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播新闻直击:聊天室里的热点追踪

广播新闻直击:聊天室里的热点追踪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自觉的醒悟:当一名实实在在的广播新闻记者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的行为是受制于人的思想,行为的自觉源于意识的自觉。

广播新闻直击:聊天室里的热点追踪

广播新闻:记者的自觉与本体的张扬

摘要:记者始终是广播新闻的创作主体,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主体的迷失和本体的错位,以致我们很容易陷入创作的误区。因此,我们呼唤记者自觉的觉醒,并对此提出多种行之有效的对策。同时,我们也呼吁广播本体的回归,创作真正的、完全的广播新闻,可以通过多种路径以实现本体回归的目标。

关键词:记者自觉 广播本体 回归

进入21世纪,我国广播事业将走过整整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广播新闻经历电视时代、信息时代的挑战,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如同传媒主体与受众客体之间的关系经过长期磨炼而产生异变的规律一样,广播新闻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局部异变的现象,产生一些误区。广播界行业就有人发出“广播”已走向“窄播”的隐忧,更有人呼吁要搞“纯广播”,凡此种种,归结起来就是自觉的觉醒和本体的回归。其强调的是,一方面,广播新闻记者要有一种自觉,自我意识是一名广播新闻记者,而不是电视记者,更不是报章记者,自己写的、传播的是广播新闻,而不是其他;另一方面,广播新闻稿是用于广播,广播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拥有的是听众,写作和服务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观众,更不是狭义的读者

乍看起来,在广播事业已有近六十年历史的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未免有些幼稚的意味,其实,长期以来,我们办广播往往只考虑传播者而忽略受众者,造成广播本体的失落,广播新闻失去自己应有的个性和特色,把广播稿写成电视稿或报章稿;与此同时,受到报章新文体的影响,不少广播记者不自觉地陷入了写作的误区,出现了自觉的迷失,尤其是在电视的冲击下,急于收复失去听众的领地而盲目迁就接受客体,文绉绉的、华丽的、晦涩的词语充斥广播稿,让人难以听懂广播稿。

综观我台新闻部1998年度好新闻评选稿件,评委就有这样的评价,认为参评的广播新闻稿体现了我台新闻记者自觉的觉醒和广播新闻本体的张扬,新闻稿件不仅体现了时代感、真实性,还凸现了广播的个性和特色。本文结合我台获奖新闻作品和个人写作体会,就广播新闻记者的自觉和广播新闻的主体展开讨论,以期更新办广播的观念,调校我们办广播的实践。

一、自觉的醒悟:当一名实实在在的广播新闻记者

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的行为是受制于人的思想,行为的自觉源于意识的自觉。作为广播新闻记者,除了具有一般新闻从业人员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敏感的新闻意识、是非曲直的辨别能力,较强的写作水平等方面之外,还应具备快捷的反应能力、丰富的社会阅历、扎实的文字功夫、及时报道的写作风格、准确的角度选择能力,并将这些素质具体反映到自己的新闻采编中,转化为一种快捷、准确、精练的广播记者的自觉行为。

但是,检讨我们广播新闻记者的写作实践,不乏有多种自觉迷失的现象,具体表现包括:其一,不是写新闻,而是抄新闻,尽管各级政府搬掉文山、填平会海的呼声不绝于耳,尽管新闻界屡屡告诫记者“会议新闻少些,再少些”。但是,会议新闻仍然占了我们新闻构成的相当部分,记者发会议新闻稿,大多数是将会议的文件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凑合成文。其结果,不是“小题大做”,就是“大题小做”,或者是一个会议编发两条稿,会议概况一稿,领导讲话一稿;或者是对会议的重要内容缺乏把握,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致有骨架,无血肉。其实,尽管记者无法去改变“文山会海”的现实,但是完全可以改革会议报道的方式与角度,假如记者只是充当会议忠实记录者,那么,就意味着记者失去了新闻记者的自觉。其二,不是采访者,而是普通的旁观者。在采访现场,不乏有记者失却“自觉”的采访行为,不善于去挖掘新闻事实的内涵,只停留了解事情的表面,甚至一个电话的间接采访,缺乏现场感。或者是一次道听途说的复制,最终导致“假新闻”“伪新闻”的出现。其三,仅是记录事实,缺乏思辨色彩,把“新闻”写成“琐闻”。我们反对先入为主,以主观臆测代替事实反映,但并不意味着新闻构成中完全拒绝主观的东西。相反,中肯地主观分析,切中要害的评述,叙述结合的表达方式,都是符合新闻写作规律的,也是听众所欢迎、接受的。

以上现象集中反映一种趋向,部分广播新闻记者的惰性日渐膨胀,加之缺乏自身的反省,在误区中越滑越深,所以,要激活广播新闻记者的自觉,关键是要化“被动”为“主动”,变“迷惘”为“自觉”。换言之,要改变上述的问题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强化策划意识,端正价值取向,激活思辨因子,使自觉得以醒悟。具体的对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对策之一:强化策划意识,采访动机前置。要从根本上杜绝抄新闻,克服“人云亦云”的问题,新闻主题策划动机一定要前置于采访活动之前,自觉去捕捉新闻题材,自觉切入社会热点,自觉触动社会难点,主动去回答群众关心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再现群众想知道而未知道的新闻事实。例如,我台获奖广播新闻《村民选“村官”》,其可贵之处是作者有较强的策划意识,善于在热点问题中抓住难点,带着对问题的探讨去进行采访。众所周知,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是中山市1998年度的一件大事,亦是新闻界所言的重大题材。但是,人们知道的多半是关于如何通过民主选举来达到村民自治,关心的是选出的村长是否是群众满意的,是否能够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等问题。但作者没有停留在这些新闻事实的交代,而是在文章最后部分提出当选的村长与支部书记的关系等问题,正是这浓重的一笔,增加了这条新闻的社会效应和震撼力量。可以设想,假如作者在采访前没有这种新闻敏感和记者自觉,恐怕就仅局限于选举过程的问题,其效果就迥然不同了。(www.xing528.com)

对策之二:端正价值取向,写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价值尺度,一直是记者最容易疏忽,又是最难把握的标准之一,因为,在我们的新闻中仍然有无新闻价值的新闻。尽管新闻界有关多写社会新闻的呼声日渐见隆,但是倾吐民心、关注民生、反映民众的新闻仍未能够占主体成分。其实,最有价值的新闻,应该体现在能否引起社会效应上。广东电台获奖作品、广播连续报道《要钱,还是要命》,就是一篇集中反映某公路乱收费和管理问题的社会新闻,其新闻价值体现为贴近民生、体察民情、传递民意,通篇是沿线居民、司机、有关部门人员的大量采访录音材料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文章发出“要钱,还是要命”的疾呼,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试想,这样的新闻会不受听众的欢迎吗?笔者在新闻采写实践中就有这样的体会,价值取向往往会左右你对新闻题材的把握。同样的题材,不同的价值取向,会获得截然不同的新闻效果,也见出主题立意的高低。例如,采写计划生育题材的新闻,如果只限于日常工作的简单报道是难以出精品的。笔者先后以计划生育与农村脱贫致富、计生工作与下岗女工的关系作为价值取向,探讨新时期计生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展现计生干部的新风采,写成《横西的立体农业与人口生态》《职工下岗、计生工作不下岗》等两篇广播通讯,分别获得第三、第四届广东人口与计生好新闻评选二等奖。

对策之三:激活思辨因子,大胆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述。作为记者自觉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主观的介入,将新闻事实所包含的社会意义挑明,拂去蒙在事实表面的尘埃,凸现其本质的层面,让听众了解事实的同时,获得哲理的启迪。一位外国著名记者信奉这样一条座右铭:“不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而要你告诉我这意味着什么。”很显然,他非常强调结论或答案,期待经过记者思辨后传达出来的启示。例如,我台获奖作品《乐百氏奇迹的背后》,作者不仅重视记录了乐百氏这个全国著名企业的成长足迹,把乐百氏成功的新闻事实和盘托出。而且,笔锋一转,对乐百氏成功背后所隐藏的有关建立现代企业的系列经验及有益的启迪逐条列明,告诉听众“这意味着什么”的答案。

二、本体的回归:写一篇真真正正的广播新闻稿

如果说,上文是对广播新闻创作主体的研究,那么,下文是对广播新闻核心本体的探讨。作为传媒的信息源,广播新闻的核心表现为声音(包括音乐、音响效果)。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艾丰,对广播新闻特性就有这样的界定:“声音的多样性,声音的综合性,多种声音的转换和衔接,不同音响的配合和组合,具有重大意义的或者是独特的影响的采录和播出,通过音响对现实生活做出的真实的概括和反映。”这段论述的中心意思,就是特别强调广播新闻亦是一门声音的学问。或者说,广播新闻的主体,就是为听觉而写的新闻。由此而论,广播新闻的采访、写作、传播整个过程都必须紧紧围绕“声音”这个中心。但是,浏览我们的广播新闻,不乏有广播本体失落的现象,集中表现在淡化了广播传媒的特点,失去了精练简约的特色以及埋没了通俗易懂的个性。

我们认为,正如报纸新闻以文字图片、电视新闻以图像为主要表现形式一样,广播新闻是以声音为主要表现形式。换言之,在广播新闻众多的表现形式中,声音占据主体地位,其余的特征都是由这个主体而派生出来的,包括情绪化、口语化和大众化等方面。由此推论,当我们要写一篇真正意义的广播新闻稿时,势必要回归到其本体位置上来,要求广播新闻记者用心去聆听声音,用声音去写作,把声音转为文字,再把文字转化为声音,用声音去叙述事实,用声音去阐明道理,用声音去振动听众的情弦。

本体回归的路径之一:情绪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的传播过程,就是情绪化的感化过程,所谓“听评书流泪,替古人担忧”,指的就是听众被说书人的声情并茂表演所感动,以致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效果。其实,广播新闻,尤其是有关人情味厚重的社会新闻报道同样具有很强的言情和煽情作用,同样可以令听众听之动容,催人泪下。作为新闻体裁,有别于文艺作品,虽然它不以言情为主,但它并不排除言情的成分,相反,它需要情绪化的渲染。在广播新闻中,情绪化的元素可以由行文中感情色彩浓厚的字、词、句,旋律优美的音符,被访人富有感情的对话等组成,广东电台的李向群烈士事迹录音通讯《红旗,向前,向前》,就是一篇善于调动情绪化元素而创作的佳作。文中,作者一边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旁述,一边选择李向群生前好友、家属的对白,再配以撩人情思的音乐,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力,把听众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让人过耳难忘。本人在创作助残广播专题《走近黄志锦》时,就刻意在“情”字上做文章,将笔力深入到主人公的心灵深处和情感世界,以声音和音响向听众展示这位残疾人高尚的思想境界。除了旁白、对白外,一首《献给爱丽丝》的乐章,以前奏、间奏、尾声三个部分装饰全文,使文章内在的情绪外部化,形成行文的起伏节奏感。其中,文章第一部分结尾段是这样叙述:“黄志锦,一位曾经是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如今,他却帮助六十多位员工解决就业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美丽的错位。”(间奏,音乐骤起)。正由于该文渲染情绪方面的成功,获得了首届“广东省各市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节目展播”三等奖。另外,我们从广东电台近年进行的新闻改革中亦不难发现,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大胆将音乐引入到新闻节目中。例如,该台今年元旦新闻特辑《广州人过节习惯在悄然变化》,其内容以采访几个普通广州家庭如何度过元旦假期为题材,有的家庭合家参加生态旅游,配以鸟鸣和山涧流水声;有的家庭趁休息日走马楼市,配以闹市喧叫声和动感音乐;有的家庭赋闲在家,配以轻松写意的乐章,令人听到有一种置身其中,领略其趣的感觉

本体回归的路径之二:口语化。所谓“口语化”,就是要求广播新闻的语言明白如话,通俗流畅,简约精练、朴实无华、一听就懂。中国语言大师叶圣陶对广播提出“上口和入耳”两大条件,他说:“写稿的自己好好念一遍,就是自己先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要达到口语化的目标,我们主张通过优化信息的办法。从质的方面而言,我们追求具有精、新、奇、趣等特征的信息,剔除那些空、杂、陈、旧的信息。从量的方面而言,既要信息量的多与大,又要信息单位的短与小。目前,受到纸质媒体的影响,广播新闻的写作出现了两个倾向,一是写“骈文”,二是写“长文”。盲目去追求文字的华丽时尚和行文结构的新颖奇特,结果令人不知所云,如坠迷雾;或者是步入“以长为美”的误区,过长的篇幅导致信息量的膨胀,废话的堆砌,令文章索然无味。其实,长文易写,短文难求。国外广播新闻工作者有这样的说法,认为“最可读”的新闻每篇不超过500字,每句不超过19个词,每个词尽量用短音节。虽然这种提法过于刻板,但是从求短求精的意义上讲却不无道理。再以美联社为例,他们把广播新闻导语从平均27个词压缩到平均23个词。半个小时的广播新闻节目中,除7分钟广告外,23分钟内要播送三四十条新闻,平均每条半分钟左右,最短的十几秒一条,只有几十个字。对比之下,我们平均是一分钟一条新闻,所以,我们提倡广播新闻短些、短些、再短些。

本体回归的路径之三:大众化。鲁迅先生的一段精辟论述可以作为我们观点的最好注脚,鲁迅说过:“诉于耳的方法,和诉于目的时候是全然两样的。所谓听众者,凡事都没有读者似的留心。简洁的文字,有着穿透读者的心胸的力量,然而在听众的心里头,却毫不相干地过去了,听众者,是从辨之中,拾取兴致和理解的。”从鲁迅的论述中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传播的重心应该从传播主体转移到受众客体上来,不容置疑,媒介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受众者的竞争。因此,对受众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是采写有“卖点”的广播新闻进而实现传播目的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说,对于一个传统新闻工作者来说,采写到好的报道是最重要的话,那么,对于一个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能够认清和把握自己的观众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广播新闻大众化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受听众欢迎的“锁定频率”。首先,突出新闻的真实性,让你的新闻在听众中提高公信度;其次,增强新闻的贴近性,缩短听众与记者的距离,通过空中桥梁实现心灵的沟通;再次,添加新闻的趣味性,以满足听众的求知欲,多倾听民众心声,多深入百姓中间,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是新时代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总之,服务听众始终是广播的宗旨,大众化是办广播的必由之路,一旦失去听众,广播就失去了其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对广播新闻的主体和广播新闻载体的认识和研究,是广播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也是广播新闻理论探讨的突破口之一,拙作的浅见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将不断地在写作实践中耕耘,以期升华出更具指导意义的理论。

(本文荣获1999年度中山广播电视论文三等奖,发表在中山广播电视学会主办《探索》杂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