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系调适:人际互动的重要生存策略

关系调适:人际互动的重要生存策略

时间:2024-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系是中国人思维的出发点,也是思维运行的方式,还是思维的指向。这种阴阳作为对立面而存在,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思维,体现在许多相互联系的范畴上。

关系调适:人际互动的重要生存策略

2.关系元起:致思的方式

李约瑟说:“无论如何,中国人的思维总是关注着关系,所以就宁愿避免实体问题和实体假问题,从而就一贯地避开了一切形而上学,在所有的中国思想中,关系(‘连’)或许比实体更为基本。”[71]他指出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并认为其差异性在于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以实体为中心而展开,而中国则以关系为中心而展开。中国的哲学家不是把世界看成判断的客观对象,并没有把客观世界对象化,而是看成人生存的环境。故中国哲人不太关注“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他们关注的焦点落在了“世界怎么样”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怎样”的问题上。关系是中国人思维的出发点,也是思维运行的方式,还是思维的指向。

(1)阴阳相生

中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开始有“术数”的存在,人们通过卜筮、占梦等来窥测天意,预测人事吉凶。《易经》就是在总结大量卜筮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而其中的六十四卦都是由“--”与“—”两个符号排列组合而成,通过这两个符号的相互关系的变化来解释自然与社会的各种现象。《泰·九三》爻卦中说:“无平不陂,无住不复。”把平与陂、往与复联系起来,并指出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可见阴阳相互生成的思想从这里滥觞,关系一开始就成了思维的元起。

阴与阳是相伴而成的,打破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使事物失去依凭而无以为继,所以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72]。不同的事物在一起才能彼此相继,相反相成,如果是全部是同一事物,则最终会走向绝弃,这与现代的系统理论是一致的。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要保持一个系统的稳定,必须要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否则系统就会因为“熵”增而导致最后崩溃。如果用阴阳来解释就是阴阳的失调,打破了阴阳之间的平衡关系,变成了“同则不继”的局面。“非阴阳判离,各身孳生其类。故独阴不成,孤阳不生。”[73]阴与阳并不是绝然对立,由阳生阳,由阴生阴的,所以孤立的阴或阳都不可能得到延续。

阴与阳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生生之谓易”[74]。阴阳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男阳也,而非无阴;女阴也,而非无阳,以至于草木鱼鸟,无孤阳之物,亦无孤阴之物”[75],而且阴生阳,阳生阴,生生不息,这就是易,即变化。“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76]这就是说在八卦的排列中有天地的法象,重重叠叠的卦中有爻,刚柔相济相互推衍的卦与适而动的爻说明了事物的变化,而根据它们写的爻辞则揭示了人事的吉凶与变动。荀子说:“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77]阴阳的转换导致了天地的变化,世界万物都是天地结合的产物,并在阴阳二气的接触推荡中变化。这个转变就是阴阳二气的交接,使阴阳二者原来所处的地位发生了转换,属性发生了变更。《易传》把这种阴阳的交互变化称为“剥”,而“剥,剥也,柔变刚也”[78],阴柔之性向阳刚之性发生转移。阴阳两者各自朝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不可避免的,“一阴一阳之谓道”[79],阴阳转换,消长盈虚,就成了天道运行的规律。

这种阴阳作为对立面而存在,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思维,体现在许多相互联系的范畴上。

有和无。庄子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80]庄子在这里用思辨的语言,否定了世界有一个时间上的开始,因为如果有一个开始的阶段,那么这一阶段之前呢?如此推下去,永远没有一个尽头。所以他放弃了这种在本体论上的先在性追问,转而认为有与无是“齐一”的,一开始就从两者的关系上去把握,克服了方法论上的一元论

一和两。一指统一,两指对立,“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81]。清和浊、大和小、快和慢等等,都是相互联系而存在。

动和静。动和静也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指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与静相互依存,这里他也是从动和静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论述的。

此外,天和人、性和情、形和神、义和利等等,无一不是在关系中论述二者,或者说是在论述二者的关系,同时也是阴阳相生思想在不同问题上的体现。(www.xing528.com)

(2)天人相依

自从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人具有了自我意识,把自我同周围的环境区别开来,必然会思考自我与自我之外的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不论是作为自然界的“天”,还是作为有意志的上帝之“天”,都是作为一个外在于人而与人相对立而存在的异己物。天与人都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出场,尽管从绝对意义上说,作为自然界的“天”对人来说具有先在性,但只有在人产生之后,它才作为人的对立物而存在,而作为上帝的“天”则是人本身的创造物,所以可以说天人是相分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天与人只有在二者的关系中才得到陈述,单独的天或人都将无法获得辩护。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82]这里把天道与人道结合起来论述,并且认为两个道是相通的,其目的是要“顺性命之理”。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83]他把天道与人道作了明确的区分,认为天道是减少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而人道则不是这样,是要减少不足的来供给有余的。不管天道与人道是多么的不同,但只有把两者联系起来才能得到说明。至于天人之分,荀子说得更清楚,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84]荀子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不同的,天道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性,人道则有主观能动性在内,明白二者的区分是明智的。但他并不认为二者毫不相干,他进而指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85]这就是说只要人保持头脑清醒,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遵守自然规律,就可以做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统一。最后他还号召道:“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86]与其一味地顺从天、称赞它,还不如掌握天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顺着天人相分的路,柳宗元走得更远,提出天与人互不相干,认为“生殖与灾荒,天也;法治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预,而凶丰理乱出焉”[87]。当然,对于天人关系,更多的中国先哲们认为二者是相通的,是可以做到天人相胜,达到天人合一的。正如《中庸》所言:“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88]从一己之诚心可推出人与天地相参,可见人性、物性是相通的,天与人自然也是可以合一的了。

不论是认为天人合一,还是天人相分,或是天人相胜,甚或是天人不相干,都是在天与人的关系中讨论二者的分与合,而天人相依则构成了一个关系论域,在关系铺叙中找到了视界的融合。

(3)人人相关

人可以说是中国古往今来讲得最多的,无论是先贤还是后哲都把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关注重点,人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尽管各家在讲人的时候各有其见解,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展开论述。

孔子在讲人的时候,特别提出了“仁”,对于什么是仁,孔子在不同的时候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阐述,最主要就是“爱人”[89],由此可见,仁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91]。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也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前的事情一步步地去做,就可以说是实现仁的方法了。孔子在讲“爱人”的同时也讲“亲亲”,“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92]。他说朋友间要互相勉励,兄弟间要和睦相处。孟子接续孔子“泛爱众”[93]的仁爱思想,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94]由尊敬自己的长辈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由爱护自己的晚辈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95]人们不单是以自己的双亲为双亲,不单是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他们让老年人安度晚年,青年人发挥自己的长处,小孩子得到成长,鳏、寡、孤、独和残疾人都有所养。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96]。提倡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博爱精神,也就是对待一切事物都应以平等体验和悉心体贴。同时,宽容、体谅和关切别的人和事都应是无条件的,是彻底的慈悲。《新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一切法平等。”[97]佛教讲“缘”,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缘起互依而存,因缘散而失,“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98]。其实讲的就是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由于佛教把人看成与其他事物是平等的,所以缘也就成为佛教中人际关系的核心观点。由缘起而生出“因果报应”观念,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佛教认为,众生之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即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

老子在讲人的时候与孔孟有很大的不同,孔孟讲仁爱,只有那些最具仁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圣人,但老子却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99]天地不讲仁慈,它把万物当成是祭坛上草扎的狗,圣人也不讲仁慈,它把百姓当成是祭坛上草扎的狗。这与老子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一致的,老子讲的“自然”是自然而然之意,即万物都保持它本来的样子。天地只是依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如荀子所言:“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00]而圣人是法天地之至者,故亦是不仁的。老子认为仁,就是要去追求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这就会变得不自然。而世界应该是“莫之命而常自然”[101],没有谁来下命令,可是万物总是自然而然地去运行。所以老子说:“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叫都可以听得到,但人们从生到死都不来往,这看起来好像是说人与人之间毫无关系,其实刚好相反,老子在这里界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可以达到人民无争,社会安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的“仁”、释家的“缘”还是道家的“道”,都是讲关系,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其论述方式则一,都是通过论述人与人之间的相关性而使概念得到澄清,自己的主张得到辩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