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对当前旅游文化研究的评价和反思
一、关于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的反思
1.旅游文化概念的反思
随着1984年旅游文化的有关专业名词首次提出以后,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定义,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根据晏鲤波、庄兴成在其综述性文章《旅游文化研究述评》中的有关总结,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旅游文化的著述中所使用的旅游文化定义主要有“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及“收缩论”,这些论说在解构的同时也在建构,在解构与建构之间,学者们对旅游文化的定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总和论”者唯恐有所遗漏,故采用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定义,并认为这样做就“避免了把对旅游事业有用的文化知识排除在外的消极后果”。这种做法忽视了一个基本点,即定义是为了研究的需要,而根据一个“包罗万象”的定义,是很难确定具体研究内容的,结果是无从下手,或者是“四处下手”,将许多似是而非的项目收罗了进来。
然而,对于这种包罗万象的定义方式,学术界并不认同。从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来看,什么都包括的基本定义绝对无法积极促进,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影响这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旅游文化“总和论”的说法过于笼统,过分地从广义上定义旅游文化,以图解释“泛”旅游的社会存在,不易区分旅游文化这一文化分支和其他文化分支之间的差别,会对旅游这一新兴学科的知识框架和学科构成带来界定和划分上的困难。
“碰撞论”的代表主要有马波、沈祖祥等。这类定义在实质上强调了旅游文化的新生性、现代性,并且把它们当成了旅游文化的本质属性,这就在某种意义上否认了旅游文化的历史渊源。然而自古以来,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具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如旅游风俗。此外,旅游史自然也并非从近现代开始,华夏儿女数千年的旅游实践活动积淀为中国旅游文化传统。旅游文化是有继承性的,表现为在旅游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呈现出历代相连续的特点。
这类定义在突出本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文化的影响、弘扬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针对这类定义,有学者提出了评判意见,章海荣对后者的定义进行了批判:“这类定义在孤立地强调了客体文化(或目的国文化),把旅游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同而论,混淆了两者间本质的不同,忽略了旅游文化的时间性、空间性和延续性之间的动态的辩证关系。相关的目的国民族文化、客源国文化以及主体和媒体、客体在旅游活动中相互交际,碰撞而产生的动态文化都是旅游文化这一概念中融为一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把其中的任何一个孤立出来的做法都是一种旅游文化概念研究中的阿基米德谬误,即把其中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列出说成是旅游文化,放入旅游文化的概念中,从而把真正的旅游文化内容排了出去。”
“碰撞论”观点的主要特征大致如沙向军所分析的那样,将旅游活动的“三体”作为旅游文化创造的主体,界定范围比“总和论”有所收缩,但是有些旅游文化内容没有归纳进去。现代旅游没有大规模发展之前,人类几千年的旅游活动创造了丰富的旅游文化,但这些内容却不能说是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媒体或客体作用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碰撞论”的旅游文化定义忽视了历史并将旅游理解为现代社会的产物。
章海荣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给出了一个“交际论”定义。不过,这个定义与其说是旅游文化的定义,不如说是文化学意义上的旅游概念。不过,对于旅游文化,作者所提供的理解方式却是值得关注的,即将之理解为非定居文化。旅游文化的反义词就是定居文化。从反面入手来理解,这个视角是新颖的。这种理解有利于研究者从一个更为广泛却不流于空泛的角度去阐释旅游文化。
对于这种定义:专家学者虽然注意到了旅游文化的继承性、服务性、区域性、多样性、综合性等特点,但似乎忽略了这些特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片面地强调其静态的特征;忽略了旅游各要素之间、诸特点之间相互碰撞后所产生的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片面地强调行政干预以及旅游文化的区域性、国界性,容易引起对旅游文化的复杂多样性和动态特征的误解。
上述三种定义是旅游文化最常见的定义方式,这三个定义大都是从广义的视角定义旅游文化的,沙向军先生在总结了上述三种定义之后,提出:“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一定领域的精神、思想、制度的综合反映,上述学科从各个不同角度涉及了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其成果当然也属于旅游文化范畴,不过这些学科并非为专门研究旅游文化而设,只不过涉及而已,即使涉及,与将旅游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旅游文化学的视角也不同,作为一门门相关学科,它们并不是旅游文化形态的有机组成。旅游文化的全部意义在于文化交流,凡是体现交流这个最终和最核心现象和价值的各种内生和外化形态,才是旅游文化。”他认为,旅游文化作为以一般文化为价值依托的具体文化形态其内容固然是很丰富的。但并不是说只要卷入旅游活动的文化形态都属于旅游文化,在给旅游文化下定义时,一个基本的原则是:狭义的角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准确限定其研究内容,从而将研究推向深处而不是泛泛而谈或者谈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引用大文化的概念(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意义是狭小的,往往流于空泛(根据与自然相对而言的大文化概念,人类所触及的一切都可以说是文化)。因此,收缩“文化”概念,有助于精确、踏实地对旅游文化形态和旅游文化学进行研究。
2.关于旅游文化学科地位的反思
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就呼吁要重视旅游文化建设,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旅游学术界对“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的呼吁声也越来越高。如毛桃青提出,旅游经济这件“小袍子”已经裹不住日渐突出的旅游文化的躯体了;承认旅游文化在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承认旅游文化独立的学科地位,实为推动中国旅游业向高品位前进的必由之路。喻学才提出,只重视旅游经济不重视旅游文化,很容易将旅游业引向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道路。多数学者都认为旅游文化应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应从学术外围走向学术中心。
上文已经提到过,在绝大多数学者为了给旅游文化研究一个合法的学科地位而大声疾呼的时候,郭栩东、傅吉新两位学者在其《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一文中并不认为旅游文化研究能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文化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概念。
3.关于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的反思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旅游文化在现代旅游业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贾祥春、赵文红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又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谢春山认为,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唐建军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游的内在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也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旅游文化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已认识到,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www.xing528.com)
然而,繁荣之中也并非全然没有问题,旅游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旅游接待地在旅游的飞速发展中也的确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在全国各地全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绝对不能视而不见。
这些问题可以体现在物质层面上,例如,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这一方面在前文已多次提到,这里就不再赘述。
也可以体现在文化和精神层面上,例如,旅游发展速度最快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一部分游客落后的、不健康的或低俗的需求,有些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时把一些项目庸俗化,改变了民族文化的真实面貌,出现了一些伪造的民俗;或不尊重少数民族,开发一些触犯其禁忌的活动;且民族地区许多活动的展开,都是为了吸引游客,目标和价值单一,原有民俗的内涵和存在价值改变了或消失了,失去了真实的存在环境和意义,传统民族文化被庸俗化了;一些少数民族旅游区为了取得经济上的回报而一味地满足和取悦游客的行为,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民俗风情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现象。就云南西双版纳而言,当地居民穿起节日盛装向游客展示和表演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他们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但现在只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总之,他们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民俗风情,都因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失去了往日民俗风情的某种意义,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
用一种短视的目光看待旅游发展问题,这些影响无足轻重,但是,长期之后又将如何?那些走过漫长历史岁月的人文资源在旅游发展的洪流中该走向何方?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研究者们广泛而深入的关注。
二、关于旅游文化建设及应用的反思
随着学者们关于旅游文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旅游文化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如从旅游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许宗元指出,追寻孔子文化遗迹的旅游活动开了中国文化旅游与政治旅游的先河。方燕指出,汉末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隐风在中国旅游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使人们的美学观念有别于传统,得到更新和提升,自然山水作为与人相通相近的客观外物被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表现,从而在诗文、绘画、园林艺术等方面达到前人未可企及的高度。在旅游文化氛围上,彭惠群提出,旅游文化氛围是以客观的、有形的自然景物为载体,尤以当地民风民俗等文化为背景,融入人们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而造就的特殊文化气息。其他方面有,张来芳指出,诗经旅游文化的美学价值是描绘了祖国山川的自然美与园苑建筑的典雅美,充溢着古人模山范水的审美情趣。资民筠指出,借助舞台影视艺术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外汇收人,更重要的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黄咏指出,民族体育旅游是民族地区特有的具有民族体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一种旅游形式,独特的地貌环境和民俗民风形成独特的民族体育旅游,是观光性和参与性的有机结合,生态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民族性与体育性的完美整合。关于旅游文化建设还可以应用在文学、艺术、服饰等方面。
三、关于旅游文化分支学科的反思
有学者将旅游院校开设的各类课程也纳入旅游文化范畴(如旅游学、旅游史、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经济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学、导游艺术等),认为相关的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医学、建筑学、文化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公关学的部分内容及交通工具、酒店宾馆设施、旅游景观、旅游服务等构成的旅游商品亦应全部包括在内。上述学科从各个不同角度涉及了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但与旅游文化又不相同。旅游文化的全部意义在于文化交流,凡是体现交流这个最终和最核心现象和价值的各种内生和外化形态,就是旅游文化。
更多的学科建设需要旅游文化因素的加入,如蒋洲、赵勇认为,中国旅游贸易必须突出本国特色,打出“文化牌”才能与旅游贸易相对发达的国家展开竞争,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旅游。张海燕认为,只有把文化教学寓于旅游英语教学中才能称得上是旅游文化教学;只有用文化教学指导旅游英语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接触、认识和感受旅游文化。
四、关于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的反思
喻学才在《儒家思想与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一文中从宏观上研究了儒家的近游理论、远游思想以及儒家义利观、尚古意识、“与民偕乐”观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等,这对从较高层面认识中国旅游资源、旅游价值观、旅游史料等传统旅游文化特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张来芳提出:诗经旅游文化的深刻含义包括旅游概念的文化界定、旅游景观的历史确认、民俗风情的历史遗存,而且诗经旅游文化还具有自然美、典雅美等美学价值。又如魏宏灿提出庄学精神是山水旅游文化的源泉;束有春、焦正安对佛教旅游文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佛教等宗教文化景点在旅游业中不可低估的合力作用。另外,周思琴、方燕都对魏晋南北朝的旅游文化进行了分析。
五、关于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的反思
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方面,不少研究成果对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进行了一番描述,理论价值不高,普遍缺乏方法论的指导。由于旅游文化本体论和方法论都存在问题,那么,建立在不稳固基础上的旅游文化理论研究就难以保证它的科学性。这使得旅游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或与实践相脱节,或对实践产生误导,最终对旅游文化理论研究自身和旅游业构成双重威胁。
当前,区域传统文化的发掘在各地旅游发展中渐受重视。在区域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区域传统文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保护现存文物方面作用显著;二是在各区域复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三是在开发区域民俗旅游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率很低,产品自身品位较低,以经济附加值低的静态观光产品为主,缺乏文化内涵的挖掘,缺乏高附加值动态产品的开发,总体效益不高。文化创新不仅指文化理念的创新,而且也指文化表现手段和形式的创新。一方面那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理念的创新,将引导着社会文化发展向更高的层次演化,而这实际上也意味着文化理念的创新会不断创造新的旅游消费需求,指导着旅游消费的发展方向,从而带动旅游活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深厚的文化内涵必须通过创新的文化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来展示,在此尤其要注重文化表现过程细节的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