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规划建设的便民化转型:错位与纠谬

城市规划建设的便民化转型:错位与纠谬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理念出现了错位,已经难以应对更多更新的城市生活与发展需求。这种灾害性天气与快速城市化造成的双重压力,城市老百姓给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规划应为满足城市基本功能而设计。

城市规划建设的便民化转型:错位与纠谬

错位与纠谬:城市规划建设的便民化转型

城市变得越来越脆弱。由于极端天气频发成为近年来的常态,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诸如暴雨袭城、热浪灼城的巨大冲击。淹城之后“到城市看海”,“汽车潜水艇”等造成的破坏与灾难,给市民生活造成了无尽烦恼。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理念出现了错位,已经难以应对更多更新的城市生活与发展需求。这种灾害性天气与快速城市化造成的双重压力,城市老百姓给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与市民需求视角出发,通过城市社会学理论的介入,才能形成更好的纠偏机制。

一、城市规划的“过专业主义”理念之偏差

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在引进与吸收国外理论的同时,逐渐陷入了一种“过专业主义(over-professionalism)”的怪圈。源自对技术理性的狂热,大多数中国城市规划学专业在很长时间忽略了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文化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理论重要性。城市规划业者主要从城市空间、生态、功能等较为狭隘的专业主义出发,从而忽略了人的系统性变量。很多建立在“单一化”、“片面化”功能主义的基础上的城市总规、城市控规、城市强规,往往都与实际的城市生活需求不相关。“过专业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过分强调空间规模、空间组团、空间区隔、空间布局的数学模型。主张的是以比例来建构空间,而非以需要来预设尺度。比如新城规划,往往都是以条块功能区隔为主,而且将功能区隔的边界、界限划分得“僵化性精确”,即区域之间几无互动关联,而是几何化简单化设计。这种区隔化的新城规划,往往形成了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最终的结果是新城变成了一种“空旷的美”,失去了人性化尺度,城市缺乏了交往空间与可及性,最后沦为了一片片的“死空间”,即没有人际交流、没有群体交往、没有公共人际化空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行政主导性的新城区的规划,数年过去之后,还是一座空旷之城。南京市的仙林大学城,由于过于坚持空间组团,结果由于大空间尺度,仙林大学城的各空间板块几乎成为了一座座“孤独岛屿”,街区之间的可及性几乎为零,每每到了夜晚,到处一片漆黑,令人恐惧。按照雅各布斯所提倡的“城市街区需要诸如便利店、报刊亭、电话亭、杂货店来确保城市安全度”的观点,我们大多数新城那种过于安静、过于空旷的尺度街区,往往变得没有安全感,没有活力,最终变得有如一座座“睡城”、“卧城”、“死城”。这种新城规划,最明显的就是忽略了城市、空间、人际的内在关系。还有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也因为只以统计现有流量作为设计基础,没有从城市化的规律出发,从而导致了许多先天性功能不足。很多地方一建成就落后,路一修好就堵车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城市规划应为满足城市基本功能而设计。最早的城市最核心的三大功能便是“神圣、安全、繁荣”。每一条都是以人的最基本需要而存在。城市的神圣是以超自然主义的宗教祭祀为代表,为树立权威及教化大众而设立的寺庙;为保护城市而设立的城墙和城堡;为促进城市繁荣而设立的商业、酒肆,都是以彼时代市民的精神灵魂、安居乐业、日常生活而定位的。今天的城市规划,因为从单一功能主义的片面性角度出发,往往以空间的整齐划一、区域的几何线条、街区的宽敞明亮为主,忽略的是人何以进入区域,人何以利用空间,人何以享有街区生活。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其变化,才是最真实的城市规划需求。因为城市区域功能的变化因素,主要取决于市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交通流线、交通流量、商业布局、居住偏好、休闲偏好等都是以市民需求为中心的。这种市民需求的变化,往往同城市规划有深刻的(Interactive-interdependent)因果互致型关系。这种因果互致关系决定了城市规划能否促进人际交流、能否提升城市效率、能否促进城市繁荣。所以城市规划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专业主义能够涵盖的命题。1933年世界各国建筑师在《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休息和交通”,为现代城市规划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居民居住的舒适度与便利性,理应进行住区规划最基本的理念。可是很多城市居住区规划往往为了城市开发的利润率,将居住区规划成为岛屿型区域,难以形成与工作、休闲、交通有机联系的部分。同时,大量城市公共社区休闲广场的规划,也处于交通干道的包围之中,市民难以穿越繁忙而危险的交通干道进入休闲广场,结果是广场修建的很大、很好看,但经常是空无一人,成为了城市中心的摆设。居民的通勤工作,也因为城市规划的过度分割化处理,整齐划一的功能分区,导致了就业人口的通勤成为了一种常态。人口通勤又形成了交通拥堵,交通拥堵又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大多数的地铁乘客,来去都是睡眼惺忪、无精打采,这都说明了城市规划导致了城市问题的高概率发生。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行政化、狭隘专业主义的指导下,已经造成了城市的功能紊乱,更让老百姓的城市生活变得更糟糕。上海世博会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睡眼蒙眬的地铁风景线上,似乎也成了一种反讽。

二、以需求为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导向

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过度的专业主义与行政主义指导下,陷入了巨大的误区。“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在建设规划上存在误区,有很多明显的盲目性、从众性、临时性,以及‘大跃进’式的心态,规划脱离实际,仅限于某些理想模式的探讨,没有注意务实,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城市资源的大量浪费。”[1]城市规划目标的攀高、求大、求新成为常态。这导致了很多城市规划项目最后落入到了浪费资源、破坏生态、陷入困境。因此必须转变城市规划的理念,转变到真正以城市需求为本的原点,切实促进城市空间、人际、生态的有机化联系。著名的美国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认为:“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我们应当把城市建造成为适宜于生活的地方。”这表明了城市发展的本质是满足市民的生活。

城市规划,必须要建立在合理的城市发展定位与市民文化性格的精准判断基础之上。城市发展定位必须要确保城市能够形成一个人口、资源、环境、要素可持续有机循环增长的容器。城市定位是“为了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需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发展需求等因素,科学确定自身各方面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2]城市定位包含了经济定位、空间定位、形象定位、文化定位、功能定位等具体内容。科学的城市定位是引领城市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坐标与导航仪。“科学的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和灵魂,是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坐标,也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片。在明确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合理规划城市的产业布局,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空间,有序推进城市营销,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城市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3]这种城市定位观,充分说明了城市发展定位是优先于城市规划过程的,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必须要前置,将城市真正需要往哪里去,怎么去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中国180多个城市都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都大兴土木规划建设国际型CBD的现象来看,中国的城市定位还处于非常粗放的阶段。这种粗放型的城市定位必将使城市规划进入死胡同。

城市规划必须时刻关注市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城市规划所具有的行政法规及其空间开发的纲领性导向作用,成为城市空间形态变迁的基本力量。城市规划将城市空间、道路、桥梁隧道、河流、住区、行政区、商业区、休闲区等进行条块分割之后,在容积率以及红线的规制下,几乎“人为”地规范了百万人的生活方式与日常生活轨迹。城市规划一旦确定,建筑项目一完成,便几乎永久性地改变了居民出行、消费、休闲、就业格局。比如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商业侵入并接替了老旧住区之后,商业功能便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各种城市生态,大大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的样态。交通、车流、物流、人流的变化,必定形成新的社会生态结构。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全方位研究市民的需要,从生存环境、生活设施、就业、休闲、文化等需要,强化城市的生态功能、生活功能、经济功能、游憩功能和文化功能设计,必须成为城市规划的前提工作。并且,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中产阶层的崛起及其消费方式、休闲方式的变迁,是否有了新的满足,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社会结构的新的变迁形态。新中产阶级开始追求“文化休闲消费”,这种消费被许多城市融入“集体消费”的都市计划当中。各国和各地方政府开始积极回应这些新的“市民需求”,动员各方力量,进行新的城市规划。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生产机制与类型。弱势群体的居住空间与发展权益,也需要通过城市规划来保护。当今很多城市老城拆迁、城中村拆迁,将大量的原住民迁移至远郊区或城郊结合部的经济适用房或保障房区域,导致原来城市中心的居民难以就业、难以享受发展机会。这种住区规划与街区更新规划,便大大剥夺了市民生活权利,偏离了城市规划人本主义的原则。所以,城市规划必需关注人,关注人的生产生活的需求变化,通过规划进行合理引导与满足,从而建立更为服务市民生活的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与社会公共利益的首位性原则。城市规划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工具。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土地资源配置(包括用途和空间配置),目的是控制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可能产生的消极外部效应(包括环境影响),从而确保社会利益不会因此受到损害”[4]。城市规划主要功能就是为城市提供合理、高效、有机的“空间产品”。汽车社会的“公害”之一便是空间的过度侵占,从而导致了城市土地的“汽车化消耗”过重。仅停车位一项就侵占了大面积的城市公共空间。如果不采取更合理的规划理念,城市土地将不堪重负。新加坡在住宅楼修建了大楼的地下、地上立体化的多层停车空间,便大大提升了停车空间与商住空间的比率,从而化解了汽车社会的停车难题。

三、城市建设应更有效促进市民生活品质

城市建设是城市规划之后城市各项功能实现的载体。城市公共建设项目必须考虑到人的便利性与共享性。在很多城市,为了因应汽车社会的到来,很多主干道、次干道都拓宽到行人难以过街的尺度,并且没有地下通道,造成了老年人几乎不敢过街,大大损害了老年群体的街区公共生活的参与能力。另外,大量的城市建设项目,没有考虑到城市建设项目的新功能可能导致的道路交通、人流车流,最终是建设了一个新单位,却影响了一个区域。还有城市新项目的建设,必须要从“全局有序”与“细节有治”上审慎的规划与实施。城市生活的麻烦,在很多地方都因建筑项目到处开花而倍显糟糕。特别城区内建筑项目一定要以城市、街区、环境、市民生活的最大公约数角度思考,从施工项目的规划,道路流线、作业环境、作业时间、噪声处理、灰尘处理、渣土清洁、施工宣告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科学设计。特别有一点,很多项目神神秘秘,身处附近或天天路过的深受其苦的市民都无法得知项目的名称、功能、进度、完工时间,因此,项目宣告必须确保项目的公众知情权。另外,很多建设项目都搞层层分包,但责任却没有得到层层落实,造成了今日很多城市满城工地,满城灰尘、满路渣土、满城噪音,城市街区效率与市民生活都大受影响,因此,城市建设项目中的文明施工条款必须细致设计、坚决规范,强制落实,要让城市建设在有序的、有责的、有治的、友善的状态下推进。

城市建设必须要有全局意识和良心态度。当前中国“城市看海”的窘境,便是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的片面性建设理念。还有城市建设过程中过度侵害公共空间,建筑挤占了街道、建筑挤占了绿地、建筑挤占了阳光等等,都会导致城市生活品质的下降。城市建设过于强化了显性视觉线,忽视了背街地区的重建与开发。城市建设过于重视标志性建筑而忽视了老旧街区的改造。这些“表象化面子工程”使得城市建设难以形成一种真正的全局美学形态,并且还经常性地给市民生活带来新的困扰。城市街区建设可以为市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性。比如街道多设置休闲椅、合理设置过街通道、路牙多用圆弧形表面设计、提高建筑物之间的通达性、改善城市街区公共共享性空间、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可及性与便利性等等。城市建设从宏观到细节,从表象到内涵、从地上到地下、从质量到过程,都需要有更好的优化设计方案,真正考虑的市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并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生活质量的损害。唯有时刻保持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良心,即服务市民生活,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度,才能真正把城市建设得更好,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四、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跨学科融合(www.xing528.com)

现代城市系统变得日益复杂,城市要素高度集聚的趋势已成共识。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人口密度、城市布局、城市形态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农民工市民化、城中村城市化、城郊城市化、城市中心区更新与城市现代化并存共进,城市已经越来越遭遇人口高度集中、资源高度集聚的双重压力。这种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变迁格局,使得城市既要满足发展的功能,更要满足服务的功能,同时还要满足保护人文生态的宗旨。发展型的城市功能,主要以经济增长方式与就业增长为核心,这要求城市规划必须考虑不同产业类型的发展规律与增长逻辑,而这又几乎是经济社会学、经济地理学的知识理论所阐释的内容;而城市服务的拓展,则是以城市商业、服务业、休闲业、金融、信息等为体系的,这与城市社会学、消费社会学、休闲社会学都有密切关联;保护人文生态的功能则需要城市规划要以真正的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的深度,来深切关注文化生成的规律。生态维护与修复,更是需要社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的支撑,才能真正理解城市生态的可能的变迁规律。这种复杂的城市需求,当然需要打破城市规划学的专业本位主义,采取学科开放、专业复合主义的理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规划战略。城市规划早已超越了其传统意义上的狭义专业主义界限。所以,今天的城市规划必须转变本位性的专业主义观点,必须以更加跨学科、多理论交叉互补的方式,来提升效度、信度科学性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跨学科视角要求城市研究的系统性思维。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从理论与方法上,必须借助其他学科的养分,才能够真正适应时代的变化。“以跨学科为特点,注重综合性和动态弹性,体现为一种城市建设的连续决策性。”[5]尤其要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休闲社会学引入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以增强前期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的社会关系,包括“城市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以及其他各种群体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研究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以及从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研究城市社会特点和发展规律并研究由于在一定地区内因工业发展和人口集聚、城市膨胀而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某些指导和具体资料。”[6]现代城市社会学理论早已深入研究城市阶层、市民社会心理、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城市就业、城市文化、城市政策等领域,强化了对于市民需求的关注与思考,这对于促进城市规划与建设在“以人为本”、“以需求为纲”的有效性层面,有了更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支持。所以,城市社会学作为一门与城市规划紧邻的学科,在一些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科,已经纳入了课程体系。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当代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涉及城市房地产市场级差地租、土地价格、土地合理利用、企业布局、空间距离与运输成本等。”[7]城市经济学通过对于城市发展的经济问题、土地问题、产业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探索了城市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命题,并从经济学角度探索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优化模型,这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材料。休闲社会学则“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现代社会成员享有的闲暇时间结构、内容和价值及其闲暇生活的社会意义。”[8]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是游憩,在一个人类日益走向普遍有闲的时代,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将大大提升。现代西方休闲社会学重点研究闲暇时间的合理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对闲暇生活的影响和人们在“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中的休闲生活方式。在休闲、闲暇、休憩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主流生活内容的时代,休闲社会学能够通过对于人们休闲时间的规划、闲暇与家庭生活方式、闲暇与消费方式、闲暇与大众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关系及规律的研究,为后工业社会及闲暇时代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以全新的视野与启示。因此,以研究和探索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迁、居住与就业方式变化、心理变迁所导致的新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休闲社会学等学科,必将大大补益、丰富、完善、优化传统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市民需要”层面的不足与误区。

城市中国正在以更快速度进行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变迁,城市将变得更庞大、更多元、更复杂、更异质化。城市居民的心理变迁与需求变化,也将伴随着城市化的纵深推进而更为复杂。因此,城市规划与建设必须以更加跨学科、更加科学、更加优化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多样化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唯有创新理念,才能迎接未来更多更大的城市社会的挑战。

【此文已发表在《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第5期】

【注释】

[1]姜乃力.现代城市地理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283

[2]王国平著.城市论:以杭州为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07

[3]张鸿雁著.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与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128

[4]唐子来.从城市规划到环境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0(2)

[5]程道平.现代城市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7

[6]向德平.城市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8

[7]崔凌伟.经济学与生活.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0.15

[8]庞元正.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闻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