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方电台广播新闻中引入策划机制的成功之道

地方电台广播新闻中引入策划机制的成功之道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将策划机制引入地方电台广播新闻中摘要:一篇成功的新闻稿,或者一辑好的节目,其背后的推手就是策划,面临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策划也成为了出奇制胜的法宝。最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对全台采编人员再次强调,在广播新闻中要进一步强化策划意识、精品意识。特别是融合广播的特色和声音传播的特质,将策划机制引入地方电台的广播新闻中,让广播新闻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社会价值、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地方电台广播新闻中引入策划机制的成功之道

如何将策划机制引入地方电台广播新闻中

摘要:一篇成功的新闻稿,或者一辑好的节目,其背后的推手就是策划,面临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策划也成为了出奇制胜的法宝。本文结合地方电台广播新闻的创作实际,对策划的理念、策划的要素、策划的功能、策划的操作、策划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力求对策划机制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以期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

关键词:地方电台 策划 亮点 创新

策划,其含义主要是指谋划、草拟或者设计某种计划。也有人对策划作过这样的界定:策划,又可称之为“策画”,可解释为策略和谋划。其包含两层意思,策略是宏观的、静态的把握;谋划则是微观的、动态的过程,两者融合起来,构成策划的完整的含义。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专家认为,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物因果关系,衡度未来可采取的途径,作为目前决策的依据,也就是说,策划是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

策划作为一种创新与创作机制,被引入新闻写作活动时,就表现为一个从新闻的选题到采访活动的组织,从角度的选择到材料的整合,从稿件的编发到社会效应的追踪这样的全过程。而作为广播新闻策划,我们可以基本定义为,广播新闻策划,就是对广播新闻的采编播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对广播新闻资源作出科学合理的优化与配置,以达到最佳的广播宣传效果的创意活动。在我们不少的新闻精品中,都闪烁着策划意识的灵光,而不少的新闻精品都是新闻工作者精心策划的结晶。难怪过去很少人问津的策划理念,现在却被视为现代新闻学中的要义之一。最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对全台采编人员再次强调,在广播新闻中要进一步强化策划意识、精品意识。

较之中央、省级电台,地方电台在广播新闻的经营上往往感到新闻资源单薄而带来的压力,特别是缺乏社会公共资源平台的支撑,例如没有权威的科学研究机构,没有名牌的高等院校,没有国家级的学术团体,同时也意味着缺乏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的支持,遇到一些社会现象的分析,就无法让专家发表意见,让权威机构作出结论,地方台的新闻就显得底气不足。所以,在客观上地方台更渴望策划机制的引入,以弥补这些先天的不足,以达到“小台出大文章”的目标。

本文结合地方电台广播新闻的创作实际,对策划的理念、策划的要素、策划的功能、策划的操作、策划的效果进行探讨,务求对策划机制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以指导我们进行广播新闻的创作实践。特别是融合广播的特色和声音传播的特质,将策划机制引入地方电台的广播新闻中,让广播新闻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社会价值、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一、策划的理念

策划的理念,起源于广告推介活动中的文案构思阶段,其原义是指围绕某个主题而展开推介活动的前期计划。由于推介活动往往需要借助新闻媒介为载体,所以,策划的理念被人们横移入新闻的创作中。

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横移呢?可以说,一是新闻媒介竞争的需要,二是媒体追求社会与经济效益的途径,三是新闻运作自身规律的必然。当第四媒介——网络的兴起,新闻媒介的竞争随之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并由此而引发了新闻受众的需求变化,从过去多注重“量”而转向对“质”的要求。新闻报道必须通过精心的策划,为受众提供质量上乘的新闻大餐。加上同类以及不同类的媒介之间的竞争,“锁定频道”再也难锁,“独家新闻”再也难觅。但是,新闻求“新”这一天性,又不得不迫使人们在新闻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如何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写出个性尽显的报道?如何保证重大新闻题材的成功报道?如何在内容选择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那么,解决的途径尽管很多,但是,成功的策划则是必不可少的。有新闻理论家认为,策划,是现代媒体的灵魂。显然,新闻策划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更是新闻媒体竞争的需要。广播作为传统大众媒体,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信息时代中,更应当注重策划工作。

1.要“先声夺人”,必然要“先入为主”。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曾有着辉煌的历史,但今天已成为弱势媒体。不管如今传媒的竞争多么激烈,印刷传媒如报业的集团化、系列化和电子传媒的归并及网络如何兴盛流行,唯一不变的是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始终是其他媒体所无法代替的,“先声夺人”始终是广播新闻的强项和优势。而作为策划的机制,其重要的特质就是“先入为主”,换句话来说,策划是某个新闻题材或者新闻话题的事先谋划,因此,“先声夺人”的广播新闻特征与“先入为主”的策划机制找到最佳的切合点,可以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一种共振的磁场。

2001年,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在国际奥委会还未宣布那一刻,谁也无法知道成败与否。但是,为了抢占先机、先声夺人,中山电台在策划“申奥有我”广播新闻专辑时就作了先入为主的谋划,因为可以预想的结果只有一个,要么是成功,要么是失败。为了以变应变,我们设计了两套方案,安排几路记者分别采访中山籍的前世界璞泳冠军、市体委负责人、中山乒乓球协会会长、体育世家和普通市民,以及万里传鸿支持北京申奥的中山青年陈锋。一方面让记者与他们在电视机前共同见证难忘的历史时刻,另一方面请嘉宾结合中山体育事业的发展畅谈感受,如果成功,为其欢呼;假如失败,慨谈感想。由于“先入为主”的策划到位,在当晚的特别节目就第一时间播出申奥成功特辑,在当地媒体中率先报道申奥成功,实现了“先声夺人”的预期目标。

2.要“振聋发聩”,必然要“头脑风暴”。

追求卓越出色,追求轰动效应,是新闻的天性。广播新闻,特别是力求新闻播出后能在社会上、市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作为广播新闻,在播出前对社会效果只能是预测,假如要把这种期待变成现实,那么,就非得引入策划机制不可,要在部署某个新闻题材采访前,在编辑、记者中掀起一股“头脑风暴”,让各种思想、观点来一次碰撞,尤其是面临有争议的题材,更要掀起“头脑飓风”。2002年,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在中山举行,这是两年一届的中山同乡大聚会,而且众多乡亲荣归故里,这次盛会的意义非同凡响,为配合这次大会宣传,本人主持策划大型广播节目《乡音未改情更浓》(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特别节目),在讨论策划大纲时,参与的记者各抒己见,掀起了“头脑风暴”,经过集思广益,确定了多个采访对象和重点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包括在海外成功跻身政界的乡亲、著名侨领回乡办厂、热衷传统民间艺术的老人、热心助学的海外华侨等,并由多名记者负责采访和撰稿,最后由本人合成、制作,该节目分别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山广播电台播出,引起海内外乡亲的强烈反响,认为作品表达了他们的共同心声。该作品获得第十六届对台港澳广播优秀节目评选三等奖、广东新闻奖广播社教类二等奖。同时,制作成CD向海外发行。

3.要“耳目一新”,必然要“出奇制胜”。

随着互联网的升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信息量在逐步加大,流转速度在加快,开放领域在扩大,必然也导致媒体的竞争渐趋激烈,两家以上新闻单位涉足同一新闻线索,而出现的同题竞争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因此,见诸报端的“独家报道”、荧屏的“独家视像”、电波的“独家声音”,就成为在各类媒体竞相占领的高地。

如何从同题竞争中突围从来,策划出具有自己个性而令受众“耳目一新”的新闻作品呢?根据《孙子兵法》的提示,我们可以向“兵法”支招,主要的方法包括同中求异、平中求奇、侧中求正、热中求冷、硬中求软等,目的都是彰显个性,独树一帜。鉴于地方台的资源短缺,我们可以实行有效的变通:核心部分失缺,可以通过外围来补救;有时抓大题材,不如抓细节;特书大场面,不如着墨小场景。当年有关举世瞩目的三峡大江截流的报道,湖北台和楚天台分别参加了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省级台自然摆出了大阵容、派出了强兵猛将,而地级台只能派出小记者去压阵,一个以大求大、求全,一个以小求精、求活,结果,楚天台由于策划周密,采访灵活,地方台的小记者写出鲜活大文章,并一举夺得全国大奖,而湖北台的报道四平八稳,失去竞争优势,最终在全国评奖中失利。

二、策划的要素

无论新闻的形式如何,表现角度如何多变,其本质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客观、真实的反映。然而,作为记者最关心的、目光聚焦的,无非都是社会的亮点、热点和难点。换言之,新闻的指向应该是民生所关注的亮点、热点和难点,自然这些也就成为我们广播新闻的策划要频频点击的要素。相反,我们仅仅拘泥于普通的时政新闻、会议新闻,按部就班地作常规的报道,那么,就失去了新闻策划的意义。

1.亮点的捕捉。

亮点,也称为闪光点,是指社会某行业、某单位、某人在某方面所蕴藏的业绩、特色、经验。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个性特点。一旦经过媒体的报道,往往会在社会上产生榜样的作用,不仅引起人们的注意目光,而且让人们作出效仿的行为。所以,亮点的捕捉应该摆上我们广播新闻策划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策划找亮点、摆亮点、说亮点。

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到中山开展工作调研,本人有幸参加随队采访,并按照新闻部的要求策划一组连续报道。正当无从入手时,张德江一语惊醒梦中人,他在调研中要求中山市领导在汇报时主要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的确,一个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工作中出现的亮点。经过一连三日的调研,张德江给中山市的总体评价是在全省中建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示范市。本人根据这个总体评价,将中山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呈现的新亮点逐一展示,形成了“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连续报道的策划思路,通过现场采访和录音,特别是选择了一批典型的事例,最后播发了11篇的《中山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巡礼》广播新闻连续报道,受到市委宣传部的肯定和听众的好评。

2.热点的切入。

何谓“热点”?丁关根同志《在全国省委机关报总编辑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热点是一段时间内受到社会关注的一些问题。它往往是新闻舆论引导中的难点,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在当前,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楼市的走向、电力供应紧张、原材料涨价、发展循环经济等问题都是热点问题,都应进入我们进行新闻策划的视野。

可以将“热点”理解为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当然,它受到时空的限制,在某个地区,也许某个问题是热点,而放到另外的地区就不成为热点;同样道理,有些问题在现阶段是热点,可能过了一段时间就开始降温了。所以,我们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定要有时空概念。例如,我们在一次策划“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广播专题时,起初就没有考虑到时空概念,把当时在全国计生领域都相当热的“农转非”的话题作为系列报道的选题之一,因为“农转非”是一项鼓励农村独生子女的优惠政策,生育一孩的家庭可以享受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待遇,意味着实现从农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但是在中山小榄镇采访时就碰到钉子,原因是小榄农村的经济收入非常可观,比城镇居民高出很多,特别是年终分红是按人头分配,农村户口还可以分配到宅基地。小榄人从来就不稀罕城镇户口,相反搬到城镇的人还要返迁回乡。不可避免,这条“热点”新闻在小榄行不通,策划方案也被迫“流产”。

3.难点的硬碰。

我们强调广播新闻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广播新闻的策划时往往是以难点作为切入点,敢于去揭盖子、碰钉子。透过表面的现象,挖掘深层次的矛盾和原因,帮助政府去解决影响民生的难点问题。在策划这类广播新闻时,我们一方面要设计将话筒对准市民,让他们倾吐心声;另一方面将话筒对准政府部门领导,让他们直面民生,作出解决难题的答复,因为,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得以佐证,“天下第一难,老大出面就不难”。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涉及到民生的问题往往就是社会难点,例如,近年来一直没有根本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有个别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等,这里面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又有机关作风转变问题,虽然,不少问题正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是,达到彻底改变还有一段距离。比如,为改变“看病贵”的问题,我们欣喜看到政府卫生部门已采取积极措施来减轻病人的负担,有医院开办了廉价门诊、廉价病房,或者定额包干医疗药品采购实行公开招投标等。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难点仍然需要我们媒体去关注、去追踪,为新闻策划留下太多的思考。

中山电台自从开通《新闻直通车》的“公众热线”投诉栏目后,坚持每周策划一个话题,大都是市民想解决、盼望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点问题,在节目中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反响,每天都接到市民各类投诉电话,不少问题在反馈到政府有关部门后,第一时间得到回复,向市民承诺在限期内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则给出合理的解释。

三、策划的种类

1.重大新闻的策划。(1)围绕中心工作的策划。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五光十色,林林总总,我们策划的触角应该伸向何方?一种不争的事实是,广播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因此,我们的策划活动必须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而展开。作为地方台,必须紧扣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其鸣锣开道、摇旗呐喊,大造宣传舆论氛围,凝聚民心。(2)抓住时期特点的策划。赋予新闻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策划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重点,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兴奋点和共振点。我们的策划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关键是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的前沿来观察生活,用发展、运动的眼光来看社会。我们还清楚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最具时代特色的话题是“万元户”“包产到户”“南风窗”等,在广播界,“珠江模式”已作为广播新闻改革的典范载入了中国广播发展史册。如果我们再重复这些概念、名词,只能是老调重弹,毫无新意了,毕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那么,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都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这些时代的印记理应进入策划人的视线。

2.社会新闻的策划。(1)选准题材。选题,是新闻策划的命脉。我们不能策划新闻事实,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新闻题材,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化,新闻媒体已自觉将镜头、话筒、笔头从会议新闻、时政新闻移向社会新闻,从领导、明星、名人转向普通的市民,题材的选择应以民生为主。我们的理解是,凡是与民生有关的题材都可以反映、都应该反映。作为地方台,在策划广播新闻时应该突出平民文化、都市文化,这是听众最容易接受的。(2)突出个性。我们强调关注普通市民,并不等于随便就选择一名市民,我们还要根据新闻的选题而作出筛选,突出人物或者事件的典型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一棵树反映一片森林,通过某人某事、某个家庭反映社会。所以,在策划时不仅要构思大场面,追踪故事的来龙去脉,而且要寻找细节,以提高广播新闻的可听性、生动性和形象性。(3)扩面深挖。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是真相与假象并存、真理与谬误混杂,在新闻策划时要坚持辩证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平凡中发现奇迹,防止因片面性造成本质的失实,从而影响受众对是非的正确判断,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为此,成功的策划可以挖掘新闻信息潜在的价值,透视事实内存的本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3.突发新闻的策划。(1)突出时效,“快速反应,先声夺人”历来是广播新闻的天赋,用广播的界面去报道突发新闻是最佳的选择。现在广播界有人呼吁,广播新闻还要提速,“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都可以在广播新闻中再现。例如,近年来,中山广播新闻对中山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都是进行“第一时间”的报道,在五桂山特大车祸、三乡镇山火、2004年特大洪水、12·25特大火灾事故等突发新闻报道中,中山电台都启动了应急策划机制,打破新闻编排常规,安排记者“第一现场”连线插播新闻,一方面维护了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避免社会传言等“杂音”。(2)把握分寸,由于是突发事件,时间紧迫,往往对策划方案未来得及细化,在追求时效性的同时,必须把握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尺度,对新闻事实既不能夸大,又不能缩小。例如,同样是火灾事故,程度不同,性质就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按照程度依次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特大火灾,死亡人数超过一定的数目才能称为群死群伤事故。

4.新闻节目板块的策划。在广播新闻改版中,我们可以沿着几条思路去展开策划,包括改革与裂变,重组与整合,中山电台坚持每年改版一次,既有大动作,又有小调整。在大的新闻板块中,由《简明新闻》《中山广播新闻》和《城市本色》三大板块构成,经过重新策划,改版为《新闻快报》《新闻资讯半小时》和《新闻直通车》。其中,对《新闻直通车》的栏目也作了全新的策划,与市委宣传部合办“镇区领导访谈”“部门领导访谈”,与中山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联合制作“周五行风直播室”。这些板块的策划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动,还有播报风格的转型,给听众一种全新的感受。

四、策划的原则

由于策划活动本身是一种创意行为,表现为思想的高度活跃,思维的高度自由,空间的广阔无限,然而,无规矩则不成方圆。根据新闻创作和创意文化本身的规律,可以建立策划的坐标与尺度,具体表现为以下五大原则:

1.真实性原则。我们始终认为,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前提,或者说,是编辑记者不能超越的底线,新闻策划活动亦然。不可否认,在不少新闻单位,不少的采编人员在追求“出位”的时候,往往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跨越了这条底线,给人一种生硬“炒作”之嫌,甚至导致假新闻的出现。更有别有用心的人,借策划来造假。

我们极力主张的新闻策划,是基于社会生活土壤的耕作,以事实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而不能“无中生有”。进一步来说,策划是基于真实前提下的创意,而不是凭空的臆造,更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www.xing528.com)

2.导向性原则。邓小平说过:“一切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部门,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新闻媒体也进入经营的轨道,在“新闻立台”的大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但是,对于广播新闻策划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导向性问题,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我们认为,商业策划和新闻策划同属创意文化的范畴,但是其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新闻策划有导向的要求,当你在策划一则新闻时就应考虑到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衡量的标准就是看广大人民群众同意不同意、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换言之,我们的策划内容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老百姓喜闻乐见。除了政治导向外,策划人员还应该关注非政治性导向,如经济导向、生活导向、消费导向等。

3.创新性原则。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6月20日在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开发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性可以上升到一个民族的高度,一个国家的高度。同样的道理,创新也是新闻策划的灵魂,是新闻报道的关键所在,是新闻报道求快、求新、求高的不竭动力。

从本人的新闻策划实践中体会到,创新,往往基于思维模式的转换,大胆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敢于逆向思维、跳跃思维、散发思维,策划人在活跃的思维点击下,将会出现全新的策划界面,包括有新意选题、新颖角度、新鲜内容、崭新手法等。

4.贴近性原则。无论你的策划多么超前、多么周密,但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根“三贴近”的红线,必须贯穿广播新闻策划活动的其中。相反,假如你是“闭门造车”,得出的结果不是“曲高和寡”,就是“俗不可耐”。

中山电台新闻部坚持多年的周一新闻例会,就是提供了全周广播新闻策划的平台,要求由当值的责任编辑出题目,出点子,讲构想,然后集思广益,结合本地的实际,策划出本周的新闻题材和采访重点。由于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熟悉的“地盘”,所以,由他们参与策划的话题其贴近性自然增强。

5.共享性原则。策划含义中,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新闻资源的善用,也就是如何共享新闻资源,包括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形成1+1大于2的效果。

近十年来,由广东电台牵头,组建了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等多个城市电台参与的“珠三角城市电台协作网络”,成功打造了一个地区性广播新闻资源共享的平台。先后策划了珠江潮、粤港澳经贸合作、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等大型的新闻采访活动,包括组织记者异地采访、广播作品交流播出等。

我们强调共享性,还表现在如何合理、科学地利用社会资源,要善于取势、借势、造势,例如央视曝光了“假奶粉”的事件,我们虽然不在新闻事件发生的中心地区,但是我们可以借势来策划出系列的新闻报道,包括追查假奶粉是否流入我市?假如有,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商家如何处理?假如没有发现,本地生产的奶制品、乳酸饮料是否安全?卫生部门专家向市民支招如何辨别真假奶粉等等,其实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完全可以围绕“食品安全”问题而造势。因此,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来策划。

共享性还表现为地方电台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例如新闻板块与节目板块进行互动,在节目中加入新闻的元素或者内容,在同一个周期播出,加深听众的印象,扩大某个新闻题材的影响,中山电台在策划“6·26国际禁毒日”特别报道时,我们除了在新闻栏目强势推出“打响禁毒人民战争”系列报道外,还在广播短剧《庆记茶寮》中播出“万恶毒为首”的剧集。

五、策划的操作

策划,除了对新闻主题的挖掘、升华外,更重要的方面是对新闻资源的科学调度与整合,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最优化,所以,在策划的操作上,要运用人力资源学的原理加以指导,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科学地安排策划工作的步骤,尽量地发挥出广播新闻传播快捷、操作简单的独家优势。

1.策划人员。毋庸置疑,作为地方台一个弱势就是人力资源的不足,因此,策划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尤为重要。据了解,部分新闻单位专门成立有新闻策划科,或者将策划职能归并入总编室,足见媒体对策划工作的重视。但是,策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策划人才。(1)人员配置。一般重大题材的策划都会将任务进行逐层的分解,电台→新闻部→编辑→记者,在人员配置上,要确定一名统筹对人员进行科学的调配,各人要明确自己的执行进度。(2)人员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策划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具体包括前瞻力、创新力、想象力、洞察力、协调力。成功的策划员,既可以在芸芸众生中百里挑一,又可以在大千世界中见微知著,同时,能够驾驭整个策划方案,督促策划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2.文案制定。(1)时间表。时间元素,永远是广播新闻的第一元素,所以,策划文案一定要突出时间元素,将“策划→采访→制作→播出”的全过程落实在时间表上,令到整个策划得以整体、逐步推进。同时,明确各路记者采访与交稿的时限,依时、按质、按量完成各自的任务。(2)流程图。一般的策划文案,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项目:一是目的意义;二是内容要求;三是节目形式;四是组织实施;五是播出方式;六是效果预测。在流程图中,特别要明确记者的安排、采访对象的衔接。

3.策划实施。如果说,文案制定的阶段只是“纸上谈兵”的话,那么,到了策划实施阶段就是“付诸实现”了。换句话说,文案实施过程就是把原来意识状态的东西转化为物质状态的东西,就广播新闻而言,就是转化为声音、音响。(1)调整机制。由于策划作为事前行为,总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所以,在策划方案实施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适时的修改、调整、完善,使之更加完整、更加完美。(2)前期包装。“包装”说白了就是传统的节目预告,但是,现在流行的“包装”,更强调一种为某策划项目进行预热、造势,通俗讲的“吊胃口”“卖关子”带有浓厚的广告色彩,让听众产生一种期待,吸引众人的耳朵。另外,在播出过程中同样也要进行包装,通常的做法是制作一个响亮、震撼的,具有听觉冲击力的栏头。

(本文荣获2004年度中山广播电视论文三等奖,发表在中山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探索》杂志)

附件:《侨乡人民全球华人同贺马年新春——广东侨乡电台大联播》(中山电台节目策划文案)

一、节目宗旨:通过中山电台四位节目主持人大年初一团拜搜乐的形式,穿插社会各界人物的采访,以不同的视角来反映中山侨乡的巨变,讴歌改革开放的成就,赞扬华侨关心支持家乡建设的善举。同时,向海外乡亲介绍家乡过年的习俗,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推介中山优越的投资环境,向海外乡亲致新春的问候。

二、人员安排:策划和撰稿(王志宁)、编导和统筹(赵晓文)、节目主持(一荣、朱玲、骆威、可乐)

三、采访对象:

1.中山市人民政府陈根楷市长(致新春贺辞,邀请海外乡亲回乡观光、探亲、投资、置业等)

2.中山市侨务局梁局长(简要介绍中山基本情况、侨务工作情况)

3.中山侨属代表(谈在中山生活的感受,感谢政府落实侨务政策)

4.孙中山曾孙孙治平先生(向家乡人民拜年,回忆去年返乡祭祖的情形)

5.马来西亚侨领古润金先生(谈回乡投资的感受,赞扬中山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节目编排:

1.“乡音话恭喜”。从四位节目主持人大年初一团拜引出新春互致祝福,恭贺新禧,分别用沙溪话、小榄话、黄圃话、三乡话、环城话、张家边话、五桂山话以及坦洲咸水歌来拜年。

2.“过年话习俗”。从议论主持人的着装来引出中山人过年的习俗,包括应节的食品(隆都的煎堆、大沙田的松糕、石岐的年糕等)、节日活动(沙溪的鹤舞、黄圃的飘色、张溪的醒狮等)、旅游景点。

3.“城建话巨变”。从春节城区的道路、灯饰、装扮及节日气氛引出中山变化的话题,城市长胖了、长高了,中山先后获“人居奖”以及卫生、园林、环保、旅游等多个国家级奖项,不少乡亲回乡都惊叹家乡的巨变。(接入梁局长的同期声)从拜年方式的变化引入,以现在人们喜欢发电子邮件、打电话拜年的形式。电话采访孙治平先生。(接入孙治平先生的同期声)

4.“经济话特色”。从过年逛节日市场、买年货引出中山“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着重介绍石岐杏仁饼、沙溪休闲服、古镇灯饰、大涌红木家具,点评中山特产。

5.“投资话环境”。介绍中山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推介火炬开发区和健康基地,选择介绍落户中山的宏基、长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着重介绍中山投资的软环境,包括落实侨务政策。(接入侨属代表、古润金先生的同期声)

6.“市长话前景”。以主持人收听市长在中山电台发表新年贺辞的形式,市长用通俗的语言向海内外乡亲拜年,欢迎海外乡亲回乡观光、探亲、投资、置业,希望继续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共同展望中山美好的发展前景。(接入陈根楷市长的同期声)最后,以宋祖英一曲《好日子》结束。

五、编导要求:

1.主持人的语言要通俗、流畅、轻松、即兴;

2.情绪要饱满,始终洋溢新春喜庆的气氛;

3.接入同期声过渡自然,同期声避免官腔;

4.背景音乐、音响要丰富,突出情景,有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