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悦纳自己,发掘潜能-教育的真正价值

悦纳自己,发掘潜能-教育的真正价值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悦纳自己,首先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悦纳自己,也才能真正悦纳他人——用专业术语表述,就是要做到“自我认同”。其次,自我认同与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之间的关系。尊严感和自豪感则对自我认同的叙事完整性和价值充满信心。人通过形成自我认同知道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自我认同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意识的客体为自己时,我们称之为自我意识。

悦纳自己,发掘潜能-教育的真正价值

人,首先是一种生命的存在。由于不同的生物个体都具有共同的自主生存性质和生存意识,但是不同生物个体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又表现出所具有的生命活力、个体所具有的生命特征的特殊性。教育要使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知道自己从哪来到哪去,知道生命需要关爱、需要欣赏;教育要使人领悟到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要追求更高的生命目标。认识这些,是作为一个尊严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基础。

在这里,首先需要做到的是悦纳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

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世间万物,同类者甚多,但作为这一个的我,却是唯一的。茫茫宇宙、上下亿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够在精子和卵子结合一刹那抢得先机,能够在千难万险之中活下来,长大成人,这本身就是生命的奇迹,你本身就是一个强者。所谓悦纳自己,说到底就是要愉快地、无条件地、全盘地接受你自己,不管是长相还是学识,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在悦纳自己的前提下,设计你自己的人生之路,包括自己的人生终极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和日常规划;调适自己的情绪,为完成你的人生终极目标,调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健自己的身体。

悦纳自己,首先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悦纳自己,也才能真正悦纳他人——用专业术语表述,就是要做到自我认同

所谓自我认同,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就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要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能奋发向上,积极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健康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情感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比较系统地讨论了自我认同。他不仅考察了自我认同语言特征,而且还进一步考察了它与身体、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以及理想我之间的关系。吉登斯告诉我们:首先,关于自我认同与身体的关系。他认为自我当然是由肉体体现的。身体是一种客体,它是被自我意识赋予或注定要发生健康和快乐的源泉,但同时它也是疾病与紧张的温床。自我是对身体的轮廓和特性的觉知,是对世界的创造性探索的真正的起源,因为自我是自我价值的承担者。身体不仅是一种实体,而且是一种行动系统,也就是说,它被体验为应对外在情境和事件的实践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其次,自我认同与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之间的关系。耻辱感是行动者动机系统的消极面。尊严感和自豪感则对自我认同的叙事完整性和价值充满信心。这是因为,自豪感根植于社会联结,它持续地受到他人反应的冲击,而耻辱感源自于对自己身体在旁观者注视下与自豪感的紧张关系的情境。耻辱感渊于无法实现建构自我理想的期望,而负罪感是一种只要超我的约束受到违背时就会引发的焦虑。显然无论是耻辱感还是负罪感都与自我预设理想自我密切相关。此外,他还考察了自我认同个人风格以及自我何以赢得自信(也是现代社会中得到自我认同的最重要的一部分)等方面的关联。而理想自我就是我想成为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可以说,是自我认同的核心部分,因为它塑造了使自我认同的叙事得以控制的理想抱负的表达渠道[1]

自我认同是指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从而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它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把信念价值观融合到自己人格中去并对自我价值进行评价的过程。这种评价通常来自于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的看法。一个人可能在某些事情上觉得自己很聪明或很笨,在某些行为上觉得自己很拙劣或是很卓越;他可能很喜欢自己或是很讨厌自己……类似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自我印象和经验,日积月累就成为人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过去我现在我将来我产生内在的连续性,也是个体现实自我真实自我理想自我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人通过形成自我认同知道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自我认同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中的意识属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特性。当意识的客体为自己时,我们称之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个体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继承社会文化,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与其自我意识的日渐成熟密不可分。

而自我认同则是自我意识中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个体形成自我认同是每个人在青年时期所遇到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个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形成自我同一性的人,懂得人生活的意义,生活目标明确,社会适应性强,在人生下一个阶段能够继续向前发展;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人则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缺乏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感,甚至产生自我分裂。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发展的停滞,其自我意识的成熟受到阻碍。尤其是在社会发展加速,发生重大转型时期,个体极易对社会产生不适应,失去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偏差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图式混乱——表现为渴望知道我是谁,但又不知所措。自我认同不当的人往往缺乏对自我的加工能力,或是错误地加工,觉得自己被群体所淹没,于是他们努力想使自己独立出来,追求个性的发展。有时他们会弄巧成拙,由此带来的是内心的迷茫。(2)角色混乱——表现为对我在哪里?”的迷茫和不解。常常感到自己和过去不一样了,找不到我,更不要说给自己定位。他们羡慕成功者,又排斥身边成功的人。他们不断地尝试更换自己的角色,每次寻找新角色时总是很兴奋,但失望后又觉得累极了。(3)自我挫败——表现为老是自问:我怎么了?”表现出对自己的不理解不满意,充斥着成长的烦恼不能自拔。又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片面的归结为外界,因而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们老是对自己的行为懊恼后悔。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偏低、消极,尤其是在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后,有时甚至是很小的事情,也会使他们自信心严重受挫。(4)焦虑程度高——“我该怎么办?”,是他们常常自问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焦虑和忧郁,甚至会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困惑,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但又不知道忙了些什么,缺少成就感。这个时期最常见的就是焦虑。从这些特点中不难看出,这些存在自我认同偏差的人,往往从不能悦纳自己出发,对他人、对社会存在着消极的情绪,成为走向完善障碍

为了增进人的自我认同感,加强人的自我和谐,促进个体持续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加强人的价值取向引导。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人的思考方式,是人们对事物价值进行判断、衡量的标准。不同的价值取向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不再单一,呈现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因此,政府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引导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使人们重视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意义,强调人自身的价值,让人从贪婪的物欲中回归人的精神理性。唯有这样,人才能避免被异化的危险,避免失去自我认同。

第二,加强自我调控能力。意识属性是人特有的属性。人要依靠其主观能动性,主动调节意识,达到自我认同。人在进行自我调适的过程中,关键要形成对事物正确的认识方式,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心理学艾利斯认为,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主要来自于其思维中的非理性观念。面对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却可以产生不同的认识,具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如果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观念,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不合理信念常常表现出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等特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当个体用片面、静止的方法看问题时,必然会产生认识偏差,出现错误的认识结果。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个体的自我认识。因此,个体应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提高自我控制力。

第三,培养移情能力。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情感互相作用。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情绪,移情即为他人情绪情感而引起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移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意义上接受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并将自己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产生的相应情绪、情感。在自我认同感形成的过程中培养移情能力,就是要引导中学生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反思自我,认识自身人格中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其内在的自我调解能力,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自我认同感。青少年若能深刻体会他人情绪、情感,当他们遇到类似情况时,便会回忆以往体验,重新整合自我认同内容,抑制自己的消极行为,做出积极反应。

第四,为人们提供社会支持。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会面临种种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会使人产生心理不适,容易导致人的自我同一性混乱。而每个人的自我认识水平、自我调控能力存在差异性。当个体无法解决内心冲突、排解消极情绪时,就需要获得他人帮助。因此,政府应建立有效心理疏导社会机制,确保社会成员在遇到心理困惑,无法自我调控时,能获得必要支持,使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

以上这些,其实都是教育理应承担的责任。

但是,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偏向。仅以对好孩子的标准为例,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考个好分数才是好学生的观念,为此,大人们不乏为了一次测验考试区区1甚至0.5落差,不惜剥夺了孩子们童年应该有的欢乐。长期的这种评价模式,在孩子们的意识里,自主的、生成的、完整的、独特的生命特征没有了,分数成为比他们生命成长更为重要的事,在他们看来,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只是在为别人、为分数撑门面。这种教育的恶果,必然造成孩子们自我认同的障碍,又怎么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呢?又怎么可能在他们幼小心灵里从小就培育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的萌芽呢?我们提出生命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就是要从教会学生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出发,认识生命、认识自己,在懂得尊重生命基础上,教会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生活调适、人际互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责任、良心、尊重等德性的养成,让学生通过对生命的深层感受,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以及人的自由、自主、尊严、价值、理想,形成生命的智慧

当代研究告诉我们:自我认同的进一步进展,就是自我实现[2]

自我实现已成为当下流行于教育界、心理学界、哲学界(人生哲学、价值哲学)以及大众媒体之中的时尚性话语。(www.xing528.com)

那么,什么叫自我实现呢?一般认为,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自我实现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现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提出来的。在19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他将研究焦点放在心理健康的个体上,特别是那些所谓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人身上,尝试归纳出那些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者的共通点。马斯洛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较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着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虽然也有缺点,但因为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较一般人更真诚、更不防卫,也对自己更满意。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相信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倾向,根据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当一个人较低层次需求(如安全感)获得基本满足之后,他便会转而尝试满足更高层次需求(如自我实现),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当这样的倾向受到阻碍,特别是孩童时期父母冷酷或拒绝的态度,便会影响到这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和他对现实世界的觉察,这个人开始自我防卫,甚至从真实的感受中抽离出来时,更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假如,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同样,中国先哲们虽未使用自我实现这样的术语,但是,在他们的著述中也不乏类似的观点。在他们看来,能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也就是自我实现。当然,这种主张具有现世主义的倾向,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在先哲的影响下,中国人历来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然而,也同样由于这种现世的自我实现导致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同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正好形成明显的反差。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把双刃剑。这种着眼现世的自我实现既滋生了中国人易于满足,长期安于小农生活的弊病,又成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忍耐的美德。[3]

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源自于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而产生的最大力量和最大强度的总体需要,即自我完善这一人性的需要。由此观之,个人实现乃是个人的最高价值。我们知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是很难做到的。历史上实现最高价值的人,为数不多,通常只有少数的杰出人物才可能称之为自我实现。那么,普通人何以可能自我实现呢?

首先,自我可以看成是个体负责实施的反思性投射。自我的反思性投射是个体的反身意识作用的结果;没有自我的反身意识,自我就没有意义与价值。例如,我们不是我们现在的样子,而是对自身加以塑造的结果。这样自我不是完全空洞的东西,个体存在着自我塑造的效率过程和心理需要,并且它们为自我的重组提供参数。因此,一方面,个体的变化依从他(她)参与的重构的努力;另一方面,个体并非为了仅仅了解自身,他(她)服从于更为广泛、更为进步的目标,即建构与重构连贯的认同感。

第二,自我形塑着从过去到可预期的未来的成长轨道。个体依据(组织化的)对未来的预期而筛选其过去的生活经验,并沿用着过去的经验。自我的轨道具有连贯性,它源于自我对生命周期的种种阶段认知。

第三,自我的反思是持续性的,也是无所不在的。个体会在每时刻,或至少在有规则的时间间隔内,不断地依据正在发生的事件而要求实现自我质问。作为有意识询问的问题系列的开始,个体习惯问我如何利用这一保护的时刻?这是现代性的反思历史性,它是自我观察的实践化艺术:如,现在发生什么?我正在想什么?我正在做什么?我正在感受什么?

第四,自我认同作为一种连贯性发生的现象,它被设定为一种叙事,为了使这种叙事变成鲜明的记述,也为了维持完整的自我感,日记、自传的写作与阅读成了处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寻求与建立自我认同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成长中的自我,需要在名人或成功的人士那里找到自我的影子,并召唤自己去进行创造性的投入。

第五,自我实现蕴含着对时间的控制。与时间保持对话是自我实现的基础,因为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它是使生命趋于圆满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对未来可能的生活轨迹的预期。或者说,它表现个体如何把握其生命进程的自我设问的过程。这是因为,时间乃是自我意识生成的起点,人的生命必须在时间中展开,人的生命意识就是在时间中体验而升华出来的。人的自我发展、人的各种需要总是在时间中不断生成的,人的成长须经分离时期(肉身我从母体中分离出来而走向独立)、镜子时期(透过别人像镜子般地观照自己)、性别时期(确立做人或人生的游戏规则)、理想我的不断生成时期,这些自我成长的扩展都是在时间中推进的。因此之故,大凡能自我实现的人又大多是对时间控制与时间保持对话的人。这正是自我实现的现实,因为时间总是使生命趋向于圆满的基本条件。因此,有自我实现感的人不应浪费那属于自己的美好光阴,也只有于此,面向未来尽可能地通过时间控制和积极互动的主动过程而秩序化,在此基础上,自我叙事的整体性得以建立。

第六,自我的反思性也拓展到了身体,身体也成为了行动的一部分,而不再是被动的客体。因为对身体的体验是把自我连贯成整体的手段,只有获得这种手段才有可能说:这是我生命的地方。

第七,自我实现可以理解为机遇与风险之间的平衡。由于自我实现乃是机遇和风险的平衡,所以在这种平衡的两端,一端是抓住机遇,另一端是回避风险。现实中,无数个体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对你如何曲折和充满磨难,只要你想使自己的命运有好转,你必须超脱你的常规,结识新人,探索新观念,尝试陌生的路径。在某种意义上讲,自我成长所包含的风险,就是进入未知领域和未知地。可见,正是风险与自我挑战提升了自我的价值,行为使你的自我实现价值理想更进一步。

第八,自我实现的道德线索就是可信性,它的基础就是对自己的诚信。能够可信地行动不仅仅是依据尽可能有效和完善的自我知识的行动;它也意味着使真实的自我脱离虚假自我的困扰。因为对自己真实就意味着去发现自己,就有助于去主动地建构自我。

第九,由于生命可看成是一系列的过渡。那么协调这些不断过渡之间的转变,对付这些不断过渡过程中所蕴涵着希望的风险,以求得个人危机所敞开的新机遇。面向生命的一系列的过渡,个体应适时地进入自我实现的反思性动员的轨道之中,并且依据这种轨道才得以跨越。

第十,自我发展的线路是内在参照性的:唯一显著关联的线索就是生命轨道自身。作为可信的自我成就的个人完整性,来源于在自我发展的叙事内对生活经验的整理。这是一种个人信仰体系的创建,它为个人把第一忠诚给予自身提供了手段。从个体建构与重构其生活史的方式来看,关键的参照点来自内部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使人成为有价值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并进而促进个体和社会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教育以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人生境界为目标,旨在提升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运用价值真理引导人、教育人。如果说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实现人的最大发展的话,那从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过程,正是教育大有作为的地方。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5页。

[2]参见“百度百科-自我认同”:http://baike.baidu.com/view/1143561.htm

[3]参见“百度百科”“自我实现”条目,有修订。http://baike.baidu.com/view/4346.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