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必须突破“农民意识”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十五年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并有占领半壁江山之势。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所谓“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正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我们乡镇企业也不例外,当它发展到一定规模,完成了一定量的积累之后,在发展道路上,往往就会横卧着难以跨越的天堑。农民自身的秉性与素质,会困扰着它裹足不前,农民的狭隘与保守,也常常使其积重难返。
最近,我从有关资料上获悉:1994年全国有10万家乡镇企业倒闭,1995年前三个季度,乡镇工业平均亏损面达7.58%,这还是大大缩小了的不完全统计的数字。乡镇企业先天性的隐患,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沉重的课题:在今后的十五年中,乡镇企业的发展之路在哪里?我亦曾辗转反侧,冥思苦想,虽尚未理出较为成熟的思路,但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只有走集约化经营之路!
在过去的十五年,我们牛塘化工厂,基本上走的也是粗放型的路子。现在,面临发展的转折,我这个大队书记出身的企业管理者,能否走出根植于灵魂深处的传统观念,能否摆脱农民的种种局限性的困扰?能否舍得丢弃“泥土”的芬芳而步入国际大发展的行列?固有的思维方式和所抉择的发展策略一定会发生激烈的碰撞。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就必须突破“农民意识”,也就是突破自我。
一、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就要把经营方式的小型化转向规模经营
我进入牛塘化工厂的8年来,工厂年产值已从380万元发展到1.6亿元。企业初具规模,我的心态比较平衡,尽管工厂在发展道路上,也有坑坑洼洼,但我在经营管理上尚觉游刃有余。1993年,以我们牛塘化工厂为龙头,由常州永达、永宁化工有限公司、常州永昌、永发不锈钢公司和化工物资公司、不锈钢装潢公司、科达化工研究所等组成江苏永盛集团公司。要管理好这样一个集技、工、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我有些力不从心了。一个时期,以为只要守住这个摊子就不错了。我曾多次作过自我评估:让我管理好年销售额2亿元的工厂还是有把握的,再发展,就难左右了。现在想来,这正是农民意识局限性的表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缺少远大的抱负和应变的能力。
要突破自我,首先要瞄准束缚自己的桎梏点,要从思想上真正摆脱传统观念的羁绊。在现有基础上,还应放开手脚,扩大规模,进一步在西欧和美国聘用熟悉其本国情况的外商作我们的代理。这不仅是企业的信息源和产品的辐射点,而且还可打通更广阔的渠道,摆脱本厂原有产品的局限。过去,外国人利用中国人作为他们获取信息、攫取利润的工具。今天,我们中国人也要学会利用外国人来为我们中国人服务。同时,我觉得更要重视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我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其实,按照现代教育学的观点,人从学校学来的知识,只占其一生所用知识的10%,90%的知识都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学来的。因此必须注重自我开发,注重释放自身的觉悟性和主动性,以便向更高更深层次的进发。最近,我正式参加了由美国共和党亚裔总党部在我国珠海市开办的函授大学学习,主攻工商经营管理专业。我想,与其做“干电池”,不如做“蓄电池”,不断“充电”,现学现用,以适应科技进步与今后企业走集约化经营道路的需要。
二、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就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新品,以适应市场变化
我们牛塘化工厂,产品结构已形成了粉末涂料固化剂、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中间体三大系列,其中TGIC先后荣获国家计委颁发的全国工业技术成就展览会荣誉奖、农业部和经贸部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对羟基苯乙酰胺、对羟基苯乙基甲醚、对羟基苯甘氨酸、叶酸和L-天门冬酰胺、甜味剂等,也分别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证书。产品远销西欧、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进出口额可达3000万美元。就目前情况来看,产品结构线条是明晰的,安排是合理的,其发展前景也还是比较乐观的。正因为这样,我那固有的农民意识中“知足常乐”,安于现状,不敢继续进取的局限性又有所抬头,有点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忘乎所以,导致了多年来在创新上未有明显突破,收率的提高和消耗的降低也未有明显变化。直到今年六七月份,企业亏损才给了我当头棒喝。“不进则退”这是人们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通过最近几个月来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开发部门和广大职工的奋发努力,已扭转了亏损局面。10月份盈余130多万元。但是,我们再也不会满足于一时一事之得,我预感到,今后企业每前进一步,都会是举步维艰的,还得不断地寻找突破口。例如,对厂里的现有产品,过去在技改上还缺少力度。所以,当国外客商向我们要15吨甜味剂时,我们手中却只有几百公斤样品。原因就在于研制出了新产品后,没有继续加快步伐进行技术改造。成本过高,无法适应市场销售形势。严格地说,这种小试上取得了成功,而不能大批量投入生产的新品,只能算作是未开垦的处女地。
通过学习和出国考察,我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的寿命周期短了,更新换代的频率高了,昨天走俏的优质产品,在今天可能滞销。产品过时了,再优的质量也没有用。这时如不适时开发新的产品,老是躺在自己现有的产品结构上吃饭,要不了多时,企业就将陷入困境。因此一个企业一定要有超前的产品决策,只有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测一代,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唯有创新,才能与时代共进步,永不落伍。唯有在产品结构上不断调整,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www.xing528.com)
三、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就要努力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增加其技术含量,以增强竞争能力
目前,我们乡镇企业的主要出口商品仍然是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真正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仍是凤毛麟角,形不成气候,在强大的国际市场牵引力作用下,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我们牛塘化工厂是个外向型企业,出口商品占全部产品的98%以上。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产品在技术含量上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不迫使我们进一步努力提高产品加工的深度,以增强竞争能力。例如,TGIC的痼疾——环氯残留量,如果不是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协同作战,群策群力,进行技术创新,残留量就降不下来,就会从国际市场上败走麦城。同样,这次如果没有与清华大学联手进行赛克的二次技术开发,就不可能既增加技术含量,又大大降低成本,赢得在国际市场上良好的销售形势,为工厂扭亏立下了功劳。
我认为,我们乡镇企业最大的落后是管理上的落后,根深蒂固的农民意识,是习惯于一家一户的手工劳动,对科技的投入常持观望态度。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是绝对离不开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的。任何一个企业,设备再先进,如果没有人才,也是一堆废铁。有了人才,没有先进的管理机制去调度人和形成向心力,也会造成人才浪费。
农民意识中有一个潜在的弱点:千百年来,一家一户的生产,习惯于在自己的亲属中颐指气使。因此,一些乡镇企业的领导,总喜欢使用与自己亲近的、听话的、可靠而又有安全感的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近亲繁殖”。我以为,对此种情况应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古人曾说过“: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关键是无论亲疏,应该一视同仁,唯才是举,防止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而必须量才录用。对于那些常持相反意见的人,更要客观对待: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这意见可能是真知灼见;敢于同领导争执顶牛的,也许坚持的是真理;有些桀骜不驯的,往往是对不学无术的蔑视。一切都得从我们工厂发展的实践中去进行客观分析,经受实践检验。对此,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也非突破“农民意识”不可。
现在,我们牛塘化工厂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聘用或借用人员,力求人尽其才,为我所用,将考虑实行“给地位、给舞台、给政策、给支持、给实惠”的“五给”政策,以形成“事业上有作为、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的人才环境。不搞“一次定成败”,而是提供第二次,第三次的实践机会,并把他们的工资逐步改为“职务工资”(职称工资)加成绩工资。其中,职务(或职称)工资为30%,成绩工资为70%。对成绩工资的评定设立量化标准,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内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感到牛塘化工厂也是个五彩斑斓的“精彩世界”,从而以牛化而自豪,为牛化作贡献。
我认为,走集约化的经营之路,必须突破“农民意识”,突破“农民意识”,首先要突破自我,突破自我就要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洗去我们身上的泥土,迈入国际现代化大生产的行列。
1995年11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