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 创新高校教学基层组织
张安富 涂娟娟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学基层组织功能丧失,工作缺位。如何通过重构和创新,使之在日常教学运行和教学改革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创建科学有效的教学团队协作运行机制,对于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促进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益于高校教学基层组织的创新与建设。
一、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的内涵与现状
高校教学基层组织是高校纵向组织结构中的最底层的正式组织,是高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最基本的细胞和学术性组织。我国高校的教学基层组织一般是教研室。近年来,我国大学机构调整趋势是建立校、院、系三级结构,其中系为教学基层组织。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基层组织作用甚小,存在一些问题:
组织发展滞后。高校对教学基层组织管理比较松散,一些高校的教学基层组织进行改革后,未能及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和成员的职责和权利,也没有详细的任务分解安排。组织中个体作用明显,集体作用趋弱,教学活动中缺乏合作精神。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制约当今教学改革的深化,组织的后续发展步伐亟待加快,各方面的工作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
功能定位游移。教学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是一个学术基层组织,承担着教学研究、学术交流、学科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培养、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改革等工作任务。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基层组织趋于行政化和工会活动化。而组织的教学研究、课程体系改革、新教师的培养和实验室建设等职能相反弱化了,没有发挥学术性组织应有的作用。教学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发生了位移。
内部关系不清。很多高校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校、院、系权限混淆不清、相互纠缠的现象,如系一级处于有责却无权无利的境况。另一方面,由于学院内设机构繁杂,但又尚未形成完善联动的协调机制和积极有效的奖惩机制,无法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也不能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整体作用。
教学与科研分离。很多高校成立了研究室(所、中心)专门从事研究工作,导致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分离,使得一部分青年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教学方面无动力、求应付,忽视教学效果。虽然有的高校以“系”为教学基层组织,但缺乏有效的协调与约束机制,青年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高级职称教师则主攻科研,名利双收,不愿为本科生授课。还有些教师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没有精力从事研究工作,固有的知识结构也无法更新,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团队建设是创新教学基层组织的内在要求
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教学团队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它介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是高校教学基层组织的补充和延伸。虽然高校教学团队不是正式组织机构,但它在职能上发挥了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合作、推进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具有趋同性、团队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团队的灵魂和特质是团队协作精神等特点,决定了教学团队与教学基层组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从组织形式看,教学基层组织是由学校或学院批准成立的正式教学组织,组织负责人由上级机构任命,拥有教学基层组织行政和学术的领导权,有固定的办公场地、人员、经费和内部管理制度,具有典型的正式组织的特征。教学团队则是教学基层组织根据教学工作需要,由组织建议或自发组合形成的教师群体,团队负责人由团队成员推荐产生,团队目标由全体成员讨论确定,团队成员之间是协作、平等、合作关系,大家自觉遵守共同制订的规约。这有利于在教学基层组织内部形成和谐的氛围。从组织运行看,过去教学基层组织的构成要素是教师个体,组织任务按教师个体进行分工,成员之间工作相互独立。教学基层组织内部以课程组或教学项目组来组建教学团队后,团队成员大致几人或十几人,组织任务按团队进行分工和考核,这有利于发挥教学基层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协同作用。从组织关系看,教学基层组织是学校纵向组织结构中的最低层次,也是正式组织,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力。教学团队虽然不是学校组织结构中的任何层次,是自发组成的学术性群体,但只要引导和利用得当,它可以从不同层面弥补教学基层组织目前存在的弊端,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学基层组织内部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从组织构成看,在一定时间内,教学基层组织成员本身是一个稳定的集体,成员进退都需经过严格的人事审批程序。教学团队成员可以由某个教学基层组织的部分成员组成,也可以是来自于不同教学基层组织的成员组成,甚至由跨系、跨院、跨校的成员组成,这有利于跨学科的交叉、交流以及教学优势资源的共享。
因此,建设教学团队是创新教学基层组织、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创新教学基层组织的新举措(www.xing528.com)
教学基层组织应该根据高校自身的条件、类型、层次和规模、发展现状、目标任务等诸多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而不是千校一面。只有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符合高校发展规划的教学基层组织才是科学合理的。找准定位才能使教学基层组织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理顺两个关系为基础。一是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双翼”因素,组织建设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研究化,研究成果教学化。二是理顺教学基层组织成员间的关系。在科学和技术日益分化和不断综合的新时期,应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与互补,形成“1+1>2”的效应。
以遴选好带头人为关键。教学基层组织带头人是整个组织的灵魂人物,在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因此,他不仅要在学术上有远见卓识和开拓精神,善于把握专业学科发展方向,能够担当学术带头人的角色,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以增强协作精神为核心。任何一个组织都离不开团队协作精神,它是一个团队能否高效完成任务的核心。组织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相互关怀,同责同利,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以强化教研活动为重点。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学基层组织的基础性活动和重要工作,它不仅是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有效途径,还是培养年轻教师的有效载体。教师都应该通过教学研究活动增强自己的研究能力、拓展视野、把握前沿、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各高校的定位迥异,承担的职能不同,发展的目标有别,不可能以一个模式去设置教学基层组织,应该根据实际校情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基层组织。
教学科研结合模式。以学科或学科群为基础,按照一门或者几门课程设置的教研室重组成新的机构,负责该学科的日常教学活动、研究活动、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该机构负责人全面负责教学和科研的规划建设与创新发展,他是科研和教学的总指挥,使得教学和科研能够相互结合,相得益彰。这种模式适合教学、科研并重,发展较快的多科性大学。
教学科研互动模式。根据学科或学科群的分类组成学院,将原“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调整为“校—学院—系(研究所)”三级管理体系,将系和研究所分别作为学院下面的教学与科研的基层组织,各负其责,共享资源。这种模式需要学院对教学与科研进行分工与协调,使教学、科研能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混合交叉模式。成立以教学为主的教研室和以科研为主的研究中心,教研室以课群为单位,研究中心则分系级、院级、校级几种形式。人员混合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兼容。
然而,当下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学基层组织是教师自我教学、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没有团队理念和协作精神,政策规定上也是注重对教师个人业绩进行考核。如何发挥教学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发挥教师群体的整体作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基层组织绩效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建设高绩效的教学团队,激励团队成员充分发挥智慧和潜能,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素着手。团队定位、团队目标、团队成员、团队计划、团队权限这五个要素集中汇聚为团队精神,它是团队长期存在和有效运行之魂。
现在的教学基层组织一般为“系”或“所”,每个教学人员都编制在相应的系、所里。教学团队人员应根据教学或研究工作需要任意组合,可以跨系跨所,还可以聘请其他高校或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教学团队中来,教学团队与系、所之间构成矩阵式结构,即在“校—学院—系(研究所)”三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套横向的组织机构,即教学团队,它把同系、同所或异系、异所的专业人员组合在一起,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促进新兴课程、边缘课程的建设以及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教学基层组织和教学团队结合形成二维矩阵结构,这种结构中的人员既要接受教学基层组织的领导,又要接受教学团队负责人的管理,体现信息共享。矩阵结构式教学团队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特点,能够克服原有教学基层组织结构中普遍采用的直线制存在的多种弊端,也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和深化教学改革。
(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