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长青人立志做环保产业的“有心人”
近期,南京、武汉、合肥等城市成为“雾都”,元凶则是周边农民烧秸秆而引发的“黄泥天”环境污染。如果,在江南一带推广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生物质能综合利用项目,不仅可以将秸秆变废为宝,成为再生清洁能源,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治“黄泥天”。
那么,秸秆变废为宝的奥秘在哪里呢?作为一家专业厨卫家电生产的传统企业,长青集团为何移情别恋上环保产业?从家电到环保这一华丽的转身,是否意味着长青集团已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长青人何以向朱小丹省长承诺,立志做环保产业的“有心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家总部位于中山市小榄镇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
(间奏)
走进长青集团公司,映入眼帘的是园林式的厂区,高耸的落地玻璃建筑掩映在林荫草丛中,办公室窗明几净,隔热恒温的多层玻璃外墙和点缀室内的青葱植物,都贴上环保、节能的绿色标签。如果没有人告诉你这里是一家制造工厂,你会深信走进了商业休闲区或者高级写字楼。
一根秸秆,打造一条产业链。在长青集团公司新产品展示大厅,记者看到两大袋类似中草药或者是饲料的颗粒,摸上去有木屑和干草的质感。长青集团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就是长青集团新研制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全部由废弃的玉米、小麦秸秆及花生壳加工而成。(录音)“这些就是类似柴火的秸秆靠高压把它挤紧后,使燃料的体积减少了,密度加大了,导致燃烧时间延长。”
技术人员把这些生物质燃料,装进一个由长青集团研制的专用生物质燃料炉灶,通过鼓风机带动灶膛内冒出熊熊火焰。技术人员表示,秸秆的热值高,燃烧充分,加热速度快,是不可多得的清洁能源。(录音)“如果根据炉的结构来说,像我们这种炉比普通家用燃气灶的负荷大一些,基本大一半有多。所以,从使用效果来看,比普通炉具要快二分之一左右。”长青集团总裁何启强表示,由秸秆加工成的生物质燃料最大的优势是环保,可以替代煤而实现节能减排。(录音)“这些燃料的热值,是煤的一半到75%左右。即等于2吨或1.5吨这种燃料,可以替代1吨煤。”
目前,国内每年都产生9亿吨以上的秸秆。其中,至少有3亿吨被就地焚烧,不仅白白浪费,而且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造成大气污染,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黄泥天”。而9亿吨的秸秆,如果被制成生物质燃料的话,至少可替代4亿吨煤。因为1公斤的生物质燃料的热值可以达到3400~4000卡路里,含硫量仅0.16%~0.21%,是煤炭的1/12。
因此,长青集团正尝试向一些习惯用煤的农村地区,推广这些生物质燃料和新型的生物质燃料炉具。何启强表示,推广生物质燃料及炉具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和农民。(录音)“工艺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让农民愿意不烧煤而烧它。”
(间奏)
长青集团是一个从传统的燃气具起家的民营企业。有同行评价说,20多年来,长青集团一直在“烧”,只是烧得越来越高端,越来越环保。其实,长青集团一路走来,其发展的轨迹就是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在何启强的记忆中,创业最艰难的时期有两次,都是转型升级帮助他渡过难关。
1991年,作为长青集团的前身,即创办不久的“中山市小榄气具阀门厂”,当其晋升“阀门大王”时,却遭遇杂牌厂家的廉价冲击,何启强毅然从配件制造转向整机制造——生产燃气热水器,首批热水器上市后就化解了公司的第一次危机。1994年,当全中山涌现上百家生产热水器企业时,手握“创尔特”“长青”两大品牌的何启强,将市场从国内转向国外,产品出口到3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同行出口值最大的企业,随着首批热水器出口后,化解了公司的第二次危机。
如果说,长青集团从燃气配件到燃气产品,是一种在同一产业链上的升级的话,那么,从燃具行业到环保产业,就是一种产业的转型和跨越。进入2000年后,长青集团也面临着新的选择,是坚守制造业的领地,还是开辟新的疆场?特别是在房地产热不断升温以及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不少企业纷纷转行,加入到房地产开发大军中去。何启强说,此时,长青集团作出了选择,瞄准了不被人注意的新兴环保产业。(录音)“做制造业超过20年,专业化并非一辈子不变,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但是企业何以永续生存?要生存就要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制造业做这么长时间,应该到了转型的阶段。这种转型,不是放弃过去的部分,而是在旧产业的基础上,在资金、精力富余情况下进军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当时的初衷是,进军环保的装备业,例如垃圾发电的装备。”
(间奏)(www.xing528.com)
2004年,长青集团在广东率先涉足垃圾焚烧发电领域,以周全的准备工作和雄厚的实力,击败众多环保业界的高手,一举中标中山市首个以BOT形式招标的公用事业项目——中山市垃圾处理中心组团垃圾焚烧发电厂,这一个总投资近4亿元的项目,拉开了长青集团进军传统制造业以外的朝阳新兴产业,开启绿色内需市场的序幕。
环保专家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句环保名言,在长青集团得到很好的诠释,在长青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普通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经过焚烧,产生的余热用于发电,年发电量达到1亿度。焚烧后的炉渣经回收金属物质后,剩余部分会送制砖厂制造环保砖。经过这样的处理,垃圾填埋体积仅为原位垃圾总体积的10%,日处理1000吨垃圾,焚烧发电一天就可以有20多万元的收入。
2008年,长青集团把秸秆作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生物材料,并于2010年底在山东建成了长青集团首个秸秆发电项目,2011年4月正式投产,年可处理秸秆20万吨,发电量近2亿度,减排达14万吨二氧化碳。目前,长青集团主营的垃圾发电、秸秆发电等生物质发电业务已经遍及广东、安徽、山东、黑龙江、吉林等地。同时,以秸秆加工的生物质燃料和燃具已经研制成功,污泥处理环保装备的样机也已问世。
何启强表示,以生物质燃料替代煤,可以取得多赢的效果,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录音)“我们以前一直生产燃气具,以石油气、天然气、煤气为燃料的燃气具,现在,同样可以生产燃具,但是它的燃料不是常规的燃料,用生物质即农业、林业垃圾制成固体燃料。对于政府来说可以解决污染问题,对于国家来说减少对常规能源的依赖,对于农民来说有效改善环境,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促进生物质燃具的制造业,同时,每年供应这些燃料给当地农民,可以提高企业效益。”
可以说,长青集团从未停止过转型升级的步伐,不仅转出产业的一片新天地,而且也转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新的产业不仅成为长青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为长青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鼓足了后劲。
(间奏)
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试水成功,令长青集团在环保产业领域一发不可收拾。目前,长青集团已经完成全方位的转型升级并形成1+N的产业格局,即1个传统的燃具制造产业,垃圾发电、秸秆发电、秸秆燃具、污泥处理等多个环保产业。去年,长青集团还成功上市,作为一家低碳、环保与循环利用产业的标杆企业,正在珠江西岸工业走廊迅速崛起。
回顾近年来长青集团转型升级的历程,何启强表示,长青集团的转型,并非是割断传统的转型,而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产业内的升级与产业外的转型并举。(录音)“我们一方面是做好原有的燃气具的产业,虽然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但是仍然有广阔的市场,在原有基础上不会放弃,继续做好做大;同时,做好生物质利用的行业,也做好环保装备的产业,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其实,长青集团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环保事业结下不解之缘。青者,绿也;绿色者,环保也。长青,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生命周期很长,也寓意着企业面向着以绿色为标志的环保产业和市场。单听企业的名字——长青,就很有环保feel,长葆青山绿水,一种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
今年6月初,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在参观考察长青集团的时候,就充分肯定了长青集团致力于环保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成效,并指出节能环保产业大有可为,承诺政府会全力支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何启强表示,朱小丹省长寄望长青集团在发展环保产业方面做“有心人”。(录音)“他非常有兴趣去了解和看我们对于生物质利用方面的介绍,提了很多问题。他认为虽然政府鼓励、提倡搞这方面(环保)工作,但是需要更多的‘有心人’去实现,希望我们做好这个‘有心人’,我们的表态是,我们不仅有心,而且有力去做,但是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支持。只要政府有一个好的平台,有一个好的产业政策,作为民营企业一定会在好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做强做大。”
我们对长青人立志做环保产业的“有心人”充满期待,同时,通过对长青集团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转型的“解码”,或许对我市众多在传统和新兴产业之间徘徊的民营企业,长青集团可以作为一个可供借鉴的转型升级的成功典范。
(本文荣获2012年度广东省首届环保好新闻优秀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