习精神推而广之。他从不自认为是天才,对门下弟子说话时,虽也赞美颜回能闻一知十,但基本上采取的是对一般人的教法。因为门人之中,“柴也愚、参也鲁”,并不个个聪颖。孔子固然因材施教,教法主要还是针对“中人”;因此孔子论性与天道等较深奥的道理,连子贡也要感叹并不常听到。
老子写书,就不像孔子写《论语》以师生问答为主的方式,他更像是一位博学多智的老师在发表见解。而且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一会儿叹时世之衰,一会儿悯世人之愚。所以,老子大部分作品并不是教人如何去做,而是说你们都搞错啦:对世界认识不清,未尝见道;拼命去做的事以及做事的方法,比如用智经营、用兵杀伐什么的,更是欲南行而北走,都不可能真有什么作为。只有他推荐的方法,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自己是个博学的人。自己已经很博学了,和那些还在努力学习的人,对知识与才智的看法当然就不一样了。就像我们都羡慕苏东坡的才学,东坡却说“但愿生儿愚且鲁”呢!我们正努力读书识字,东坡则说:“人生识字忧患始”。人都希望又聪明又有学问,可是真聪明又有学问的人却往往对自己一去不回的童真岁月怀念不已、对平庸人的憨直淳朴艳羡不已,觉得无思无虑、不识不知、傻人有傻福反而挺美。这是已有学问者的一种心理,老子的书,大抵即是这种心理的理论化。所以他的发言情境跟孔子并不一样。
孔子循循然善诱人,平实说理,常会照顾到听者只是中等的资质。老子主要是表达自己对天道人生之心得,讲来便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概,觉得世人都搞不清状况,世界或世事绝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因此他不是教人的态度,颇有发牢骚、教训人的架势。
老子当然也会正面指明真理该是如何、对事情该怎么看。但他的见解又太特殊,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样,所以总像是在说反话。而老子也确实常利用说反话的方法来表述真理,此即所谓:“正言若反”。
因此我们看《老子》,要明白他许多话是跟一般世俗见解对着的,目的正是要打破我们的固定思维。例如大家都觉得聪明好、有学问好,聪明有学问就能分辨善恶利害,他却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有啥好辨的?何况难易相成、有无相生,是非善恶本来无定,只是相对的说法。且福祸相倚,关系复杂得很。若一定要执著于善,那就偏颇了,反而常造成了恶:“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他认为想把是非善恶搞清楚,根本是庸人自扰。不!简直就是自以为聪明的人在自寻烦恼。所以他说“绝学无忧”,一般人都要搞清楚、弄明白,一副精明的样子,我偏要昏昏沌沌,像个笨蛋。
【编辑注评】
说老子喜欢正话反说,不如说老子喜欢用辩证的思想看待事物,我们从小就学过“福祸相依”的道理,就明白看事情要“一分为二”,但是,这些很小大家就都知道的道理,却很难有人做得很好。做得很好的人,懂得做事能考虑利弊两面、看人能用其长避其短,可以说算是有“智”的人,这样的人从政知人善任会是好领导、经商眼光长远利弊兼顾能成精英、做人能分清善恶不贪小利堪称贤德智者。凡事反面看,现代人都该灵活地把一个准则学以致用。
二、装了一肚子知识不能变成智慧也是笨蛋
后来庄子也讲过一个混沌凿七窍而死的故事。凿开七窍,才能耳聪目明。但道家恰好不要这种聪明,他们要有愚人之心,因此说绝学无忧、绝圣去智。可是你真认为他们是愚人,是不要智吗?哈!当然不是,他们是要大智,而且大智若愚。
追求大智慧,正是道家之学的重点。
大智的反面是小智,两者不同,故庄子说:“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小智指什么?指一般人所认为的:读了书、有知识,就是个智者了。老庄说这还差得远哩!书,一方面是读不完,就像庄子《养生主》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一方面是读了没什么用,读的不过是些古人的糟粕罢了。再一方面,那种不断积累知识之方法,其实跟人有没有见识和智慧可能恰好无关。所以老子才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心里塞满了乱七八糟的各种知识,或许还不如清空了好些。空才能灵,用老子的话说就叫虚,要“虚其心”“致虚极,守静笃”“唯道集虚”。
小智之另一状况就是对自己之智的固执。要知道:读书人要是光学习不思考,当然就只会把书本上的知识拿来拼凑卖弄一番;但是,如果读得好些,又好学深思,那就可以形成自己的见解、主张,乃至建立一套学说。在世俗人看来,这即是治学有成了。可是依道家看,此类学说,不过固执一端而已。(www.xing528.com)
例如儒家与墨家,各讲一套,彼此争来争去:“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有啥意思呢?凡有洞见者,其实亦必有其盲点。故对我们所知道的,自喜自是,执此与人相辩,实在无聊,真有大智慧者便不如此。
一方面,他会“止于其所不知”,明白自己的局限;对自己不懂的,也不妄以已知去衡测。另一方面,他又知道“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任何东西都各有其理,要试着从它本身去看,不能仅站在另一边乱批评。若能同时照察两边,那才较能得乎实际。
庄子《齐物论》等各篇论知识问题,甚为繁复,但大体不外乎此,重点在于教人不要自以为是。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恃故彰”,也是这个意思,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要虚怀若谷的。
【编辑注评】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大学生从类似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毕业后失业了,什么也不会干;某某学识过人,但是几十岁了还是一无所成……为什么呢?有句话叫“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就是笨蛋”,这个学之后的转化,就是经过思考之后形成的智慧。智慧成为学说,便可成为学者;智慧成为方法,便可成为能人。
三、聪明人懂得取人之长改善自己
虚怀若谷,似乎只是一种态度,而且有点消极。但道家主张的虚怀若谷其实更是一种积极的方法。
例如:“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只看得见自己好处的都不叫聪明,还要能知自己之短、明他人之长:“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聪明人懂得吸收别人长处来改善自己,这不是很积极的作为吗?
因为虚怀若谷的人总能看出别人的长处,所以老子又认为不是人天生的聪明,而是通过“袭明”这种方法获得的聪明。袭就是因袭,道家不像儒家会讨论人的天生才智如何,他讲的是一套使人成为大智的方法。
庄子谈了另一种“以明”之法。他说战国时期那些辩士,想把自己所喜欢的道理去让别人明白,可人家实际上未必想明白,他也不需要人人都明白。结果辩来辩去,反而把大家都搞糊涂了。于是庄子说:“滑疑之耀,圣人之所鄙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圣人不讲些稀奇古怪的论调以炫耀自己的才智,也不理会那些论调,故不用而寓诸庸。庸即平常平庸。唯其平庸,所以明白,不像那些讲白马非马、坚白石论的辩士“以坚白之昧终”。这不贪图滑疑之耀的态度,亦仍是虚怀之一种表现。
四、想要拥有智慧明白天地之常道就行了
仔细想想,虚怀若谷这种态度又由何而来?不就来自对道的深刻认识吗?老庄称此为知常,要明白天地之常道。
这才是道家真正的关键所在,所以老子说:“知常曰明”。
他曾自夸:“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一般人要拥有智慧,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子不然。前面已介绍他说过读书不能获得真正的大智慧,出门求访印证,他也觉得是徒劳。那么,该如何才能有智呢?只需掌握了天道之常,自能以简驭繁,贯通众理。
反之,如果不能掌握天道之常,违背道理,不仅是笨,还会遭殃:“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那么,什么是常?老子讲得可详细了:物壮则老;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色令人目盲……都是“常”的一些例证。看得懂,人才有智慧。
【编辑注评】
老庄是不教人读书的,他们只指点你如何获得人生的智慧。实际上是说要知道“常道”。这个“常道”是规律又是法则,违背了这个法则,再聪明也不行。就像一个人聪明绝顶,干的事全不符合“常道”,终究会受到道德甚至法律的惩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