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的价值:成长的目的

教育的价值:成长的目的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也是一个人人都知道,但未必能解释清楚的概念。一般生物只有“生存”谈不上“生活”。“生活”,是人所特有的。对人类而言,生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不可能在生活进程之外同时进行另一个过程。

教育的价值:成长的目的

        生活也是一个人人都知道,但未必能解释清楚的概念。一般生物只有生存谈不上生活生活,是人所特有的。对人类而言,生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不可能在生活进程之外同时进行另一个过程。但是,究竟什么是生活:,却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人们习惯于把人的各种活动称之为生活[1]。狭义的生活,是指人在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衣、食、住、行;广义的生活,则是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有人研究了人的生活的基本要素,结论是人生活在世界中,交往、劳作、意义、价值、理想、历史语言,这些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2]人的交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还有更为广阔的意义在;人的劳作,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还有改变世界为我所用的意义在;人们说话不只是演绎出了音乐,为了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于是有了修辞学,有了口才学,有了语法学;人的行走,不只演绎了舞蹈,还演绎出了各种技艺;人写字,写来写去讲究起来,于是有了书法。人的生命不仅可以获得新的生命,而且以生成、发展、丰富语言的方式存在着,并且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获得新的生命,人处处与美连在一起,并以其构造生活,构造人生。人类构建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人因美而幸福地生活。在世间万物之中,只有人类,有自己的历史。

可见,生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不可能在生活进程之外同时进行另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以为:人的生命,不仅要存在,还要有意义。活着不等于生活,它只是表明生命在运动中的存在;生存也不等于生活,它只是表明生命在延续和生长。唯有在生命、生存的基础上,赋予人的生命以意义,即成为积极主动地展现与充盈的过程[3],才称得上生活

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人的生存需求需要物质供给,来维持人的生命存活是必要的、饱暖是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适当的运动物质上的维持,是基于人的生命本能,人都是要维持生存的。相反,人的生存需求得不到所需要的物质供给,人的生命存活就会归于消亡;一切经济文化政治活动的终端目的,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存,有效地保障了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够持续维持生存,持久的、稳定的、愉悦的实现更好、更长久的生存。所以,人的生命本能就是自然生存驱使着人坚持生命的存活,因此人的生存须要物质的相应满足和保障是必须的,有了保障物质后人就能够感受到被满足带来自身的生活愉悦和幸福,人就能够享受到生命存活的快乐。精神生活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后所形成的一种创造,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最重要的区别之一。物质生活是第一性的,精神生活是第二性的。但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母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相互左右着。物质生活是生命生存生活活动的根本,人类物质生活和大自然一样,决定条件是时间、阳光和地球,存活的首要必需条件是氧气,第二是水,第三是食物。精神生活是生命从事生活活动的灵魂,它是生命生存活动中的中枢。人的精神生活的决定条件是阳光月亮的精华,大自然的灵气。首要条件是精神元气;第二是理想、信念;第三是愉乐、文化、感性。

物质生活,人类跟其他动物,植物甚至看不到的微生物一样,为了最起码的生存,从事着所必需的呼吸吃喝,享受着地球上的物质财富,地球像母亲一样,以博大的胸怀,哺乳着她怀里的所有生灵。人类以独有的超级智慧和高级能力,成了所有生命活动群体的主宰。精神生活,纵观历史上人们精神生活的信念。儒家孔丘倡导了道德善良的崇高精神。佛学古印度迦毗卫王国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道家老子李耳阐述了自然哲理古罗马耶稣耶和华为了广大的奴隶自由宣传救世主张被贵族活活地钉在了十字架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明了人们过上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人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历史的必然。人们精神生活挚德光明。人民一起奉还大自然对我们的博大真诚的爱,保护大自然,服务大自然。创造像空气一样森林共有的绿色健康财富,苍生生活所需融和世间。一定实现和美生活的明天。

       生命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是目标、是方向。只有三者的统一,人才能成其为。没有生命就谈不上生存,没有生存就谈不上发展,但是,仅仅是生命”“生存也不成其为。只有通过对求真、向善、唯美、自由、尊严的追求,人才能实现其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也才能证明其生命存在的价值。所以,生命、生存、生活构成了人的整体存在,是人存在的证明,更是走向成熟的标志和动力。

人类的延续和发展要有人的生命的存在,同样要有维持生命寻找的物质存在,创造物质存在的意识、智力和精神存在和发展,满足人的非物质需要的精神的发展。人与其他生物最大区别在于,他可以通过语言、历史等方式,实现经验的传递,从而大大提高人类占有、改造世界的效能。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更好。人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生存,更是为了实现美好幸福的生活生活的价值,才是人类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人的生命价值是自在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则是自为的,而人的生活价值,更是通过环境教育和自我努力共同创造的。人,从自在自为,再到创造,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才真正走向成熟。个体的人是这样,整体的人人类的发展也是如此。

在实现人的生活价值的所有因素中,教育显得非常突出。这是因为:

环境是先于而存在的,人可以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但这是有限度的。从个体的人来说,他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的渺小、柔弱,甚至无力对抗来自细菌等微生物的进攻。然而,人类的群体、人类的整体,当他们实现抱成团,实现经验的传递和积累时,他们的力量可以说无敌于天下。靠什么来实现抱成团”“经验的积累和传递呢?——唯有教育。

能够自我努力去实现任何目标,这在动物也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诚然 ,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 ,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 ,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 ,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而人基本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生产 ,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 ,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 ,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马克思的这段名言告诉我们人与动物劳动的根本区别,也揭示了人的自我努力与一般动物的区别所在:不是出于本能,而是出于创造的欲望;不是根据自身种的尺度,而是从内在尺度种的尺度的结合上,来进行新的创造。可见,如何把握内在尺度、如何做好内在尺度与种的尺度的结合等等,都需要由教育来完成和实现。

所以,与生命”“生存一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也历来为人们所瞩目。(www.xing528.com)

鸟瞰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最初,教育与生活是如此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自世界上有了人类,同时也伴生了教育。人类为着谋生存,不得不有许多活动;这些活动方式的获得,要靠个人去模仿或参加社会的生活。……原始社会里,学校教育的名称与形式,自然是没有。儿童的教育,只是实际技能的模仿,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参加,那时山岳、河流、田原、旷野,都是他们的教学和实验的场所;狩猎、畜牧、渔捞、耕种,便是他们的学科;有经验的成人,便是他们的教师。[5]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演进,教育成为一项专门的事业或职业。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也逐渐出现了分离。

研究表明,现代教育一开始服膺于外在的目的……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却由此淡化甚至淹没了教育内在的育人功能,以外在目的取代了内在目的;现代教育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人的精神的发育;现代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要素组合而成的一个远离个人真实生活的闭合体系,因此,现代人类教育发展逐渐显现的这种分离我们所强调现代教育对生活疏离,并不意味着现代教育完全代表或者至少孕育了一种超出现实生活的理想。事实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少这一点,也不意味着现代教育完全隔离或者远离了生活,我们的教育表面上看确也关心生活,但它关心的只是生活的要素,确切地说生活技能性要素,而不是整体的完整的生活,关心的是未来成人的生活而不是当下真实的儿童的生活。现代教育与生活的疏离意味着教育活动与生活本身的异质,教育中的人与真实生活中的人分离,教育在无意中遮蔽了人的生活遭遇,个人在教育中获得的并不是整体生活的完满,而是意义贫乏的(对人自身而言)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不是个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而是片面发展。[6]这里所提到的教育生活的分离,在我们生活中是处处可见的。

杜威针对教育与生活分离的现实,从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等认识出发,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一系列著名的命题[7],引领着整个二十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也为教育回归生活开辟了新的方向。

正如我们在本节多次提到的,对于人类而言,生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不可能在生活进程之外同时进行另一个过程”——因此,我们以为,教育对于人的价值,理所当然的集中体现在对于人生活的价值上。在这里,它所体现的是教育的终极价值、最高价值。因为,教育,不仅促成了人的成熟,而且为人们追求和谐幸福的生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辞海(缩印本)》(1999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5页。

[2]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月版,第49~59页。

[3]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月版,第22页。

[4]【德】马克思著:《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9月版,第96~97页。

[5]孟宪承著:《新中华教育史》,《孟承宪文集》第九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月版,第12页。

[6]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月版,第2~8页。

[7]参见“百度百科”:“杜威的教育思想”,http://baike.baidu.com/view/628543.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