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探索印记③

国际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探索印记③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刘智运一、美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后的质量管理众所周知,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高等教育出现了超常规发展的态势。美国高等教育大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状况,高等教育自大发展之日起,其质量问题就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当时,美国朝野上下普遍关注本科教育质量下降问题,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则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检讨和反思,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改进本科教育的建议。

国际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探索印记③

国际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刘智运

一、美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后的质量管理

众所周知,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高等教育出现了超常规发展的态势。连续几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种态势,令人鼓舞。但同时也不免引起人们对教育质量的担心。毕竟我们对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扩招,在思想上和物质基础以及师资条件都跟不上。人们会担心因扩招导致高校办学质量下降,这个问题十分现实,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美国高等教育大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状况,高等教育自大发展之日起,其质量问题就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方式不同罢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50至60年代,为了努力满足社会和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是侧重于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而对质量要求显得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一方面是规模的不断扩张,另一方面是质量的日趋滑坡,招致全国方方面面的广泛、强烈而持续的批评,特别是本科教育成为高教系统中最受关注和期待的焦点。当时,美国朝野上下普遍关注本科教育质量下降问题,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则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检讨和反思,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改进本科教育的建议。1987年,欧内斯特·L.博耶尖锐地指出:“美国的大学本科,是一个混乱的机构”。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Derek Bok)在《高等学问》一书中警告说:“任何学院,如果每15~20年不对本科生教育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就会冒重大的风险。”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则在1983年和1984年相继提出了《国家处于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两个极其重要的纲领性文献。这之后,又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67条建议》、《进入大学前的学术准备:学生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具备什么能力》、《为高质量而行动:一项改进我们国家学校工作的全面计划》等各界关于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报告相继推出,阐述如何改善和完善大学教育,特别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建议和设想。1995年,美国创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全国委员会”,于1998年发表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蓝图》的研究报告,提出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十种策略,从而拉开了美国重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序幕。这一场由教育质量下降引发的、关于教育改革的反思和讨论,非常集中、深入和持久,对努力提高美国本科生教育质量,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高等教育这段发展历史,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起,连续多年的扩招,造成了大部分高校超负荷运行,教育投入增长速度跟不上,教师队伍的增长幅度跟不上,办学条件也难满足师生的要求,高等教育质量引起了全国公众的普遍关注。近几年,扩招的势头控制住了,重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识普遍增强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要坚决落实。

我国过去几年在教育上实现了一次大跨越,这个跨越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少见的。但这个跨越还没有完成,只是把左脚迈出去了,右脚要跟上才能站稳。右脚就是质量和内涵。前半步的跨越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主要是规模、资金,包括学校升格、增办专业等。这个跨越是必要的,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但是这种跨越需要质量和内涵跟上去,否则一二十年之后回头来看,可能像20世纪的1958年那次大跃进,主观愿望很好,但质量没有跟上去。如何在短期内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呢?统一认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摸清家底,稳定规模,充实内涵。把住底线,狠抓教学质量管理。

二、狠抓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教学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教学工作的综合指标,这几乎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要抓紧构建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1.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尤其是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科学定位,提出适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有什么办学理念就有什么办学行为。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制订好学校的发展规划。在此前提下制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一整套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这是抓好教学质量的基础工作。

2.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没高水平的教师,再好的“思想”和“理念”都是不能实现的。所以要下大力气,不惜本钱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教,而在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的田长霖认为,“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办好大学,有一项是最重要的,不能模糊的,教师第一,其他的都是其次”。“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开创之初,校长吉尔曼把有限的建校基金慷慨地首先用于礼聘大学名师,而仅用了几万美元买了两幢房子作为校舍,便是把教师视为学校办学的最重要因素的办学理念的真实写照。”对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是稳定一部分,引进一部分,流动一部分,打破近亲繁殖,实现人数动态平衡,结构逐渐优化,层次逐渐提高,建设一支高水平、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另外,生师比的底线一定要把住,15~16∶1的尺度是适宜的,20∶1是红线,千万注意。有一个恰当的生师比的师资队伍,会更有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这是一项基础工程,要十分重视。

3.教学过程的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为再先进的教学理念,再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如果没有一堂课一堂课、一个实验一个实验去体现,去贯彻,任何“理念”“思想”都是空的,而在教学过程实施中,教师是核心的核心,具有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对学生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实实在在地解决教学质量问题。

4.教学条件是大学教学基本能力的反映,也是实施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诸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校园网、运动场等,规模和水平必须与学校的定位,办学规模、培养目标相匹配,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保证。

5.教学环境不仅仅是指学校周边的环境和校内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校风、学风、考风、班风。一年可以建设一所学校,但一所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却要几代人的积淀才能形成。这种无形的资产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比许多有形的东西更深刻、更长远

三、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在大规模扩大招生之后,提高教学质量问题提到了第一重要的位置。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周密筹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www.xing528.com)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工作生命线的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需要。人才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才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这是我们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增强国家意识、大局意识、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培养出大批的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杰出人才,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是当前解决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由于这几年的扩招,尽管政府和学校努力加大投资力度,挖掘潜力,改善办学条件,但生均经费和资源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生均教学用房面积、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图书拥有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经费下降500元,生师比大幅度提高,有的被教育部亮了红牌或黄牌,有些学校为了改善办学环境,借债建新校园,负债运行,现在付银行利息都有困难。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当务之急是政府和学校,多方筹集资金。贯彻“教学优先”原则,安排学校的资金,确保教学的最基本的需要。否则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一句空话。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心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前面已作了阐述。这里特别强调:不能因教师数量不足,多安排大班课,变相增加教师的负担,还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的进修和培养提高。对教师的福利待遇也要宽松,让教师思想上愉快,经济上宽裕,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所必需的。据反映,有的大学对教师的工作量抠得很紧,给教师的压力太大,不能把学校的困难转嫁到教师身上,这是饮鸩止渴的做法,万万使不得。

4.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先导,教学改革的深化是核心。教育部出台了“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投入25亿,力度大,措施得力,精品课程建设,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名师评选,教材建设、实验中心建设,已全面启动,对本科教学是一个很大的推动。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加强教改力度,加强教学建设。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建设一批特色专业,编写一批教学内容先进的教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心培育和遴选一批名师,建设教学团队。

5.扶持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形成比较优势。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所有的学科、所有的专业都是先进的,也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先进水平。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做好科学规划,明确优先发展学科(专业)及其排序。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说,“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有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优异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在短短30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经历,更是集中体现了这种比较优势,扶植优势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选择的重要。创建于1900年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早期仅仅为一所技术学院。1967年更名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并由此开始了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从一所20世纪60年代后期尚属于二类大学中等水平的技术学院,经过跨越式发展成为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该校的计算机学科长期来处于领先地位,所有与计算机有关的领域也都名列前茅。这种发展战略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6.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把研究性理念引入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实现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的能力。我们要把研究性的理念融入本科教学的全过程,把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把科学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真正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本科的教学质量。我们要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做科研,同时强调要把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7.重点加强实验室建设

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对办学条件冲击最大的是实验环节。因为学生大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实验场地、更多的实验设备,科学技术发展越快,实验内容的更新也随之加快,实验设备更新换代也更加快,要求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也要相应地加大。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对工程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实验环节的时间和实验数量要增加,质量要求也要提高,这些都要求增加对实验建设的投入。改善实验条件,尽力挖掘实验的潜力,提高利用率。但这样做了还解决不了实验资源不足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大实验室的资金投入,保证实验开出率,还要保证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确保实验教学质量。我们特别提出,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需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体系,与之相适应的,也应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多样化的新模式。

总之,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仅择其要者论述之,以求引起高校的领导、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重视,共同努力,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些扎扎实实的工作。

(原载于《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