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家思想与现代环境伦理:天人合一的价值

道家思想与现代环境伦理:天人合一的价值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环境伦理价值王崎峰王威孚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但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观念和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论,其文化思想的渊源当首推先秦道家。

道家思想与现代环境伦理:天人合一的价值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环境伦理价值

王崎峰 王威孚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科学技术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但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贯穿其中的主线便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现代环境伦理学价值维度思考中国古代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挖掘其中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框架

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看待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伦理观的基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观念和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论,其文化思想的渊源当首推先秦道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天人合一”语出北宋哲学家张载的《正蒙·乾称》,曰:“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报”,即祭祀上天的意思。“天人合一”的“天”主要是指“天道”,即自然界和自然规律;“人”是相对自然界而言的人类。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三层意涵,即天人合于天;天人合于人;天人合于非天、非人的某物,如“道”。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天人合于“道”,“道”者,自然也。道家的“天”是“自然之天”,是与“人为”相对而言的事物自然状态。道家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然过程,人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不仅是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然描述,也是应然表达。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最先表达了“天人合一”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章25,下引《老子》,只注章名)。“天”与“地”合而为宇宙天地,或者说“天”“地”合而为与“人”相对的“天”,而“道”即“自然”则是通贯“天”“人”的“一”,“天地”遵从自然之道,人也遵从自然之道,“天地”与“人”合于自然之道。《庄子》也明确提出“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逍遥游》,下引《庄子》,只注篇名)。老庄的“天人合一”,并不是讲以“人”合“天”,而是主张“天”“人”合于“自然”,合于“道”。世间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产生和发展,不仅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且最后又自然而然地复归于自然环境。所以正如《老子》所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章23)。《庄子》也指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逍遥游》)。这里的“机”指自然之生机,强调人如果不以主宰自居,便能做到“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感悟自然中的“天机”,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对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评论中,大多数学者沿用荀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的学说,认为道家是“以人合天”,放弃了人的主动性。事实上,先秦道家的“天人合一”论是天人合于“道”,合于“自然”,这不是放弃人的主动性,而是更重客观规律性。道家在重视人自身价值的同时,认为人类应摆正位置,不要以主宰者和优越者自居,不要把自然看做是任人宰割的对象。天与人之间不是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人处于天地之间,要遵从自然之道,按自然规律办事,即道家所讲的天与人不相胜。天人虽不相胜,但却相合于“自然”性。天地自然,人亦自然;天道自然,人道无为,天道与人道就在“自然之道”中互相融合,互相贯通。人与天不相胜而相合,这正说明道家不是讲“以人合天”,而是主张天人合于“自然”,即“以天合天”。“以人合天”可能蔽于天而不知人,“以天合天”则既要知人亦要知天。前者表现出的是天对人的宰制性,后者强调的是天人之间的融合性、协调性

因此,中国古代道家的“天人合一”论就是其“道”论。“合一”之“一”就是“道”,即“自然”。“天人合一”就是双方彼此融合、协调,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我冥一。因此,按照张岱年先生的理解,“天人合一”比较深刻的含义是,人由天地生成,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因此,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生态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它力主“人”、“天”之间的和谐,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道家认为人在形体上虽然渺小甚至软弱,受制于自然天地,但在广阔的精神领域却可以纵横驰骋、自由无边。人在“天”面前应是自然无为的,但人的精神及其境界则应当是博大超然的。这种对人在宇宙中位置的反思,以及注重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的思想,对于处理自然界有限资源与人类无限追求的矛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自然环境观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的“道法自然”说主张天、地、人彼此同大,相与为徒,共同遵循自然法则,也就是说要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道家认为人与自然万物都来自一个共同的根源,也就是“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冲气以为和”(章42),指出人与自然共同来自于“道”,“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是“一”即万物的根本,分裂为阴阳,然后产生出世间万物。道家用“阴”和“阳”的矛盾表达了世界的对立统一,这与现代环境伦理学提出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能因单方面追求物质利益、经济发展而破坏自然界平衡的思想恰合。

(二)自然界的发展具有规律性

庄子认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渔父》),指出“道”是万物生发的总因,事物的兴衰成败,取决于是否遵循“道”。遵循“道”,就能成功,得到发展;否则,就是衰败和灭亡。道家的这一观点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客体朴素的客观性、主体素然的能动性和万物生发规律性的辩证思考。既要利用、改造自然界,也要尊重自然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界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这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自然生发具有整体性

庄子指出天地万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天地万物,不可一日而相无也”(《大宗师》)。古代道家把整个宇宙当做一个整体,整体中包含各种层次和部分,建立了以天、地、人和谐统一为内容的整体思维模式。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精神,对自然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处在一个良性循环的平衡哲学思想。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也展示了“天人合一”思想中自然万物的系统生存观。现代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表明,自然界的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存在物之间、非生命存在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万物的交错联系织就了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www.xing528.com)

三、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现代环境伦理价值的偏蔽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环境伦理在对待天人关系上有很多一致性,为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然而,由于受自然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局限,其现代环境伦理价值的偏蔽也是显而易见的。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产生于科技极不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古代哲人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主要依靠直观感知和思考,缺乏科学分析和实证科学的根基;偏重精神上的修养,强调通过精神上的自我完善,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达到与自然合为一体的自由境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并不具备现代科学的因子,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单纯的哲学思想存在,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并没有也不可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到实质的战略环节上来。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科技极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远远比不上工业社会。古代哲学面对的是静态的农业社会模式,也没有遇到现代如此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强调顺应自然的同时,包含着消极被动地顺从自然变化,容易把人过分自然化而消除一切人为建构,有反对人类物质文明的思想倾向。如《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就是说车轮因为辐条留出了空间才有用;陶器正因为有空间才有用;同样,房屋正因为有空间能供人居住才有用。万物同道也是这样的关系。世间的万物都是以可见的物质形式存在,是有;道则是最大的虚无,因为它比一切无都更加抽象、更加虚无缥缈、更加难以捉摸,所以它的作用更加大而不易见。因此提倡消极的“无为”。

现代环境伦理问题产生于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是一门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其趋势加强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交叉与结合。它是人类在天人对立、天人二元论的思想(环境伦理观把生态的危机归咎于西方文化传统中对待自然的二元论、还原论和功利主义)指导下过分地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环境,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现代环境伦理学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认识生态规律,运用顺应自然的法则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人类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又要尊重自然,在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同时促进人类进步。恢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解决现代环境伦理问题的直接任务。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其核心问题是使之不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切身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提出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与规章制度一起约束人们的科技和社会活动,沿着造福于人类的正确方向前进。

四、道家环境思想的现代生态伦理价值

现代科学技术及其伴生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同时将人类引向尴尬和困境。博大的东方文明,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

首先,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有机体思想,克服了西方传统思维中的主客二分的主导思维方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人同源,道家的人道天道化,承认人类作为生命与万物同属一个生命场,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具有同样的根或本性,遵循同样的宇宙根本规律——‘道’”。虽然这一观念是以较原始和朴素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以直接的生存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流变的自然节律和生物共同体的有机秩序的悟性体验,具体真切地把握了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它把先于人类产生的天地万物不仅当成可利用的生活资源,而且作为一体相关的生命根源,认为人要有意义的生存,就要深刻地把握宇宙变化的规律,体悟到人的生命活动只是整个宇宙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既要积极参与也要努力顺应并融合到这一宇宙的变化过程之中,协调好自己与万物的关系,维护自然和社会中的和谐秩序,自觉减少与环境的冲突和对抗,从而实现与万物和谐相处。这里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不仅是一种依存关系,而且又具有一种类似母子的亲情关系,正如《老子》所述“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已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章52)。在人与自然休戚相关又亲如母子的关系中,人类当然不会产生与自然的疏离感和征服欲,而只有对天地万物存在一种仁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这种有机体的看法隐含着天地万物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观点。道家这种有机整体的视点,与环境伦理学所追求的理想有很多契合点。

其次,肯定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天人同源,主张自然万物都是生命的结晶,高扬宇宙生命一体化,肯定人和自然的统一是有机的统一。对比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的人类的行为和后果,道家的这一思想显得很深刻,对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困境具有很大的价值。《老子》认为“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章27)。道家在万物和人同源的基础上,主张依万物的本性合理地有节制地适度地利用资源,倡导节俭,反对过分的膨胀欲望而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毁灭性地利用自然资源。道家认为,人们之所以应该平等地尊重所有的生命和自然物,在于他们与人类一样都是为道所创生,为德所畜养。为道所生之物具有自己的德,因而与人类具有相同的价值尊严。所以人不仅应该尊重人类的生命,而且应该尊重动植物的生命,维护万物的存在。

最后,自然与人同样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倡导尊重一切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的平等意识,强调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息息相关,人与自然之中的万物和谐相处,对西方传统的只有人具有内在价值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为当代环境伦理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价值支持。道家认为天人同源,他把道的自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事物,既视为事实,也当成价值。道是产生一切价值的创造根源,任何事物由于得道而具有了自己得以所生的“德”,从而具有了自身价值。道产生事物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一个价值创生过程,道家不仅强调事物自身的价值,而且重视事物价值的平等性、自然性和非人为性。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可以推导出人与自然都具有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因为天地万物处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网之中,因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事实与价值合一不分的。目前西方的环境伦理学提出保护自然的理论基础在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但是缺乏哲学本体论的支持,遭到了多方的非难,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家为代表的“天人合一”的环境伦理思想,恰恰能够为其提供理论支持。

现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文明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切身感受到生态的急剧恶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深重灾难。因此,人类必须从现代的工业文明迅速过渡到后工业的生态文明,从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唯科技主义、唯工具理性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转变到有机整体的生态思维观念之上,从而实现生存方式和文化观念转变。实现这种转变主要应立足当代,但借鉴古代的生态智慧仍然十分必要。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因其产生在前现代的远古时期,所包含的生态智慧无疑存在着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存在许多反科学的、甚至是迷信的色彩。因此,对于“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思想,我们要批判地接受,充分利用其中有益的智慧资源来建设当代生态人文主义。实现人与自然、生态观与人文观的统一,建设当代形态的生态人文主义是当代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紧迫的现实问题。传统认识论认为生态与人文必然对立,这是一种建立在传统的唯科技主义认识论思维基础之上的悲观主义的态度。因此,从传统认识论转到现代存在论的哲学与思维模式之上,从人与自然的必然对立转向两者在存在论基础之上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视角来看,应该从“太极化生”、“生生为易”、“天人合德”、“厚德载物”与“大乐同和”等方面去把握。“太极化生”就是从人类化生、生存、发展与变化的道理出发,强调人与自然所产生的同一根源和存在的统一的原初性根由,从而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简化。从“生生为易”的角度看,就是要将宇宙万物、天地人事均视为具有生命的个体,把握生命是最根本的易变之理,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生相克及其变化。“天人合德”强调天文与人文的统一,观天文以了解宇宙万物之变,观人文则用以规范人的行为,因此人类不仅应该改造自然,而且还应主动地遵循自然规律,这才是天文与人文统一的前提,是建设当代生态人文主义的首要条件。“厚德载物”强调人类应该像大地那样宽容、厚道,秉承其优秀品格,正确思考人类与大地的关系,《周易》之中对于“厚德载物”的大地母亲的敬畏与歌颂值得深思,它不仅揭示了大地哺育人类的真理,而且体现了人类感恩大地的情怀。“大乐同和”是一种通过“乐”来敬天地乡里家庭的审美生活方式,是一种古典形态的生态审美观,揭示了我国古代先民在如歌、如乐、如舞的生命境界中实现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美好生存的审美境界,值得当代社会的人们在确立生态审美态度时从中获得启发。

总之,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伦理思想,不但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这种蕴含着宝贵生态意识的传统思想仍然是今天处理生态问题的重要思想依据。

(原载于《求索》2009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