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的,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的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此外,还涉及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的综合领域。中国的旅游文化,是在继承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扎根于中国的土地,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工艺美术异彩纷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加之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中国正在成为受人瞩目的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国的旅游事业,必然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
一、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都实行了“文化经济”新战略。美国洛杉矶文化旅游负责人罗伯特·巴雷说:“文化旅游大概是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项目。因为各个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意大利对文化遗产投入和产出经过全面系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每年对文化性参观旅游业征收的增值税收入是保护费用的27.5倍,并能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建筑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科学文化的进步。他们由此认为“文化遗产是该国最丰富的宝藏,内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是政府永不枯竭的财政来源,应视为战略资源和国家基本生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自1985年开始实行全国‘文化经济’新战略”,以达到保护文化、宣传自己、经济受益一箭三雕的目的。韩国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意欲将文化、旅游培育成21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据统计,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3亿美元,而1996年国际旅游创汇达到102亿美元,而2011年中国旅游创汇达160亿美元。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发展,主要是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经济。例如首都北京,这个一直以来被视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近年来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经济的中心城市。其他一些城市,也充分发挥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会”、曲阜的“孔子文化节”、辽宁大连的“国际服装节”,都是利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形成了一定的旅游文化经济效益,带动了地区经济的腾飞,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由此可见,文化是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追求的共同目标。
旅游文化不是一种自发的文化状态,是经过人工再造的文化,其整合过程是旅游文化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现实体现,也是旅游文化建设与物质基础、社会发展进步的有机结合,它追求的是旅游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强调的是一种文化精神,体现的是文化内涵。
马波在《现代旅游文化学》中指出,“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中国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立于世界旅游强国之林,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三、旅游文化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www.xing528.com)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紧密关联;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涵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是旅游文化之根。旅游文化也必须在吸收传统的基础上才能生根、发芽、结果。中国在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突出中国文化特有的传统,中国人特有的建筑、园林、雕塑、绘画、民俗风情,中国人特有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审美追求、道德情操等,只有这样才能具有特色,才能具有吸引力。旅游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叫人一看便知是中国的,而不是其他国家的,永远不能失去了中国特色,否则中国的旅游业便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和无穷的魅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发展文化旅游的根基。在当代市场经济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势所必然,推行普遍的文化复古主义既不必要,也无可能。在旅游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点把握传统文化精髓,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文化精神。为此,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大旅游与文化结合的力度。如在开发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建设城市人文景观时,要依托当地的历史、民俗、戏剧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体现地方传统特色的老字号、老牌子,推出具有传统文化优势底蕴的文化活动,开发富有地域特色和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还要深入挖掘人文景点的文化内涵,善于整合这些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实现景点静态与动态、教化与娱乐的有机结合。总之,传统文化资源具有无形的资本价值,它的存在对提高当地文化品位,深化当地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都具有极大意义。
四、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创建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着全局。旅游企业若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独特的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应。名牌是旅游业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只有充分挖掘旅游目的地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营造一种特色旅游文化氛围,才能增加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强有力的竞争力。
由于旅游文化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在旅游活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特别是旅游文化又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不可缺少的底蕴和灵魂,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又做得不够好,因此,在激烈的国际旅游业竞争中,注重旅游文化建设就显得异常的紧迫和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