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播新闻精品的美学特征
摘要:创优一直是传媒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完成创优任务已经成为新闻部门与记者年度考核指标之一,因此,准确把握广播新闻精品的美学特征,有助于记者的精品创作。如果我们将一篇广播新闻进行解剖,那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们主要由题材、角度、故事、结构、文字等方面组成,都具备一定的美学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就等于掌握了创优的主动权,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广播新闻 精品创作 美学特征
广播新闻,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之一,是近代电讯科技与传统新闻结合而产生的传媒形式。经过近百年历史的嬗变,仍然魅力不减,以其时效快、内容精、传播广等优点而位居各新闻媒介的首位。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各地广播电台在“多出精品,出好精品”的口号下,以精品意识经营好广播新闻,使优秀的广播新闻作品层出不穷。
何谓广播新闻精品?其实,“精品”一词原义是指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物件、等级、性质。被引用为一个商业概念,是对牌子响、品位高、工艺精巧的一类商品的称谓。而专门售卖这类商品的店铺就被称为“精品店”“精品屋”。近年来,“精品”一词被横移到文学艺术界、新闻界,专指思想内涵丰富、艺术特色鲜明并形成一定社会影响的力作,用丁关根的话来说:“精品就是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而广播新闻精品,就是电台记者以敏锐的目光去捕捉新闻事实,用精美的表现形式去加以包装,以其思想内涵的冲击力和艺术表现的感染力去打动听众,使之产生思想交流和艺术共鸣的优秀作品。
如果从美学的角度去审视广播新闻精品,大致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大块为坐标,去诠释其所有的美学特征,以求对精品有一个审美把握,指导我们的写作实践。诚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要求新东西——形式和内容都新”。可见,新,仍然是精品最突出、最集中的特征,新鲜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相融合是精品的最高境界。具体而言,广播新闻精品的美学特征,应表现为好的题材、新的角度、妙的情节、精的结构和美的文字等方面。
(一)好的题材
抓题材,一直是新闻界老生常谈的话题,历来为大师们所重视,高尔基曾把题材称为文学的第一要素。作为新闻的题材,不同于文学题材,可以想象、可以虚构。相反是在真实性的前提下,抓有时代特色、有重大意义、有社会热点、有一定深度、接近性好的题材。即具有特、重、热、深、近等五大特征。就当前而言,反映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再就业工程、扶贫攻坚战、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是大有写头和大有看头的新闻题材。
我们所强调的精品意识,首先是指向题材,精品的“精”,首先是题材的“精”。对题材进行筛选,剪裁,力求将题材提高到一个“品位”的高度。对此,处理题材的基本要诀,一是善于发现,二是不断发掘。
发现,是对题材的捕捉。美学大师罗丹有一句著名的论断:“美在于发现。”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无料(题材)到!其实,好题材在于发现,只要记者在生活中当有心人,善于用敏锐的目光去不断探索,总会有惊喜的发现。1994年度省广播新闻获奖作品《拾到孔雀以后》,就是一篇由记者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的一件很有新闻价值的事情而写成文章,经过剪裁而成的新闻精品。该文章选取两名职工从拾到孔雀到拒卖孔雀,再到寻找失主的过程几个短短镜头,反映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抨击某些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达到“以小见大”的境界。假如没有记者留心发现,这桩小事肯定会稍纵即逝,在人们的眼皮底下溜走。
发掘,是对题材的提炼。这种提炼,无意夸大事实或刻意去拔高,而是透过事情的本身去洞悉某种意义、剖析某个层面,从而给人一种力透纸背的感觉,聆听到字面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1994年度全省广播新闻一等奖《跳出珠海建珠海》,可贵之处就在于对题材的发掘,作者没有囿于机场建设自身,而把报道的目光投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域,以建设现代化经济特区,发挥区域合作的优势等全新观念,透析珠海机场建设这一经济现象,其成功之处,同样是善于对题材的发掘。
(二)新的角度
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里面说明一个角度问题,岭与峰之间,是横看与侧看使然,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测试:出示一个图形、大正方形中套小正方形,四角以短线相连。让人们去观察,然后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人答是一个炮台,有人答是一个漏斗,有人答是一个梯形的平台,有人答是一个天窗……孰是孰非?心理学家认为,他们的答案都正确。答案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的结果。他们分别采取平视、俯视、仰视、侧视的角度。由此也引出一个道理:同样一件事物,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有不同的印象和结果。新闻写作的道理亦然。尽管甲记者、乙记者同去采访一件事或一个人,但写出的新闻往往迥然不同,除风格、文笔、选材等不同外,很重要的是视角的不同。
新闻写作,在题材确认后,面临的就是角度的选择,因为新闻的切入点与视角的选择最能看出记者的品位和修养。见多识广者,自然高瞻远瞩,新闻的视点能高屋建瓴;聪睿敏锐者,定然眼光独到,立意的角度能另辟蹊径;胸怀宽阔者,必然洞察四方,落墨之处能开阖纵横,对此,我们欣赏这样一种选择:不贪大求全,要小而精、巧而奇。
笔者有这样的经历,接受市政协七届九次常委会议的采访任务后,脑子里盘算着怎样全面报道会议的内容,领导的重要讲话,用一种新的会议报道形式等等。但当接到会议的议程后,我改变了初衷。在众多的议程中或者多视角的选择中,我选择了一项很有新闻价值的议案:即常委讨论通过推选外来员工当政协委员。会议尚未结束,我台便第一时间播发了我采写的报道。这篇报道立即引起省、市新闻界和社会的轰动,继而全国各大报章争相转发这则消息,中央电视台也派出摄制组到中山拍摄新闻特辑。围绕这件事,我还作了追踪报道,采访了劳动、工会、政协等部门领导和外来员工以及当选者,这系列报道在社会特别是广大外来员工中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中的一则短消息《外来员工当上了市政协委员》获得1996年度广东广播电视好新闻二等奖。
新闻角度如何求新、出新呢?里面除涉及到一个价值取向,即思想取向、道德取向的问题外,还包括思维模式的选择。新,就意味着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运用超前意识、逆反思维、跳跃思考,善于老题材翻新,小事情引发大道理,平凡中见不平凡……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在采访中,对一宗新闻事件起初觉得不起眼,但当你用心去聆听、留心去观察,往往会有惊喜的发现。或者,刻意转换一个角度去审视,你也会有“另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随着角度的改变,新的主题会升腾、凸现。所以,当你手头掌握的新闻材料失去题材的优势时,你切莫灰心,相反,多在角度上下功夫。立足创新,定会出奇标新,别具一格。
(三)妙的情节
情节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元素,以故事性吸引人,造成文章的起伏跌宕而见长。正是相中情节本身所独具的特长,新闻体裁也有机地嫁接了这一文艺元素,以增强新闻的故事性和吸引力。(www.xing528.com)
其实,情节是作者对新闻事件叙述时的一种处理技巧,其表现为一种起、承、转、合的设置,场面描写、议论思考、典型塑造、事件叙述和细节描绘的调度,而作为情节的核心,是关系的纠葛,矛盾的冲突和悬念的设计、伏笔的呼应。正如姜變在《白石诗话》中论及那样:“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为正。出入变化,不可记极,而法度不可乱。”中山电视台1996年度获奖作品《一次投诉换来两笔捐款和一面锦旗》,其特色就在于故事性很强,而且情节张弛有致、引人入胜。文章先是道出消费者一次投诉,然后转诉商家妥善处理。本来文章可以杀青,但作者笔锋一转,消费者感激商家的赔付,态度诚恳,将赔款捐作善款。故事到此亦可以作罢,但作者再添一笔,最后以慈善机构回赠锦旗答谢而结尾。这一波三折的叙述,避免平铺直叙的俗套,情节随着人们内心矛盾的演变而领略文中主人翁的思想境界升华。同时,无不为该文“坏事变好事”的结局而击节赞叹,这正是情节的艺术魅力所在。
如果说,情节的起承转合,是对情节纵向要求的话,那么,情节的横向要求呢?可以说情节性的美感还在于现场感和流动感。因为一个真实的故事,应该是人物、地点、环境、气氛都是真的,都是活生生的,富有动感的。所以,作为广播新闻的情节构思,现场描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动态的、非静止的,以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动听性,犹如广播小说那样,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就人物采访的广播通讯而言,情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元素,往往在情节设置上以主人公的性格刻画或命运遭际作为主线,串联不同阶段的典型事件、细节和场景,把听众引入一个艺术氛围中,用心聆听你娓娓道来的一个人的故事。中山电台1996年度获奖作品《硕士“虾农”》,全篇始终贯穿主人公的形象塑造的主线,有机地交织起人物的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悲戚等一系列的矛盾纠葛,并通过这位硕士生放弃研究所的优越环境,扎根农村当普通虾农的情节叙述,展示了当今青年的风采,表现了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农业对人才的渴求。该文获得了听众的好评,一致认为故事动听,人物可亲,事迹感人。
(四)精的结构
结构,是一个古老的美学命题。从“黄金分割率”的艺术结构法则到“倒金字塔”的新闻结构模式,都是十分经典的有关结构的理论。最形象的说法,莫过于借用绘画的术语来说,结构,就是讲究构图和经营位置,传统美学强调均衡、和谐、对称。而作为语言文学,结构的要义在于谋篇布局、起句收章。论及新闻体裁的结构,人们自然提到“倒金字塔”的学说。其实,此说只是强调新闻体裁及结构布局上由大到小,先结果后原因的行文特色,如果不求变化、盲目照搬,千文一面,必然会陷入“雷同化”“公式化”的巢穴。
相反,新闻结构是一个自由度相当大的创作空间,任由记者的发挥,既可以先果后因,亦可以先因后果;既可以先张后弛,亦可以先弛后张;或按照时间顺序,节节推进;或根据事件的进程,环环紧扣;或切合广播纵向延伸的特色和线性传播的风格来谋篇布局……必须强调的是,作为广播新闻,在结构的策划上,要主干突出、线索分明、不枝不蔓、干脆利索,避免造成听觉上的错位。
如何改革会议报道?一直是困扰新闻界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人们都在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其实,结构上创新无疑是一个突破口。因为精巧的结构往往会摆脱内容上的束缚,而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尽管是会议报道,如果其结构构思独到,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见,结构的美学功能还在于有效突破内涵的局限而赋予诱人的美感。1995年度全省广播新闻获奖作品《女部长光彩耀京华》是采访“两会”的一篇佳作,亦是会议报道改革的典范之作,其结构特色是摒弃“倒金字塔”的传统模式,而把新闻眼向着主人公聚焦,通篇是以人物风采为主线,巧妙地串起会议的内容,结果人物活了起来,事件也交代清楚,可谓两全其美。
古人论文,最佳的结构境界是“凤头、猪肚、豹尾”,简言之,文章结构的关键在于开头、中间、结尾,广播新闻毫不例外要对三个环节作好艺术处理,务求开头要有吸引力,一开声就能紧紧抓住听众的心,能够先声夺人。而中间部分则写得详尽、充实、饱满,增强听众的可听性。结尾,人们往往追求余韵,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氛围。
(五)美的文字
广播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门声音的艺术,主要作用于人们听觉感官,不仅要可听性强,还要悦耳动听。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声响包含有几层含义:一是指新闻的原稿写作在遣词造句、语言修炼上,达到文字优美,文采飞扬,生动形象,辞章华丽;二是指文字表达或播出时,谈吐自如,音色优美,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三是指各类音响的巧妙运用,使新闻带“响”而具有广播特色,其中包括人物对话、同期声、背景声、混合声、效果声等等。正如资深的广播新闻记者曾呼吁:让广播新闻“响”起来。获得1995年度全省广播新闻短消息一等奖的《大胆讲,讲来一个奖》,被专家推崇为广播作品运用广播特点的典范之作。作品篇幅短小精悍,长度为一分二十秒,但却编入了主人翁黎子流四段妙趣横生的、极具黎子流风格的普通话“独白”。再加上一段市民的采访录音,可以说该文的主体是由声音筑构起来的,比起用作者唠唠叨叨的叙述,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怎样才能以美的文字、美的声音,达到美的效果呢?
首先,广播新闻的文字,除要求优美、简练、流畅外,还要求通俗、易懂,切忌冗长、晦涩,以满足听众在听觉上的需求。有人误解电台新闻稿好写,交代齐五个“W”便可大功告成。其实,简洁和通俗只是不露斧凿之痕,并非没下斧凿之功。与雍容华丽相对之下其难度更大,其难度就在于用有限的语言尽可能生动、具体地叙述新闻内容,往往是经过反复推敲、不断锤炼而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获得1995年度全省广播短消息新闻奖的《博士教授当上北滘镇书记、镇长》,用时不到一分半钟,四百多字,却具短、深、新的特色,在文字表达上朴素、简洁、流畅,无论是读还是听,都觉得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其次,从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广播新闻的传播是一个由文字转化为声音,由视觉转化为听觉的接受过程。因此,其间的“转化”是个关键,转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效果的优劣。播音员作为广播新闻创作的参与者,肩负着如何把新闻朗读得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的责任。这种“再加工”的二次创作,会给原稿增色。同时,动听的语言往往是人物形象刻画的刻刀,将人物的音容笑貌向听众和盘托出,让人物形象跃然“声”上。
再次,追求带“响”的广播特色,以及驾驭录音素材,营造广播新闻更真实化、更生活化的艺术氛围,让听众在由声音构建的生活空间内与人物直接进行交流。近年来,广播精品的评选明确把带“响”作为衡量的尺度、评判的标准之一。事实上,一篇再好的广播新闻,如果没有带“响”,的确会哑然“失声”,缺少特色,缺乏感染力。笔者就有这样的经验教训,1996年春,李鹏总理到中山视察期间,由于客观原因没有进行现场采访,只是事后采访了当事人,以回忆的角度去追记这次不同寻常的幸福会见,写成了《总理到我市退休教师家作客》的新闻特写。该文播出后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好评和欢迎。但在年终推荐评选好新闻时,专家一致认为该文选点准、境界高、意义深、力度足。可惜美中不足的是不带“响”,文中既没有当时现场的对话、音响,又没有采访当事人回忆时述说的录音,失去了现场感和艺术感染力,算不上一篇真正意义的广播稿。结果,评委只好忍痛割爱。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6年8月30日播发的录音通讯《难以忘却的歌声》,获得第十届“柏林未来奖”的鼓励奖。其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带“响”,全文穿插有歌声、流水声、鸡羊叫声、笑声、叹息声、哭声、口哨声、橹声,还有播音员的旁述、人物的对白……几乎是以“声”为经,以“响”为纬,纵横交织出一个鲜亮、生动的热闹世界,让听众在声响中感受主人翁的命运,体味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品尝浓郁的大西北风土人情,真实、可信、可亲,在“艺术通感”的作用下,听众完全沉浸在听觉、视觉、嗅觉等“立体式”的感官享受之中。应该说,该通讯的艺术表现达到了严格意义上的广播精品的品位。
综上所述,我们对广播新闻精品的构成元素进行了理论剖析,目的是让人们更具体地把握其美学特征,从而写出更多高质量、有美感的广播好新闻。然而,写作是一自由度极大的思维活动,正如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所说“古人文章可告人者唯法耳,然不得其神,而徒守其法,则死法而已”。精品,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只能诞生于作者兴奋的思绪、对事物的精确独到的把握和见微知著的哲学思辨,以及创造性的艺术表达中。
(本文荣获中山市第二届广播电视论文新闻类一等奖、1998年度中山市优秀精神产品二等奖,发表在中山广播电视学会主办《探索》杂志,收录在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的《探索文萃》一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