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罗马人生活探秘:失落的辉煌与时尚脚步

古罗马人生活探秘:失落的辉煌与时尚脚步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追逐时尚的脚步衣装的演变家庭生活最基本的保证就是足够的食物和衣物。公元前1世纪中叶,凯撒在举行凯旋仪式时,第一次向罗马人民展示了战争中缴获的中国丝绸。据估算,每年罗马人花费在丝绸上的资金,达一亿罗马货币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上层人物对丝绸的兴趣仍然高昂不减,罗马与中国的丝绸贸易依旧兴隆火爆。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遭到了男权主义者的痛斥。

古罗马人生活探秘:失落的辉煌与时尚脚步

追逐时尚的脚步

衣装的演变

家庭生活最基本的保证就是足够的食物和衣物。在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时候,人们所有的衣物都是家庭生产制作的。罗马人的衣物是如此的简单,这使我们感到非常吃惊,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起初罗马人的衣物材料只是羊毛或者亚麻,他们生产布制衣物的方式还极其原始。

通常,罗马人把天然羊毛撕成线,在手工织布机上把它们纺成一匹很大的羊毛织物,它可以做成任何形状,方形或者矩形,圆形或半圆形都可以。这种“毯状物”正是罗马男人、女人和儿童包括皇帝、执政官和奴隶们衣物的最基本类型。

罗马人通常把这种毯状物挂起来,或者把它围着身体裹起来,但是在它们能够被使用之前,还必须经过清洁、漂白、精梳和洗刷。但如果这样的衣物是做给一个仆役的,那么除了清洁以外的这几项加工程序都会被省略。其实,这种适合平民阶层的朴素简易的手织物也是直到近代才消失的,在19世纪末期的时候,它在英国和美国还非常普遍。如果罗马人用直接从绵羊背上拔下的羊毛做衣服的话,衣物上就会带有羊身上的天然油脂,这恰恰是防水的最佳手段。但通常情况下,罗马人在把羊毛线纺成衣物之前都会把它清洗干净,因此,所有的污物和油脂也就一同除掉了。这项清洗的工作通常是由漂洗工来完成的,他们使用含碱的碳酸盐、碳酸钠或者类似碱性黏土的特殊物质,但是罗马人在清洗时却没有用到肥皂

在家里进行衣物的清洗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因为这道工序有多复杂,而是因为它会弄得满地混乱,而且需要足够大的空间,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设备,而这些是普通家庭无法提供到位的。从庞贝城出土的一幅壁画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群漂洗工正在一个大桶里工作,他们用双脚踩踏下面正在浸染的布料。罗马人用这种方式清洗、踩踏布料,目的是为了让布可以粘在一起,从而变得更结实、厚重。普通的手织物回收后也会采用这种方式清洗,再做成衣物或者毯状物。

那些面向富裕家庭的用更好的毛线制成的精细的毛织品,就会需要漂白这道工序了。漂白不是很复杂,用布制成的毯子被悬挂在柳条编制的筐的上方,再点燃硫磺。可以看出,这样的工作对健康是很不利的。工人们每天呼吸着燃烧的硫磺释放的气体,这对肺很有伤害,日复一日地踏在浸漫着化学制剂的大桶里,对皮肤也会造成一定危害,尤其是当他们缺少化学制剂的时候,往往会从街道的公厕里面取尿来进行利用。

经过漂白之后,布料相当于又经过了一次清洗,工人们会用梳子、起毛机或者刺猬皮在布料上进行梳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布料上面长起绒毛,工人们再用大剪刀把这些绒毛剪掉,布料就变得光滑平整了。剪下来的柔软的绒毛会被仔细地收存起来,可以用来填充枕头或者垫子。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向处理好的布料喷洒清水,工人们的嘴里装满了水,然后大力向布料上喷射。最后,再经过按压,一批完好的布料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可以进行出售了。

通过上述方式,罗马人穿着所需的服装的原材料就准备妥当了。

亚麻布的主要材质自然是亚麻,但是家庭作坊是生产不出来的。罗马共和国早期,曾出现过亚麻工人行业协会。随着罗马逐渐发展成一个国际化的富庶的帝国,人们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亚麻,罗马帝国内部的亚麻质量不算很高,西塞罗曾证实,罗马当时从埃及进口了很多亚麻,作为国内市场的增补。早些时候,棉布也已经成为人所熟知的事物了,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文献中就有对棉布的记载了。尽管它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它最主要的用途还是作为行使船只所必需的船篷的材料。罗马帝国早期就有很多长期以来一直从埃及进口的棉布,老普林尼在公元1世纪的著作《自然史》里曾提及,这种棉布与其他材质相比起来,更加柔软、白皙。

共和国时期,丝绸的使用并不多见,虽然它不怎么出现褶皱。公元前1世纪中叶,凯撒在举行凯旋仪式时,第一次向罗马人民展示了战争中缴获的中国丝绸。此后,中国丝绸传入罗马,立刻受到罗马人的青睐,就连著名的克拉苏军团所使用的军旗都是丝绸织物。罗马人比较腼腆和保守,他们起初非常不习惯穿丝绸制成的透明的薄薄的衣服,如果罗马男子穿着丝绸制的衣服,人们会视他为柔弱和颓废,更糟糕的是,丝绸往往和那些被流放的女子有着一定的关联。在早期罗马当政者看来,丝绸乃有伤风化之物。奥古斯都临终前,授意元老院下令禁止罗马男性公民穿丝绸面料的服装,同时对妇女的丝绸穿戴也作了一定的限制。然而,同许多其他关于整顿罗马生活奢华的法令一样,此法并未取得实质效果。据估算,每年罗马人花费在丝绸上的资金,达一亿罗马货币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上层人物对丝绸的兴趣仍然高昂不减,罗马与中国的丝绸贸易依旧兴隆火爆。到公元2世纪之后,不但罗马上层继续使用丝绸,下层民众也对这种异国织物兴趣大增,由此导致对中国丝绸的需求量更增一层。为了购买中国丝绸,以及印度与阿拉伯的香料、麻布和珠宝奢侈品,罗马花费了巨额金银,由此导致罗马对外贸易出现很大逆差,而且扰乱了货币秩序,令经济生活蒙受损失。具有道德责任感的作家老普林尼说,是流行的奢侈之风和跟风的妇女让罗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古罗马初期,妇女的服装千篇一律、样式单调,不敢标新立异。到共和国晚期,罗马妇女的爱美意识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强而日益膨胀起来,尤其是罗马上流社会的妇女,她们努力使服装在式样和色彩上多样化。罗马诗人奥维德在《爱的艺术》中写道:“当妇女来观看演出时,处处显示她们的到来。在她们看来,如果她们的外表不能引起众人的注目,她们就不能被称为女人。例如,当小阿格里皮娜坐在克劳狄乌斯旁边观看竞技表演时,她身上的一件金绒编织的华丽斗篷,光彩夺目,使在场所有的人都眼花缭乱。”奥维德还说:“女自由民喜欢与她们的头发颜色调和或者形成对比的鲜艳衣服。”除了在色彩和式样上的自我标榜以外,罗马有些妇女穿出又薄又软、透明感很强的衣服来吸引异性。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遭到了男权主义者的痛斥。公元1世纪罗马哲学家塞尼加便在《论善行》中极为不满地说:“我曾见过一些丝绸制成的衣服,它们既不避体,也不遮羞。女人穿上它实在不能说自己不是裸着身子。这种衣服是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花巨资进口来的。这是为什么?为的只是让我们的妇女们在公共场所也能像在她们的私房里一样,裸体接待情人。”

罗马人的成衣也比较简单。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的罗马人都会穿易于更换的束腰外衣,看上去很简单,它由两块方形织物在两侧和肩部缝合而成,留有领口和袖口,通常在腰部系带,但在室内穿用时则不用系带,男女均可穿用。在衣料上,或为羊毛料或为亚麻布;在长度上,男子的长至膝,女子的长至脚踝。到帝国时期,许多人就把这种衣服直接作为外衣。这种衣服也完全可以当作睡衣睡裙使用。成年男子和男孩的束腰外衣会垂到膝盖下方多一点的位置,女孩和成年女子的衣服会长及双脚,通常还会加上一些看上去很美观的褶皱。劳动人民的束腰外衣一般不过膝,有钱人的就长的多。罗马人衣服的裁剪和缝纫技术不是很精良,他们使用的不是人们现在使用的钢针,而是骨针或铜针,因此,用这种笨拙的针和粗重的线缝制的衣服看上去就会显得粗糙。在衣服上面打上纽扣孔看上去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因此罗马人在衣服上大量使用比较安全的别针作为拴扣物,虽然他们也有很大的装饰纽扣,但用途很少,因为束腰外衣仅仅需要一条腰带就可以固定,而宽外袍根本不需要系紧。穿上这种束腰外衣就会形成自然而优美的衣褶,腰带有宽有窄,整个形体呈现出宽松、简朴而又重视美的特征。这种宽松离体的服装是古罗马人对古希腊未经裁剪的爱奥尼亚式希顿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影响很大。

罗马人在束腰外衣外面还会再套上一件厚外衣,男子通常是宽外袍,女子是披风或长围巾,也都是白色的毯状物,沿着身体包裹起来,看上去更像苏格兰高地的人们穿着的那种方格呢披肩。罗马人就是穿着这种比较原始朴素的装扮而开创了共和国时代的早期历史,在罗马几千年的历史中,这种装扮也几乎没有得到多少改变。宽外袍由一大块白色的羊毛织物做成,圆心开口于肩上,两边自然下垂即成大袍,它厚重又肥大,遮盖着从肩膀到脚的这部分身体。它是古罗马时期男女都普遍穿的一种外袍。在初期,外袍呈八角形,半截身,男女及儿童都可穿。到共和国时期,宽外袍成为只有男子才可以穿的衣服,形状接近圆形;到帝国初期,外袍变成长达6米,宽2米的椭圆形,并被作为一种礼服,到帝国末期,外袍窄小得已经失去了原来宽大的外观;到拜占庭帝国时期,则变成了一条宽15至20厘米的长长的带状物,公元7至8世纪消失。

宽外袍是罗马男人公民身份的象征,比较笨重。而罗马的女子要想在竞技赛场或者剧场里打扮得引人注目的话,还可以去租借漂亮的衣服。讽刺诗人尤维纳曾在他的著作中毫不留情地斥责了罗马女性在珠宝首饰、香料香水和很多其他方面的奢侈夸张,但是却对她们在服装方面的奢华避而不谈。在罗马,没有所谓的年度流行服饰,也没有所谓的适合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着装方式,没有在服装方面的大量投资。在很早的时候,罗马女子很可能也穿着宽外袍,这样,除了长的束腰外衣和长裙之外,她们的服装就基本上和罗马男子一样了。然而,进入有历史记载的时期,只有那些遭到抛弃的放荡的罗马女人才会穿这种宽外袍。

在古罗马,服饰的样式、面料和颜色象征着着衣人的身份、地位和等级。走在大街上,看到行人穿什么衣服,就马上可以大体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比如,宽松的外袍是罗马公民专有的服饰,奴隶和外邦人一般不能穿。这种形式的衣服能够凸显人体自然流畅的曲线,披挂在身上时可以呈现出优美的褶皱和线条。普通公民穿的宽外袍和贵族穿的宽外袍还不同,前者由天然的羊毛织物或麻织物织成,样式简朴,缺少装饰,而后者则以丝绸为材料。从颜色上看,普通人的外袍常呈深灰、浅灰或褐色。参加选举的候选人穿纯白色的宽外袍,以此在公共集会上耀人耳目,贵族的外袍多为深红、鲜红或乳白。高级官员和另一些上层社会的精英可以穿镶有紫红边的外袍。获胜将军的荣誉之一是穿上镶有金黄色边的紫色宽外袍。元老们的外袍镶有宽大的紫色条纹。唯有皇帝才有资格穿上全紫色的袍子。

服装的颜色还用以反映不用的职业特征,并被相应地寄托以某种象征意义,如思想家常穿蓝色的长袍,这让人联想到他们如海洋般宽广和宇宙般深邃的学识;穿上白袍的是占卜者和星象学家,这表示他们是诚实可靠的,因为白色代表着纯洁和正直;黑色长袍为神学家所钟爱,这身衣服告诉信徒,他们是神的使者,是庄严而不可侵犯的,公正而值得信赖的;医生多穿绿色长袍,以告慰备受病痛困扰者,他们可以在医疗救护下转危为安。

罗马的士兵当然要戴头盔。罗马的男人和女人如果到国家的其他地方,看到当地的工人或奴仆戴帽子的时候才会和他们一样。而女人在外出时也习惯用围巾把头部包裹起来。有一个故事,说的就是共和国时期一个苦恼的罗马男人与他的妻子离婚了,原因竟是他的妻子在公开场合把头部暴露在公众面前,他还振振有词地辩称道,她的美丽应该是由他一人欣赏和拥有的,不是最大程度展现给世人的。

虽然这在我们当代人看来是有一点狭隘和局限,但罗马人依旧对违反常规的穿着方式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如果一个男人的衣服有点过长,或者一个女人的衣服过短的话,他们马上就会成为被评判和斥责的焦点。其实,宽大的外袍多少显得有些累赘,马提雅尔关于快乐的观点中有这样一点,就是抛弃这种外袍。这种挣脱束缚的解放和喜悦之情从罗马散播到了全国。但是在罗马城中,如果穿了民族服装之外的衣服会被视为是一种很严重的冒犯。公元397年,罗马皇帝霍诺留斯宣布,对那些敢在罗马这个“神圣之城”里穿裤子的任何男人施以严厉的惩罚。罗马人认为,穿裤子是蛮族的标志。但是,战场上的士兵却通常会穿着长及膝盖的短裤,因为这样的装束比较适合马上作战。关于罗马人的贴身衣裤史料上并无多少记载,很可能是类似围腰布或接近现代人穿着的内裤,要是没有这样贴身衣物,那些像漂洗工一样的工人,工作时不穿外衣的话,就会被视为是对罗马人保持端庄礼仪的触犯。腰间围一块腰布,外罩一件宽松的长及膝盖的外衣,再在身上围裹一件毯织物,这几乎就是最简单的装束了。在气温宜人的意大利,这样的装扮能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防寒需要,但是冬天的时候就需要加衣,例如再穿一件长外衣,在宽外袍外面披上披风。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据说感觉气候过于寒冷,曾一次性套上了4件长外衣,又在宽外袍外面罩了几件披风。

如果在户外出行的时候碰巧遇到了坏天气,罗马人就会像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一样,准备很多不同种类的衣服用于保暖,如长而宽松的外套、斗篷、厚呢短上衣,等等。有些衣服更是一个整体,只在中间留出一个洞,用于头部的进出。这其中,尤其普遍的是斗篷,又厚又结实,是用天然羊毛做成的,看上去更像是现今澳大利亚人生产的那种防水的缩绒呢的简易版。男人们更多时候是暴露在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之中,像体力劳动者和捕猎者一样,他们所穿的斗篷通常是皮制品。这样厚重的外套不适合用细针细线缝纫,因此缝制衣服所用到的往往都是结实的线或皮带。在上述这些不同类型的衣服中,普通的斗篷就是一种短小的带帽兜的披风,这种披风由于没有衣袖,因此不适合士兵穿着。士兵们一般穿特殊的军大衣,如果他们是古罗马军团里的百夫长的话,为他们特制的斗篷在夜间还可以当作被子使用。将军们穿着的则是更加精细和美观的斗篷。年轻一代更偏好轻便一些的带帽兜的斗篷,可以在右肩的地方把前后两部分系在一起。起初,这种装束被认为极不庄重而遭致众人反对,在共和国末期的时候,西塞罗曾谴责过马可·安东尼,就是因为他在长及膝盖的束腰外衣外面套上了这样一种斗篷,而不是传统上应该穿着的宽外袍。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这种轻便的外衣得到了普及和流行,色彩也变得愈加明亮起来。

罗马的雕像,尤其是凯旋拱门、墓室和纪念碑上雕刻的一些绘画浮雕,以及保存至今的罗马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绘画,是我们推断罗马人服饰穿着的唯一的历史参考来源,尽管这些参考资料有时不那么清晰明确。

美丽的代价

随着罗马的不断繁荣,罗马女士对容颜与身形之美可谓愈加追求,尤其是那些富人家的女人,在修饰和美容方面下了大量的气力。为取悦男人,她们花尽心思打扮自己。她们挽起高耸的发髻,烫出卷曲的刘海儿,涂上五颜六色的眼影和粉红的脸颊,戴上耀眼的金银饰品。这还不算,罗马人还别出心裁地研制出很多美容配方,如用驴奶护肤防皱。罗马暴君尼禄的妻子即对此配方深信不疑。她每天都用驴奶洗澡,连出行时也不例外,因此她的身后总跟着大批的驴子。

罗马的女人们不仅特别注意着装打扮,还千方百计地整修面庞,治理容颜,在美容化妆和保健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于她们的这些生活习惯,我们是通过两个途径获知的,一个来自被维苏威火山吞没的庞贝城的遗址,另一个就是文献记载,如塞乌苏斯在提比略时代撰写的给人深刻印象的药物学著作;老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开列了许多化妆品;生活在奥古斯都时代的奥维德在其《爱的艺术》中向情人们传授如何使自己更诱人的办法等。

罗马的妇女每年用在梳妆和打扮上的时间和精力是相当多的,但这种习惯不是所有女士每天的日常事务,因为只有为数不多的富人家庭才有这样的条件。大多数劳动妇女,像如今一样,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来进行这些奢侈的行为,正是她们使早期罗马共和国保持着节俭朴素的传统。与贵妇们不同的是,这些普通妇女身边没有躺在床上酣睡的可爱的卷毛小狮子狗,也没有驯服的鹦鹉,每天喊着“早上好,祝你健康,喔哦”来叫她们起床,她们不能在床上睡懒觉,脸上也不会涂上用面粉和牛奶制成的厚厚的面膜,也没有女仆为她们端上用金或银制成的散发香气的装水的碗。在富人家,这些基本事项进行完之后,女主人们还要清理口腔,这时会使用到牙刷、牙粉以及芳香剂,来使口气变得清香,这些就是日常梳洗的基本程序。穷人的牙齿往往又黑又黄,极不雅观,而白色整齐的牙齿以及用特殊接合剂、象牙或骨头制成的假牙在上流社会里是极其普遍的。罗马诗人奥维德曾提醒过女孩们:“如果你一张开嘴笑,露出一排黑黄不齐的牙齿,那可真是太有损形象了。”他建议女孩子们要笑不露齿,但是可以露出可爱漂亮的酒窝。高贵的女士们早上通常还会洗个澡,然而大多数罗马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些女士们接下来还会享受按摩,有时还会用泡沫岩对多余的头发进行修理。这正像法国人有句话说道,美丽是要以承受痛苦为代价的。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修眉也成了美容的一项程序。(www.xing528.com)

在保健方面,罗马人还有一些特殊的建议:面部、胳膊和腿每天必须清洗,7到9天要沐浴一次。这主要是指在公共浴池,因为只有最富有的家庭才有私人洗浴设备。海绵动物和各种植物、矿物质洗涤剂的使用促进了洗浴的发展,而人们在洗浴后还往身上涂抹油,来减少皮肤的干燥和过敏。人们尤其重视耳朵的清洁,常常使用骨质、象牙质或青铜质的细挖耳勺。

罗马妇女的大理石雕塑,以其高耸精致的发式而引人注目

早先,人们仅是用水来冲洗双手,大约在2000年前,罗马人开始使用最原始的肥皂。这种肥皂以草木所烧的灰及动物脂肪为基本原料,草木灰有去污性,脂肪可将草木灰聚合成一定形状并且软滑易用,有专门的作坊成批生产,以供应市场需要。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述,一种用山羊脂肪以及水青冈树烧成的灰制成的肥皂,去污力十分强,备受人们欢迎。

罗马妇女梳妆用的骨制发簪

对头发进行保养和修饰也是罗马妇女不可缺少的扮靓方法之一。当时的发型可谓千姿百态,奥维德形容罗马妇女“发型之多有如海布拉峰上的蜜蜂,阿尔卑斯山中的野兽”。他还建议女人根据自己的头形来设计发型。发式几年就会发生变化,而且经常是随着帝王家族著名人物发式的变化而变化。从罗马帝国时代开始直至公元1世纪中期,妇女们留起长而起伏的头发,在中间均分,有时还留一绺头发垂落到太阳穴上。后来头发不再两分,而是扎成发辫垂落到脖颈,还愈来愈多地在前额和太阳穴上覆盖人工卷发。当然,这些精致的发式,只有上流社会的贵妇们才采用。通常由技术娴熟的奴隶侍弄,有时为了一些特殊的场合,贵妇们还会选择到一家体面的理发店做头发。发式用具包括木质、骨质、象牙质或金属质的梳子、卷发器和骨质、象牙质或银质的发簪。头发还可以用各种天然产品染色。

罗马帝国的妇女们不会把头发全剃掉,但她们也钟情于戴假发,以此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奥维德曾谈到一则关于戴假发的趣闻,他说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女子,由于去得比较唐突,搞得那女子在慌乱之中把假发戴倒了。尤维纳在《讽刺诗》中说,克劳狄乌斯皇帝的皇后梅萨琳娜就戴过亚麻色的假发。这种自我炫耀的方式后来导致了令人恐怖的趋势,贵妇人们不仅要戴假发,所戴假发的选材还必须有特别的来源,一定要用被罗马帝国军队征服的异国人民的头发编织而成——以至于每当罗马军队征服一个地方,“收割”当地人的头发也成为士兵的必修功课之一。

一个罗马贵族妇女的梳妆台上有很多精巧的小盒子和小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化妆用的备品,香粉、香料是比较奢侈的,但这些女士们习惯敷贴用蜂蜜、面粉和茴香制作的美容面膜来遮蔽皱纹和雀斑。化妆品包括使用粉底霜,不仅使面颊富于色彩,还可遮蔽住脸上的斑点和皱纹。但这些粉霜如果做工粗劣,遇到炎热的天气或是雨天,脸上的妆容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西塞罗曾经说过:“一个女人身上最适合的味道就是没有味道。”画眉毛、画眼线是罗马女孩子们非常精通和擅长的本领了,她们通常使用锑来勾勒双眼的轮廓,使用孔雀石或石青等矿物质制成的口红唇膏和眼影。她们还在脸上敷贴美人痣,圆而黑的特别受欢迎。

玻璃制成的鸽形小瓶,常用来存放粉或香水

香水是罗马人喜爱之物,其生产程序一般是将植物的花或叶子浸泡在油脂中,然后将其挤压提纯,再将其与树脂或橡胶搅拌,再加上着色剂,使调和物看起来更诱人。制作出来的香水或香脂可能是粉状的,也可能是液状的,它们被贮存在陶制或玻璃的瓶子里。罗马本土能够生产香水制品,最出名的出产地有卡普阿、那不勒斯和庞贝。尽管这些散发着迷人香味的物品价格不菲,但还是极为受人青睐,无论男人还是女性,在出席各种重要场合的时候,有钱人都会沐浴,然后遍体涂擦香精,以便在众人面前扬名露脸。

2004年左右,考古学家在对英国伦敦南部一个古代罗马寺庙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两千多年前的一盒美容油膏,和现代女性们用的增白霜惊人的相似。6厘米高、5厘米宽的铁盒子把油膏保护得非常完好,甚至当年曾经使用过这盒油膏的古人的指纹都清晰可见。化学分析显示,这种油膏由40%的动物脂肪、40%的淀粉及一些锌组成。在现代美容产品中,动物脂肪和淀粉也经常被使用,这些材料可使皮肤变得光滑细腻,而锌元素则使油膏显出白色,因此这种美容膏可以掩盖疤痕和皮肤的缺陷。这盒美容膏可能是古罗马时期上流社会的化妆品。

为了使自己光艳的衣装锦上添花,罗马妇女不忘佩戴各式各样的首饰,以更有力地彰显自己的身份。首饰的种类很多,有耳环、项链、手镯、戒指、踝环等。宝石是贵重首饰的主要原料,镶有祖母绿的首饰非常昂贵,还有些首饰镶有珍贵的珍珠,但现有贵妇佩戴钻石,很可能那个时候的罗马人尚未掌握钻石切割和打磨技术。从考古发掘的实物上看,罗马人的装饰品一般造型简单,有些工艺复杂的高级首饰,实为皇家贵妇所佩。为了取悦于人,也为了展现女性自身的魅力,佩戴首饰已成为罗马妇女的一种时尚,佩戴首饰的传统始于共和国时期,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时候,首饰等装饰品普遍出现于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中。不但普通世俗妇女戴首饰,连修道院里也能发现不少首饰,已被庞贝古城的考古发掘所证实。罗马人爱首饰爱到什么程度呢?有位讽刺诗人提到了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他说一位暴发户的妻子戴的臂钏重达6镑多。还有,塞尼加在《论善行》中提到,有的妇女,一只耳朵上就挂着两三个庄园。言外表明对这些人奢侈之风的不屑。

古罗马妇女佩戴的金手镯

镯子是一种戴在腕、臂和脚踝上的普通的装饰品。它们通常是将半月形饰连接在一起,或者就是简单的环圈,通常用作踝钏。另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镯子源自古希腊,呈蜷曲的蛇形,或者是镯体末端为两个相对的蛇头。这种镯子流行长久,主要是由于人们相信蛇能驱邪去秽。蛇不仅是为罗马人广泛奉祀的埃及女神伊西斯专用,也是医神埃斯科拉庇俄斯和健康女神许革亚的标志。

在成为一种纯粹的装饰品之前,戒指曾发挥过其他的具体功能。在共和国时期,戒指曾用作私人印信。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她的戒指是她用来表明自己已婚或未婚的信号。罗马人一般把戒指戴在左手手指上。戒指可以是一个薄薄的环带,前面刻有吉祥图案,也有呈动物环形的厚重戒指,这种戒指样式很可能源自希腊。

再来看看耳环。罗马人发明的耳环有自己的特色,其样式通常为薄片,呈半月形,顶端拴着S形的挂钩。在公元2世纪之前,这种耳环很流行,但此后,流行的样式有了变化,主要是半月形的耳环主体上多了压花装饰,甚至有的还镶上了宝石。除这种耳环外,另有一种传统耳环也很流行,即用一根金线悬着珍珠或宝石。源自希腊样式的耳环,系以S形挂钩悬着一颗珍珠。还有一种比较新式的耳环,由穿着珠子的金属网线编成,呈筒形,很是惹人注目。公元1世纪时最时尚的是一种叫做“克罗塔利亚”的耳环,它由几个吊坠组成,每个坠上都悬着一颗珍珠,佳人走动时,珍珠撞击,环佩叮当,惹人侧目。

项链是最贵重的装饰物。根据出土的文物,罗马的项链有短有长,长项链由抛光的金属网线编制,戴的时候往往要在脖子上缠上几圈,或者长长的垂挂在胸前,还要用带有装饰的带扣固定。

下面来看看制作首饰的材料。罗马首饰的原料可以说是来自世界各地。例如,黄金采于埃及、巴尔干半岛、达尔马提亚海岸、不列颠和西班牙;珍珠进口自红海和印度洋;宝石来自埃及的扎巴拉山;水晶则来自阿尔卑斯山、小亚细亚和印度。可以说,集世界宝物才造就了罗马贵妇之美。

若论以装饰品增添个人的风采,则罗马人无需特别羡慕现今的摩登人士,但有一种东西,大概多会令古人对今人羡慕不已,那就是我们现今流行的适合各阶层人士所用的琳琅满目的美容产品,而其中,可能令罗马人最感到神奇的就是镜子。当时的罗马人尚未发现,只要在光滑的玻璃后面涂抹一层水银,就可以真实地看到自己的容貌,他们只知道用磨得精光的金属来映照自己的脸庞与身形。镜子有正方形的,有长方形的,还有圆形的,有带柄的,也有不带柄的,有的大镜子架在华丽的浮雕架子上,有的则镶嵌在墙上。有些豪华的镜子系用青铜磨制,背面用白银雕饰,镜面光滑,映人面容丝毫不差。

这件子宫扩张器反映了古罗马的妇科成就

在罗马人看来,美不仅体现为脸庞及身体局部的装饰,更在于整体的形体之美。我们可能想不到,有的女子为了保持体型,不惜终生不育。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有的爱美之士,甚至在怀有身孕的情况下果敢堕胎,因为她们可能知道,怀孕生子会使平滑紧致的小腹出现松弛并缀有皱纹。庞贝古城出土了两件子宫扩张器,证明当年医生曾掌握过堕胎手术的技艺。

女性为何如此注重自己的外貌?一个重要原因是罗马的女性们总在意吸引男人的注目。罗马人有自己的恋爱导师,他便是诗人奥维德,在《爱的艺术》中,他专门教人如何去爱,并且为自己的书做广告说:“假如我国人民尚有不知如何去爱者,只要读了我的诗,包他尽情去爱。”

共和国早期的罗马男子,如果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外表装扮的话,会招致很多奚落和敌意。公元前3世纪,一些罗马男子开始修剪胡子,但是这样的举动并没有引起大范围的关注,直到公元前2世纪,伟大的罗马将军西皮奥·阿弗里坎努斯确立了这一流行的趋势。然而,那个时候的穷苦人家,也像当今社会的下层人一样,是没有机会感受和体验这种时尚的感觉的。马提雅尔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曾对罗马人这种不分场合就互相亲吻对方的习惯表示了极大的厌恶,他说:“一个去亲吻别人的满脸胡子的农民看上去就像一只山羊。”穷人们选择不刮胡子有一个很好的借口,就是这项工作自己一个人完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没有仆人来帮忙的罗马男子通常会去理发店修理胡须,这种店铺在城镇中举目皆是。普通罗马人早上出门的第一件事通常是去理发店刮脸,所以理发店总是人头攒动,同时还成为了市井传言的集散地。理发师用各种软膏来剃头刮胡。在罗马的大街小巷中,或者小店外面,人们常可以见到理发修剪胡子的情景,直到后来的皇帝多米提安下令,把街上的小店铺都清理掉了。马提雅尔在著述中还提到过位于苏布拉这个罗马城区里的一个女理发师,但是他并没有给这个女理发师多少好的评价。罗马人使用的剃刀的边缘不够锋利,因为那个时候的罗马人还没有掌握钢材的加固和锐利的技术。由于煤的缺乏和气候的影响,罗马人没有办法对钢材进行有效的冶炼。剃须需要高度的技巧,一个擅长剃须的奴隶能卖到很高的价钱。年轻的罗马男子在穿上成人的长袍之后才可以去剃须,他们初次被刮下来的胡须常常会被保存在一个小小的装饰盒里,然后献给他们信奉的某个神灵。

罗马人在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变得时尚、现代了起来,很多人都把这种风格保持到了帝国时期,他们认为,对于舒适和美好感觉的追求是合理的,也应该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目的。在那些纨绔子弟的脸上,人们看到的是整洁漂亮的胡须,就连他们的长辈如西塞罗,都对这样的外表表示了很大的兴趣。

公元2世纪左右,男人们又偏好蓄胡须了,因为当时的皇帝哈德良的脸上有痣,不得不用胡须来遮盖。胡须其实没有完全离开罗马人的生活视线,因为它看上去毕竟还是哲学家的象征,代表了一种悲天悯人情怀的抒发。然而,这种蓄胡须的做法还是没能广泛恢复和持续下去,因为人们所能见到的哈德良之后的罗马人的壁画以及雕塑中,他们并没有胡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