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文化学导论:探索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

旅游文化学导论:探索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

时间:2024-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一、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没有旅游资源,也就没有旅游业。此外,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也不会一成不变。人们离开居住地,前来感受不同的文化特征。人文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便是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以及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扎根于对文化的深层理解,将旅游资源所蕴涵的丰厚的科学文化内涵外化为旅游产品的魅力和吸引力,准确把握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

旅游文化学导论:探索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没有旅游资源,也就没有旅游业。国外学者多将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国内学术界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可谓见仁见智,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综合分析国内学者有关旅游资源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学者们对概念的表述有所不同,对旅游资源的范畴还有争论,如旅游者和中介体能不能纳入吸引物系统,服务类资源究竟是不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等,但这些定义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定义核心,就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正如孙文昌等所说“旅游资源具有吸引旅游者这一属性,我们称之为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孙文昌,郭伟.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1997:88-89)。在旅游资源调查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GB/T18972—2003)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总的来说,凡是能吸引旅游者的以山水名胜、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以历史古迹、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名人遗迹为主的人文资源,都可以认为是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

然而,要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我们还需要明确一下文化的含义。据《辞海》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实践的结果,是人类智慧和实践创造能力的结晶。它既体现在人们的精神活动和行为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创造的各种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中。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仍然见仁见智,但有三点是共有的:其一,文化是人创造的,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没有人的行为,就无所谓文化。其二,文化能影响人,人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其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就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任何文化要想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文化的开放性,即指文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旅游是个人或团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他乡异国去从事观光的活动,以此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或精神上的放松。从字面上看,旅游包括旅行与游览两种行为。可见,旅游是人们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旅游可以分为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包括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专项旅游(美食医疗保健等)。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它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人类诞生后的历史发展中,有过很多与旅游相关、相似的活动,如迁徙、游牧、漂泊、商贸、征伐、差役、出访,乃至后来的地理发现、移民等。对于上述活动,我们甚至可以将中国旅游历史的起点追溯至三皇五帝——“这些英雄时代的巨人们率先迈开了中华民族涉渡江河、登攀峻岭、穿越林莽、驰驱旷原的步伐。是神话,是传说,自然更是青史,使他们得以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代表,从而也就因此享有了被礼崇为中国古代旅游事业的揭幕人的殊荣”。

此外,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人物,其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或多或少都与旅游活动有些许联系。春秋诸子周游天下,传播百家思想、治国理念,成就历朝历代史家所津津乐道的“百家争鸣”之文化繁荣时代,各子、各家之思想汇成中华民族文化之大传统;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逢人便问,即铸成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篇;唐代大诗人李白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日照香炉生紫烟”等千古名句,没有周游中华大地的游历经验,怎会有如此优美的诗句;宋朝大儒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任何一个中华儿女所称道、传颂,如果没有万里路上的亲身体验,怎会酝酿出此等气势磅礴的万古佳句旅行家徐霞客到处出游,细心观察,撰成《水经注》一书。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了旅游有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作用。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涉足与自身文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熏陶,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享受。人们看山,山各有不同;人们看水,水各有其状;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体验,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我们认为,旅游从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或者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旅游。(www.xing528.com)

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特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美感、快感和愉悦感。人们把自己当作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把躯体和意念融入自然之中,从而使人也具有了自然本性。许多人文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意念的产物。此外,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也不会一成不变。人文景观千差万别、各具形态,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人们离开居住地,前来感受不同的文化特征。

在中华大地上,各类旅游资源均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自然赋予的,还是人为创造的,或者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各类不同起源的旅游资源都是如此。

人文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人类文化遗产,现代文化风貌、民族文化、地方文化资源等本身也是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人文景观、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都以文化为主体。也就是说,上述各类旅游资源都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如古战场遗址、古城墙、古庙寺塔等。

人文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便是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以及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在人类发展进步的漫长历史中,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都在人文旅游资源中得以体现,可以说,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的写照。

然而,文化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一般游客很难仅从观赏到的物质实体中正确认识到其中所隐含的历史意义、科学艺术价值,更难以想象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现实和文化风情。扎根于对文化的深层理解,将旅游资源所蕴涵的丰厚的科学文化内涵外化为旅游产品的魅力和吸引力,准确把握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现代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别具匠心的创意和策划,在原有的实物展览的基础上,把历史题材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把文物静态展示与文化风俗动态表演结合起来,以加深游客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游客的心情愉悦达到完美的统一,实现游客的游憩效益和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风光,即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包括地貌、水态、气候、动植物等,具有物质实体性、时间变化性等独立特性。与此同时,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还具有科学性,是人们认识大自然、研究大自然、进行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由于人为因素对大自然的长期作用,自然资源也绝非孤立存在,很多的自然旅游资源往往打上了很深的人文烙印。有的对大自然的风景起到画龙点睛的点缀作用,有的则涵盖并超越了自然旅游资源的各种形态美。正如英国著名地理美学家纽拜所说的那样:“风景不是自然物,而是存在于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接面上。”一言以蔽之,自然旅游资源也具有丰厚、深刻的科学和文化内涵。

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构成了旅游的主体。我国的许多优秀旅游目的地基本上以历史文化名城著称,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资源中,地面和地下保存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文物、建筑、遗址。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人们通过观光、游览、参与、体验,可以得到各种知识和美的享受,从而丰富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多年的旅游实践活动证明,文化属性是旅游资源的实质,大力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无疑是推动旅游业走向兴旺的关键。人们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不同程度地体验和感受文化的熏陶,增长知识,从而得到最深刻的美的享受。

21世纪将是文化旅游盛行的世纪。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旅游者的价值取向、旅游行为、旅游需求都将随自身的知识素养、经济收入不断变化。文化旅游则具备了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特性:首先,文化旅游产品大都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或人类思想精华的凝积,以坚固实物、知识技能或信息意念等形式存在。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文化旅游对已有旅游资源的破坏力较小,更利于现有资源的传播和保存。人们吸收了文化旅游产品的丰富内涵,再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变成更加丰润的形式传承于后人,因此可以满足一代又一代的旅游需求,进行持续性开发利用。其次,各种文化旅游还使游客接受艺术熏陶、提高文化修养,从中得到某些感悟与升华,经过大脑的理性加工与处理,便成了新的知识财富。同时,文化旅游产品蕴涵着大量的知识信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旅游产品。再者,文化旅游产品会聚了古今中外各方志士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了各种文化在相关体系中的地位及演化创新过程,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参与资料和思维新视点。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文化旅游以其丰富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表现了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当代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