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现象,很早就成为爱思考的人们的研究对象。
人们对于“生命”的观察和思考,从未间断,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生命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成为人们不断追问的一个亘古命题。进入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早已成为一门“显学”,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热点。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具有自行吐故纳新、精度复制、温和分裂等能力,不可逆转但总是持续不停地重复着或延续着这些能力的物质系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具有以下特征的生物体,才称得上“生命”,这些特征是:(1)平衡性:能够调节体内环境以维持身体处于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2)组织性:由若干基本单位通过一定的形式构成的严密有序的结构。(3)生长性:能通过新陈代谢将非自身的物质和能量通过一定的形式转换为自身需要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发展。(4)适应性:能对各种刺激做出适度反应,能主动适应所在的环境。(5)繁殖性:能够产生新的个体。通常,人们把具备以上特征的物体,视作“生命体”,这些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称为“生命现象”[1]。
“生命”不仅是个“整体”的概念,还是一个“个体”的概念。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有生长的周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在“整体”和“个体”之间,还有一个以“种群”为特征的“群体”的概念,作为生命体的种群,则在一代又一代个体的繁衍、更替过程中,在与环境的相互运动中,经过自然选择发生进化或者消亡。
生命是条件产物,从出生到成长,到衰老,死亡,整个过程的完成都时时伴随着各种条件,有些条件具备延续生命则为福,有些条件具备结束生命则为祸。生命于自然,社会中就处于自我选择,自然选择,社会选择。物理学家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学说,从物理角度为探索生命本质给予新的解释:生命,是一个耗散结构,任何生命都要与外界环境不断地交换物质和能量,否则生命就会导致死亡。生物微观层次上的一些变化,比如遗传基因的合成、糖的代谢等,都与耗散结构理论相吻合并可用此理论进行解释。
哲学上对“生命”理解是:生命是物质矛盾运动的重要形式。“生命是生物的组成部分,是生物具有的生存发展性质和能力,是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应激、进化、运动、行为表现出来的生存发展意识,是人类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生物中发现、界定、彰显、抽取出来的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2]虽然,所有生命,都有共同的自主生存发展的特性,但不同的生命因为所处的环境、起始条件等等多种因素的差异,又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个别化特征。无论是“生命”的整体,还是生命的种群、生命的个体,都存在这种特点,共性规定和个性特色的统一,是生命现象的最重要的特征。而生命体内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命体本身和周边环境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又是生命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
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在地球、在宇宙,所有的“生命”中,人处于最高的境界。它不仅具有一般生命的特征,而且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许多远远超越一般生命的特征,正是因为这些特征的存在,才使人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精灵”[3]。人的生命不仅是“物的存在”,更是“精神存在”,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人的生命具有自主性,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有差别的,一个人只要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就能充分发挥和展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的生命具有生成性,和其他生物相比,人的生命活动,同样要和环境进行互动交流,但人在这个交流互动中,改变着世界,创造着越来越美好的未来。作为地球上迄今为止生命存在最高、最完善的形式——人,他们的“生命”的存在,是人类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生命,作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生命”,既要符合成其为生命的共同要素,又必须具有因多种因素存在而形成的各不相同特征的个性特征,它必然是普遍性和特殊性构成的统一体。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任何事物都是处在一定时空之中的事物,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性能,任何生命也都是如此。和一般的事物相比,生命体与生命现象,更具有自组织性,只要构成它的物质基础——基因不变,他就有可能顽强的复制自己,在复制自身、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能够保留下进化的痕迹。当代“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是世界的绝对、无限的本原,它跟物质和意识不同,是积极地、多样地、永恒地运动着的。生命不能借助于感觉或逻辑思维来认识,只能靠直觉或体验来把握。”[4]
那么,在茫茫宇宙中,作为“人”这一生命的最高形态,又有哪些特点呢?
自从人类产生后,人的生命就表现出独有的特性,概括起来,“人的生命”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与一般的“生命”不同:
(1)人的生命是“自在生命”与“自为生命”的统一体
众所周知,生命与非生命的本质区别在于生命能够新陈代谢,能够主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进而实现生命机体的自我生长和自我繁殖。但是,“生命作为生命还有一个矛盾:生命能够主动地从环境吸取、补充自己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而这点必须以环境能够为它提供它所需要的现成形式的物质和能量为前提,如果环境不能提供给它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生命就无法生存,只好灭亡。”[5]从中可以发现,在某种意义上,生命并没有自主权,它要受到环境的支配;或者准确地说,生命本身就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因环境而生,并因环境而终。这种生命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自在生命”,即它只是客观地存在着的生命。
但是,人的诞生和文明的传承,改变了生命中这对固有的矛盾,同时也改变了生命的存在方式。由于其它生命没有意识,它们不可能将自己与其生命活动区分开来,因此,它们与生命活动是同一的;而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动物,可以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意识的对象,从而将自己与生命活动区分开来。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结果,与其他生物完全依赖环境的状况不同,人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改变环境,进而使得环境成为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并用生命去支配环境。这种生命状态就是“自为生命”,也就是由人主动创造的生命。人的“自在生命”和“自为生命”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这就是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的本质区别;即人除了有“自在生命”,还有“自为生命”,是“自为生命”规定了人的生命的本质。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人的“自为生命”属于人,而人的“自在生命”不属于人。因为无论是结构和功能,还是属性,人的“自在生命”都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命,它是人所特有的“自在生命”;而且,没有人的“自在生命”,就根本不可能有“自为生命”的产生,更别提人的生命了。
(2)人的生命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由于人的生命是“自在生命”和“自为生命”的统一体,决定了人的生命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指人在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特点,即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然本能。尽管人是高级动物,但他仍然属于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动物。因此,人类天生就具有与某些高等动物相类似的生物属性和自然需要,例如,所有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在遇到外界威胁和侵害时会奋起保护自己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所具有的各种属性。这种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是人的社会性。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还将同人类社会的其他成员之间发生关系,例如共同生产、互相交换等。正是在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这种关系而孤立存在。第二是人的能动性。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中,逐渐产生了语言,并进一步推动了人类脑髓的发达,由此形成了一种能够思维并用思维指导行动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人类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这种改造的结果使得人类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而且能够自觉地改造自然。人类之外的动物仅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发生改变;而人则能通过自己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并达到改造自然界的目的。这便形成了人与其它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 当然,人类生命的这两种属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自然属性中有社会属性的痕迹,社会属性中也有自然属性的影子,如果要从单一属性出发去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不仅是人类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是我们准确认识人类社会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3)人的生命力求在“存在”与“意义”之间寻找平衡(www.xing528.com)
由于人的生命具有自然属性,因此,保持生存就成为其首当其冲的需求。与此同时,人的生命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不会仅仅满足于生存,还要试图探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使生命成为价值和意义的载体。对于这一点,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给出了很好的阐述。按照马斯洛的层析需求理论,人类有两类需求,一类是基本的或缺失性的需求,另外一种是心理的或超越的需求。基本需求或缺失性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即对于食物、水、氧气、休息、排泄、性等的需求;安全需求,即对于稳定安全、受保护、免受恐吓与焦虑等折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社交需求),即对于朋友、爱人或孩子以及团体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即对于成就、名誉、地位等的需求。通俗而言,基本需求或缺失性需求就是维持生存的需求,假如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生命个体的基本生存将面临威胁。由此可见,它是生命的最基本需求。这些需求是人类所有成员的共有需求,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下里巴人,概莫能外。其它形式的物种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这些需求。心理的或超越的需求有:认知的需求,具体包括理解、系统化、组织、分析、寻找联系和意义、创立一个价值系统等的欲望;审美的需求,具体包括对秩序、对称性、闭合性、规律性以及行动完美等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即促使个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需求。通俗而言,心理的或超越的需求就是追求意义的需求,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一般来说不会危及人的生存;但是,此类需求如果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不仅可以维持个体的生存,而且可以促进他们成长。由于这类需求容易被压制、控制、改变和消失,很多人对此类需求缺乏认知,而要满足此类需求往往要付出很多努力,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这些需求。如果将人类的所有这些需求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马斯洛的层次需求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端是生理的需求,最顶端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中间依次是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马斯洛刚开始提出这一理论时认为,只有当低一级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实际上,这些需求之间的满足关系并不像马斯洛所说的那样,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也就是说,低级需求制约着高级需求,高级需求对低级需求又将起着调节作用。人的生命就在维持生存的需求和追求意义的需求二者之间寻求一定程度的平衡。综上可知,人的生命是“自在生命”与“自为生命”的统一体,它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力求在生存与意义之间寻找平衡。正如亚里斯多德倡导的自由教育所认为的那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的身体、道德、智力和美感各方面平衡地、和谐地发展。
有人将人类生命的这些特征归纳为“自反性”“自增性”“自语性”“自美性”。[6]所谓“自反性”,也称之为“反身性”,主要强调的是“人可以反身回头看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和发展的需要。所谓“自增性”是因为只有人,才能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从而不仅可以随时调整自身,而且还有可以创造“艺术生命”“学术生命”等等有别于一般生物体的,且又具有生命特征的、精神性事物,从而使自己的生命更为丰富多彩。所谓“自语性”,人类创造了“语言”这一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从而使任何人在生命历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能够得以有效的传承,使得后一代有可能在前人的肩上进行新的创造,从而可以保持人类自身的持续发展。所谓“自美性”,即“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通过自主的努力,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构造更美的物质、精神条件。
正是由于这“四自”特征的存在,令教育与人的生命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教育的本源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关心的重要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人们长期以来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作为教育的原点,从而不知不觉偏离了教育的本原。殊不知,“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社会的教育。教育固然对社会发生作用,但这种作用必须通过培养的人参与社会实践而实现。”[7]教育应该是一项促进人的生命全面发展的事业,因此,只有“人”才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最高尚的服务不是服务于经济也不是服务于政治,而是服务于人的发展、人的幸福和人类的福祉。
作为生命最高形态的人之所以成为教育的原点,是由其生命特性所决定的。作为高级动物,人与其它高等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其生命的未完成性。众所周知,其它动物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具备很多本能,这些本能在其出生后不久就可自行完善,从而为其生存奠定牢固的基础。但是,“人类婴儿的本能,按它们原来的状态,大部分没有什么用处。”这些本能是未完成的,人类不能依靠它来生存,“这种彻底的无依无靠性质,暗示着具有某种补偿的力量”[8];这种补偿力量就是较强的可塑性,即人类需要很长的婴儿期来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人类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的主要途径就是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于是,为了促进人类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人类开始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逐渐创造了知识、技能和文化。
尽管文化是生命的后天产物,但是,从文化产生开始,“人的生命”就对其表现出极强的依赖性。首先,“脑的再生的智能的发展最终只能依靠社会文化现象的复杂性来实现。对于一个不拥有这个社会文化的复杂性的生物来说,大脑可能反而是一个妨碍。”[9]其次,作为个体的人,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生活在既有的文化体系中,他必须掌握存在于特定文化中的存在和行为方式,才能够成为一个人,成为文化关系中的人。最终,文化作为人的本能匮乏的补充而成为人的第二生命天性。正是由于生命的未完成性及其文化性,才使教育成为了人的生命的内在需要,也才使得教育成为可能并得以代代相传。
正是因为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因此,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个体生命不断成长。只有将对人的认识与理解置于生命之中,将对人的教育落实在促进每一个鲜活生命的健康成长之中,才可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离开了生命,再发达、再繁荣、再重要的教育,都因为失去了根本而丧失教育的本真。这种无源之水似的教育也将注定无法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现代教育理论表明,教育,不仅是“促进人类生命发展”,而且,对于人类自身,特别是处于幼年时代的“人”的个体,它本身就是他们生命存在方式。当代社会,教育作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产业结构迅速调整,知识急剧增加,不确定性日益增大,教育开始成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法宝,学习逐渐成为了人们的终身需求,终身学习理念开始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进入21世纪后,接受教育己经不再是某些人谋生的手段,也不是某一特定年龄阶段的群体需要完成的被迫任务,它转而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没有了教育,人类将无法生存,没有了教育,人的生命将不再延续,人类社会将停滞不前。
[1]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13.htm,有修订。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13.htm。
[3]【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哈姆雷特》,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4]葛力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词典》,求实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页。
[5]高清海、胡海波、贺来著:《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6]参见张楚廷著:《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二章。
[7]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