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文化学导论:旅行审美愉悦

旅游文化学导论:旅行审美愉悦

时间:2024-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自然审美几乎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是一种最普遍的现象。因此,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我们主要集中地讨论崇高和优美这两种美感体验形态,将旅游审美愉悦的获得主要归因于两种基本审美类型:由崇高体验所产生的旅游愉悦和由优美体验所产生的旅游愉悦。其中苍龙岭是华山最长、最险的绝径之一。

旅游文化学导论:旅行审美愉悦

第三节 旅游体验文化中的审美愉悦

我们可以把旅游者通过审美体验所获得的愉悦称为旅游审美愉悦。就其意义而言,旅游审美愉悦是旅游者在欣赏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文现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在没有利害感的对照中所得到的心理享受。按照王柯平的说法,这种体验在本质上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之大成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这种体验,像一般审美体验一样,给予人的快乐是一种天国的而非人间所有的快乐。

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自然审美几乎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是一种最普遍的现象。面对奇妙的自然万物,人类能够随心所至,自由地构形绘影。其基本形状,如天空、山岳、江河、泉瀑、鸟兽……看了都让人觉得可喜可乐心情轻松,使人顿生超凡脱俗之感。自然风景资源的形、光、音、色造就了自然旅游景观的形状美、光泽美、色彩美、音韵美。瞬息万变的佛光、云瀑布、海市蜃楼等变幻造景更为大自然增添了神秘美、变幻美。

按照美学史上传统分类方法,典型的美感心理形态可以划分为崇高、优美、悲剧和喜剧等诸多范畴,但是悲剧和喜剧通常情况下是针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来说的。与此同时,这两种审美体验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与崇高和优美存在着联系,甚至可以与它们相互转化,或者彼此包容。因此,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我们主要集中地讨论崇高和优美这两种美感体验形态,将旅游审美愉悦的获得主要归因于两种基本审美类型:由崇高体验所产生的旅游愉悦和由优美体验所产生的旅游愉悦。

一、美感体验之崇高

这里所说的崇高(或者说壮美),可以说是审美体验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历史上中外美学家对这两个范畴都多有论述。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博克认为,崇高感的主要情感内容是恐惧,这与优美感的主要情感内容是爱有着根本上的不一致。通过崇高体验而得来的快感,往往是由痛感转化而来的。在博克看来,恐怖是崇高所能产生的快感的源泉。但是,博克并没有忘记一个重要的区别: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恐怖不同于行为主体面临实际生命危险时所产生的恐怖,二者在情感调质上是不同的。对实际生命危险的恐怖只能产生真切的痛感,而对崇高对象的恐怖却夹杂着快感,其原因是,崇高感发生的条件一定要一方面仿佛面临危险,而另一方面这危险又需不太紧迫或是受到缓和。博克说,“如果危险或苦痛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恐怖。但是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是受到了某些缓和,危险和苦痛也可以变成愉快的。”在这个论断当中,我们看到了博克的思想中实际上包含着布洛的“审美距离说”,正是由于这种距离的存在,才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对象的恐怖性质时实现了超越,从而获得了崇高体验所带来的快乐。假使没有这种超越,恐惧的情绪就会直接压制崇高感,从而使美感体验的可能性荡然无存。

对于个体旅游者而言,崇高感的获得来自某种超越,尤其是在感觉上对巨大、有力的感性形式,对重大、深刻的理性内容以及对美与丑相斗争的艰巨过程所获得的超越。

1.自然山水中的崇高审美形态

中国山水素有南秀北雄、阳刚阴柔的美学风貌,山水景观体现了雄、险、奇、秀、幽、旷六种美学风格。

(1)雄伟壮观

雄伟壮观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具体分为两种:

①山体的厚重雄壮。典型的如泰山有“天下之雄”之誉,原因是泰山海拔仅有1524米,但相对高度却达到1360米,凌驾于齐鲁大地丘陵之上。另外,泰山的山体庞大,基础宽厚,给人以厚重感和稳重感,因此有“稳如泰山”的说法。自古以来,历代名人对泰山雄伟的描述有: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汉武帝的“高矣、极矣、大矣、壮矣”,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东汉光武帝刘秀欲登泰山封禅,虎贲郎将马第伯试登之后报告道路的险状,曰:“仰望天关,如从谷底仰观抗峰。其为高也,如视浮云;遥望其人,端端如杆升,或以为白石,或以为冰雪。久之,白者移过树,乃知是人也。”文人的渲染造成了雄伟的形象,成为一种标志。

在如此环境之下登顶,旅游者陡然之间形成的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审美感受,就是一种典型的崇高感。这种感觉产生自登泰山之前的景仰之情,以及登顶之后所产生的超越之情。

②水体的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山西吉城县西南的黄河壶口瀑布,两岸为高山峻岭,河床是宽达30米、深约50米的峡谷,汹涌的黄河水奔腾至此,被挤压抬高,形成万马奔腾之势,场面极为壮观。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白水河上,瀑布高74米,宽81.2米,流量16立方米/秒。每当夏秋汛期,漫天倾泼的黄果树瀑布翻崖直下,捣金碎石,万练飞空,并且发出雷鸣般的轰响,震得地动山摇,展示出大自然无敌的力量与气势。瀑布跌入深潭后,激起轩然大波,水柱腾空而起,万朵浪花四溅,水烟云雾飘逸,神秘,朦胧,壮观。倘若丽日当空,黄果树瀑布则宛如一条溢彩溅金的巨龙,它所喷吐的烟雾常常形成五彩缤纷的虹霓,景色分外迷人。

在这种情况下,恐惧成为一种强烈的刺激,唤起应付危急情境的非同寻常的巨大生命力。它使心灵震撼而又充满蓬勃的生气,所以也就包含着令人陶醉的快乐。这种快乐就与崇高感有关。

(2)惊险峻峭

如华山之“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华山之险是由于花岗岩随着地壳运动上升速度较快造成的,山的四壁非常陡峭,直上直下,没有坡度,几乎与地面成90°,而且峰顶与谷地的落差达到千米左右。华山险峻的景点很多,有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擦耳崖、上天梯、苍龙岭、长空栈道等。其中苍龙岭是华山最长、最险的绝径之一。岭长1里多,宽仅1米,岭脊光滑圆溜,刻有300多级石级。环顾四周,层峦叠嶂,连绵起伏;俯瞰脚下,万丈深涧,风吼云乱。岭脊时而露出云层,时而没于烟雾,宛如一条沉浮游弋于云海之中的苍龙。相传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字退之)当年登华山时走到此处,回望山下,云腾雾绕,不见归路,顿觉性命休矣,于是抱头恸哭,并将写好的遗书投下悬崖,诀别家人。苍龙岭尽头的石壁上至今尚留有“韩退之投书处”五个石刻大字。

又如山西恒山的悬空寺。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约1400年。历代都重修,但原来的结构没有改变。悬空寺的建造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却见到不少细木柱斜顶住寺的底层。游客见到此景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木柱外,还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生发出感叹和敬佩了。前人评价悬空寺是“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因为寺建在悬崖上,以曲折玲珑取胜。进寺后,有楼梯可攀上楼,这里并不显得多么惊险,但当你在楼上,沿着紧贴在崖壁的通道,由南往北走,通过一条栈道,走到北边的那座三层三檐的楼阁时,就会发现这里的地势已相当高。往上望,“上载危岩”,往下看,“下临深谷”,脚下的楼板又有晃动的感觉,真是惊心动魄,惊险之至。在寺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公输就是鲁班,也叫公输般,春秋战国时代人,被认为是建筑工匠的祖爷。这四个字是说,这座建筑物简直是鲁班那样巧夺天工的匠师所为。当地有一句形容此寺惊险的民谣:“悬空寺,半山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将悬空寺称为天下巨观,并对整个寺庙建筑及其部署作了极高的评价。

此外,四川峨眉山金顶、安徽黄山天都峰、江西庐山五老峰以及辽宁凤凰山叠翠峰与箭眼峰之间的老牛背等都是中国极其险峻的风景。

这种外在的自然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带有痛感的愉快。这种感觉复杂,富于变化。观赏的对象过于险峻,使观者的抵抗力在它们的威力之下显得渺小。随着恐惧感的解除,痛感逐渐转化为愉悦感,压抑渐次转化为振奋,游者经历了先惊后喜、化险为夷的心理体验,心灵处在动荡不已、跌宕起伏的状态之中,有助于提高个体挑战自我极限的能力,升华人的道德精神。

(3)旷远宏阔

旷景是以宽阔的水面或平川为主体而构成的风景,视域开阔,水面平坦,没有遮挡物,一望无际。其审美体验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豁达豪放、醒目壮志。旷景因观赏位置不同,又可分为平旷和高旷两种。其中,平旷以水面和平川得景,人与景亲近不隔,视域平面开阔。主要代表有:500里滇池,烟波浩渺,平远辽阔,极目远眺,胸襟开阔。800里洞庭,“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高旷则是以高山峰顶览胜,人与景拉开距离,视域自上而下散开,空旷开阔。《登鹳雀楼》之“欲穷千里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唯见长江天际流”,都带给人一种超拔壮阔的审美感受。

2.人文景观中的崇高审美形态

(1)生产民俗

中国有许多生产民俗传承,诸如生产经验民俗、英雄崇拜民俗、自然崇拜民俗、神话偶像崇拜民俗。

①生产经验民俗。生产经验民俗多为长期生产实践积累形成的良俗。云南绿春骑马坝傣族的“巡田仪式”,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为了不误农时,此地传承了早稻须在农历正月十三日插完的习俗。正月十三这天,全寨的人敲锣打鼓聚在一起。当公推的一位长者讲完话宣布巡田开始时,人们便列队从东到西巡视田坝。内容是生产大检查,看秧是否插完,插秧的质量如何,田水是否自然流通和适量,有无损人利己的抢水、偷水现象,禁伐区内的树木是否遭到破坏。如有违犯,便对当事人加以处罚。湘西土家族的“薅草锣鼓”、哈尼族的吹“栽秧号”,也类似“巡田仪式”。

②英雄崇拜民俗。是对生产能手当做英雄崇拜和给以奖励。独龙族狩猎,分配猎物是见者有份,但对直接捕获猎物者要奖以兽头和兽皮。受奖者把野兽头骨悬挂在门前,人们见了便生敬意。这生产能手就是活生生的英雄形象。

③自然崇拜民俗。是拜高山、古树、巨石、岩洞等自然物为神,向它们求福禳灾的习俗。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很差,相信万物有神,总存畏惧心理。进行生产活动,在他们看来是同神打交道,为了求神保佑,便产生种种自然崇拜习俗。自然崇拜习俗,至今在某些民族和地区仍有传承。在那些奉行图腾崇拜的民族中,则以所崇拜之物为不可亵渎侵犯的神。万不得已有所触犯,便须通过仪式赎罪。东北鄂温克族的熊图腾崇拜,称公熊和母熊为祖父母,万一猎了熊,须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来讨好熊,为自己解脱。自然崇拜民俗的审美价值,主要在于提供审美创造素材

④神话偶像崇拜民俗。是把神话中的主人公当做偶像崇拜,以求生产丰收和生活安泰的习俗。蒙古族普遍供奉的“保牧乐”和“吉雅其”,就是神话传说中的畜牧保护神。神话偶像崇拜民俗的神秘性固不可信,但是所歌颂的英雄形象却有一定的审美意义。

(2)原始宗教

巫术为例,巫术是原始人的观念和信仰,是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原始人认为:有一种超自然力——神在主宰自然和社会,人要得福消灾就须求神庇护,而最有力的方式是通过神在人间的使者——巫师施行巫术来沟通人神关系。巫术没有美的本质,但作为人类社会初级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和后来人类文化的一个源头,又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主要是巫术岩画的艺术美、巫术舞蹈变异的艺术美。

巫术岩画,在中国和世界广大地区均有发现,如中国云南沧源、耿马、麻栗坡大王岩岩画,甘肃张家川、黑山岩画,青海哈龙沟、巴哈毛力沟岩画,宁夏贺兰山大小西伏沟、苏峪口岩画,黑龙江鄂温克岩画,内蒙古白岔河、夏勒口、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岩画,新疆北部、天山以北、库鲁克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等。除花山岩画有祭水神的舞蹈场面外,其他岩画描绘的主要是人物和野兽构成的狩猎等场面。古人作这些岩画,一般都是企图以巫术力量控制自然,使狩猎成功。它们是人类悠久的文化遗产,而且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反映了社会生活,无疑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巫术舞蹈的艺术美,在中国及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也有变异传承。中国景颇族的“龙洞戈”,跳时一人领先,众人随后,回旋曲折,时而挥刀示威,时而齐声呐喊,歌声、鼓声相伴,动作粗犷,节奏强烈,所表现的就是古时狩猎的预演或猎后的欢庆。这类舞蹈都源于古代狩猎生活中的巫术仪式,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娱神性多已变异为娱人性。

二、美感体验之愉悦

优美感的产生,不仅表现为美的对象引起感官直接的快适的感受,还表现为直接的感情上的愉快,而这样的结果来自审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美学特性和审美主体之间心理特性在结构上的某种契合和呼应。比较崇高感的形成,优美体验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是和谐统一的,各种心理要素之间的功能彼此协调、自由运动,从而使心情处于相对宁静、和缓、轻松、舒展的状态。

例如,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对西湖的描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又如,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所描述的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当人们观赏这样美妙的景色时,心里总是洋溢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人们常常以对象引起的心理愉悦感来表达其美感。而这种感觉与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说的那样:“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此景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上的触动显然不会是一样的。

1.自然山水中的愉悦审美形态

(1)柔美秀丽

秀是一种与雄相对应的审美形态,一般指山水形象的秀美、玲珑、柔和。形成这种审美形态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因素:

①山体由茂密的植被覆盖,即山体很少裸露,郁郁葱葱的感觉,在色彩上充满着暖色调,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的草地和枝叶繁茂的林海,因降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南方的自然条件更容易形成“秀”的审美形态,具有代表性的如峨眉山、武夷山。

②山体必须缓和,没有悬崖峭壁,水面平静,不是惊涛骇浪。给人的感觉必须是非常放松,主体与客体之间没有对立冲突,形成一种和谐的审美关系,比如桂林漓江山水、浙江杭州的西湖、浙江富春江。典型的代表是峨眉山。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盖州记》文:“去成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这两段话都将峨眉山形比作美女的两道秀眉。不仅如此,而且由于峨眉山雨量丰沛,气候温润,漫山遍野,植被葱茏茂密,更兼烟云缭绕,真似“云鬟凝翠,鬓黛遥妆”的少女,态媚色秀。

(2)幽深静寂

封闭的空间,迂回曲折,一眼看不到底,非常有层次感,往往有崇山深谷,高大的森林,阳光穿透树木照在地上,不是很明亮,伴随着鸟的鸣叫和小溪流水的潺潺之音,给人一种非常幽深、幽静、宁静的感觉。主要的形象特征是:“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其中典型代表是“青城天下幽”。青城山上林木葱茏,岁寒不凋,古木遮天,浓荫蔽空,苔藓满壁,藤萝缠绕,修竹摇曳。整日万籁无声,偶尔树叶的婆娑,涧水的叮咚,山雀的啁啾,反而把环境映衬得更加安静,宛如一幅天然画卷,一座人间仙境。青城山的道观建筑一处处,一座座,无不体现一个“藏”字:或藏在峡谷之中,或藏在繁枝密叶之间。

(3)奇异独特

奇异独特主要是指相对于常见的普遍地形地貌而言,形态千姿百态,幻怪离奇,往往出人意料,给人以惊喜的效果。天下名山最奇的莫过于黄山,黄山有四奇——峰奇,石奇,松奇,云奇。

①峰奇:黄山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2座之多,三大主峰为莲花峰(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天都峰(群仙都会)、光明顶(像一只倒扣的钵)。

②石奇:黄山险峰林立,危崖突兀,峰脚直落谷底,山顶、山腰和山谷等处广泛分布着花岗岩石林和石柱,巧石怪岩犹如神工天成,形象生动,构成一幅幅绝妙的天然图画,其中有名可数的有120多处,著名的有“松鼠跳天都”、“猴子望太平”等。

③松奇:松是黄山最奇特的景观,百年以上的黄山松就数以万计,多生长于岩石缝隙中,盘根错节,傲然挺拔,显示出极顽强的生命力。已命名的多达近百株,玉女峰下的迎客松更成为黄山的象征。还有许多形象化了的松树,如凤凰松、黑虎松、蒲团松。

④云奇:“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多姿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尤其是雨雪后的初晴,日出或回落时的“霞海”最为壮观。怪石、奇松、峰林飘浮在云海中,忽隐忽现,置身其中,犹如进入梦幻境地,飘飘欲仙,可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

2.人文景观中的愉悦审美形态

(1)居住民俗审美

各民族的居住形式各有特色:古代民族,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习用的居住形式是帐篷型;古代百越民族居住的建筑,尤其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是典型干栏型;而南方和北方大量存在的居住样式还是上栋下宇型。多样形式的居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建筑美。

各个民族民居的布局均有不同。各民族屋内火塘和厨房的位置、房间的分配、什物的堆放,以及祭祀、供奉、禁忌等,都有自己的一套习俗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文化内涵的了解,可以获得许多审美情趣。

民居住宅的造型艺术。建筑技术比较先进的民族,对室内装饰、雕刻、绘画都有讲究。云南大理白族民宅,特别讲究门楼的装潢和门窗的雕刻。诸如此类的民宅,富有较高的建筑艺术美。

住宅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如大理白族民宅,院内一般配置有各式花坛,整个建筑与苍山洱海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形成恬静幽雅的审美特征。而傣族的竹楼与四周的椰林竹木融为一体,构成亚热带的特有风光。

(2)服饰民俗审美

服饰民俗是人们穿戴的风俗习惯。由于各民族的经济生活、文化传统、审美观念、自然环境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服饰民俗,在服饰上呈现出诸多的美。

①在式样上百花争艳。中国55个少数民族,各有各的民族服装。就是在同一民族中,其服饰也还有性别、年龄、时令,甚至社会地位的区别。满族妇女的旗袍,穿在身上显得自然明快,经改进已成为中国妇女最喜爱的一种中式服装。维吾尔族妇女喜戴“尕巴”(四棱小花帽),再佩戴耳环、手镯、项链等装饰品,加上画眉(两眉连成一线)和染指甲,颇富特有的民族风情之美。

②在色彩上异彩纷呈。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中,不同支系和不同性别及年龄的人们,对服饰有不同的色彩追求。贵州苗族服饰绮丽多彩,所谓黑苗、花苗、青苗、红苗、白苗、紫姜苗,就是据其服装颜色来区分的。朝鲜族妇女上穿白色短衣,下配长大黑裙,显得特别素雅。

③在花样上独特新颖。节日盛装都具有本民族的艺术特色。苗族的节日盛装,更是服装艺术的展示。贵州东南清水江一带苗族妇女的花衣(“银衣”),以绸缎为面,土布衬里,用彩线在绸缎面上刺绣禽兽花卉,多彩生动。其百褶裙常在500褶以上,裙面或绣花、挑花、镶花,花团锦簇。她们还很讲究佩饰,头、颈、胸、背、肩、手、足银饰达50多种,全身银饰一般重达1000克,甚至有1500~2000克的。苗族独有的银饰工艺品,以及挑花、蜡染、刺绣,因极富民族特色且具有艺术性而享誉国内外。

(3)饮食民俗审美

中国各民族的饮食民俗异常丰富多彩,既有营养学价值,又有美学价值。这主要包括食品制作和食用习俗、饮料制作和品饮习俗、居家饮食习俗、节日饮食习俗。

①食品制作和食用习俗。人类食用习俗经历了生食、熟食、烹饪三个阶段。为了保存食物的营养和鲜美之味,不少民族仍传承着生食和半生食的习惯。云南大理白族的“吃生皮”(猪里脊肉),赫哲族的“吃生鱼片”,侗族的腌鱼肉生吃,都别具风味。中国被世界称为“烹饪王国”。中餐烹饪方法有煎、炒、烹、炸、煮、蒸、烧、烤等数十种,所用甜、酸、咸、辣、鲜等调味品上百种,而且各民族各地区有独特的烹调技艺,食品色、形、香、味、质俱全。

②饮料制作和品饮习俗。饮料包括水、酒、茶、动物乳汁等。特别是饮酒和喝茶,是中国各民族的普遍习俗。“酒”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现,可见早在商代,饮酒就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习俗。喝茶的习俗在中国也早已形成。汉代就有以茶作地名者。《汉书·地理志》中的“茶陵”,即指位于茶山之阴的地方,就是长沙郡的茶陵县。唐代陆羽嗜茶,创造了煎茶法,并著有《茶经》,被后世称为“茶圣”。许多民族和地区对喝茶十分讲究。广东、福建等地有“茶道”,讲究喝“功夫茶”。藏族喜喝酥油茶、奶茶和甜茶。云南拉祜族婚俗行茶礼,即确定婚期以后,男方须向女方送茶、盐、酒、肉、大米、木柴为聘礼,而茶是绝对必须有的。他们流行一句话:“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酒茶之乐,使人们沉浸在融和美好的气氛之中。

③居家饮食习俗。居家饮食,是平时的家庭饮食。其习俗的内容主要是:每日用餐的次数及时间;用餐时对产妇、老人和病人的优待;不同时令对食品结构的调整;招待来客。居家饮食习俗具有道德的、科学的、礼仪的等文化内涵和审美性。

④节日饮食习俗。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和独有的节日很多,但都有娱乐性这个特点,不仅食品丰富多彩,而且制作方法五花八门。节日喜悦场面的形成是以美食为中心的。

(4)民间口头文学民俗审美

民间口头文学是用口头语言传承的文学,是民间文学的主要形式。人们通过对民间口头文学的审美欣赏,既可以直接获得艺术美的享受,又可以领略丰富的民俗风情。

民间口头文学可分为三大类,即讲述、韵唱和说唱。

①讲述是用口头语叙述人和事,是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的主要载体。神话一般是从原始社会先民们那里传承下来的关于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它的主人公是主宰自然和社会事物的神和半神,但其内容是不可信的,如“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传说晚于神话,是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再加上人的想象,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也有纯属幻想的产物,然而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我国各民族都有大量的传说,其中风物习俗传说占了很大比重。故事的产生更晚于传说。故事是讲过去的事,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有人物、情节,甚至细节。故事一般具有现实性和幻想性,源于史实,但又不等于历史。故事的种类繁多,尤其是爱情故事、英雄故事在民间传承得相当广泛。

②韵唱主要是民歌,也有押韵的谚语和谜语。唱歌民俗在我国各民族中都很盛行,许多民族被称为“歌的民族”,许多民族地区被誉为“歌的海洋”。民歌的内容多为表达爱情、抒发情志、赞颂劳动、赞美英雄等,其形式多为短篇,但也有长篇叙事诗、抒情诗。藏族民间说唱体史诗《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③说唱又叫说说唱唱,是运用散文(说)和韵文(唱)讲述故事的形式。有以说为主加唱的,常见于儿童故事的说唱。也有以唱为主加说的,多见于英雄史诗的说唱。

(5)民间游艺民俗审美

民间游艺是具有娱乐功能的艺术,往往伴随其他民俗活动开展并得以传承。其种类很多,最为流行的是民间音乐和舞蹈、民间竞技和游戏、民间工艺。

①民间音乐和舞蹈是融为一体的,音乐是舞蹈的伴奏。民间舞蹈的社会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动生活。多以人的生产动作和作为狩猎对象的禽兽的姿态来表现,如鄂伦春族的黑熊舞、拉祜族的斗鸡舞、阿昌族的猴舞、独龙族的孔雀舞和打苞谷舞等。二是巫术仪式。巫术仪式本是娱神的,但在传承中有些逐渐演变为娱人的民间舞蹈。三是纪念活动。如纪念某个英雄人物或某个历史事件。(www.xing528.com)

②民间竞技和游戏也往往融合起来了。我国各民族都有许多竞技游戏习俗,主要包括赛马、射箭、摔跤、赛龙舟、斗牛、斗鸡、踢球、踢毽子、打秋千、跳板、放风筝、爬竿等。其审美意义在于,给人们提供健美的审美对象和欢乐的审美气氛。一年一度的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以赛马、射箭、摔跤为主要项目,表现出草原民族的勇武机智之美。大会还进行贸易活动,物品如山,人潮似海,衣着花团锦簇,人们笑逐颜开,别具民族风情。

③民间工艺包括民间绘画、剪纸、雕塑、刺绣、陶瓷、漆画、皮影、脸谱等。它们汇成民间工艺艺术的海洋。

(6)社会关系民俗审美

社会关系民俗,是通过某种独特方式把人与人的关系固定下来并约定俗成的民俗事象。它主要包括家族和亲族民俗、村落民俗、民间组织和民间职业集团民俗、岁时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等。最有审美价值并广泛传承的是村落互助民俗、节日民俗、婚姻民俗。

①村落互助民俗审美。村落互助包括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建立公共设施等。它自身是一种美德,又创造了许多美好事物。生产互助在我国自古传承,有共耕制和换工互助这两种形式。新中国建立后,共耕制已逐渐消失,但换工互助至今仍有存在。换工互助能够克服生产中的许多困难,带来生活的美。生活互助是各个家庭之间通过人力、财力、物力的互助办好生活上的大事,如修建房屋、举办婚事、操持丧事等古风传承至今。公共设施的项目很多,如道路、桥梁、水利、学校和其他集体活动建筑,以及墓地等,自古以来,其修建多由村民出力出钱,其结果是方便了群众,美化了村落。

②节日民俗审美。我国自古传承的节日民俗很多,大致上可分为宗教性节日民俗、生产性节日民俗、年节民俗、纪念性节日民俗、文娱性节日民俗。宗教性节日包括原始宗教节日、现代宗教节日,其中有的活动有一定的审美意义。云南永宁地区纳西族支系的摩梭人信奉的“干木”女神崇拜,是一种母权制社会形态下的自然崇拜。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祭祀女山的重大节日,鸡叫时分青年们便带上酒食来到干木山下,点燃松毛向女神敬献贡品,往篝火中洒酒、丢鲜花,绕女山一周,并在这里赛马、野餐、唱歌跳舞和露宿,沉浸在幸福美好的气氛中。生产性节日民俗是在农、林、牧、副、渔、猎等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又往往把丰收寄托在神灵的帮助上。然而它毕竟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活和良好愿望,而且带来了喜庆气氛,流行最为广泛的“新米节”(又叫“尝新节”)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年节是除旧布新的重大节日。我国许多民族因岁时不同而各有自己的年节,但汉族和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年节是春节。过年节的共同特点是穿新衣,吃美食;讲禁忌,求吉利;祭祖先,敬鬼神;访亲友,系感情;张灯结彩,千家万户喜气洋洋。纪念性节日是纪念受人们崇敬的历史名人或神话、传说中的人或事的群众性活动。我国几乎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纪念性节日。纪念性节日民俗,以被纪念者的美好形象给人以审美感受。文娱性节日一般起源于生产、宗教、战争等历史事件,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突出了文娱性,冲淡了生产性、宗教性和战事性,成为具有联欢性质的群众性活动。

③婚姻民俗审美。按我国传统习俗,人生有四件大事,即诞生、成年、结婚、丧葬。这些大事都有一定的仪礼,每种仪礼都烦琐复杂。其中有相当多的陋俗,也有一些良俗。比较有审美意义的要算婚姻民俗中的一些良俗,即入赘习俗、五服内不通婚习俗、开放式择偶习俗。入赘是男子到女方成家的古老婚姻习俗传承。汉族旧时入赘现象甚少,入赘男子多为讨不起老婆的穷汉,受人歧视。但是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情形就不同了,入赘男子在女家享有与其他成员一样的权利,因此入赘民俗一直盛行。这种习俗对于破除“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实行男女平等,带来幸福美好的家庭生活,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五服内不通婚的习俗,在我国传承较普遍。五服即从高祖、曾祖、祖父母、父母到自己这五代人。五服内不通婚,指未超出五代的同姓男女不通婚。这种习俗对于避免近亲繁殖、实行优生是有好处的。我国传承的择偶习俗,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旧时在封建家长制和买卖婚姻形态下,女子(主要是汉族女子)无权过问自己的婚姻大事,只能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酿成了许多悲剧。这是封闭式择偶习俗,是陋俗。开放式择偶习俗,是指达到成婚年龄的男女青年自由地选择配偶。这基本上是良俗。它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较普遍地传承。壮族的“歌圩”、仫佬族的“走坡”、白族的“石宝山歌会”、苗族的“芦笙会”、瑶族的“坐歌堂”、西北各民族的“花儿会”等未婚男女青年聚会等,都是自由选择配偶的好场所。傣族的“串卜绍”(傣语,即“串姑娘”、“丢包”),瑶族的“交客姑”和“带后生”,侗族的“行歌坐月”,苗族的“游方”,布依族的“赶表”,则是以歌为媒选择配偶的独特方式,颇具诗情画意。

三、美感体验之悲喜剧

悲喜剧通常情况下是针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来说的,而在对旅游者的审美体验过程中,也会经常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审美体验的愉快感受便呈现在一种悲剧情怀或者是喜剧情怀当中。有学者认为,在旅游这个特定的场景中,悲剧情怀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对于这一点,中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也曾经做过比较明确的概括:“悲剧感是崇高感的一种形式,但是这两者并不是同时并存的:悲剧感总是崇高感,但是崇高感并不一定总是悲剧感。”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进行的悲剧体验,也同样是超越了真实的悲哀和恐惧,但是却是因为沉浸在一种没有利害感的悲剧气氛中而得到的快感体验。悲剧的快感也是因痛感而生的,因此,它和崇高感的形成十分相似。至于喜剧作品,那是一种以丑作为表现对象(包括形式的丑,如人的形体定做背离生活常规:本质的丑,如失去历史存在必然性的旧的事物;局部的丑,如本质的美和部分的丑的结合)的艺术形式,旅游者在欣赏这种艺术品的时候,获得的是直接的、即发的、轻松的快乐,旅游者通过对于丑的认识和否定,最终获得美感体验。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给这种旅游活动中的艺术欣赏创造了无穷无尽的资源,在此无法全面论述,只举出几例,以期达到管中窥豹之效果。

1.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中自成体系,形成了固有的艺术风格与构造特征,包括完整的木架构体系,三段式的外观特征,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美丽动人的构件造型,装饰色彩与等级的紧密结合等。

(1)完整的木架构体系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像中国这样具有亲木文化情结,一直持续到在近现代西洋建筑东渐之前,如此漫长地热衷于土木结构及其群体组合。

木架构体系的建筑主要有如下优点:

①取材方便、加工容易。如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堂1420年动工,1470年完工;同期紫禁城1407年动工,1420年完工;法国凯旋门30年完工;乾隆建造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开始于1767年,1771年完工。

②灵活性强。由于墙壁不负担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物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门窗开设比较自由,并发展成精妙而独特的中国门窗文化。

③抗震性强,墙倒屋不塌。木材具有一定弹性,梁柱的框架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因而木架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强,墙是隔断,不承重,可防御地震。在我国现在保存的古塔当中,应县木塔无论在建筑规模或建筑艺术上,都有特殊的地位,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乃至世界古建筑中的一件珍品。修建于1056年的应县木塔,除了石头基础外,其他结构全部用木头建造,各层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梁架,而木柱之间使用了60多种斜撑梁、木枋和短柱,规格和手法变化多样,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使整个塔的构架联结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美观。900多年来,这座塔经受风雨侵蚀以及多次地震、战争的破坏,依然巍然耸立。

(2)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

以木架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其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以“间”为单位构建单体建筑,再由若干个单体建筑构成庭院。单体之美,只有体现为“群”的一部分时,才有价值,也只有存在于“群”中,其艺术价值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甚至可以说,“群”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太和殿的威武壮观只有在紫禁城的森严氛围中才能得以表现,祈年殿也只有在松柏浓郁的天坛环境中才有生命。群体组合使中国古代建筑远远超过了其他造型艺术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获得了极为特殊的美学风格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3)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

受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宗法意识影响,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布局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即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进行设计建造。

一般庭院布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然后在院子的左右两侧沿着横轴线以两座体量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构成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四角通常用走廊、围墙等将四座建筑连接起来,成为封闭性较强的一个整体。这种布局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制观念。

另一种四合院则在纵轴线上建造主要建筑,在其对面建造次要建筑,在院子的左右两侧用回廊将前后两座建筑联结成一体。这种以回廊和建筑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起到艺术上大小、高低、虚实、明暗的对比效果,同时回廊各间装有直棂窗,可向外眺望,扩大空间感。

除上述各种布局方法以外,汉朝以来还有很多在纵横二轴线上都采取对称方式的组群。与四合院的建制相反,它以体形巨大的建筑为中心,周围以庭院环绕,在外面用矮小的附属建筑、走廊或者围墙构成方形或圆形外廓。历代坛庙等礼制建筑采用的多是这种布局方式。以均衡对称方式为原则构成的古代建筑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是一个可以满足各方面用途又成为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群体的严密整体。以北京故宫为例,它的总体布局是沿着南北轴线纵向布置起来的,以天安门为序幕,外朝三大殿为高潮,景山作为殿尾,既有主有从,又前后呼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大组群的建筑形象,恰如一幅中国的手卷画,只有自外而内,从逐渐展开的空间变化中,才能体味到它的美妙与精华所在。

(4)具有艺术美感的构件造型

善于将建筑的各种构件进行艺术加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突出特征之一。以木架构为结构体系的中国古代建筑,其中的柱、梁、枋、檩、椽等主要构件几乎都是露明的,这些木构件在用原木制造的过程中大都进行了美的加工。月梁、驼峰、撑拱、牛腿、菊花头、蚂蚱头、麻叶头,屋顶上的鸱吻和宝顶、瓦当,屋脊上的瓦头雕刻花草、禽兽等纹样,增加了建筑鲜活的生命感。总之,中国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利用木架构的组合、各构件的形状以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

(5)装饰色彩与等级的紧密结合

善于用色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突出特点之一,而且色彩的使用与主人的身份地位要契合。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大面积的原色,包括黄、红、青、绿、蓝、白、黑等。由天安门、午门走入宫城,进入游者视域的是碧蓝色的天空,蓝天下是成片的闪闪发亮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这蓝天与黄瓦,青绿彩画与红柱红门窗,白台基和深地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在山青水秀的南方,房屋色彩受气候、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架、柱装修,形成了与环境相调和、秀丽淡雅的格调。安徽徽州地区一带的祠堂、民舍都是白粉墙,黑色的瓦和灰色的砖、石墙脚,黑、白、灰组成了这个地区乡土建筑的主色调。浙江永嘉楠溪江自然风景区一带的民舍,用的都是当地的材料,穿斗式的构架,露出木料本色,柱间都是白灰墙,顶上盖着黑瓦,在黑、白、灰中加上赭石色的木柱,配上起翘的屋顶,弯弯的曲线,朴素而且秀丽。

(6)三段式的外观特征

就外观而言,中国古代建筑由台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组成,称为“三段式”。台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部分,具有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的实用功能,弥补单体建筑物不够雄伟壮观的美学功能,还有昭示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功能。屋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部分,采用梁柱式结构形成梁架,梁架与梁架之间组成“间”。建筑的屋身一般由若干间组成,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古代能工巧匠经过长期的实践,创造出造型独特的“大屋顶”,这是中国古典建筑区别于西方古典建筑最鲜明的特征。这种屋顶不但体形硕大,而且是曲面形,屋顶四面的屋檐两头高于中间,整个屋檐形成一条曲线,令原本笨重的屋顶变得轻盈活泼,好似一条充满活力的天际线,柔和而有韵律,古代文人形容其为“如鸟斯革,如晕斯飞”,成为整座建筑极富神韵和艺术表现力的一部分。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无论宫殿、陵墓、寺庙等大型建筑,还是普通的民间建筑,这种大屋顶的造型都很常见。古人在实践过程中还创造出了形式不一的屋顶式样,包括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卷棚顶等不同形式的屋顶。

2.雕塑艺术

中国古代较少有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所以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

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分,并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

中国现代以前的雕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如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佛教造像有宗教上特殊的造型要求,它们和古希腊那种以人为范本的真实自然的神像有所区别,在欣赏时需要了解经、规、仪、轨的种种规定,如佛像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等,否则很容易认为比例不准确,解剖有错误而加以否定。纯粹的雕塑一般以纪念性雕塑为代表。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型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

3.园林艺术

园林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既是对自然的模拟,于方寸之间显露自然的意趣,也是对自然的加工,一草一木都能显出造园者的匠心独运。自然风景的结构,是各种形式的自然因素有规律的组合,包括地形、水系、植被、色彩、声音、线条等。组成中国园林风景的审美元素大致有形象美、色彩美、音响美(听觉美、嗅觉美)、节奏韵律美等。园林艺术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与民族性,同时又不乏个体的特殊性。与山水园林为伍者,有不与众谋、全生养性之“道隐”,也有沽名钓誉的“终南之隐”,更多的官僚衙署及皇家园林其实质或许称不上“隐”,但同为山水林泉之乐。究其根本,“儒隐”也好,“道隐”也罢,所共通的审美理想在于“天人合一”。它是创造园林艺术、园林美的内在依据。

随着人们审美修养的提高,审美经验的积累,人们在旅游中一定会自觉地体会和感悟到它更丰富、更深广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这也是永无止境,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现象学的视角[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2.

[2]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陈兴.“体验经济”背景下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我国“旅游体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16.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0-135.

[5]曹新向,郭志永等.论旅游的体验化设计[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126-127.

[6]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06:70.

[7]陈鸣.体验经济中的旅游产品创新与营销[J].商业经济文萃,2005(03):54-55.

[8]刘敏.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J].干早区资源与环境,2004(05):130.

[9]章海荣.从哲学人类学背景管窥旅游审美[J].思想战线,2002(01):38.

[10]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四)[J].旅游学刊,1996(04):50.

[11]H.P.G ray:International Travel-International Trade.Lexington:Health Lexington,1970.

[12]G.Dann:Anomie,Ego-Enhancement and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7,4(4):184-194.

[13]S.E.ISO-Ahola: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y or Tourism Motivation.A Rejoinder.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2,9(2):256-262.

[14]Charles R.Goeldner,J.R.Brent Ritchie,Robert W.Mcintish.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John Wiley and Sons Inc,2000:263.

[15]王世德.简论旅游审美文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05-07.

[16]喻学才,马民华,《道教与旅游文化》研究提纲[J].旅游科学,1997(03):40-43.

[17]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95.

[18]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1.

[19]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73.

[20]罗丹,葛赛尔著.罗丹艺术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57.

[21]朱希祥,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22]梅新林,俞樟华.中国游记文学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4.

[23]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67.

[24]徐缉熙.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2.

[25]李晓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76.

[26]博克.论崇高与美[M].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37.

[27]周敏慧,陈荣富.从中国古代山水诗谈旅游审美心理[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01):43-46.

[28]张全明.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含义[J].长江建筑,2001(04):43-44.

[29]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0.

[30]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59.

[31]黄景略.中国历代帝王陵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21.

[32]耿刘同.中国古代园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