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社会学:城乡社会结构变迁与个人发展

城市社会学:城乡社会结构变迁与个人发展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篇城乡社会结构变迁与人之进退孟德拉斯发现了欧洲城市化的终极可能——“农民的终结”。中国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造成的城富乡穷,城强村弱,城密乡疏,城聚乡散的格局,自清代以来,从来都没有实质性改变过。中国城市化三十年,也即乡村与城市不断拉大差距的三十年,更是乡村衰弱的三十年。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如此令人痛苦,以至于很多人发出了“逃离北上广”,更有条件者,一直“逃到”了美洲、欧洲、大洋洲。

城市社会学:城乡社会结构变迁与个人发展

第六篇 城乡社会结构变迁与人之进退

孟德拉斯发现了欧洲城市化的终极可能——“农民的终结”。因为城市所展现出来的高度的专业分工、生产效率、异质的生活方式,必将冲破乡村的落后与封闭,特别是文化生活的乏味。城乡二元结构理论认为,乡村由于低报酬率工作、就业机会缺失,必然会将剩余劳动力推向城市,从而促进了人口城市化流动。城乡社会的巨大差别,让城市战胜了乡村,让乡村依附于城市。

告别乡土,进入城市。这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抽象缩影。中国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造成的城富乡穷,城强村弱,城密乡疏,城聚乡散的格局,自清代以来,从来都没有实质性改变过。特别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快速增长,一切的资源都集中于城市。另一端的乡村,人口、劳动力、资源都在不断地“被推”、“被拉”到各个城市。这种由乡村流向城市形成的乡村的衰弱,城市的增长,不知不觉间被型塑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人口迁移模式。中国城市化三十年,也即乡村与城市不断拉大差距的三十年,更是乡村衰弱的三十年。而更为明显的,还在于城市过快的增长还来不及消化旧问题,新的城市问题又已出现。

城市扩张形成了近郊城市化蔓延趋势。原有的村落变成了城中村,最后消失于新的城市增长浪潮之中。更远郊一些的村落,随之步入新的城郊村行列,重复着城中村与村落消失的命运。村落终结了,农民却未见消失。由于难以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与农民群体,农民进了社区,上了楼,但却“非工非农”地存在着。(www.xing528.com)

城市也是非均衡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极化发展的格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个个长成了庞然大物,并且身上开始长满病虫——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拥挤、蚁族蜗居等城市问题不断蔓延,最终蔓延到更多的城市。让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面临着城市难以承受之大的阵痛。人口、资源、空间、环境与秩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无论是信息化、科技化、网格化,都难以满足城市各阶层的需要。我们的城市到底怎么了?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如此令人痛苦,以至于很多人发出了“逃离北上广”,更有条件者,一直“逃到”了美洲、欧洲、大洋洲。

高度发展的都市匿名性、科层制让城市人日趋冷漠与压抑,年轻人成了房奴、车奴、卡奴,青年人成了啃老族,成了“橡皮人”,大家都在奔波于职场、学场与官场,为的仅仅是让自己的消费能力更强一些,未老先衰的年轻人,就如城市一般,还未现代化,却已经开始退化。

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人在城乡进退之间,寻得自己的爱与哀愁。在城里,我们向往乡村,当年在乡村的时候,我们又是多么的向往城市!唯一不同的是,我们似乎再也回不去了,再也难以回到恬静的原乡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