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轨迹:广播新闻系列报道

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轨迹:广播新闻系列报道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广播新闻系列报道:“镇”兴之路——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轨迹位于珠江西岸的中山,一片伟人故里的热土,以占全省百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省百分之四的产值,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五位。从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镇”兴之路——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轨迹》,通过历史回顾、现状分析、亮点评价、理论思考,探寻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的轨迹,展望中山乡镇未来的走向。

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轨迹:广播新闻系列报道

广播新闻系列报道:“镇”兴之路——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轨迹

位于珠江西岸的中山,一片伟人故里的热土,以占全省百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省百分之四的产值,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五位。这一骄人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功于遍布中山大地的专业镇。十年来,中山走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镇”兴之路。

中山作为全国三个不带县的地级市之一,“镇域经济”构成了全市经济的主体,因此,对中山而言,镇兴则市兴,镇衰则市衰。经过十年的打造,目前,中山拥有15个省级专业镇,2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专业镇密度最高、集聚产业类别最多的地级市,专业镇已经成为一张中山经济的亮丽名片。

在席卷神州大地的转型升级大潮中,正当其他地区仍然热衷打造“一镇一品”的专业镇时,敢为天下先的中山人,大胆对专业镇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在全省率先举起建设“经济协作区”的大旗,以经济协作区为大平台,通过建立项目流转超市、设立总部经济集聚区、打造中山美居工程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等方式,各专业镇共享发展要素资源,实现从“一镇一品”到“一镇多品”或者“多镇一品”的改变,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嬗变,从“镇域经济”向“市域经济”的升级,从“单打冠军”到“团体冠军”的攀升,在目前2个试点经济协作区的基础上,全市创建6个经济协作区,从“镇”兴走向“市”兴。

从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镇”兴之路——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轨迹》,通过历史回顾、现状分析、亮点评价、理论思考,探寻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的轨迹,展望中山乡镇未来的走向。今天播出第一篇“崛起:群雄逐鹿剑指产业”。

(间奏)

崛起:群雄逐鹿剑指产业

如果说,中山的专业镇起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话,那么,近二十年则是中山专业镇发展的黄金期。依托传统产业的基础,借助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中山走出一条专业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散到聚、从点到线的“镇”兴之路。

假如你想了解中山的专业镇,首先由古镇镇开始,听听两位农民买灯的故事。

1982年秋,香港。两位身穿着皱巴巴中山装的内地农民,在一家灯饰铺前被各式各样的灯具深深吸引,在今日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壁灯,但是却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业欲。于是,他们买了几盏回到家乡——中山古镇。

这两位农民一个叫袁达光,一个叫袁玉满,他们将壁灯拆解后发现,一盏壁灯,不过就是灯泡、线圈、玻璃这几个组件。袁达光回忆说,由于当时没有产业配套,虽然只有几个零配件,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制造出来。(录音)“我们小时候只知道灯泡,灯具都没有见过。以前我们造灯靠大板车、手推车,有些配件找都找不到。以前没有信息,很艰难。”

一盏普通的灯,改变了古镇农民的命运。昔日的桑基鱼塘和蕉林稻海上,矗立起一片片现代化的“工业良田”,一幢幢崭新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批批洗脚上田的农民,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投身到“工业强镇”的热潮中。在古镇闹市区的一条商业街,摇身一变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古镇灯饰一条街”,十里长街,千家灯铺,是当时古镇灯饰业兴旺景象的真实写照,“要买灯,到古镇”的口碑在业界迅速蹿红。2003年,时任新华社广东分社中山记者站站长的张愈升,发表了一篇报道称,古镇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当上了老板,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自1999年古镇举办首届国际灯饰博览会后,古镇镇实现了从农业小镇向灯饰专业镇的转变,2002年,古镇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灯饰之都”,坐上行业第一把交椅。一座默默无闻的南方小镇,从此蜚声海内外,成为全球灯饰照明中心。目前,全镇有灯饰及其配件企业超过8000家,规模居全国前列的高端卖场4个、配件市场4个,实现年产值173亿元,辐射带动形成周边11个镇区产值达1000亿元的产业带

近年来,古镇的灯饰产品在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也走进了“鸟巢”“水立方”、国家博物馆、香港和澳门的高档酒店,牢牢占据国内灯饰市场60%以上的份额。古镇还涌现出华艺、开元、胜球、琪朗、欧普等一批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其中,作为中国高端灯饰第一品牌的琪朗灯饰,该公司选送的“天鹅灯系列”参加2010年英国伯明翰国际灯饰展,获得被誉为灯饰界“奥斯卡”的最高荣誉——“英国灯具设计年度大奖”和“最佳固定式灯具设计大奖”,琪朗也成为全球首家被英国灯饰协会同时授予两项大奖的灯饰企业。

在另一个专业镇大涌镇,起初由几位木工匠,利用农村修水闸留下的坤甸木边角料做成红木家具,无意中把投资者引入到红木家具行业。一批农民企业家瞄准家具市场的巨大商机,从国内的云南、广西、海南等地采购紫檀、酸枝、鸡翅、黄花梨等木料,从浙江、福建等地招聘师傅和工人,就这样做起红木家具生意,而且产品几乎全部销售到外地和海外。

经过几年的发展,雪球越滚越大,在一无原料、二无市场、三无技术的情况下,敢为天下先的大涌人硬是“无中生有”地打造出一个红木家具专业镇来,不仅红木家具业一举跃升为大涌镇的支柱产业,而且大涌镇也先后被国家认定为“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和“中国红木产业之都”,一个专业镇同时拥有三个国家级特色区域品牌。今天的大涌,延绵数十里的红木家具一条街,商铺林立,各式各样的红木家具琳琅满目,高档的红木家具体验馆富丽堂皇,在一个论坛上,“大涌现象”被学术界称为“经济神话”。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教授梁士伦,对“大涌现象”的产生作了理论的诠释。(录音)“第一,所有生产因素变为流动的情况下,那么,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凭空或空降一个新兴产业出来。同时,还与中山本地传统文化和各方面综合因素有关,创业、创新的特质文化在里面。另外,与中山的政务环境有关系,政府积极推动一镇一品的发展模式。”

的确,从企业集聚到产业集聚,从龙头企业到龙头产业,在“洼地效应”的作用下,专业镇如雨后春笋在中山大地生根、发芽、结果,不少的镇区都贴上产业的标签,不少的镇区与产业齐名,小榄五金、古镇的灯饰、大涌的红木、黄圃的腊味、沙溪的服装、南头的家电、港口游戏机、阜沙的淋浴房、南区的电梯、火炬区的电子信息神湾游艇等等,15个专业镇,就像15朵产业奇葩,将中山的经济装扮得姹紫嫣红,魅力四射。

作为专业镇在行业中地位的重要标志,就是掌握行业价格的话语权。2010年,在省物价局的指导下,古镇镇制定了“中山古镇灯饰价格指数”并向社会发布,成为广东省首个以专业镇为采编基础的价格指数。另外,大涌镇也在全省率先编制“中山大涌红木家具的价格指数”,成为国内家具制造业的首个价格指数。同时,黄圃镇的腊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古镇镇灯饰、大涌镇红木家具、黄圃镇腊味成功申报集体商标,并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

梁士伦认为,产业化+专业化是中山专业镇发展的基本主线。(录音)“中山市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为特色的专业镇经济发展模式,叫一镇一品,每个镇围绕一个具体行业去发展,走专业化道路。专业镇的发展模式,确保了中山市‘十五’‘十一五’这么多年来持续、快速的发展,也奠定了中山在珠三角多年来经济总量第五的地位。”

那么,中山专业镇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一条依赖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路径,究竟这条路能走多远?明天请听系列报道《“镇”兴之路——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轨迹》的第二篇“蜕变:转型升级涅槃重生”,也许我们会找到答案。

(间奏)

蜕变:转型升级涅槃重生

如果说,中山的专业镇在十年前,只是表现为一种产业、企业的简单集聚,表现为量的叠加的话,那么,在过去的十年间,通过科技的拉动、资本的投入、平台的打造、人才的引进、会展的推动,中山的专业镇则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从制造向创造、智造变脸,从粗放向集约提升。昔日珠江西岸的工业走廊,已经蜕变成今天的产业长廊,一个个专业镇就像串在产业链条上的一颗颗珍珠,闪耀着中山人智慧的灵光。中山人会自豪地说,只要你给出一个支点,我们就会撑起产业一片天。

在中山,虽然专业镇占据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以上,但在产业构成中,大部分是传统产业,其中99%是中小微企业。他们都共同面临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找到开启转型升级之门的钥匙呢?我们先得从位于古镇镇的中山富兴科技照明公司总经理汪德泉的800万元说起。

进入到富兴公司的LED照明体验间,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是一间KTV包房。这里所有的光源,包括墙壁上的、顶棚上的,都是由LED制作的,形状各异,色彩缤纷。而在四年前,对于企业主汪德泉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他当时进军LED领域是非常艰难的。

2008年,经营户外照明的汪德泉拿出省吃俭用存下来的800万元,开始研发LED照明产品。尽管公司名称中加了“科技”两个字,但他们当时最烦恼却是没钱建实验室。(录音)“一个产品要升级换代,必然要投入研发资金,可到底好不好?到消费者再告诉我们的时候,已经太迟了,我们必须要检测。”

2010年10月,古镇镇成立了集体所有制企业性质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而从那个时候开始,汪德泉每个星期都会把新产品拿到这里的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汪德泉表示,镇政府打造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决了不少共性需求。(录音)“最主要是时间上面,如果我们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本地完成检测,可能马上就有结果,可能两个小时之后,已经回到厂里进行改进,如果是送到上海检测,就是快递过去都要两天。”

古镇镇党委书记余锡盆表示,专业镇是否专业,就看镇政府能否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录音)“中小企业多,不可能每个企业都做检测检验中心,这个服务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余锡盆还表示,除了建立检测中心外,古镇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企业撑起一顶知识产权保护伞,(录音)“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新的动力。所以,有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整个专业镇的发展确实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余健对古镇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做法给予高度的评价。(录音)“古镇作为现代照明专业镇,按照规划先行、科技引领、突出特色、强化服务、品牌带动的原则,以科技创新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院士工作站、特派员工作站、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目前,中山已有各类科技服务平台360多家,形成对重点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服务全覆盖。如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南头家电创新中心正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副市长冯煜荣表示,推动专业镇的发展,重要的抓手是如何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录音)“我们这几年一批专业镇快速发展,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规模总量快速扩张,这些都与我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很有关系的。希望通过公共平台建设,使我们专业镇竞争的比较优势凸显出来,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人才吸引更具吸引力,这样可以处于行业中的制高点。”(www.xing528.com)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表示,借助转型升级的正能量,专业镇成为中山加快发展的主力军。(录音)“我们引导专业镇整合资源,错位发展,争创特色,做大做强。目前,我们全市18个镇区中,有省级专业镇15个,专业镇的生产总值占全市的60%,贡献税收超过50%。”另外,全市2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有19个设在专业镇。2011年,全市专业镇生产总值128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0%,吸纳就业人数占54%。小榄五金、古镇灯饰、大涌红木家具、港口游艺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0%、60%、60%和70%。

专业镇拥有省级以上名牌名标441个,有国家、省、市级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620家,其中,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同时,专业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6家,与国内外100多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3580项,带动企业研发投入25亿元,实现产值1100亿元。

虽然中山的专业镇对传统产业进行了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但是产业升级的任务依然繁重,明天请听系列报道《“镇”兴之路——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轨迹》的第三篇“微笑:进军高端精细发展”,让我们共同分享产业升级后收获到的甜美。

(间奏)

微笑:进军高端精细发展

如果说,中山的专业镇在十年前,已经完成了产业、企业的集聚与扩张,是一种低端发展的话,那么,近年来,中山的专业镇瞄准了高端的市场、高消费的人群,将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实现精细化、高端化发展。目前,中山人在发展产业和打造专业镇方面,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产业,或者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改为向科技、向品牌要效益,同时,也不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市场,改为向奢侈品市场进军,剑指幸福导向型产业。其中,发展游艇产业,打造游艇专业镇的势头如日东升。

下面是一家企业和一个专业镇及一条产业带的故事。

(工地现场声、混压)位于神湾镇西江边的广东江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内排名前三,是今年初落户神湾的游艇项目,不到一年时间,公司已经制造五艘游艇和公务执法船,实现当年基建、当年投产的目标,预计今年产值达到2亿元。

古语有云,良禽择木而栖。公司总裁晏志清表示,公司在选择投资地点的时候,的确考察了不少地方,最终落户在神湾镇,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录音)“神湾的地理条件特别适合我们这种产品的生产,包括航道、防台风和周围的水域,我们感觉到政府的办事效率,雷厉风行的作风,为企业服务的精神,让我们选择了神湾,我们当时有几个订单,要迅速投产,这方面得到政府的很大支持。”

晏志清还表示,江龙公司对神湾打造游艇专业镇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当条件一旦成熟,公司总部将从外地迁往神湾。(录音)“神湾打造游艇专业镇,我认为有几个方面条件,一是天然航道与水域,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二是神湾本身不仅有制造业,还有下游的游艇俱乐部,而且上游的材料供应商离这里也交通便利,出口的网络比较发达,我认为是很有信心的。”

目前,神湾镇已经集聚江龙、伟航、金鑫宝、宏鸿、利德丰、盛航等6家造船企业,而作为省“十二五”重点项目的盛世游艇会也在积极推进中,该项目位于神湾镇磨刀岛,总占地1338亩,由新加坡吉宝集团投资25亿元建设,将建游艇港池450亩,码头泊位650多个,配套酒店、公寓、游艇维修、驾驶培训等项目,以及游艇展销、游艇旅游、游艇竞赛等项目,将成为全国最高端的游艇配套服务基地。届时,神湾镇将形成“游艇制造+游艇服务”的一体化产业格局。

神湾镇委书记林细权表示,发展游艇产业,不仅是神湾镇经济新的增长点,也符合神湾镇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方向,实现以“岸线换总部”的目标。在游艇产业发展中,一方面抓好产业规划,引进更多国内外知名游艇产业企业落户神湾,一方面服务好已经落地的项目,确保项目早立项、早动工、早投产。同时,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借助游艇产业再造一个新神湾。(录音)“我们每年拿出200万元的扶持资金,从明年开始,我们规划三年,每年再拿出400万元的扶持资金,按照市里对游艇产业的扶持资金的比例,市里扶持多少,我们扶持多少,这样一比一,对引进的企业给予资金的支持。希望在未来的十年,神湾的经济能够翻一番。”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教授梁士伦认为,中山不仅有船舶制造的产业基础,而且还有天然的岸线优势,加上休闲宜居宜游的城市定位,发展游艇这类奢侈品产业正当其时。(录音)“作为游艇产业,与早年高尔夫球在我国刚刚起步有点类似,当时高尔夫也是一种贵族运动,但现在不说是平民运动,至少讲非常普及。现在中山、珠三角越来越多人富裕起来,越来越多人关注游艇,甚至越来越多人考取游艇驾驶执照。”

与神湾镇不谋而合的东升镇,也利用水乡河网纵横的优势,发展临河经济,剑指游艇产业,引进了大飞洋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十里银滩游艇俱乐部。我们欣喜地发现,由于东升镇、神湾镇和民众镇同处西江沿岸,一条游艇产业带被西江紧密联系起来。

其实,在中山的众多专业镇中,不少的专业镇都在抢占“微笑曲线”中的研发和营销两个高端。作为游戏游艺产业专业镇的港口镇,不仅建立了全亚洲最大的游戏游艺交易中心——龙城国际,而且还打造了一个集研发、服务、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游戏游艺产业平台——中山市游戏游艺产业中心。据中山市游戏游艺协会副会长叶威棠介绍,该中心落户港口镇,其最大的亮点是高端化、国际化。(录音)“我们现在考虑将基地打造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包括展示、交易,还有研发、金融服务中心,配套整条产业链,第一期规模为300亩,投资15亿元,建成后有五大区,展示、交易、体验、金融、配套区,成为中国特色品牌和国外合作大品牌在此展示交易,相信会吸引全球的买家。”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表示,中山专业镇要确保科学发展,要不断拓展产业的高度与宽度。(录音)“这十年应该是处在不断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对全国影响力不断地扩大的范围,今后更应该在产业集群建设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就是它的研发能力、产业链的延伸,尤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在新的科技、新的材料运用与结合上,起到引领的作用。”

在转型升级的助力下,当人们走进今天的中山专业镇,劳动密集型已被科技创新型取代,但是“一镇一品”的模式还能坚持多久?明天请听系列报道《“镇”兴之路——中山乡镇改革发展十年轨迹》的第四篇“升迁:从单打冠军到团体冠军”,听听中山人先行先试的先声。

(间奏)

升迁:从单打冠军到团体冠军

如果说,改革开放30多年,“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有力促进了中山的经济繁荣,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镇区之间行政区域局限成为了现代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有项目没土地,有土地没项目”这一结构性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中山发展的瓶颈。那么,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建设经济协作区,让专业镇从“单打冠军”升迁为“团体冠军”,造月工程呼之欲出。

目前,中山已有2个先行先试的经济协作区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其中,由火炬区和南朗镇共同建设的华南现代中医药城项目,今年以来共签约16个项目,投资总额58.5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10个,全年可完成产值超10亿元。由南头镇与阜沙镇共同打造的“家电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也已正式启动,总规划面积9600亩,首期3000亩计划投资总额80亿元以上,投产后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

除了2个经济协作区试点外,中山计划在全市建设6个经济协作区,将地缘相邻、产业相近的两个或者多个专业镇整合为一个经济协作区,例如,东凤、南头、黄圃等专业镇建立以家电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协作区,打造超千亿元的家电产业带;大涌、沙溪、三乡等专业镇建立以红木和古典家具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协作区,打造超百亿元的家具产业带;在古神公路沿线的古镇、横栏、板芙等专业镇建立以花卉苗木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协作区,打造超十亿元的花卉苗木产业带,改变过去中山专业镇“星星多,月亮少”的局限,构建“一镇多品”或者“多镇一品”的新格局,呈现“星月同辉”的壮丽景象。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提出,要坚持利益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加快推动中山经济协作区建设。(录音)“能不能发挥各个镇区的积极性,很重要一条就是利益能不能共享,利益怎么共享呢?我看还是落实到牵头部门,谁有项目,谁有土地,这些信息要及时掌握,掌握之后根据信息的价值高低、贡献大小,来评判利益共享的比例,所以,下来我们各个镇区也要有大局意识,有中山的包容、博爱、豁达的心怀,真正把我们的小山头作战变为团体作战,从单打冠军变成团体冠军。”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认为,在专业镇之间建立协作区的意义,不仅是一个产业大平台建设问题,更重要的是推动观念创新、开发模式创新和合作机制创新,实现“全域中山”的整体发展。(录音)“突破原来行政边界,在更大的范围中,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用市场去配置资源,进而取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效益。”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雷岳龙表示,经济协作区的建设,涉及专项资金、税收返还、土地倾斜、政策支持等层面,目的是破解制约发展的要素瓶颈,实现专业镇科学、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协作区的建设中,平台建设是重要的抓手,其中,市政府已经规划岐江新城为全市的总部经济集聚区,通过扶持政策的引导,鼓励和动员各专业镇的总部企业进驻。(录音)“将来的总部经济区客观上作为镇区之间的经济协作的重要平台,我们现在正起草对进入总部经济区的总部企业,镇区之间的税收分成和指标分成的方案。”

雷岳龙表示,为了切实解决专业镇之间“有项目没土地,有土地没项目”的矛盾,市政府统筹建立“项目流转超市”,让项目与土地在流转超市中实现无缝对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协作的目的。(录音)“充分发挥各镇区招商的优势,突破行政区域限制,鼓励招商能力较强的镇区与项目承载能力较强的镇区,加强产业的对接与协作。”雷岳龙还表示,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山美居”工程,通过产业的整合建设覆盖全市的最大产业带,实现“镇域经济”向“市域经济”的升级。(录音)“整合灯饰、家电、家具、服装、金属制品、木地板、淋浴房等传统优势家居产业资源,建设中山美居体验中心,强化家居设计,形成美居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推动以中山美居为核心的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

(结语)尽管经历十年的发展,中山的专业镇已初具规模,各具特色,对未来十年的发展之路,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寄语中山,专业镇要以国际视野谋划,突出以文化、科技来支撑,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录音)“增加文化的元素,增加知识的元素,必须在品牌化、标准化、多元化、国际化这几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品牌,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我相信未来十年会创造更大辉煌。”

经受从全球金融危机到欧债风波的考验,从转型升级的阵痛到经济下行的磨难,中山的专业镇从风雨中一路走来从未停步。十年,中山人留下了不懈探索专业镇发展的足印。十年,中山专业镇刻下了集聚、发展、腾飞的年轮。过去的十年,换来的不是专业镇发展的终点,而是新一轮大发展的起点。我们坚信,未来的十年,中山将继续把“镇”兴之路走下去,而且越走越宽、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本文荣获2012年度全国经济广播优秀节目评析三等奖,2012年度中山广播电视节目奖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