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始终坚持预见模式,因为预见才能遇见,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只做第一,不做第二”,这就是他的创业理念。
流传于网络的《遗失的访谈》,记录了乔布斯1995年的访谈。当被问到“如何看未来10年的技术发展趋势”时,乔布斯说:“我看好互联网。”
乔布斯在访谈里说,随着软件业的发展,计算机不再是计算工具,而是开始承担通信功能,而互联网也终将深刻改变整个社会,例如网络购物将取代电视购物,并最终成为最直接的销售渠道。
电商开创了现代商业的新模式,对老百姓生活影响日益加深。很难想象,在将近20年前,乔布斯就有了这样的观点,并在后来全部得到验证。那个时候,全世界加起来也只有4000万网民,网站数量也只有2万多个,电商网站亚马逊也才刚刚成立。
如此长的时间跨度,能够这么准确地预测到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可见乔布斯的眼光是多么独到而富有前瞻性。
这个凭借对产品的非常视野和“顽固”精神谱写了苹果神话的传奇人物,总是能够将卓越的眼光寄托在产品上:“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赚钱,而是制造出伟大的产品。”秉持这样的产品经营理念,乔布斯催生出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从而开创了产品决定需求的模式。
事先预见到需求的趋势,并超前地研发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所以苹果能够走在前面。
当软驱还是所有电脑的标准配件时,乔布斯已经抛弃这一做法了,他认为传送数据是互联网的事,而不必附加在电脑上。所以,在设计iMac时,他并没有配置软驱。
当然,超前是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过于超前的观念,往往更需要坚持不懈。乔布斯的设计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外界普遍不看好iMac,认为它注定失败。但乔布斯一直坚持iMac不配备软驱,取而代之的,是用USB接口来连接外围的设备。
没过几年,软驱就被封存在历史的记忆库里,电脑发展的趋势印证了乔布斯的眼光。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自己需要什么,而且我认为我们比较善于用正确的标准来判断大众是否也想要得到它。”这就是乔布斯的“做事方法”。乔布斯曾经的同事尼豪斯也这样说:“他(乔布斯)总是相信,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你要做什么,而是你决定不做什么。”
真正的高科技一定是做减法,但拿掉什么却往往不会成为一般经营者擅长的手法,怎样做减法的确需要眼光。如果能够比消费者还清楚他们确实需要什么,那么,企业家一定会获得胜利,其实这也是管理者和营销部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前提是你能够领先竞争对手多久发觉到需求趋势,并坚持自己的做法。
通常而言,固定化的生产流程与产品创意会产生矛盾,这需要与生产过程中所有部门协商一致,让流程服从于创新,而不是让新产品仅仅停留在创意层面。所以,为了保证满足趋势的产品顺利生产,乔布斯还要关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如何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往往得先面对产品设计与产品制造之间的冲突。主导产品设计不受流程干扰,考验的是经营者对眼光的执行力。
显然,这也离不开对市场的绝对把握。
乔布斯拥有很强的营销观念,他和他的团队对电子产品的市场发展一清二楚。当他发现个人电脑产品呈衰落局势时,就会将注意力放在多媒体领域,而当预见到大学对电脑的需求时,很快将眼光瞄向了教育细分市场,并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产品。(www.xing528.com)
由于率先跨界到音乐圈子,乔布斯与音乐界人士做了广泛地沟通与合作,所以他能够做到让客户通过音乐感受到iPod新产品的质感。乔布斯为了更好地让消费者“触摸”苹果的灵性,又设立了直营体验店,客户的体验让苹果展示出其产品优势,从而加速了产品功能的传播,这种自上而下地灌输理念,令人们快速认知了产品的独特性,直接带动了销售。
当然,苹果并不是乔布斯一个人的“华尔兹”,他的眼光也展现在用人方面。乔布斯持有最佳人才理念。斯卡利说:“乔布斯眼光独特,他善于发现人才,并设法将这些人才拉到自己身边来。乔布斯具有一种魅力,使这些人才愿意聚集到他的身边,以共同将乔布斯的产品理念变为现实……乔布斯会经常寻求科技领域最有才能的人,相应挖角行为也是亲自上阵,而不允许别人代劳。”
技术是产品的核心,而人才一定是技术的核心,一流技术也一定是一流人才开发出来的,从产品层面到管理层面,再到市场层面,都离不开好的人才。
斯卡利作为百事可乐公司的原总裁,乔布斯在挖他时说:“你是想下半辈子都卖糖水,还是想接受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聪明的斯卡利似乎别无选择,自然选择了后者,正是他的加盟让苹果迅速壮大。
乔布斯大胆起用一个叫乔纳森·伊夫的年轻人,所带来的回报是,乔纳森·伊夫很快设计出了iMac电脑,之后又相继设计出iPod、Macbook、iPhone等划时代的产品,让苹果不断享受到王冠所带来的优越,并引导着世界对时尚的追求。
斯卡利说:“我当年在苹果工作时,从乔布斯身上学到了大量有关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经验。如今时间已过去了这么多年,乔布斯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业理念。我觉得这么多年以来,乔布斯的创业原则并没有重大变化,要说变化,只能说乔布斯的创业理念更为缜密。”
乔布斯始终坚持预见模式,因为预见才能遇见,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只做第一,不做第二”,这就是他的创业理念。
2011年,乔布斯辞职后,基因技术董事长Art Levinson代表苹果董事会致辞,“是乔布斯独到的视角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苹果走出低谷,成为全世界最具创新精神和价值的科技公司。乔布斯对苹果成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独到的见解和气质时刻渲染着苹果的普通员工和执行层。乔布斯将在苹果董事会主席的岗位上继续以其独到的洞察力、创新力和感染力为苹果做出新的贡献。”
眼光成为乔布斯时代苹果帝国的驱动器,它引领了一个全球风尚。
奥运冠军邓亚萍曾提出要像乔布斯一样“胸怀世界”,她解释乔布斯为什么会成功:“乔布斯是个英雄。我相信,他希望自己能改变世界,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他的心很大,所以他设计的产品就能风行全球。”
只有站得足够高、胸怀足够宽广,才能看得足够远,也才能“改变世界”。
邓亚萍很好地引用了“乔布斯经验”:“中国人老是盯着中国人自己这点地儿。我们不能光盯着中国,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能够给人类,或者给互联网行业做出什么贡献?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应用上,还是在运作上、推广上,Whatever,我们应该做一些这样的思考。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能只想13亿中国人,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
把眼光放得远一点,或许就会避免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眼光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单纯是一个想法,更是企业经营的一个纲领,统帅全局。从企业战略到生产细节,从人才管理到营销前沿,都是演绎经营者眼光的平台。
拥有眼光不是优势,实践眼光才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