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素质教育与高校伦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之印

素质教育与高校伦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之印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与高校伦理学教学改革潘建红高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伦理学教学,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面向21世纪,改革传统教育观念、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世界性话题。实施素质教育,是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措施。

素质教育与高校伦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之印

素质教育与高校伦理学教学改革

潘建红 高 栋

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伦理学教学,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面向21世纪,改革传统教育观念、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高校素质教育与伦理学课程

人的素质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除了生理素质外,还包括精神与道德素质等。应对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加强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研究,努力挖掘人的潜力,认真研究人的发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忽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和人的精神追求,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亡和社会的进退。正确地看待人在全面发展过程中精神的追求,予以正确的引导,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世界性话题。素质教育,通过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着重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是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措施。

素质教育不会忽视和削弱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合为一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这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但是,在高校伦理学教学中出现知识化教学,只教书不育人,注重了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这势必会影响综合国力创新性的发展。这就凸现出伦理学教学在新形势下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是贯彻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也是注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的体现。伦理学教学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人的精神追求,更好地促进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19世纪以来,自然主义教育学派主张弘扬个人主义情感主义。新世纪,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认为做人、人格、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伦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选择、内化、整合。这个教学过程由教学者、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教学环境、接受者等要素构成。在接受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内化。在内化阶段,接受者要在理论整合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合理性和真善美,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层次中得到强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结构。”人才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素质教育以提高人才素质为重要内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向上成长的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其目的不是为培养某一方面、某一专业的专家,而是瞄准对人的发展起根本作用的内存,稳定身心素质,使受教育者具备最基本的学识能力、思想品德,为其在人格、文化、思想、品德等方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高层次的人才应具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道德素质。由此,要使伦理学课程成为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相贯通、思想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在伦理学教学中,应通过道德选择,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伦理学教学改革(www.xing528.com)

今天,伦理学教学正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冲击和挑战。伦理学教学应该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责任,必须与高校的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发挥其真善美的能动作用;培养伦理精神,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从人才培养质量、师资保证和育人环境方面,赋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新的内容。由此,伦理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观念的革新。目前,大部分学校把道德教育简单理解为对行为规范和外在权威的依从,理解为对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的简单认同,或者根本不重视道德教育。高校借助可行的手段保证学生服从的程度和认同的效果,使学生的行为按所谓规则行事。这样做的确能使学生服从,但是仅靠这些外力,缺乏主体配合的行为,一旦失去外部的监督约束,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的“依从”通常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外力的作用,缺乏主体行动的自觉性、自律性和责任感。道德人格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构成。按照道德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伦理学课程教学必须从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形成道德习惯等方面做出努力。应从多方面着手,进行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方面的训练。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通过知识传授、亲身实践和环境熏陶等途径,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成功”地管理学生的行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必须以认知为基础、实践做延伸,只有两者的有机融合,道德才成为学生认识、肯定、完善自己的手段。”我们要确立系统教学观和发展教学观的新的教学理念,应从教育观念上进行革新,让学生对道德有较深刻的认识,从而从思想上接受和认同。

教育内容的变革。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等,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要对传统的伦理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把握。大学生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伦理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汲取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思想的精髓,如“忠、孝、仁、义、礼、智、信”等,这些观念仍然是指导人的重要道德行为规范。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文化修养,造就爱国奉献、追求真理、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以及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根据当代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及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道德问题,补充一些内容,把教学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随着时代的前进,应用伦理已经成为伦理学理论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伦理、网络伦理、核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全球伦理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高度关注伦理学的理论发展,及时掌握科学建设的前沿成果,充实社会生活实践的教学内容。在伦理学教学内容上,应体现应用伦理方面的素质教育,加强道德自律的引导,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伦理学教学改革中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伦理学教学体系。总之,要把伦理学的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努力实现学生求知和做人的有机、和谐统一。

更新教学机制。当前,高校出现唯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片面追求机械化的科技知识,而人本身的教育被忽视了。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变化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使高校德育呈现出“从权威理论到平民实践,从客体德育到主体德育”的新变化。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由外化教育变成内化自觉行动。现行的高校素质教育,仍然存在权威本位的现象,偏重伦理认知,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教育客观规律有深层次的了解,充分认识伦理道德素质、情感素质、文化素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在他律和自律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实现。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应让学生自发地发现现实问题,主动地参与到伦理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去。应改变传统的道德说教,结合案例进行辅导,加深交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践与考试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伦理学的教学同样要把实践作为检验学生的侧重点。要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言行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课堂讨论、校园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校园学术、科技、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及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为主,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必须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一个人道德素养的不均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仅靠学校伦理学教学往往是不够的。归根结底,道德教育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应三方面密切结合,发挥社会伦理道德舆论的优势和家庭伦理道德的特点。学校要加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这是伦理学教学的重点所在。在大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对他们进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感受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共同熏陶,从而提高整体素质。

今天,知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先导性的作用,人才支撑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生产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把教学与国际国内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实现教育的历史使命,高校责无旁贷。由此,强化学生的伦理教育,应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伦理学教学的作用和影响都是巨大的,不仅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还能创造出更大的精神物质力量。为此,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逐步完善教学体系,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出发,发挥精神引导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原载于《教育评论》2008年第4期,是湖北省高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素质教育的〈伦理学〉课程体系建构与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070105]的研究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