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舆情特点:研判与应对

网络舆情特点:研判与应对

时间:2024-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舆情的互动性体现在网民与政府、网络媒体以及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与传统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这也是网络舆情需及时研判和有效应对的原因之所在,而正面的网络舆情并不需要有关组织应对和引导。在涉及政治方面的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时候,境外敌对势力会利用网络夸大其负面效应,这是政府网络舆情工作应关注的重点。

网络舆情特点:研判与应对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前面所论述的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网络舆情都具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网络舆情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此从网络舆情发展的时间进程、网络舆情涉及的内容、网络舆情形态与形式、网络舆情的主体来分析其特点。

一、从网络舆情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

(一)突发性

网络舆情可以在瞬间形成,大部分都是在事前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形成和传播的速度出奇地快,一个普通的事件在网络介入之后,会在几天甚至更短时间内炒得沸沸扬扬,家喻户晓。当某一新闻事件引发网民关注时,网民会纷纷自发转帖、跟帖,发表评议,致使该新闻事件以几何级的速度在网上传播,令人防不胜防。与传统媒体的舆情传播线性路径不同,网络舆情传播呈现的是非线性的散播路径,相关信息会在网络空间经历由点到面、由散到聚、由冷到热的过程。热点事件加上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点燃舆情的导火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进行意见表达,发表相关信息,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汇聚形成公共意见,各种渠道的意见迅速进行互动,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从而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持续升温,使舆情传播的影响力大大增强。(13)

(二)直接性

网络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公众个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网民可以通过BBS、新闻点评、博客、网站等及时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14)网民的舆情呼声,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公共政策的重要力量。

(三)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单向的信息传播相比,网络是一种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其信息的海量和传播的实时性,而在于其交互性上。网民可以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这是网络舆情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网络舆情的互动性体现在网民与政府、网络媒体以及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某一事件爆发后,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就不同观点出现激烈交锋。通过网民之间的互动实时交流,各类观点意见能够得到快速深入表达,并形成主流,从而使网络舆情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

(四)即时性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在信息发布前都要经过排版、印刷或者录制、剪辑的制作过程,无疑大大迟缓了发布时间。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发布信息流程简单,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信息的排版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从源头上确保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网络信息可以实时刷新,不受出版周期、版面大小、播出时段限制,可提供最新动态信息。一些大型门户网站为了争夺网民,也乐于竞相发布最新、最快、最及时的重大事件信息。而现在越来越普及的手机网络和微博增强了网络信息的互动性,更增强了其即时性。这种即时性和互动性使网络舆情的形成速度更加快速。(15)

二、从网络舆情涉及的内容来看

(一)丰富性

网络舆情所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从网络舆情的传播形态来看,网络不仅可以传播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且可以传递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从网民的分布来看,网民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和各个领域。从网络舆情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网络舆情中所涉及的意识形态来看,不同意识形态的言论都会汇集于网络。最后,网络舆情的信息量可谓海量,每个国家的网络舆情信息只是互联网信息中的一部分。(16)

(二)非理性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变化节奏加快,社会矛盾激增,价值冲突激烈。公众对现实生活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合适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公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一些网民言论缺乏理性,甚至有些人把网络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而相同的情绪的宣泄会相互感染,有过同样遭遇的网民会形成共鸣,并压制住理性客观的言论。目前来看,关于公务员和富裕阶层的网络舆情及言论往往能引起网民的共鸣,其中部分并不是很客观理性的。

(三)偏差性

部分网络言论的情绪化和非理性,有时并非网民真实意见和想法的反映,有时会与网民真实想法不一致甚至相反。受其他网民言论影响,也可能与原有的意见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或矛盾。

(四)广泛性(www.xing528.com)

网络的出现使得地球村成为现实,一个舆情消息可以在瞬间传遍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知晓。与传统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网民数量决定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范围的大小,而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数量,其传播范围较为广泛。另一方面,网络舆情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可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实中的事物都可以上传到网络。

(五)负面性

前面已提及了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当网络舆情爆发并吸引网民关注时,相关负面舆论铺天盖地而来,引起广大社会大众观点甚至行动上的剧烈冲突,引发公众的质疑和不满,导致公众对政府等组织的信任危机,对政府等相关组织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这也是网络舆情需及时研判和有效应对的原因之所在,而正面的网络舆情并不需要有关组织应对和引导。在涉及政治方面的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时候,境外敌对势力会利用网络夸大其负面效应,这是政府网络舆情工作应关注的重点。

三、从网络舆情的形态与形式来看

(一)隐匿性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网民隐匿真实的身份,诸如性别、年龄、相貌、种族、宗教信仰等都可以隐匿,因此在网络交流中,网民无须像现实生活中那样顾忌太多,可以撕去伪装,无须像现实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展示的是最深层面的“本我”。这样一来,现实生活中往往内隐在人们心里的舆情也就很容易被表达出来。这种隐匿性可以使人们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得到自由释放,当然也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二)渗透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境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常常利用网络进行舆论渗透或颠覆活动,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社会热点难点等敏感问题进行炒作,歪曲事实、误导视听、蓄意制造社会矛盾,企图争夺网络舆论高地,这在近年来表现突出。对于网络舆论的渗透性,是政府研判和应对网络舆情的重点工作内容。

(三)难控性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网络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对公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冲击,其影响范围之广、力度之强前所未见,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政府机关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网民的监督之下。如此庞大的网民队伍,加之网络舆情发布方式的多样性,发布范围的广泛性,发布主体的自主性和发布时间的不确定性,使网络舆情难以有效控制,难以为政府所掌控。2008年12月,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检察院派员进京抓捕涉嫌受贿的央视女政法记者李某,部分网络和媒体利用话语权优势,对该事件作倾向性报道,引发大量网民对检察机关的负面评价,致使检察机关难以对舆情传播进行有效控制。涉及政治方面的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时候,境外敌对势力会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破坏活动,使舆情更难以控制。

(四)情绪化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很多公众的意见较为盲目。值得注意的是,情绪化言论很容易得到众人的响应,从而引发有害舆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2007年1月17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发生的“1·17”群体性事件,其原因就是某网民在网络捏造“杨代莉是被三个高官在酒中下药后轮奸致死的”等内容,进行传播,而事件真相迟迟未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澄清,公众的情绪走向失控,情绪迅速升温,最终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从网络舆情的主体来看

(一)自由性

从网络舆情的传播来看,信息传播的主体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其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地点,选择各种网络渠道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诉求,成本较低,程序简单,其言行较少受到约束或控制。而在传统媒体,公众要发表相应的意见或看法其成本相对较高,程序也较为复杂,并不能完全由网民自己操控。

(二)无限性

网络舆情的传播,传播者与受众不受身份限制,相互之间身份较为模糊,既可以是受众也可以是传播者,传受的双重身份加速了网络舆情传播,使其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影响更大。网络舆情的传播不受时空限制,晚上白天、室内室外、国内国外,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进行舆情信息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