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直面教育信息化挑战,解读教育的价值

直面教育信息化挑战,解读教育的价值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界出现的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从本质上讲,这是教育面对知识经济的一种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来提出来的。仅仅十余年的功夫,“教育信息化”就已经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潮流。

直面教育信息化挑战,解读教育的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界出现的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从本质上讲,这是教育面对知识经济的一种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来提出来的。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俗称“信息高速公路”(National Super Highway)的建设计划。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技术运用于教育的过程,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思想运用于技术的过程。它具有促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引领社会进步的功能。信息使圆的地球变为平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表演教育独角戏。仅仅十余年的功夫,“教育信息化”就已经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潮流。

面对着这样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教育准备好了吗?从我们所见到的文献看,并不容乐观。

1、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创新”必然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1]无论是“更新”、“改造”、“改变”,都意味着需要有个性化的思维和独创精神作为基础。我们知道,在前工业时代漫长岁月里,对“人”的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以家庭长辈为师长,通过生产、生活的实践,在实践中口授面传,在“手把手”中慢慢进行;二是在以个别教育为主的“私塾”里进行,通过“塾师”和学生之间的传授进行。由于前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这种“个别化”的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手段上,都是低水平的,口耳相传、观察模仿、个人体悟,是其基本特征。到了“工业化时代”,由于机器生产需要“批量化”、有一定文化技术基础的劳动者,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一种按照年龄、水平等因素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对学生进行“批量化”教学的教育机构才出现。这种“批量化生产劳动力”的机构,有其优势:可以大规模地复制相对符合统一“标准”的“人”以满足大机器生产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素质。但这又是以“抹杀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代价的。由于这一教育制度长期存在而形成的教育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显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关键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不是为这一价值取向的转变做好了准备?答案并不能令人乐观。

仅以“应试唯一教育”为例:以通过考试为唯一目标的,惟书本知识为内容、以考试获高分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必然导致“考什么教什么”,任何与书本知识不相吻合的质疑问难,任何带有创新意识的课程,都是不受欢迎的,被摈弃在日常课程和教育教学之外。学生的最后一点“创造”的灵气,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题海之中。经过“身经百考”的学生,或许能在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中获得头筹,但是一旦进入社会、进入生活,至多只能成为“书橱”,谈何“创新”?可以想象,当这些“人才”充斥于中国的大学、科研、企业等部门,能跟在发达国家后面“捡知识”尚且未必合格,又从何谈起“进入世界一流强国”?

2、课程体系与知识经济的不适应

高速度、加速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点。据统计,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项科学新发明,全世界的知识每5年更新一次。学得再快,也没有知识更新速度快,时代的发展变化快。大学毕业生在学校学的知识会很快折旧、过时和淘汰。要适应时代发展,最根本的“应变之道”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终身学习,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获取新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可以预料,学习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存方式。不仅个人发展靠学习,企业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都要靠学习。由此,需要我们在学校课程的设置上能够顺应这一发展的需求。

2001年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将这种需求界定为六个“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这“六个改变”,点中了我国几十年来教育改革在课程领域停滞不前的要害,提出了改革的方向。然而,文件发布已经过去了近十年,文件提出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依然举步维艰。不少学校,依然只注重“基础性课程”,甚至只注重“基础性课程”中要参加中考高考的“考试课程”。有的虽然开了“拓展性课程”,但实质上只是“补课”的代名词。有的虽然有“研究型课程”的设置,但事实上已经演化为“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学生“秀”。总之,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没有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设置,而且也没有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课程安排。“知识”,尤其是狭义的知识,依然是我们课程和教学的“主旋律”。而且在“应试唯一”背景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只会在教师指导下被动地接受知识,严重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能力的养成。

3、教育制度的建设与知识经济的需要不适应(www.xing528.com)

面对着“知识经济”的挑战,无论“价值取向”还是“能力(课程)选择”上,我国教育都存在许多弊端。不仅如此,与中国传统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管理理念以及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制度保障”,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哲学倾向于“唯上、唯先、内省”,由此,在教育管理方面,也倾向于“内倾式”的管理,即一切以“上”、以“师”、以“书本”为行事的准则,一切都以“内省、收敛”为行为标准。这种“内倾式”教育的弊端是:首先,重目标结果,轻过程方法。在教学评价上表现为只看学习结果,即分数,而不关心获得结果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只注意传授灌输知识,忽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其次,重求同从众,轻求异创新。在教学管理上表现为“一刀切”、“大一统”(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答案),不考虑学生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在学习方法上表现为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只要是老师说的,书上写的就认为正确。其结果是形成思维惰性,求异欲望和创新潜能遭到扼杀。再次,重思辨内省,轻实证外求。在教学思想上表现为重知识积累,忽视知识运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传道授业”,教师一言堂;在学习方法上表现为重视内心记忆和领悟,忽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求证。

这些特征,与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内容选择,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事实上也为那时的教育价值和课程选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产生了极大地冲撞。因而,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价值取向、内容选择的要求,必然要对这种“内倾式”的管理思维进行较大的变革。

综上所述,教育要适应时代潮流,发挥好引领社会的功能,有效实施教育信息化,是必须予以特别关注的战略方向。

根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积极应对国际、国内信息化的挑战,实施跨行业整合、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应用、全社会共享,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战略。实施跨行业整合:最大限度的利用各行业的信息化设施、信息人才资源和资金优势,建设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全领域覆盖:建设覆盖从城市到农村,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从学生到老师,开放的、交互性的、优异的、资源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全过程应用:从幼儿教育到终身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都要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培养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提高科研水平,拓展社会服务能力。全社会共享: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共享和协作优势,使全社会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人都享有良好的教育,享有终身学习的环境条件,使信息化有利于每一个人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引领社会信息化的功能作用。根据以上战略选择,按照教育信息化要引领社会信息化的目标以及系统标准、实用高效、安全畅通、引领创新的总体要求,加强“四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网络平台和管理、人力支持服务体系、信息化应用体系)、“五机制”(管理保障机制、投入保障机制、政策保障机制、技术保障机制、科研保障机制)的建设,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不断提高师生信息化素质和信息化能力,加强学校现代管理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全面加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1]  百度百科,“创新”条目,http://baike.baidu.com/view/15381.htm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