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吻别传统营销
相信你看到本节标题之后会深感诧异,想知道为何扩大个人影响力会以抛开传统营销为切入点。毕竟,你所希望了解到的是如何构建平台并使其固若金汤,广受关注。
一切都需要靠营销实现,不是吗?而你不是专门雇人来负责营销吗?诸如此类的所谓营销,是公关人员四处拨打推销电话,或者广告代理商不计成本制作时髦前卫的杂志广告。对于那些囊中羞涩者而言,则意味着制作简易广告单张、派发传单,或者在地方小报的角落刊登小广告,抑或偶尔见缝插针在广播台买一个广告插播时间。
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据我所知,大多数具有创造力的人士都讨厌营销。他们希望致力于建设性的事务,包括产品创新、写作、演讲,或者是娱乐。但是他们讨厌自我推销或者“王婆卖瓜”的思想。
如果你正是这种人,我要带给你一个好消息,就是营销见鬼去了。
诚然,我有些夸大其词了。
营销或许并未见鬼。但是,在社会化媒体占据主导的今天,它已彻底变样,这种变化格外引人注目。
群落建设(Tribe-building)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
营销不再是人头攒动的市场上声嘶力竭的叫卖,它是同道中人共同参与的对话;营销不再是交易至上,而是建立关系;营销不再是为了一己之私开发市场,而是为那些能够与自己分享激情者服务,实现互惠互利。
赛斯·高汀的开创性著作《群落:一呼百应的力量》,将群落定义为“彼此相互联系,并联结于一个领导者和一个理念的人群”。
我阅读本书是在它2008年刚出版之时,今天看来,它仍然颇具现实意义。如果你真打算打造一项创造性的终身事业,它是必读之书。
高汀认为,群落只有两个条件:志趣相投和交流机制。
具体案例俯拾皆是:
·苹果用户群。只需走进苹果零售店看看。人们到这里不仅仅是购买产品,而是前来与同道中人交流切磋,分享激情。当其他零售商们为着业绩苦苦奋战时,苹果面对的却是供不应求的客户群。
·戴夫·拉姆齐粉丝团。拉姆齐创建了一个巨大的群,群友们都有着近乎宗教般的热情,渴望能够自己操控自己的钱包,走出债务重负。毋庸置疑,他的人生哲学已经让数以百万计的人们产生了希望。
·唐·米勒读者群。他的处女作《像爵士般忧郁》(Blue Like Jazz)连续好几个月都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他想把这本书改编成电影,可惜筹不到钱。群友们为了不让这个希望破灭,自发组织筹钱。
·万能笔记用户群。有谁能够想到,一个简单的软件数据库会形成如此庞大,而且还在蓬勃发展的用户群?万能笔记拥有1200多万注册用户,吸引了形形色色充满激情的人们加入其中。(www.xing528.com)
我作为这4个群落的一分子感到无比自豪。
但是对于富有创造力的人而言,其关键在于:建群是通往成功彼岸的船票。这正是平台的全部意义所在。它是你与群落成员之间的关系纽带。
至于如何建立群落,我有4条建议:
1.开发激情。营销是与人分享自己所钟爱事物的行为,仅此而已,没有更多意义。
这里让加里·维纳查克来现身说法,他所创办的“葡萄酒电视图书馆”播客,于2006年建群之初,并未被人知晓,如今他已不再更新发布,群落却十分庞大。这都源于他将自己对于葡萄酒的激情开发无余。
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进入加里的短视频节目,以发现自己尚未知晓的葡萄酒种类,并加深对自己所心仪之酒的了解。如今他已经转身投入更宏大而又美好的事业当中,但是,他起初的努力证明了一点,就是一旦努力开掘自己的激情,其结果将难以估量。
2.毛遂自荐。你需要自愿来领导群落,因为没有头,群落就无从谈起,有的只是熙熙攘攘的看客。
营销的实质就是引领想要跟随你的人们一起前进,他们只是需要一个领袖,来带领自己去往久违的梦想之地。
3.慷慨大方。以往的营销理念是向人索取,但事实已经证明,“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句《圣经》里的话语无疑是最卓越的营销策略,当你的领导致力于服务和奉献,人们就甘心乐意地选择跟随。
4.交流渠道。人们天然地需要交流,需要一条分享自我故事的通畅路径。
在《群落》一书中,赛斯勾勒出4种类型的群主,如果你真的要建立群落,就必须提供4种交流渠道:
·群主与群员之间
·群员与群主之间
·群员与群员之间
·群员与群外人之间
真正的问题不再是出版公司、唱片公司,或者任何别的第三方是否愿意推销你的产品,是否愿意为你的成功勾画愿景。如今,问题的实质在于你是否愿意挺身而出,领导同道中人忠于一个群落,并共同分享你的激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